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

也沒有安排太多的人護衛,田城與郭奴兒、奚荏、趙無忌等人陪同韓謙渡河去見周憚等山寨首領;李衝、姚惜水則站在江灘上看韓謙他們渡河過去。

周憚三十歲不到,臉頰削瘦而白淨,跟韓謙印象中山大王的形象差距極大,鱗甲外穿裹一身白袍,更像一名儒將;其他四人也是方圓兩百里內的大寨代表。

很簡單,周憚等人是對韓謙開出的重賞心動,但又不想手下精銳寨丁加入以應募的形式加入龍雀軍。

這會導致相當多的精銳,有可能會脫離山寨的控制,被龍雀軍拉攏過去。

此前二十多名精銳,在山寨沒有牽掛,擊退樑軍對滄浪城的突然之後就選擇直接加入左司,這便是諸寨所憂慮的事情。

他們就想着幾家大寨都能獨立於龍雀軍之外,應募參戰。

這樣,戰事結束後,他們還能將這些精銳寨丁帶回去,而不至於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

因此,周憚派人跟其他山寨溝通過,約好今日一起到滄浪城來;其他的小寨子,這時候自然更是希望五家寨子能頂在前面跟龍雀軍談成交易。

韓謙沉吟片晌,看着周憚及其他四家山寨的代表,點頭說道:“周當家等人所慮,我也能理解,但募餉覈算就可能要複雜一些;同時要是諸寨都獨立參戰,會相當的混亂。要不然這樣,你們幾家合到一塊,湊足一千五百人蔘戰,只需要接受我這邊監管便行,同時我也先照參戰人頭給予兩成募餉,也會照諸寨進入丹江東岸的人頭保證糧草補給,但剩餘的募餉,咱們就要照軍功進行覈算——周當家,你們覺得意下如何?”

周憚等人有戒心,不願意將手下人馬分散編入龍雀軍中應募,韓謙便想着索性叫他們集中起來,組建一支僱傭兵馬,但他同時也得防着這夥人出工不出力,不會一次就將募餉給足。

當然,韓謙同時也只會給他們一千五百人的編額,爲防止僱傭兵馬規模太大,有尾大不掉、反客爲主的可能;倘若還有更多的山寨精銳應募參戰,則要打散編入龍雀軍。

周憚等人也是在暗暗打量着韓謙。

雖然韓謙對外的正式身份,僅僅是侍衛營副指揮、臨江侯府從事,但從龍雀軍進駐丹江沿線以來,不僅與山寨的聯繫都是韓謙一手負責,甚至絕大多數的物資補給也都控制在韓謙手裡。

而韓謙這個身份,已經表明他就是三皇子身邊的嫡系,對層次更低的山寨勢力而言,已經足夠用了。

唯有韓謙是如此年輕,叫周憚等人頗爲意外。

周憚等人商議好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接受韓謙所給的條件。

事情決定下來,當即便合併出一支百餘人的精銳隊伍,由周憚統領着渡過丹江,到滄浪城北側駐紮下來,然後再派人回山寨調遣更多的人手過來。

渡過河來,韓謙介紹李衝、姚惜水等人給周憚認識,說道:“李將軍乃錄事參軍,彈舉軍中善惡,我有什麼失當之處,李將軍也會毫不留情面的跟殿下舉報。不過,周當家乃我所募請而來,所領將卒自然還是周當家諸位嚴加管束——另外,我此時便撥三百石鹽作爲第一批募兵軍餉,周當家你們希望我將這批鹽,運往何處?”

韓謙手頭人力有限,不可能將三百石鹽分送到各寨手裡,只想着集中運往一處,由他們山寨內部自行分配。

“韓大人若是方便,運往鹿臺峪便成。”周憚說道。

鹿臺峪有溪澗通入漢水,位於漢水上游,距離滄浪城有五十餘里水路,派一艘烏篷船便能將鹽運過去。

當然,除了食鹽外,周憚他們也希望換取其他一些山寨緊缺的其他物資,但只要滄浪城這邊有儲備,韓謙都是儘可能給予他們方便。

“……”李衝現在已經很難琢磨韓謙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總之韓謙在他的眼裡,很多事情都大膽到超乎想象。

竟然允許這些年來都桀驁不馴的諸多山寨,組建一支獨立的兵馬,緊貼着滄浪城駐紮?

不過聽韓謙說話的態度,李衝也知道他在滄浪城制止不了韓謙獨斷專行,只是將他所見所聞一切,如實寫下來,派人將信函傳回襄州城。

接下來兩天,以周憚爲首,各家山寨很快聚攏一千五百人,都自備兵甲,也可能是諸多山寨之間都頗爲熟悉,將卒編排以及各級武官的任命,他們自行商議,也都井然有序,推舉周憚爲都指揮,在滄浪城之外另築營寨屯守。

這幾天,樑軍雖然對鐵鱷嶺的攻勢並沒有停止下來,但也沒有最初兩天那麼激烈、兇殘,更多是逼近鐵鱷嶺北麓,限制住李知誥所部出鐵鱷嶺活動。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樑軍就此放棄對鐵鱷嶺的爭奪,主要還年後連續三天皆是大雪,封住道路,拖延樑軍更擅於攻城奪險的步兵往西線推進的步伐。

樑軍此時顯然也不捨得在這大雪封山、道路泥濘的惡劣條件下,將前鋒騎兵精銳用於攻城戰的消耗之中。

龍雀軍趁着大雪封山,則是抓緊時間修築寨壘、挖掘濠溝,運送物資,同時也進一步調整丹江沿線的兵力配置。

此時李知誥將第一都兩千餘精銳都調到鐵鱷嶺,與郭亮所部分別守住鐵鱷嶺北麓的兩處山口;高承源所部則全部用船調到荊子口,與杜崇韜手下軍將張保所率領的五百襄州軍兵卒據險以守,堵住樑國關中兵馬出武關東進的通道。

韓謙將楊欽、馮宣等人所率的船幫及四姓船隊都留在襄州,也承擔起左前部物資運輸及人員輸送的重要。

困守淅川城的鄭暉、夏振二人,一度繞過李知誥、韓謙,派人到襄州城請求襄州軍派兵船接應他們撤離淅川城,但被杜崇韜嚴厲的訓斥,此時也憋在淅川河上游的淅川城內。

考慮到西線形勢日益緊迫,韓謙最後還是建議三皇子及沈漾,派柴建會合週數,將龍雀軍第三都也從襄州城東的牛首寨調到西側,以防止形勢進一步嚴峻。

元月初八清晨,韓謙昨天深夜才從鐵鱷嶺回來,睡了兩個時辰便起牀處理軍務、巡防城寨,剛登上牆頭,便看到十數艘烏篷帆船從漢水下游逆流駛來。

“那些是什麼船?”韓謙問田城道。

“是從郢州運往淅川的糧秣軍資!”放到黑龍山南麓的斥候,早已經確認過這些船的來歷,田城稟報道。

“楊欽,馮宣,”韓謙看到楊欽、馮宣在城外閒逛,揚聲喊道,“立即點齊人馬,將那些船都給我截下來。田城,你也帶一隊人馬上船,要是誰膽敢反抗,格殺勿論,一切責任,都由我承擔!”

李衝、姚惜水聽到韓謙大呼小叫,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登上城頭看到懸掛郢州府衙旗幟的船隊,才明白是怎麼回事,面面相覷,韓謙之前擅自扣押郢州司兵參軍夏振派出請援的四名軍將,還關押在滄浪城的私獄裡,並沒有交給襄州軍的法曹,此時又要截下郢州派來送運糧草物資的船隻?

西翼的援軍及糧草,主要都是從江黃鄂郢等十二州調集,爲了節約襄州軍的人力、物力,從這十二州徵集來的糧草,除了一部分需要運到襄州城集中儲備外,其他的都是各州負責各州援兵的補給運輸。

所以說韓謙下令截停郢州的物資船隊,絕對是犯大忌之事。

“韓謙,你是何意?”

“夏振有棄城的劣跡,誰知道這些船前往淅川,會不會接鄭暉、夏振二部南撤?”韓謙說道。

“他二人倘若再敢棄城,自有軍法處置,你此時作爲,乃直接有違防禦使府的軍令。”李衝說道。

“……夏振都敢不戰而逃,你什麼時候變得如此膽小怕事了?”韓謙冷冷看了李衝一眼,問道。

李衝一怔,頓時叫韓謙數落得啞口無言。

韓謙示意田城、楊欽立即照他的命令行事,莫要叫這些船闖入丹江口,他們再派船追之莫及!

鄭暉、夏振倘若乘船南逃,即便事後將他們捉住治罪,又有何益?

至於擅自扣押郢州的物資船,是否直接牴觸到防禦使府現有的令制,韓謙卻不會在意,要是這點規矩都不敢破壞,三皇子的威名也太不值錢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一百五十二章 鹽事第八十七章 變速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刺殺第五百三十二章 彷徨第一章 千年一夢第四百二十四章 宣州易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緩追(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攔街第八十四章 家宴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六百九十四章 喧賓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七百六十九章 顧芝龍第三百六十六章 蜀主心思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府邸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七百五十二章 戰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三百四十七章 朔風第四百六十七章 出走第四百四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零三章 迎親(三)第五十七章 殺戮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七十章 橫生枝節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新官第七百七十八章 炮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雀在後(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線第六百二十八章 詭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線第四百四十四章 辭表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五百五十一章 韓府(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役(一)第五百三十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六十三章 蜀國形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秘信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天爲期第六百八十八章 狂瀾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二百四十一章 潛逃第四百五十五章 雞鳴寨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秘令第二百二十六章 心意變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傳旨第四百五十章 父孝第二百四十九章 雙爐鍊鐵第五百五十七章 對峙(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六百三十七章 獨山津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七百七十七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詔(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役(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秘使第一百零八章 大肆索賄第一百六十八章 世事無常第六百零一章 迎親(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詔(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靈堂第五百七十九章 將領第八十九章 襲寨第六百八十九章 瀾涌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三百三十章 秘窟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六百九十六章 靴子落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婚(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會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使蜀(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訊問第五十五章 秘曹左司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一百零六章 髒活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三十二章 投子博戲第二十三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零一章 殺人活命第四百一十八章 學堂第二百五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都洛陽第五百八十二章 晉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