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王府供奉

見韓謙開門見山的追根問底,姜獲、袁國維二人也不打馬虎眼,盯着韓謙說道:

“我們二人從內府局出來,供奉於郡王府,自然是隻向殿下一人負責。殿下已經通知沈漾大人,將左司所屬的斥候、察子、匠戶、工師名錄送入縉雲樓來了,另冊管治,但左司應該還有一些人不在名冊之列吧?”

韓謙按住內心的波瀾起伏,平靜的說道:“收編染饑民以建龍雀軍,兵戶名冊兵部那裡都要報備一份。二位老大人既然與韓謙一樣,都只向殿下效忠,便知道韓謙在名冊之外隱藏一些人,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殿下也一時顧及不到這些事。”

“這個不用韓大人解釋,我們也當然理解。”姜獲說道。

韓謙微微斂起,不動聲色的說道:“只要殿下許可,韓謙這兩天便與李侯爺將這份名冊交給兩位大人。”

“這事應該是要先請示殿下。”見韓謙還置疑他們的身份,姜獲也是心平氣和的說道。

韓謙剛纔那句話裡刻意將信昌侯李普也都帶進來,但見姜獲、袁國維二人毫無意外,心裡微微一嘆,心裡想,天佑帝果然還有眼線盯着信昌侯府,但這段時間天佑帝並沒有多餘的動作,或許是眼線還沒有挖掘出多恐怖的秘密來。

韓謙強摁住內心的波瀾,說道:“除了這個之外,以後左司還有什麼事情,是必須要聽兩位老大人吩咐的?”

“吩咐談不上,”姜獲一臉和熙的說道,“左司除了將卒賞功罰擢等事外,我們還希望能知道左司的收納支度。此外,我們二人在內府局也調教了七八名弟子,希望能一併受韓大人調遣,但這件事最好不要驚動其他什麼人。除此之外,韓大人有何作爲,我們二人絕不會有半點干涉。”

對姜獲、袁國維直接要求掌握左司的人事、審計等事權以及將七八名嫡系安插到左司裡,韓謙也絲毫不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地方,再說這時候他也顧不上自己爽不爽快,說道:

“這些都好說,韓謙這會兒便先安排人將貨棧、錢鋪以及匠坊的帳目等等,都移送到縉雲樓來。”

看到韓謙態度謙恭,毫無怨言的就同意將左司的底交出來,至少他們看不出有什麼異樣,姜獲與袁國維兩人對視一眼,也是暗暗稱奇。

姜獲摸着光潔無須的下頷,眼瞳灼然有神的盯住韓謙的眼睛,問道:

“荊襄戰事,左司將卒立下功勳頗著,不能不賞。親事府共可擢十六名執乘親事,此時還剩兩名執乘親事未定,縉雲樓除我們二人外,也缺兩名掌案書吏,不知道韓大人覺得這些官職可賞給左司所轄的哪些將卒?”

“既然陛下都說賞功罰擢等事,由兩位老大人定度,左司之下,何人當得此任,兩位老大人定然也是目光如矩,不需要韓謙置喙。”韓謙說道。

“韓大人今日帶入郡王府的四位,相信也是韓大人平日依重之人,縉雲樓內裡的事務,以後便要請他們多多擔待了。”姜獲說道。

“好,我這便讓他們進來,聽二位老大人面授機誼,”

韓謙乾脆利落的答應道,便不動聲色的轉身走出去,將高紹、田城、林海崢、鄭通他們四個人喊進來,指着姜獲、袁國維二人介紹道,

“姜老大人、袁老大人,乃是王府供奉,只向殿下負責。以後左司及縉雲樓之中,你們除我之外,要聽從姜老大、袁老大人的命令行事——此次你們護隨殿下守禦淅川有功,兩位大人有職事安頓你們。”

田城、高紹、林海崢、鄭通四人面面相覷,一時都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聽着韓謙的指示,都單膝跪下,聽眼前兩名老宦到底要說什麼。

執乘親事乃是從八品的武官,掌案也是正九品的文職,這往後卻是縉雲樓(左司)所屬的四個正式官階,對於普通人而言,無異是一步登天。

韓謙原本想着調林海崢去敘州,但既然姜獲、袁國維指定林海崢留下來擔任其中一個掌案,他自然是調整自己的計劃,先讓左司這邊先繼續運轉起來再說。

秋湖山別院那邊,在韓謙將林海崢、範大黑兩人打壓下去後,鄭通便一直都是匠坊的領頭工師,對匠坊的情況最爲熟悉,荊襄戰事期間也被韓謙調到襄州執掌左司匠戶營。

鄭通在縉雲樓出任掌案,那匠坊之事,往後順理成章則由他掌握。

鄭通與韓謙的關係沒有那麼密切,但作爲領頭工師,韓謙在淅川組建匠戶營,前期負責城池的修繕、營建,後期打造種種戰械,都是鄭通協助他進行。

不管怎麼說,鄭通的軍功不少,韓謙料得今天進府必有封賞,所以纔將他也帶上。

雖說時逢亂世,現實的情況令諸國對匠師、匠戶的需求很高,但地位依舊被壓制得很低。

鄭通這次正式得授掌案之職,也是欣喜異常,他也沒有心思去考慮背後那麼多所隱藏的曲折。

田城、高紹獲得執乘親事,以後名義上就是三皇子身邊的貼身近衛武官,還將繼續分別執掌兵房、察子房,但他們知道的秘密就太多了,一時間猜不透皇上直接安插人手進來,對左司到底是怎樣一個安排,他們又怎麼會爲得到一個執乘親事的低級武職,就洋洋得意?

經歷淅川血戰之後,林海崢的性情也沉穩許多,此時也是又驚又疑,但韓謙沒有說什麼,他與田城、高紹都硬着頭皮先應承下來。

貨棧、臨江錢鋪的事務,韓謙之前都是交給趙庭兒一手掌握,他想着以後由林海崢主持貨棧及臨江錢鋪的事情,便寫了一份手令交給林海崢直接回去找趙庭兒,將貨棧、臨江錢鋪的賬本搬到縉雲樓來。

匠坊、貨棧以及臨江錢鋪,雖然進出賬目是清楚的,但匠坊最初乃是韓謙私人出錢籌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匠坊佔用的也是秋湖山別院的地盤,也是韓謙用韓家的家兵主導其事,才發展壯大起來。

唯有貨棧以及臨江錢鋪,才借用到臨江侯府及龍雀軍的名義以及一部分錢糧。

目前要將匠坊、貨棧、錢鋪都從韓謙私人名下劃出來,統歸到縉雲樓管轄,這裡面就有很多賬目,暫時是很難算清楚的。

韓謙從王文謙那裡拿到三千餅金子後,除了楊欽、馮宣他們拿去購買新船,以及這次從敘州運來一批物資今天剛卸進貨棧外,還墊付刑徒兵傷亡將卒的撫卹錢,賠償之前拖欠四姓大族的貨款,還墊付了一部分修築楊潭水寨及五峰山江堤的費用,墊付了贖買新一批奚氏族人的費用,花錢就跟流水似的,到這時候韓謙手裡僅剩不到三百餅金子。

韓謙在三皇子面前說過要將這筆金子視爲左司的經費,但真要將敘州船幫以及敘州的事務,跟左司這邊分拆開來,就會發現這裡面又是一筆糊塗賬。

當然,韓謙可以將這筆金子視爲敘州船幫在荊襄戰事期意所墊付的軍資,但韓謙前後從錢鋪挪用兩千五百多萬錢,用於敘州船幫的擴張以及奚氏族人的贖買等事,這又該怎麼覈算?

姜獲、袁國維事前很顯然已經得到明確的授意,這時候他們二人翻看過總賬後,便提筆直接將錢鋪跟敘州船幫之間的進出賬目劃掉,問韓謙:“如此結賬,韓大人可否滿意?這也是我們二人最大的權限,要是韓大人不滿意,我們便去找沈大人請示。”

姜獲、袁國維的意思,除了兵房、察子房外,他們還要將匠坊、貨棧、臨江錢鋪甚至秋湖山別院等等,都劃爲郡王府所掌握的產業,但敘州船幫以及敘州那邊的諸多事務,則正式劃歸到韓謙個人名下。

當然了,左司往後還是歸韓謙掌管,只是從這一刻開始,公私清算便要分明起來。

而除了像林海崢這樣有正式的任命外,韓謙也要將韓家的家兵及家兵子弟,從這些產業裡調出來。

韓謙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而他眼下最關切的也不是這些事情,當下便順從的說道:“一切全憑二位老大人作主。”

這邊的賬目初步清理完,天色已經黑了下來,這時候三皇子送世妃回宮,纔剛剛回來,在府丞張平的陪同下,走到縉雲樓來。

看到韓謙與姜獲、袁國維還在縉雲樓清算賬目,楊元溥說道:“韓師原來已經見過二位老供奉了,倒省得我多費脣舌替你們介紹了。”

韓謙瞥了一眼張平,見他眼裡滿是驚訝,很顯然之前並不知道姜獲、袁國維兩人的真正身份,他心裡暗暗叫苦,可見三皇子還沒有恢復對張平及信昌侯李普等人的信任,才刻意沒有跟他們提及這點。

雖說韓謙這時能確認三皇子還沒有傻到直接就將姜獲、袁國維視爲心腹,但這也使得郡王府內的暗流變得更加的洶涌、兇險。

韓謙除了心裡苦嘆一聲,還真是沒有辦法說什麼。

楊元溥問起賬目清算的情形,姜獲、袁國維提起抹平敘州船幫跟錢鋪的賬目。

楊元溥見韓謙沒有意見,便直接允了,說道:“午時我要陪母妃用膳,都沒能給韓師接風洗塵,現在韓師要沒有什麼事情要辦,留下來陪元溥喝兩杯酒吧?”

“陪殿下小酌兩杯的時間,卻還是有的,”韓謙笑道,“殿下要不就直接安排人送些酒菜到縉雲樓來,請姜、袁兩位老大人也一起相飲爲樂。”

“你去安排。”楊元溥吩咐張平道。

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五百一十一章 赤山會第四百零四章 請戰第二十九章 家兵子弟(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關中(六)第二百八十四章 嶽東大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太妃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捷第七百八十一章 舊事(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回京(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問策第六百四十四章 剛柔第六百五十六章 兵釁(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四百八十五章 顧慮第六百六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四百零七章 殺俘第三百二十六章 玄機壺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子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五百零一章 偏執的勝利第四百八十七章 定計(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密摺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六百一十五章 回京(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選之迷第四百四十六章 心扉第七百九十六章 勸嫁(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七百六十一章 洛陽(二)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秘議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二百零二章 巧遇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兵釁(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八章 殺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二百二十一章 無害而肥第八十一章 大事已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詢問舊事第六百四十六章 山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九章 處置第六百六十章 交換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五百二十五章 分憂第七百五十章 戰役(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瑞臨(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送給你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四十八章 相知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魚第三百一十九章 琴似故人第三十九章 故作大方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四百二十三章 勝算第一百三十八章 舉薦爲吏第五百二十四章 勾結(二)第九章 處置第四百九十一章 夜色第七十五章 楚州館第四百八十四章 孃家人第五百零二章 新使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四百零六章 勇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南撤(一)第五十二章 夜聚第三十七章 書出驚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暗計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軌第一百八十七章 知情第九十九章 窺探第二百八十八章 馬不停蹄第四百零二章 側翼第五百八十七章 閒時雨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敗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二百九十章 文瑞臨(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七百八十四章 私宴第八十六章 改造第五百七十章 忠言逆耳第四百五十一章 渾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異動第七百八十九章 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