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在他鄉

不得不說,白鶴樓果然是名不虛傳,光那一樓大廳就放了四十來張桌子,佔地面積極其廣大,朱允文估計,現在這點人進來都能夠容納。樸昌對朱允文做了請的手勢,說道:“大人請吧。”

那個門口的店小二哪裡看過這等陣仗?堂堂一地父母官親自來迎接,還這般卑躬屈膝,那這個人是什麼來頭?他不敢怠慢,趕緊進去張羅去了,從朱允文身邊經過的時候,還特地多看了一眼,難道就是這位公子哥?模樣倒還是俊俏得很。

朱允文看到他的眼神,也不解釋,懶得動嘴,他對樸昌說:“大人,你公務繁忙還這麼來招待朱某,讓人問心有愧啊。”

樸昌說:“哪裡的話,今天的公務就是招待大人您了,請吧。”

朱允文也不再說什麼了,當下便徑直走了進去。早已經有跟隨朱允文的錦衣衛佔據了裡面各個險要的位置,看到他進來,便不動聲色地打了招呼。

第二樓的雅間現在已經沒有人了,剛纔就已經有人把那些人全部請走,朱允文剛上了二樓,一樓馬上就被那些士兵佔領了。朱允文呵呵一笑,跟着他們到了一個名字叫做“傾城”的雅間,裡面佈置得很是溫馨。朱允文道:“原本以爲你是很粗獷的,沒想到你還能選擇這種地方。”

樸昌不好意思地說:“其實吧,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都是真實的。”

朱允文:“……”

飯菜上桌了,讓朱允文鬱悶的是,第一個才居然是白菜,還是生的。上面一圈火紅的辣椒。他問:“這是幹嘛用的?”

樸昌說:“吃啊。”

朱允文馬上大驚失色,面無人色。

接下來第二盤菜……依舊是白菜。不過和第一盤不同,這個明顯就是經過醃製的。說實話,這個倒還能接受。

然後是第三盤……依舊是白菜,只不過這個是嫩白菜,涼拌的。

朱允文鬱悶了,問:“怎麼全是白菜啊?還有其他的嗎?”

樸昌很高興地說:“有啊。”

然後朱允文就看見有人端上來一盤蘿蔔。

朱允文連批評的勇氣都沒有了,他有氣無力地說:“菜上完了嗎?開吃吧。”

旁邊的小倉優子很體貼地爲他把菜葉上的辣椒弄掉,朱允文驚奇地說:“你怎麼知道我不喜歡吃辣椒?”

小倉優子笑道:“我就是知道嘛,要你管。”

幸好上過這幾道菜之後,接下來的就好多了,不然的話朱允文還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到吃完這頓飯。

樸昌舉起酒杯說:“來來來,讓我先敬你一杯。”

朱允文看着手中的杯子,聞了一下,基本上連酒氣都沒聞到。這裡的釀酒技術太落後了。

“來。乾杯。”朱允文說。

這一頓飯吃得朱允文大汗淋漓,再看那樸昌,鎮定自若,臉不紅心不跳。朱允文心裡感嘆,到底是接受過薰陶的人啊。

吃過了飯,樸昌又帶他去了官衙裡。晚上就住在旅館裡。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第三天。

……

李成桂今天的心情很是不好,前幾天就有人來報,說是有大船在釜山登陸了,人數龐大。他馬上就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無論來的是什麼人,他都不會好過到哪裡去,如果是仇人,那就有一場激戰,如果不是敵人……那就只有自己的老大了。

事實證明的了他的猜測,還真是他的老大。朝廷頓時雞飛狗跳,要安排怎麼迎接,什麼禮儀等等,商量好這些,又過去了一天,然後,李成桂便馬不停蹄地向釜山而來。

……

“總督。”,在府衙門口看到李成桂的時候,樸昌馬上跪在地上喊。

朱允文百思不得其解,他怎麼不叫皇上?

李成桂對朱允文行過禮,說:“臣下李成桂參見長孫殿下。”

朱允文很是差異,說:“你怎麼知道是我?”

李成桂指着他的香囊說:“上面有你的名字。”

朱允文一看,果然,朱允文三個字很顯眼地隨風飄蕩。

朱允文說道:“既然你知道我是誰,那就好辦多了。”

“辦什麼?”

朱允文說:“辦證……好了,不扯了,帶我去宮裡面轉轉,我就回去交任務去了。”

李成桂也不怠慢,讓他上了一輛專門來接他的馬車,說:“好,歡迎領導視察。”

朱允文看了他一眼,說:“你居然還會用領導這個詞。”

李成桂說:“這個詞不好嗎?”

朱允文說:“很不好,不但不好,而且還是壞透了。”

▪тTk an ▪℃O

李成桂馬上知錯就改,說:“那還是叫長孫殿下好了。”

……

來了這麼多年,朱允文還是不習慣坐馬車,搖搖晃晃的,要是在吃飯以後坐,絕對能把人給搞吐了。

以後一定要造汽車,他心裡曾經無數次地說。不過,首先他要把發動機弄出來,石油在宋朝就開始用了,這個倒是不用擔心。

三天以後,他們出現在了平壤,然後,朱允文就看到很多中國人,腦海中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過的一篇文章。

考古研究發現,在數十萬年前來自中國東北的原始人類進入朝鮮半島上居住,逐漸從中國東北和北方地區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居住,並陸續遷徙到朝鮮半島南部,部分後來又從這裡向南向東渡過朝鮮海峽到了日本。考古學和人類學觀點認爲朝鮮民族是由中國北方漢族和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包括很少量的西伯利亞南部的滿—通古斯族)和一些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居民逐漸遷移到朝鮮半島融合衍變而來。在中國古代和現代,漢族在數量上遠遠超過中國的少數民族,因此遷徙到朝鮮半島上的漢族人比少數民族多。從公元前2世紀的中國西漢到15世紀朝鮮半島北部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中國人居住在此的因素之一。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樂Lang、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今天北朝鮮的區域正式併入漢王朝的版圖,包括今天的首爾和漢江區域,所以首爾過去叫漢城,那條江現在還叫漢江。從中國漢朝到清朝時期,朝鮮半島上的國家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戰國時秦國滅燕國、齊國時,大量燕國人、齊國人逃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箕子朝鮮:中國的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在歷史上第一次有所記載,在中國漢朝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紂後,帶着商代的禮儀和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推舉爲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爲諸侯。史稱“箕子朝鮮”。箕子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鴨綠江流域統治了近一千年。從箕子開始,一共經歷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紀才被燕人衛滿取代。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係,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讚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從上面的敘述就能看出來,其實朝鮮半島從很大意義上來說,都是中國人民開發出來的一片土地。

第七章 名聲第四十四章 乞丐(衝榜,求花)2更第三章 遇刺第五十二章 賺錢之道(明天零點衝榜)第三十八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上)第十四章 屬國來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難(二)第七十四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四)第九十三章 寡婦門事件(上)第八十九章 朝鮮第十二章 做客第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條件第三十三章 第一場戰爭(二)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一百六十章 高麗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七十二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二)第九十七章 半自動第二十八章 冰天雪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上殺人了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第二十七章 出發前最後一次溫存第四十一章 烤鴨(上)第九十五章 秋水園的新發明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賞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車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第五十九章 科舉(二)第一百零五章 駕崩第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一百八十九章 思維混亂第五十二章 賺錢之道(明天零點衝榜)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彈第三十五章 第一場戰爭((四)第一百五十章 戴綠帽的禹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難(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人和黃瓜第三十三章 第一場戰爭(二)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第一第五十八章 科舉(一)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蕭的消息第二十九章 涅爾琴斯克第五十三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十章 在他鄉第七十九章 連升三級第八十二章 宣揚國威(三)第二十章 大婚前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出版號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一百七十二章 馬蕭的消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車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女人香第四十章 歸程(最新修改)第一百二十八章 靖難(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封賞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七十四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四)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十八章 壓箱底第五十五章 貨幣新論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八十八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第十八章 壓箱底第十一章 東宮來客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仇者第一百零四章 秋水紡紗廠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倭寇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一百三十一章 靖難(四)第五十七章 新年(二)第五十二章 賺錢之道(明天零點衝榜)第一百二十九章 靖難(二)第一百章 行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二十二章 大婚(二)第四十六章 小子眼光不錯哦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棧第六十九章 洪武二十六年第十章 準備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六十一章 坦克(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覲見第一百四十章 科學院揭牌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明第一件專利產品(上)第六十一章 坦克(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女人香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放第一百零七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