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說

大營就在三皇子的大帳附近給韓謙安排了營帳,伐木搭建的低矮木屋,頂上覆蓋防雨布與茅草,條件相當簡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此時已經進入四月,沒有開窗戶的營帳裡,將簾子放下來,便有幾許悶熱。

進入炎熱的夏季,連綿的陰雨以及溼熱易發的瘴疫,歷來是用兵的大忌。

衆人都希望南陽以北能暴雨傾盆,以阻緩樑軍往南聚集的速度,但同時也擔心岳陽城外一片泥濘,那戰事就只能往後拖延,還得小心防備着營中有可能大規模的爆發瘴疫。

不過,韓謙進大營看雜草樹木都清除乾淨,除了排污溝渠外,大營四角還開挖納污藏垢的滲井,大規模用石灰驅殺蚊蟲,大營背後臨坡面還不惜大費周章開挖寬壕,防備暴雨時會有大量的泥水衝下來,到時候可以用壕溝引入數裡外的江灘,可見沈漾治營嚴謹,即便在用兵上有些保守,也是能讓人放心的良帥。

韓謙走進來營帳,看到奚荏脫下革甲,換上襦裙,臉蛋清媚豔麗,只是營帳裡還多出兩名相貌漂亮的美姬甚是礙眼。

不用說,又是三皇子給安排來服侍他的。

營帳雖然簡陋,但地上鋪了木板,桌案榻案卻是精緻,奚荏她已經悠閒的坐在案前沏茶自飲,看到韓謙過來,也沒有服侍他的自覺,招呼道:“三皇子着人送來的這茶,卻是清冽得很,你來嚐嚐。”

韓謙坐下來,陪奚荏飲了一會兒茶,沈漾便過來造訪。

這會兒奚荏收拾起慵散的姿態,跪坐在一旁侍茶。

“知誥欲統兵與你會合,姜獲前往沅陵,便是問你與鄭暉此事,你特意趕過來,想必是姜獲也跟你說了我們的意見吧?”沈漾進來便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說道,“你是希望殿下能繼位的,大概不希望再生波折吧?”

“先生這時候心思定了?”韓謙笑着問沈漾。

“不生波折,乃大楚之幸、社稷之幸。”沈漾說道。

沈漾一直以來都不願牽涉到爭嫡之事裡,主要也是三皇子當時年齡太小,又從小幽養於宮禁之中,當時認定用三皇子替換掉太子,只會給大楚帶來更大的波瀾動盪。

太子不肖,但有太孫可期。

當時他更傾向朝廷所要進行的努力,應該是削減、限制徐氏的權柄,

而後續的形勢發展,完全出乎他的預料,而他也並非不知審時度勢的頑固之人。

郡王府在荊襄戰事之後,便真正有了根基,這趟能對潭州成功削藩,爭嫡之勢便成,三皇子替代太子,於大楚更爲有利,他自然是竭盡全力支持。

也恰恰如此,沈漾纔不主張用險。

龍雀軍這幾年好不容易湊出兩萬精銳戰兵,這將是令太子及信王屈服的基礎。

韓謙抿抿嘴,沈漾有經世致用之才,但不善用謀,這或許與他的心性有關,這也同時決定着他不大可能注意到金陵城內的異常。

要是天佑帝在金陵突然嗝屁了,他們卻沒有將潭州拿下,那纔是大禍臨頭。

只是這個話,他誰都沒有法說。

“爲防止我軍爭奪,叛軍將岳陽城外的鄉民都驅趕入城。倘若溧陽侯出使蜀地能談成和談,這事是對我們有利。岳陽城以爲憑湖臨江,能與潭朗溝通,不愁糧路斷絕,但鎮遠侯此時不知道洞庭湖水情,沒意識到接下來三五個月都摸不透洞庭湖的水情,到時候將數十萬人都困在岳陽城裡,入冬之時糧谷耗絕,到時候或能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取之,但先生真願意看到岳陽餓殍滿城、屍骸盈山嗎?”韓謙盯着沈漾問道。

韓謙這席話可以說是字字誅心,沈漾自詡愛民如子,沉默着難以應對。

事實上,韓謙所說纔是最爲正統、最穩妥的戰法,而且真要將岳陽城困得屍骸滿城,潭州、朗州、邵州、衡州也不可能再有什麼抵抗力了。

戰場之上,人命如草芥,沈漾卻難以面對這樣的慘烈結果。

“武陵城堅而小,容納不下多少兵將,而馬融守沅陵城吃過我們的大虧,能調一萬精銳到雲盤嶺,叛軍將迫於形勢,與我們野戰,勝之再奪武陵城,兵馬四處,可直入叛地腹心。這時候,即便馬家還想死扛到底,但潭州豪族還能有幾人陪他們赴死?”韓謙說道,“此策雖險,但一旦功成,叛軍到這一刻或許便剩下獻城乞命一途,潭州便能不戰而下,先生也不需要看到叛地屍骸遍野,也不需要再憂慮樑蜀兩國的動向!”

沈漾沉默良久,說道:“鎮遠侯未必會贊同用險。”

楊澗乃樓船軍的主帥,他要堅決反對,一萬精銳總不能遊過洞庭湖進入沅江。

“那便請先生陪我一起去見鎮遠侯。”韓謙站起來說道。

“好吧,今日夜色已深,明日我便與你一同前往見楊澗。”沈漾點點頭,答應道。

樓船軍水師的駐營,位於西山大營與云溪驛之間一座往南側凹陷的湖蕩子裡,狹窄的湖盪口打下排木作爲寨牆,留下七八丈寬的轅門供水師戰船出入。

大小戰船百餘艘停泊在水營湖面上,臨湖的岸上也有上千頂帳篷,供水師將卒輪替登岸休整。

韓謙與沈漾趕到水營駐地拜訪楊澗,也順帶觀看水師將卒的操練。

楊澗此時率樓船軍出征,有五艘五牙樓艦。

五牙樓艦乃是當世最爲龐大的戰船,即便是方首平底,吃水也有近丈深,最爲顯著的特徵,便是具有五層樓艙,而在第五層甲板之上,還建有望閣,用於瞭望敵情及指揮。

五牙樓艦乃是槳船,不設帆桅,有兩層六十把大槳,驅船近敵作戰,有女牆垛口,長達十三四丈、高出水面四五丈的船體,停在湖泊上有如龐然大物。

楊澗帶着韓謙、沈漾登上一艘五牙樓艦眺望湖江,不動聲色的問道:“沈大人、韓司馬過來,不會是專爲一觀這五牙樓艦吧?”

“分兵往辰州,借沅江湍流,居上而擊武陵,楊侯怎麼看這事?”沈漾問道。

楊澗詫異的打了韓謙兩眼,沒想到一向不主張用險的沈漾,竟然在韓謙趕到嶽東大營才一天就被遊說得改變主意了?

“洞庭湖波濤洶涌,敵船四合而來,太過冒險。”不管沈漾是不是有被韓謙說動,楊澗身爲宗室大將,還不需要屈勢敷衍,直接說出他的反對意見。

他統領水師,沒有他的同意,龍雀軍要遊入沅江,他也無話可說。

“樓船軍水師,不比潭州水軍稍弱,不在湖中纏戰,徑直從主航道入沅江,潭州水軍要是敢來糾纏,也是他們敗多勝少,楊侯爺何懼也?”韓謙問道。

“水師戰艦,以槳船爲主,驟然間難以遠航……”楊澗有他所考慮的現實困難,便以他們腳下的五牙樓艦爲例,六十把大槳,短時間內槳手將船速提升起來,比快速帆船都要快,但時間難以持久。

可能最高的船速也僅能維持半個時辰,槳手便會力竭,接下來只能以一個更低慢的速度緩緩前行。

從岳陽湖口南下,從沅口入沅江,逆流到雲盤嶺,五百里水路,平均下來船速實際上則要遠比快速帆船爲慢。

這時候潭州水軍即便不斷的派戰船過來擾襲,整支強闖封鎖線的船隊,損失也將難以控制。

“敘州建造十二艘戰帆船,只要有需要,隨時能強闖潭州水軍的封鎖,趕來嶽東大營會合,到時候還請楊侯集中戰帆船運送兵馬進入沅江。”韓謙說道。

韓謙自然有考慮樓船軍主力戰艦不利快速遠航的問題,他的方案就是樓船軍將利於遠航的戰帆船集中起來,敘州水營再有十二艘戰帆船趕過來會合,聯合運送一萬精銳進入沅江。

戰帆船長程以桅帆借風力而行,短程衝刺時,則依靠槳手操作大槳驅使船舶以更快的速度前行,與敵船接戰。

所以,韓謙對五牙樓艦這種看上去壯觀,實際在水戰中使用受限制太多、卻靡費極巨的戰船,從來都是不屑一顧的。

楊澗沉吟着不吭聲。

韓謙盯着楊澗,看他脣上長着兩撇短髭,顯然精明幹練,本身也確實是大楚最爲傑出的水師將領。

楊密在金陵稱帝,楊氏即爲宗室,宗室子弟裡有楊恩、楊致堂等將臣,但目前最受楊密信任的幾人裡,統領樓船軍的楊澗一定能算其中之一。

楊澗今年才四十五歲,正年富力強之時,平素就以天佑帝楊密馬首是瞻,與太子、安寧宮以及信王,都不甚交際,在很多人看來,無論誰是將來的新帝,楊澗都少不了一個股肱之臣的地位。

見楊澗沉默着不吭聲,韓謙問道:“有一句話,不知韓謙當不當問?”

“韓司馬請直言。”楊澗說道。

“殿下平滅叛軍,楊侯爺覺得陛下有幾分可能會用殿下取代太子?”韓謙直接問及這個最爲敏感的問題,當然,他也沒有指望楊澗會正面回答,他自問自答道,“楊侯爺乃是陛下視爲宗室中流砥柱式的人物,倘若在討潭州叛逆時,楊侯爺都不積極建立功勳,或許會叫陛下以爲楊侯爺心裡另有打算啊!”

“你這是誅心之言!”楊澗霍然睜大眼睛,帶着怒氣的盯住韓謙,他這樣的人物,怎麼會甘心受韓謙這樣的威脅。

“或許是韓謙這話誅心了,但韓謙曾對馮文瀾也說過這樣的話,馮文瀾當時的反應,可是跟楊侯爺沒有什麼區別啊!”韓謙打了個哈哈,笑着說道,完全無懼楊澗表現出來的怒氣。

韓謙在三皇子面前說得保守、含蓄,但他不論是哄是騙是威脅是利誘,都得讓楊澗同意出兵!

第七百四十七章 戰役(二)第七百零五章 逆犯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外相見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一百一十章 說服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五百四十九章 奏疏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一百五十三章 意外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清晨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七百一十一章 長信太后第六百七十章 未知數第三百一十六章 神陵司疑雲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六百七十二章 新年第五百五十八章 對峙(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以山爲城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八十八章 精英斥候第四百四十一章 去留第四百五十七章 相逢第七百八十三章 舊事(三)第六百四十五章 淮東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婚約(二)第二百零八章 世妃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聲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役(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閉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奉詔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攔虎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分歧第三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二十章 韓師賜教第三百七十九章 歸鄉第七百八十三章 舊事(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二百六十六章 馮繚(二)第七百零三章 分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母子情絕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移花接木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七百六十八章 賀禮(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議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六百章 宮中(三)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病逝第二百六十五章 馮繚(一)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五十六章 有仇報仇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楚州舊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九十六章 潭州心思第三百三十九章 與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封賞第三百六十九章 思州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第五百八十九章 返回揚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參見第一百八十一章 說逃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零四章 迎親(四)第二百零七章 王府氣勢第七百四十四章 奪城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四百七十章 詢問第三百零九章 一夜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六百五十章 新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三百九十章 山水之隱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三百三十四章 窮酸王侯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七百一十八章 路遇第五百八十四章 溯流第六十四章 胭脂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