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審訊

看着監院橫七豎八的躺滿近百人,有相當多的人並沒有立即死去,只是躺在那裡發出一聲聲淒厲的哀嚎,鮮血還在不斷的從創口汩汩淌出,還有人在血漿地裡打滾、抽搐。

平素自以爲頗有膽氣的薛若谷,這一刻也是臉色煞白,沒想到刺史大人帶進敘州的幾十名家兵有如殺神般,殺性竟然如此恐怖,進入監院幾乎就只用了一盞茶多些的工夫,就殺了一個來回、殺得監院內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這時候除了監院狹窄的院子是橫七豎八的躺滿近百人外,其他人都被趕入監房驚惶的看着院外的一切,而趙闊、楊欽、田城則率重甲悍卒也非常果斷的退回到獄廳前的空地前休整,範錫程則率人重新將二重門緊緊關閉起來。

薛若谷他們甚至能看到有一灘血從二重門貼近地面的縫隙裡滲透出來。

韓道勳心裡微微一嘆,他知道獄廳前三十甲卒,多爲韓謙訓練出來的家兵子弟或者是從龍雀軍兵戶裡挑選出來的悍卒,他們的行事風格,已經深深打下韓謙的性格烙印,他都不明白韓謙什麼時候或者什麼因素致使他行事會如此的狠決果斷。

雖然看屍橫遍地令人不忍,但韓道勳也知道第一時間將鼓譟彈壓下去的重要性,也知道他們必需趁州營那邊輕舉妄動、局勢進一步失控之前,將州獄這邊的局面徹底控制住。

數名牢頭、州獄書吏都被控制起來進行審查,但即便沒有人指揮,韓道勳命令獄卒走入獄牆,進入監院,將死屍搬出來,將受傷囚徒擡到獄廳進行簡單救治,並命令一部分盯住監房,嚴禁監房間的囚徒私語串連,也沒有人再敢表示不滿;退回監房的囚徒也相當的安靜。

騷動始終沒有擴散到州獄之外。

也許嘯營之事以往也曾偶有發生,對囚徒用刑更是常有之事,又或許受高牆的阻隔,監院內短暫的廝殺聲以及之後斷斷續續的哀嚎,並沒有對外圍的街巷坊院形成干擾。

州兵駐紮的兩處營地,也保持平靜。

這時候四角獄亭重新換上左司斥候,盯住內外的動靜,之前分散於外圍的斥候、密間,也就四角獄亭爲核心進行聚集,形成四個戰鬥小組以備萬一。

韓道勳這時才走入南門獄亭,與薛若谷、李唐、秦問等官員走進獄廳。

他們將州獄跟外界隔絕開來,將可疑人物控制起來,局面看上去是控制住了,但這是暫時的,血腥屠殺的震懾也只能管用一時,畢竟他們並沒有在黔陽城進行長期震懾的武備基礎,接下來要處理的局面依舊複雜。

韓謙沒有隨他父親直接進獄廳,這一次組織甲卒殺入監院鎮壓鼓譟囚徒,他們這邊也有死傷,而這兩名死者皆是馮宣的手下。

韓謙冷冷的盯着馮宣,問道:“我說過的話,你此時心裡還有多少疑問?”

馮宣臉有些僵硬,被韓謙凌厲的眼神盯了好一會兒,終究是低下頭來。

不要說外部那麼多疑了,鼓譟的囚徒,就有不少人手持自制的木矛,也有一些從獄牆扒落下來的石塊,顯然是內部已經做好暴動的準備,只是沒有想到新任刺史的反應會如此的迅速而果斷,不僅以最快速度控制獄廳、獄亭等要點,還第一時間派甲卒進監守進行血腥鎮壓,令鼓譟未能成勢。

看到獄中披髮赤足的山越族人鼓譟最兇,馮宣與他四名手下終究不肯下狠手,致使一人被木矛捅喉、一人面門被石塊砸成稀巴爛;馮宣也是靠田城率甲卒殺進來救護,才脫離險境。

見馮宣終是無言以對,韓謙將林宗靖喊過來,讓他領一組人馬,即刻與馮宣等人先回芙蓉園。

州獄這邊暫時控制住局面,芙蓉園那邊則成爲他們的一個短柄,要加強一下防備。

另外,馮宣及手下兩人身份還沒有暴露,要是能不暴露,日後的用處會更大,而一旦暴露,馮宣就有可能會被敘州的山越族人所排斥,反而不便他安插釘子;而馮宣此時感受到切膚之痛,再有反覆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雖說獄廳院內四壁插了很多松脂火把,但馮宣在敘州並非多矚目的人物,他與四名手下穿着鎧甲跟趙闊、高紹他們一起行動,這時候又悄無聲息的隨林宗靖等人先離開,自然也沒有誰看出異常。

安排林宗靖、馮宣他們離開,韓謙再進獄廳,見他父親已經與薛若谷等人,將近三日關入州獄的三十六名囚犯單列出來,由範錫程帶着人進監院逐一覈對。

必須將那些沒有被當場鎮壓、此時還跟其他囚徒躲在監房之中的可疑人物挖出來,防止這邊稍放鬆警惕,他們繼續鼓動囚徒暴動。

韓謙走到他父親身後,提醒道:

“是不是現在該將張笑川、劉斌交給法曹參軍、錄事參軍審問啊?”

韓道勳擡頭看了韓謙一眼,默不作聲的又轉頭看向薛若谷等人。

敘州沒有監察御史入駐,監察地方官吏之責就落在錄事參軍的身上,目前張笑川、劉斌皆有通寇之嫌,照例自然是交給錄事參軍與法曹參軍聯手審問。

不過,敘州錄事參軍、法曹參軍,皆是四姓中人,法曹參軍更是馮昌裕之子馮瑾,在獄卒書吏中的可疑人物還沒有完全甄別出來之前,又怎麼可能在此時將張笑川、劉斌兩人交出去。

薛若谷等人心想刺史大人的公子,莫非是個傻子?

只是擡頭看韓謙眼裡殺機畢露,薛若谷等人陡然明白過來,刺史大人的公子實際是建議啥破規矩都不要管,此時即刻將張笑川、劉斌二人吊起來進行嚴刑逼供,將州獄書吏、獄卒裡的可疑人物逼問出來,才能保證他們初步控制住州獄的局勢。

要不然關押八百多、番蠻逾半囚徒的州獄,始終是衆人屁股底下的活火山,隨時會再被有心人引爆開。

刺史公子有這個意思,卻陰陽怪氣的不直接挑明,擺明了是要他們主動站出來跟新任刺史建議如此行事!

看到薛若谷等官吏竟然沉默起來,韓謙陰沉的跟父親說道:“一路車船勞頓,真是困頓不堪啊,父親,咱們還是回芙蓉園繼續喝酒聽小曲吧,也索性讓敘州的天捅得更破一些,反倒更好收拾。孩兒這次帶了百名精銳隨行,就算再有數百暴徒殺出州獄,我們也能將芙蓉園守得跟鐵桶一樣,難不成還怕四姓真有膽敢率兵殺進黔陽城?”

一干官員面面相覷,心想刺史公子這算是什麼混帳話。

“我出去收兵了,”韓謙作勢就要出去,“順便再將張笑川、劉斌二人給放了,他們僅僅是行跡可疑,但到底是沒有與囚徒勾結的實證,我們真是不能罔顧大楚律令繼續扣押他們啊。”

“獄卒內賊沒有除盡,不能輕易放走張笑川、劉斌二人。”薛若谷不管韓謙所說之言的真假,但心裡明白要不是新任刺史及時控制住局勢,芙蓉園有百餘精銳固守,抵擋數百劫牢暴徒的衝擊應該沒有問題,但他們這些人在城裡的妻小老少,想逃過一劫就困難了。

四姓將他們視爲螻蟻,這次多半也有意將他們以及居住城裡的數千客戶或稱土籍剷除掉,他們還能繼續縮首畏懼下去嗎?

“依薛大人所見,應該如何?”韓道勳盯住薛若谷問道。

“我與李唐、秦問去審問他們,爭取在天明之前,將州獄內賊都剷除一盡。”薛若谷說道,說罷看向李唐、秦問二人。

這兩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心知情形如此,還想着騎牆觀望的話,怕是日後將死無葬身之地,皆站起來朝韓道勳致禮道:“應先將州獄內賊除盡!”

“好,你們負責問話就好。”韓道勳示意兩名家兵隨薛若谷他們去臨時關押張笑川、劉斌的營房。

韓道勳不想破壞大楚的法度,但韓謙的建議沒有錯,眼前的緊迫情形需要他從權。

薛若谷、李唐、秦問三人皆是文吏,真正用刑撬開張笑川、劉斌的口,還得專業人士去做。

韓道勳早年在楚州擔任推官,身邊最早的幾名家兵對刑訊之事自然是行家裡手,將數十具死屍分別搬入關押張笑川、劉斌的營房,然後直接上拶指刑具,張笑川、劉斌兩人十指都沒有夾裂,就扛不住交待出來,兩相覈對,又從獄卒及書吏裡揪出四名內賊出來,皆是四姓子弟。

這時候範錫程也比照三十六名可疑新囚名單,從監房裡揪出八人出來,此外還有九人在第一次鎮壓中受創但還沒有死。

只是現在最大的問題,要怎麼處置這些人?

“亂事已平,其他大人都可以暫時回府歇息了,但預料劫牢暴徒還有同夥隱藏城中,諸位大人回府後最好不要隨便走動。”韓謙非常體貼的跟他父親建議道。

韓道勳也不想留下那些到此刻還觀望猶豫的官員,不管他們樂不樂意,畏不畏懼外面還有賊寇未清除,當下是陰沉着臉示意他們先離開,單留下薛若谷、李唐、秦問三人商議接下來的事情。

“張笑川等人,要如何處置?”無關人等都已經離開,薛若谷見獄廳之內,除了新任刺史、刺史公子,像範錫程等人都是新任刺史帶過來的嫡系,也就敞亮開直接問道。

“還能怎麼辦,”韓謙嗤然一笑,說道,“除非逼四姓公然造反,要不然最好就是將這些人都關進內監院,讓囚徒再暴動一次,我好派人進去進行第二次鎮壓!”

韓謙說得輕巧,薛若谷等人則是心驚肉跳,暗感刺史公子的殺心好重啊,這可活生生的二十一條人命啊,難道真要製造囚徒二次暴動的作象,派人進內監院將這些可疑人等都血腥“鎮壓”掉?

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第二百二十八章 家奴第十章 與人鬥第三百五十二章 劫持(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山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巫山長峽第六百四十七章 奇謀第七百五十五章 關中(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平犬第四百六十五章 天子之權第七百一十五章 兵鋒第一百零三章 州獄第一百零七章 送禮第二百六十九章 番民第三百八十五章 偏鋒第一百七十五章 秘謀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陽殘地第五十九章 敘州刺史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七百章 前奏第二百八十三章 何干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八十二章 辭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選擇第七十三章 婚宴第四百七十七章 起事第六百九十章 求去第一百九十七章 皆是君恩第二百三十四章 心意順逆第二百一十六章 參觀田莊第三百五十六章 弒第四百一十一章 疏散第四十五章 燒石第五百六十三章 贈書第四百二十章 秘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無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緩追(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六百一十九章 監軍(二)第五百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作第三百六十四章 山間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昌裕的抉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聘禮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闋殘詞第五百六十章 樑帝居心第六百九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四十五章 駕崩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撤第二百五十九章 襲擊第二百二十二章 截道第七百二十六章 崇文殿第一百九十章 缺口第七百七十六章 圍師必闕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零八章 天涼好個秋第三百二十三章 僚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凌雲閣第三百三十五章 貨殖之道第六百零五章 意圖第一百三十六章 贖人第七百七十一章 聽聞第二百零五章 說田第二百八十章 醫護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五百六十三章 贈書第五百九十五章 韓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伏兵第七百四十一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鄭氏第二十五章 文死諫第三百二十二章 蜀宮隱情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心第七十一章 父女之辯第二百九十九章 裁軍第五百零五章 訪客第二百九十四章 長鄉侯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第二百一十三章 雁蕩磯田莊第六百六十九章 和議第四百二十九章 短兵(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歸鄉第二百五十六章 掌控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捷第七章 贈弓第二百六十二章 招降的條件第四百一十六章 好地方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五章 家兵第七百八十七章 蜀國君臣第五百八十八章 長街第七百五十七章 關中(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同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夜營第五百六十八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八章 酒店第三百八十一章 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