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秋水紡紗廠

不知道是生日過得很舒坦還是兒子回來了他很高興,反正在朱允文看來,朱元璋的身體是比前幾天好了很多了,面色紅潤,頭髮也有了光澤,如果排除迴光返照這個可能性的話,朱元璋算是把這一回挺過來了。

令朱允文感覺到詫異的是,那些叔叔們在朱元璋七十大壽進京來以後,完全沒有要回去的意思,特別是燕王朱棣,到京城的當天就派人把燕王府裡裡外外都打掃了一遍,看那架勢,是準備在京城住下去了。對於這些事情,朱允文既是開心又是無可奈何。爲什麼說開心呢?因爲一旦朱元璋駕崩,自己可以迅速地把他們全部控制起來。無可奈何的就是,由於這些王爺的存在,自己的行事必須要謹慎些了,要是被抓住了把柄,那彈劾將是無窮無盡的。

洪武三十年九月初一,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秋水園裡的紡紗廠終於建設完成了,只要把機器安裝好,這就將是世界上第一個機器化生產的工廠。根據朱允文的估計,在這座佔地面積十五畝的工廠裡,一天紡織出來的紗布足夠全京城之用。先不說其他的,但是這些數量產生的價值就是無法估量的。

天氣晴朗得很,太陽掛在天上,完全不顧地上早已經開裂了,田間地頭忙碌的人們,汗水在已經溼透了衣服。朱元璋的鑾駕緩緩從皇宮裡駛出,一路向秋水園而去。今天是工廠開張的日子,朱允文按照現代制度,特地請了朱元璋來剪綵。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到秋水園門口的時候,由秦裕等人組成的領導班子一同向朱元璋請安。

不知道從哪裡傳出一個聲音,道:“響禮炮。”

然後,無數股濃煙升起,接着在天上發出一陣陣巨響,同時飄下許多地綵帶,看起來倒是很有氣勢。

這個時候,朱允文終於出場了,他扶着朱元璋的手,說道:“皇爺爺,小心些。”

朱元璋笑着說:“朕還沒那麼脆弱吧。”他推開朱允文,自己試着走了兩步,說:“你看,這不是好好的嗎?”

朱允文笑了一聲,沒有說話。大家都跟在朱元璋的後面,進入了這個處處透着新奇的地方。對於今天的開放,朱允文可是做了十足的準備的,什麼東西可以讓人看到,什麼東西不能看,應該封存起來,都有詳細而明確的規定。所以,就算今天放大家進來,他們也只是看到那些平房,還有一個馬場,僅此而已。

朱允文建造的紡紗廠位於秋水園的北部,秋水的上游岸邊。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爲了貨物能夠及時通過輪船從水路運送出去。從外面看起來,房屋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用青磚砌了主體,再用灰白的泥漿抹勻。無論從哪裡來看,它都平常得很,唯一不平常的就是,等朱允文他們來到房屋的門口的時候,那緊閉的鐵門突然自動向兩邊劃開,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其實,這只是朱允文耍的一個小聰明而已。剛纔他們走過來的這數十級臺階都是可以活動的,一經踩踏就會向下沉一些,力道卸去了以後再浮上來。在這些石板沉下去的那一瞬間,一些水就從石板下面的夾層裡擠了出來,流到一根管子裡面去,繼而流到大門正下方的一個巨大的水缸裡,水缸裡的水一滿,重量增加,往下沉的過程中帶動齒輪轉動,把門打開。如果要關門的話,只需把水缸裡的塞子拔掉就可以了,當然,這也是機關控制的。

“這裡真夠寬敞的。”朱棣笑着說:“允炆呀,這棟房子你準備用來幹什麼呀?”

建設紡紗廠這件事情朱允文還沒有和別人說過呢,朱棣自然是不知道的了,現在聽他問起,朱允文也就不隱瞞,說道:“我這是準備建設一個紡紗廠的。”反正這個事情他遲早會知道的,現在就告訴他也沒有大不了。

“紡紗廠?”這個概念還沒有在他們這些古人的腦袋裡面形成,所以一聽到這個名詞以後都想不起來這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況。朱允文看得直搖頭,正是因爲中國人的思想的zhuanzhi,文化的zhuanzhi,以及盲目的自大,使得中國從明朝中期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所以,要想改變中國,就要從他們的思想開始,要想改變他們的思想,就必須改變他們的教育方式。而這些都還是上層的,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改變它的經濟狀況。在任何時候,經濟都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只有吃飽了飯,纔能有心思做其他的。

朱允文也不想和他們解釋什麼是紡紗廠了,帶着他們轉了一圈,來到了專門爲開業搭建的大禮臺上。在那上面,早已經有二十位美麗的姑娘,穿着紗裙,展現着她們妙曼地身姿。一條紅色的絲綢把她們連成了一條線,每個人的托盤裡都放着一把剪刀。朱允文把自己的叔叔們全部安排到那些女孩子們中間去,自己和朱元璋兩人來到正中央,他們同時拿起剪刀,只聽見一聲巨響從前面三十丈的地方傳來。朱允文說道:“開始吧。”然後一剪刀下去,把自己面前的絲綢剪斷。接着是朱元璋。那些皇子們根本就不明白爲什麼要這樣做,不過既然朱元璋都剪了,那機子也只好跟上了。

剪綵完了以後就是文藝節目,這個是多少年後必不可少的項目,現在也被朱允文照搬過來了。

一直到晚上,剪綵纔算是告一段落。從明天開始,紡紗廠就可以安裝機器,用不了三天,就能開工生產了。

秋水園裡的人已經很多了,工人完全可以自給,這一點倒是省了不少心思。

……

過了幾天,那些皇子們在被朱棣的熱情招呼下吃了無數的烤鴨之後,陸陸續續地返回封地了。令朱允文感覺差異的就是,這回朱棣居然也很乾脆地走了。在朱允文的設想下,朱棣應該還要找N閣藉口留下來纔對呀。不過這樣也好,朱棣留在京城,總讓朱允文感覺到心裡怪怪的。

工廠建立起來以後很快就把所有的設備都裝好了,秦裕又對那些工人們進行了簡單的培訓,過了大約半個月,就可以正式上崗了。

現在朱元璋已經不怎麼過問朝政了,大部分都是直接由朱允文拍板就是的。朱允文也樂得如此,只要是秋水園需要的東西全部二話不說綠燈一路開到底。

十天之後,秋水紡紗廠生產出了第一匹棉紗,經過朱允文檢查以後,發現完全符合市面流通的質量要求,於是下令各地調運棉花,紡紗廠全力運轉,一天可以產生數百匹棉紗,那速度令人咂舌。那個專門建造的用來堆放產品的倉庫迅速增加着庫存。現在,朱允文還無意把這些東西賣出去。說實在話,這些東西如果出售的話價格肯定不會高,畢竟生產效率擺在那裡的。但是價格低了也不行,至少現在不行。因爲如果它的價格低了其他的做這一行的人肯定要全部被擊垮的,要知道,手工製作一匹棉紗可是需要幾天時間的。這個差距不可謂不大。

“長孫殿下,我們的倉庫已經堆滿了,接下來該幹什麼?”這一天,朱允文剛處理完政務回到東宮,還沒來得及調戲一下自己的老婆們,秦裕就來到了東宮。朱允文已經給了他直接進宮的權限。

朱允文一愣,這麼快就滿了?那不是說倉庫裡已經存放了一萬匹棉紗?這效率還真是令人驚訝。他說:“哦,我知道那,那就停止生產好了,不然沒地方放,你們該幹嘛就幹嘛去吧。”現在之所以生產這些棉紗,只不過是爲了證明這個方案的可行性而已,現在已經知道了它有用,那就夠了。

打發走了秦裕,朱允文又陷入了沉思當中,現在的形式越來越嚴峻了,朱元璋的身體雖然有了些恢復,但是誰都知道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就看是哪一天斷氣而已。那麼,朱元璋死了以後呢?還要不要按照歷史上的套路那樣削藩呢?雖然有很多歷史學家說朱允文不削藩朱棣就不會造反,但是那種說法在朱允文看來完全是扯淡。當然,區別還是有的,那就是造反的遲早的問題。

那麼,造反以後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朱允文還真是不知道,對於他這個歷史幾乎從來不及格的人來說,能夠知道明惠帝當皇帝以後因爲削藩而造成朱棣造反這樣的事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至於造反的具體原因和其中的細節,他是完全不知道的了。只能是憑藉着超越了這個時代六百年的知識,見招拆招了。最主要的是,他還擁有着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這個是他最大的依仗。不過產量不高和安全性能不高這兩個問題卻桎梏了他,不然的話弄個十萬大軍,全部裝配AK47,到朱棣造反的時候衝到燕雲地區來個大掃蕩,看他朱棣還怎麼造反。

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戰爭(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平老外第七十一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五十六章 民族之根第一百四十九章 【揚威】第一百零三章 祝壽第五十二章 賺錢之道(明天零點衝榜)第七十五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五)第六章 踢到鐵板了第五十八章 科舉(一)第八十二章 宣揚國威(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棧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四十五章 遭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倫【第二更】第五十章 五大傑出青年(中)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棧第一百八十章 回家第四十六章 小子眼光不錯哦第一百零六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十五章 早朝第一百六十一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三章 火車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棣上京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戰前總動員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一百三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三十五章 兒女情長第六十章 科舉(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仇者第一百五十三章 紅燈區第一百一十一章 立太子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語的章節第三十一章 地道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七十四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四)第七十九章 連升三級第一百二十一章 士子【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效忠第二十五章 述職(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棧第八十三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家科學院2第一章 靈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下第八十六章 皇宮第九十四章 寡婦門事件(下)第四十九章 五大傑出青年(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復仇者第一百零九章 收割機與專利局第一百三十章 靖難(三)第七十章 長孫獻寶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圖謀第七十二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海第一百零一章 張桓第十六章 王八看綠豆第一百三十七章 國家科學院1第二十四章 大婚(四)第八十九章 朝鮮第一百四十二章 臺灣第十八章 壓箱底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戰爭(六)第四十八章 關於紅薯問題的大討論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倫【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出發前最後一次溫存第十三章 結束和開始第一百八十四章 教科書第五十二章 賺錢之道(明天零點衝榜)第一百零二章 北上西進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八十四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三十章 公主第三十九章 大功告成,親個嘴兒(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客棧第六十六章 燕雲戰事(一)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六十八章 燕雲戰事(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玉蘭第七十一章 現代化軍隊的構想(一)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第四章 不追究(主角開始稱朱允炆)第二十一章 大婚(一)第九十八章 病危第三十章 公主第六十四章 藍玉第十三章 秦淮河第十九章 第一個女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開會(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