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鴨

韓謙在灌月樓秘密召見馮宣、高寶議事的同時,韓道勳正在州衙聽範錫程彙報他打聽來的奚夫人身世,感慨的說道:

“原來她是高隆之女、被滅族的大姓奚氏唯一繼承人啊?”

“少主或許還不知道奚氏女的身世,要不要我去說一聲?”範錫程說道。

“哪裡需要你去說啊?這小子要不是早就想好有馮宣、奚氏這兩步棋可用,哪裡會建議我引狼入室?”韓道勳輕嘆了一口氣,苦笑着說道。

見家主如此篤定的肯定少主必然已知奚氏女的身世,範錫程恍然明白過來,少主韓謙的通盤計劃到底是什麼了。

敘州地廣人稀,土籍大姓把持地方,而大楚開國才十三年,對敘州等邊陲州縣更多是遙制,更不要說中間還有潭州相隔了,這以致客籍民衆對新朝的認同度不高,也使得敘州變成一潭死水。

要想將敘州一潭死水攪活,就必然需要打通商道、引誘流民大舉涌入敘州。

而這必然首先要得到潭州的許可才行。

要不然的話,潭州即便再低調,再不想引起朝廷的注意,只需要在沅水口等關鍵隘口設卡盤查,禁止流民涌入敘州,誰也不能說潭州的不是。

畢竟朝廷也是嚴禁民衆隨意流動。

而要想得到潭州的默許,就需要給予潭州足夠大的利益跟誘惑才行。

最大的誘惑就是家主韓道勳默許潭州暗中派大量的人馬,趁機混入敘州,借圍墾等事形成暗中受潭州直接控制的勢力。

潭州將觸手大舉伸入敘州,是會與以四姓爲首的土籍大姓勢力形成相互牽制之勢,也不排除他們之間的矛盾會激化、惡化,家主韓道勳利用好這點,是能減輕自身的壓力,甚至能借制衡之勢做些事情,但不管是誰,最終想在敘州站住腳,還是要憑藉硬實力說話。

而又由於潭州在湘湖之間的勢力太強,他們真要引狼入室,真難保有一天弄巧成拙,最終被潭州鳩佔鵲巢,以及四姓都被潭州收附過去。

範錫程也算是漸漸認識到少主韓謙的心機,不覺得少主到那一天真甘願爲潭州做嫁衣。

利用馮宣、奚氏女這兩步棋,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再加上扶持楊欽等組建船幫,纔是少主韓謙將來在敘州反制潭州與土籍大姓勢力抓住主動權、防止將爲潭州做嫁衣的關鍵。

而潭州即便知道奚氏女的身世,但只要猜不到馮宣實際上會爲這邊所用,也就不會意識到少主韓謙所行的引狼入室之策背後的真正用意——而少主韓謙將奚氏女留在身邊,再密令馮宣暗中收攏奚氏子弟,這也將確保馮宣最終逃脫不了他的控制。

將這一切想明白過來,範錫程也是爲少主韓謙的算計深深震驚,又情不自禁的想,少主韓謙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希望家主韓道勳做馬寅,而他能成爲潭州節度使世子馬循一樣的人物嗎?

範錫程窺着家主韓道勳微帶陰鬱的臉色,最終還是沒有將這層疑問問出口。

範錫程心裡想,少主韓謙前夜建議引狼入室時並沒有主動提及奚氏女的身世,而家主又特意吩咐他去打聽奚氏女的身世,他們父子二人實際上正暗中較着勁呢,他要是把這層窗戶紙給捅破了,得多蠢啊?

當然,範錫程心裡也有憂慮,奚氏族人目前可能就僅存兩三千人,即便少主韓謙通過馮宣、奚氏女,將這些人都籠絡過來,頂天也就能得三五百壯勇能用,螳臂真能跟實際控制近二百萬人丁的潭州較力嗎?

…………

…………

到天黑雖然還有不少事務剩下,韓道勳也給自己定下當天事務不處理完不歇息的規矩,但諸吏也都飢腸轆轆,韓道勳還是允許各自歸家吃飽肚子再回州衙加班加點。

州衙這邊只負責給應卯的官吏提供一餐午食。

韓道勳也不想破壞規矩,他則帶着範錫程先回後宅芙蓉園用餐。

韓道勳想簡單吃點就再去前衙處理公文,未曾想回到芙蓉園西院,韓老山這邊什麼都沒有準備好,人也不見蹤影,問晴雲才知道韓謙在後廚瞎折騰,搞到現在府裡所有人的晚餐都沒有準備好。

韓道勳也想看韓謙到底在折騰什麼,與範錫程往後廚走去,隔着夾道就聽到韓老山滿心痛惜的在那裡嚷嚷:“小祖宗啊,你要吃滷鴨舌,買來一百隻鴨子都宰了,我要怎麼收拾啊?”

滷鴨舌?

範錫程滿頭霧水,心想難道是拿一百隻鴨舌滷着做一道菜?

這也太奢侈了吧?

韓道勳雖然不至於穿衲衣、食淡飯,但平素也極注重節儉,肉食也多以臘肉爲主,宰一百隻鴨子只爲做一道滷鴨舌,這是唱哪門子戲啊?

範錫程見家主臉色平靜,跟着往後廚走去,遠遠聞到滷水熬煮出來的香氣,是挺令人食指大動的。

再看到後廚狹窄院子裡晾曬穀糧的葦蓆上,竟然真擺放着血淋淋上百隻鴨子,場面“血腥”得很,範錫程也是暗自乍舌,就見少主韓謙穿着短褂子,正指揮着人將一隻尺許高的陶罐,用滾沸的開水沖洗。

“這罐子先用沸水沖洗,然後再用滾燙的滷水衝一遍,最後存入滷水待冷下來再封蓋,滷水保存的時間才能長久——你們切莫偷懶,省了這道活;熬煮滷水要多加油,至少要看到裝罐後能浮起一層厚油。而一旦嚐到滷水發酵起酸,就扔掉,也不要有什麼捨不得,吃壞肚子可是要你們老命的事情……”

韓謙指點韓周氏及兩個廚娘怎麼熬煮、封存滷水,同時叫趙庭兒、奚荏將他所說的這些抄寫下來。

看到他父親跟範錫程走過來,韓謙笑着說道:

“今日我去灌月樓吃宴,幾味滷菜竟然有些發酸,心想爹爹以後要在是敘州吃不到上佳的滷味,那真是做刺史也沒有多大的意思,想着我這幾天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要做,便教韓周氏她們怎麼熬煮滷水——滷水熬出來,鴨舌要放入文火慢燉纔夠入味,晚餐還要再等上好一會兒。”

“少主午時在灌月樓,吃了幾道菜都不合口味,大發雷霆,差點要將灌月樓給拆了!”趙庭兒不失時機的告狀說道。

韓謙確定要用奚荏,趙庭兒意見最大,見她憋了一天沒提,這會兒倒要想辦法使些小性子出來,忍不住笑了起來,開玩笑的跟他父親說道:

“奚荏都覺得那幾道鴨子菜做得太粗糙,灌月樓拿這樣的東西糊弄少爺我,我要沒有一點脾氣,那我辛辛苦苦跟着我爹跑敘州來赴任,幹嘛啊?”

韓謙刻意提了奚夫人的閨名,見父親及範錫程眼睛裡都沒有一絲疑惑,便知道父親此時也已經知道奚荏的身世了。

奚荏還不怎麼熟悉韓謙的秉性,哪裡知道他隨口一句話,藏着那麼多的彎彎道道。

她站在一旁,見韓道勳、範錫程打望過來,特別是範錫程進院子後就打望了她好幾眼,也是覺得尷尬,好像今天見過馮宣、高寶兩人後,韓謙在灌月樓鬧騰,真是跟她有關一般。

“你宰了一百隻鴨子,就爲了滷幾盤鴨舌?”韓道勳問道。

“哪能這麼浪費?”韓謙說道,“鴨胗、鴨肝、鴨心也都能滷着吃,但今天買到鴨子肉有些柴,不夠肥嫩,我照《周學塘書札》裡所抄錄的菜譜,做了幾隻桂花鴨,味道未必正宗,父親等會兒不要太介意。”

“……你這幾天諸事皆順,心情應該不差,沒道理去折騰無關的灌月樓,”韓道勳纔是最知道韓謙秉性的人,纔不相信他說得這麼輕鬆,問道,“你別裝癡賣傻了,你到底打什麼主意?”

“父親要傳出橫徵暴斂、驕奢淫|逸之名,總要有些標誌性的說辭,”韓謙笑道,“現在咱們府上殺一百隻鴨子只爲做一盤菜,傳出去夠威風凜凜了吧?”

“……”範錫程瞠目結舌,心想這算哪門子解釋,這算哪門子作派?

韓道勳盯着滿院子血淋淋的鴨子,皺眉想了片晌,問道:“你是想爲父在敘州,鼓勵民衆多養鴨禽?”

韓謙拍着大腿而笑,指着韓老山幾個人笑罵道:“你們幾個蠢貨,給你們大半天時間都沒有想明白,真是幾個人加起來都不及我父親一個腦子靈光啊!”又笑着跟他父親說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前日溯沅水而上,見兩岸淤灘極廣,即便將來圍堤造田,池塘也必然是極多,小魚蝦蟹蟲螺蚯蚓生長極多,但兩岸村寨養鴨禽者甚少,不能盡其地力,殊爲可惜。我不知道父親有沒有看到,但我想父親此時要是僅僅憑藉一紙公函就要地方民衆移風易俗,還真遠不如咱府上大吃特吃、吃出標新立意來更有效果!這多餘宰出來的鴨子吃不完,都薰曬製成臘味,拿船運往金陵販售便是!今天在灌月樓鬧騰,也是希望他們能將做鴨的手藝提高起來,叫敘州養成吃鴨的風氣,養鴨才更能盛行。”

範錫程這才明白過來,少主這般作爲,歸根究底還是千方百計的想着擴大敘州往金陵的貿易規模,真是要將家主的名頭用到極致了。

韓道勳搖頭苦笑,他是答應到敘州後,要承擔起橫徵暴斂的惡吏名頭,但也沒有想到韓謙真是用之無所不及。

韓謙笑着說道:“我今天親自下廚試製幾道燒鴨菜,等會兒一起上桌,父親要有公務沒有處理完,先去處理公務就是,等會保管不叫你失望。”

韓謙想要將敘州的死水攪開,希望敘州地方直接參與的商貿以及流民涌入的規模越大越爲有利,然而敘州物產再豐富,不管是藥材、茶葉、丹砂等等,受限於人口,目前真正能運出敘州販賣的,規模都相當有限。

敘州但凡任何一業的興起,都能直接刺激與金陵商貿規模的擴大。

他想着當世能直接誘導敘州普通民衆廣泛參與其中的行業,短時間內又能見效果的相當有限,利用沅水流經黔陽縣段灘多流緩的特點養鴨禽則是其中之一。

即便是編織帆布、篷布能成爲一業,但還受限於敘州當地棉麻的種植規模有限,難以短時間真正形成支柱產業。

種茶、礦產的開採、冶煉都是如此。

而只要吃鴨的風氣能在敘州興盛起來,即便敘州鴨苗不多,船幫也完全可以從沅水乃至洞庭湖沿岸販運過來,使得敘州這邊養鴨、熏製臘鴨在短時間內就形成規模。

韓謙爲這些事操碎了心,韓老山等人自然難以理解,但他父親終歸是跟王庾、楊恩、沈漾等人一類的人物,稍動心思還是能夠想明白他的用心,都不用他費心思解釋什麼。

當然了,要想敘州當地能養成吃鴨的風味,更有利於養鴨業的興起,韓謙想着這段時間在敘州多做幾道燒鴨菜品推廣下去,這也是他今天鬧騰灌月樓的用意。

要不然他又不是特別喜歡吃鴨,何苦在這上面花費那麼多的心思?

金陵桂花鴨倒是一絕,以及北方常吃的炙鴨,都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但韓老山的婆娘及幾個僕婦,平時吃食沒那麼精細,都不知道具體做法。

即便是號稱黔陽城第一廚的灌月樓,今天做上來的桂花鴨、炙鴨都相當普通。

韓謙午時見過馮宣、高寶後,特地將灌月樓的大廚揪出來責問,才發現他們學的江淮菜、北方菜手藝都不夠精細,便特地令他們將菜譜抄寫下來,下午帶回芙蓉園琢磨。

韓道勳這次赴任敘州,行囊裡最多的就是藏書,有不少文人手札筆記裡抄錄很多菜譜——文人多吃貨,這話是一點不假。

韓謙與趙庭兒、奚荏下午翻找菜譜,再與灌月樓大廚抄下的菜譜比對,才發現灌月樓熬煮滷汁,在封存時滅菌不夠徹底,以及沒捨得多用油,是滷味發酵起酸的關鍵,而桂花鴨、炙鴨做法有偷工減料之嫌,少了一兩道手續,以致味道全變。

韓謙與趙庭兒、奚荏研究了菜譜的同時,又叫韓老山帶着人去買鴨子,但敘州吃鴨不盛行,東城市集裡就兩家鴨子鋪,都湊不足一百隻鴨,還是出城收羅了小半天,到傍晚時分才湊足一百隻鴨子回芙蓉園宰殺。

等韓謙將幾味滷鴨菜以及桂花鴨做好,夜色已深,大家都是飢腸轆轆,卻不敢說什麼怨言。

韓謙自己嘗過覺得滿意後,除了府上所備用的晚宴外,又將韓老山喊過來:“這幾樣,現在各封一碗送灌月樓,叫他們的東家、大廚嚐嚐,明天我再換一家食肆去砸場子!”

韓老山見韓謙竟然通過這種手段去強推燒鴨菜,也是哭笑不得,問道:“少主你再折騰幾天,咱們府上在黔陽城真就要人神憎厭啊?”

“去,我煞費苦心幫助這家食肆提高烹飪水平,他們不感恩戴德,還想怎樣?”韓謙瞪了韓老山一眼,要他趕緊照吩咐去做,不要再囉嗦。

第三百七十章 岳陽第五百一十五章 來意第二百九十三章 蜀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第九十五章 潰敗第四百八十八章 秋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奴婢第五百九十八章 宮中(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章 軟禁第六百二十二章 北上(三)第七百四十章 婦孺第三百九十九章 問話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七百四十二章 光陰第三百五十八章 相逢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二十一章 授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棋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會合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七百七十二章 非議第七百八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五十三章 用間篇第三十八章 恃怨橫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安營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患第一百七十二章 募兵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議第二百四十七章 五柳溪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滿第二百六十七章 馮繚(三)第四百章 計劃第四百六十八章 殘屍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十四章 下注第一百七十章 舉吏第七百五十八章 關中(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十三章 討杯毒酒第七百九十五章 勸嫁(二)第六百零六章 意圖(二)第二十七章 水蠱疫第二百六十一章 奪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棄城第二百七十一章 秘旨之意第二百一十五章 永春宮莊園第四百四十二章 奪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殿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招安(三)第七百零九章 年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四百章 計劃第一百一十六章 條件第五百八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三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五十一章 滄浪第四百四十章 秘密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二十二章 差點壞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潰敗第四百一十五章 南撤(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樑國密信第二百一十七章 鍛造之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守株辰陽第六百八十四章 宮禁第六百七十一章 壽春第二百七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二十三章 河洛(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二百三十五章 獻策第三百七十五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三十章 短兵(五)第六百一十七章 傳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神鬼之謀第三十五章 誤解第三百九十二章 大魚第六百五十七章 兵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聯詞第四百九十五章 宣慰使第五百二十三章 勾結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五百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六百三十五章 解釋第三百三十二章 劫第二百六十三章 放歸武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短兵(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扣船第三百五十章 郭榮第三十一章 偏見與疏離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中(三)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鬧第三百一十一章 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