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包子出名

三層籠屜一百五十個包子不到一個時辰就賣完了,其中多半都是停靠在白石碼頭上的一些船客來買的,比起那色香味俱全的粗麪包子外漁巷的低賤之名早就被衆人拋在腦後。

百味食肆的包子雖說是粗麪的,但是面發的好,十分柔軟,甚至比白麪在嘴裡還要香軟入口,野菜與魚肉加上蘑菇的清香,一點不比那些大肉餡的包子差,甚至更勝一籌。

一文錢一個包子比內漁巷那些包子鋪的都便宜,這樣價廉物美的包子,別說窮苦人家爭相買,就是有些銀錢的好吃食客也不會放過。

“姑娘,再給我四個包子!”來買包子的客人不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看着空空的籠屜,秦瀾心只有不好意思地說道:“對不起客官,今天的包子賣完了,想吃您只有明天再來了!”

“剛纔不還有一屜包子嗎?怎麼這麼快就沒有了!”

原只是聞着香味買了兩個嚐了嚐,誰承想會這麼好吃,很多客人回頭都想再買,卻發現包子已經賣完了。

“各位真是對不起,今天我家第一次做包子賣,也不知道準頭兒,明天早上一定多做一些,本店除了包子還有熱湯麪和涼麪,大家也可以進來嚐嚐,兩文錢一碗!”包子賣完了,秦瀾心就開始推銷自家的面。

來買包子的客人都有些失望,沒吃的是光想嘗一嘗,吃過的是覺得不過癮,總之這百味食肆的包子第一天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病”,好在明天還有包子,想吃也只有暫時忍忍了。

“大丫頭,讓瑞兒幫你燒火,我和二丫頭去挖野菜和蘑菇,你爹和你大弟去釣魚,明天咱們多包一些包子。”這賣包子比賣面還要掙錢,秦家人心裡各個喜不自禁,韓氏更是一刻也不想閒下來,這邊包子一賣完,她就張羅着明天包子的事情。

秦瀾心也高興,她還以爲這粗麪包子吃的人不多,沒想到會這麼吸引客人,看來要去陳木匠家裡多訂做一些籠屜了。

接下來的幾天,百味食肆早上就以賣包子爲主,秦瀾心又加了三個籠屜,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找鄧氏和餘氏幫忙。

短短的時間,外漁巷百味食肆秦家包子就在白石碼頭出了名,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在食肆門前等着買包子,要是來得晚了,包子就被別人搶走了。

這天一大早,福慶就急哄哄地跑來食肆門前排隊,已經連着三天了,家裡的老夫人自從三天前吃了小少爺李寶拿回府裡的秦家包子,現在每天早晨都要吃上一個才舒心,小少爺李寶就更不用說了,沒有秦家包子做早飯,他根本就不吃。

福慶到底來的還是有些晚,排在他前面的有七八個人,而且看起來都像是白石碼頭的船家或勞工,等到百味食肆一開門,這些人不是一個兩個地買,而是一籠屜一籠屜地買,說是船上過路停靠的客人都等着呢。

這些人要掙跑路費福慶管不着,可也不能把包子都買完,那後面等着買包子的人該怎麼辦!

“秦姑娘,你不能把包子都給他們,我們這也等多半天了,你可一定給我多留幾個,家裡的人都急等着熱包子吃呢!”福慶一着急就衝秦瀾心大喊道。

前幾天,秦瀾瑞帶着李寶來過一趟秦家,當時福慶就在外邊守着,所以秦瀾心認識他,知道他是李府的下人。

於是,笑着說道:“大家都別急,今天做的包子比往日都多,這幾位是昨夜就預定好的。放心吧,包子都給大家留着呢!”

白石碼頭上經常停靠一些大客船和渡船,有些機靈的船家或者勞工就代那些不願下船的客人買些零碎東西,掙點小錢,價錢低包子又好吃的百味食肆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好不容易買到了十個包子,福慶也不敢吃,慌忙用荷葉包住就往李府跑去,這段時間是他來外漁巷最多的時候,而且以後怕是隻多不少。

李府在內漁巷拐巷大街的最中間,府門前兩個大石獅子,獅子身上還坐着石頭金蟾,金蟾嘴裡含着一枚大大的銅錢。

李府雖是商家,但在白石碼頭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商家巨賈,在京都也是數得着的門戶。

與李府斜對角的是以貢酒而出名的董家,與門前擺着石獅子金蟾的李府不同,董府的門前是兩個一人多高的大酒缸,紅布封口,四方紅紙斜貼在酒缸正中間,一邊紙上寫着“百年傳承”,另一邊紙上寫着“董家貢酒”。

董李兩家說起來還有些淵源,據白石碼頭的老人們講,百年前,董家的先人和李家的先人是師兄弟,都跟着一個商人學做生意,而這商人有一個釀酒的秘方,原想着是給他最出色的徒弟。

爲了這釀酒秘方,董家的先人用了一些不光彩的手段,氣死了商人師父,逼走了李家的先人,更憑藉釀酒秘方飛黃騰達起來,還把董家酒送入了宮中,成爲了貢酒。

那位被迫遠離家鄉的李家先人逆境之中奮發圖強,終於帶着自己的商隊和萬貫家財歸鄉,而自此後董李兩家就變成了互相看不順眼的對頭,百年來明爭暗鬥就沒有停止過。

守門的小廝見福慶跑得滿頭大汗,懷裡還緊抱着一個鼓鼓的荷葉,立即高聲笑道:“福慶哥,又去給老夫人和小少爺買包子去了,明天也幫我買兩個吧!”

“好好守你的門,我都還沒吃上呢!”福慶笑罵一聲往李府老夫人的院子跑去。

誰讓這百味食肆的包子名聲太響,不事先預定的客人最多一次只能買十個,主子們都還不夠吃,哪還輪得着他們這些下人。

六歲的李寶一睜開眼就說吃包子,李寶的娘盧氏都覺得自己兒子有些魔怔了,白麪饅頭和精緻點心不愛吃,偏偏愛吃那貧賤外漁巷裡買來的吃食,也就是老夫人慣着他,可偏她還管不了。

盧氏帶着兒子李寶給婆婆李府的老夫人谷氏去請安,剛到東廂房坐下,老夫人身邊的宮嬤嬤就說福慶回來了,接着就用乾淨的托盤把盛着包子的荷葉端了進來。

“翠雲,你也嚐嚐,這秦家包子可真是不錯!”谷氏呵呵一笑拿起一個包子就咬了一口,而李寶早就一手拿一個狼吞虎嚥起來。

“寶哥兒,你慢點吃!”看着兒子吃包子的樣子,盧氏總覺得他越發沒有規矩了,無奈一笑,也不敢惹谷氏不快,拿起一個包子也咬了一下,滿口的清香,“娘,這包子雖是粗麪,但皮薄餡香,真是不錯!”

“咱們寶哥兒喜歡的能有不好的,呵呵!這秦家小姑娘倒真是有幾分能耐。”雖沒有見過秦瀾心,但從孫子李寶口中和她讓人查探的結果來看,谷氏覺得外漁巷秦家是個可結交的。

不說別的,光說那日從李寶口中得知的秦瀾心訓誡自家弟弟妹妹的“善而不懦,忍而不懼,仁而不愚”十二個字,就令谷氏對小小年紀的秦瀾心刮目相看,認定她是個有大智慧的女子。

吃完包子,谷氏讓人通知錢莊的鄭掌櫃和李記酒樓的林掌櫃到府裡來,這出名的秦家包子讓精明的谷老夫人又看到了商機。

------題外話------

收藏太可憐,傾情寫的都要流淚了,~(_

第百五十三章 賣不出去第32章 做女先生第百十九章 回饋鄉里第百十七章 找到舅舅第百七十二章 康王造反第百四十二章 婚賜不賜第百七章 江口決堤第百十七章 找到舅舅第百四章 兒行千里第百八十六章 做做紅娘第97章 被迫封妃第39章 製作供品第69章 編繩結賣第51章 吉祥戲班第84章 結識新友第13章 意外之財第33章 製作點心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33章 製作點心第百二十三章 大鬧荷宴第百七十五章 西沙兒媳第77章 以善之名第98章 進宮探病第49章 何物禦寒第38章 熱鬧秋夜第18章 包子出名第37章 全都買吧第百十一章 懲治董家第95章 年前諸事第百六十二章 天賜麟兒第40章 祭月佳節第百十八章 繩繡百花第百二十四章 製作冰粥第22章 惹人嫉妒第56章 不給就搶第63章 有了新家第百四十八章 澤霞之死第百九章 花樣月餅第55章 連吃帶拿第75章 又添新客第百六十九章 寶寶出生第90章 衣錦繡閣第46章 進了監牢第97章 被迫封妃第百七十四章 公開秘方第百八章 只爲積德第百八十七章 心結解開第84章 結識新友第百十五章 幫御膳房第97章 被迫封妃第31章 啓蒙讀物第百五十二章 初到西北第85章 初次交鋒第63章 有了新家第百四十七章 宗親進京第53章 岳母刺字第51章 吉祥戲班第百章 進入王府第31章 啓蒙讀物第11章 以繡交友第69章 編繩結賣第55章 連吃帶拿第百二十章 組團逼婚第42章 追疑解惑第百十八章 繩繡百花第64章 找上門來第百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22章 惹人嫉妒第43章 再收兩徒第53章 岳母刺字第百五十六章 糯米砂漿第33章 製作點心第百八十五章 與外通商第20章 僱人幫工第百五十一章 離別在即第82章 熱鬧過年第百八十四章 平怡郡主第74章 聖旨來了第百六十三章 家人來了第百二十七章 敵人敵人第百二十一章 江湖來客第64章 找上門來第89章 要開客棧第48章 御使難纏第67章 又起風波第76章 大賺一筆第91章 成衣鋪子第百五十章 年前分家第百八十八章 前線捷報第19章 李家來人第百四章 兒行千里第78章 多事之秋第31章 啓蒙讀物第百四十二章 婚賜不賜第60章 收留外人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百四章 兒行千里第百十章 節前福禮第百二十九章 討論嫁妝第74章 聖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