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賞賜

江山費了半天口舌,江德財才鬆口五兩銀子。他在心裡恨不得大罵一頓。五兩銀子還不夠,給張弘文送禮的。他好一會兒沒說話。江德財又說:“我和你奶留了十兩銀子的棺材本。上次爲你趕考,給了你娘五兩。現在剩下這五兩也給你了,以後再沒有了。”

江山這才說:“五兩銀子實在太少了。”江德財無奈地說:“山兒,你找事兒做是好事。但你了不要太心高了。進不了縣衙,找一個別的事兒也行。”江山不耐煩地說:“爺,我知道了。你那五兩銀子先借給我再說。”江德財沉默了一會兒,還是把銀子拿給了江山。張氏雖然心疼銀子,但江德財親自來拿,她就不敢不給了。

就在江山千方百計的謀劃,在縣衙謀個差使的同時,縣令吳守信卻到了桔子家。他是帶着皇上的聖旨過來的。因爲涉及到的土豆種的處理,所以這次朝庭的動作很快。吳縣令這次來,不僅帶來了對桔子家的封賞,也帶來了朝庭對土豆種的處理意見。

土豆的產量被送到京城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楚近幾年來,一直天災不斷。皇上就受到種種質疑。作爲天子,天災代表的是上天對他的不滿。皇上不管有錯、沒錯,都要承擔責任的。皇上就在羣臣的勸誡下,不斷的齋戒、祈福,有時還要下個罪已召,以乞求上天的諒解。

現在,突然出現產量如此高的糧食。完全可以看作是上天降下的祥瑞,是上天對大楚國君的獎賞。皇上看着郭公公帶回來的土豆樣品,很有些揚眉吐氣的感覺。桔子家的得到的獎賞,就又快又多了。

吳守信知道桔子家沒接過聖旨。早早地派了衙役來打點。等到吳縣令來的時候,整個沿山村的人都知道,桔子家這次是要接聖旨了。聖旨上先對江常安一家發現土豆,併成功種植土豆的功績,提出了表彰,並賜建功德牌坊一座。聖旨上還賞賜了江常安七品身份。這就是說,江常安以後雖然不是真正的官員。地位上卻和七品官同等了。

由於郭公公和穆佑軒的奏摺上。都提到桔子的功勞。所以聖旨上,也沒有漏掉桔子,賜了桔子一個“玲瓏女”的封號。以表彰桔子對土豆的靈巧心思。最後,聖旨上賞賜了桔子家一百兩黃金,三百兩白銀,並調撥一萬斤土豆種去北方試種。聖旨是由華麗的駢文寫成了。好在經過雲澤洋大半年的教導。桔子總算勉強聽懂了。那份引經據典的聖旨。

桔子知道,有了“玲瓏女”這個封號。她就不再是普通的農家女孩。她可以和貴族女孩平等交往,一樣的穿衣打扮,而不必害怕哪裡僭越,或者犯忌了。但她自從穿來。就沒有多大的野心,只想着一家人過上溫飽的生活,就足夠了。有了江常安的御賜地位。和皇上聖旨建的牌坊,足夠她家在長寧鎮。乃到平安縣都不被人欺負。所以,她對這個封號,也沒有多重視。反而皇上賞賜的金銀,讓她樂得眉開眼笑。

皇上給了那麼的金銀,只調走了一萬斤土豆,她的土豆妥妥是賣了個高價。好在,桔子總算還記得,這些土豆是用穆佑軒買去的土豆種種出來的。所以,在以後見到穆佑軒的時候,桔子很爲難地向穆佑軒抱怨,宣聖旨的時候都沒看到穆佑軒,現在那些土豆都被皇上拿走了,而皇上賞賜的金銀,不知道能不能隨便亂分。

穆佑軒看着一臉財迷樣的桔子,很是無語。他回長寧鎮是來度假的,土豆的事兒在朝庭公開之後,就是地方事務了。他就不好干涉了。這些朝堂之事,他不認爲能跟桔子解釋明白。只是聖旨上江常安的地位和她的封號,纔是重點好不好。那可是秦王費了好大力氣,才幫桔子家爭到的。

而且那些金銀皇上的賞賜,怎麼桔子就能把它們當成買土豆的錢。最後他只能很無奈地對桔子表明,他對那些金銀沒有興趣。穆家也因爲土豆拿到不少賞賜,並沒有因爲買土豆而虧本。這些都是後話。

吳守信宣讀了聖旨後,並沒有多作停留。但因爲要運土豆和蓋牌坊的事情,他留下了一個師爺和兩個衙役。這個師爺姓馬知平,也算是吳守信的心腹了。因爲運送土豆和建牌坊,都要招集大量的勞役,所以馬師爺並沒有住在桔子家,反而選擇住在李亦溪家裡。

這也是因爲吳守信不願意,和穆家走得太近。他是走吏部侍郎王修宜的路子,選出來的官。王修宜是魯王的人。桔子一家明顯是穆家扶持的。他怕他的心腑師爺住家桔子家,會讓他的恩主的懷疑,他想腳踏兩隻船,這可是官場大忌。

馬師爺雖然不願意住在桔子家,但他畢竟是替桔子家蓋牌坊的。桔子家也不會虧待了他。於是,新型豬肉,新鮮蓮藕和蓮籽,以及土豆,桔子就每天往李亦溪家裡送一些。只是,桔子在見過馬師爺兩次之後,就覺得他跟自己一家不是一路人。她就叮囑江常安,與馬師爺相處要小心些。

桔子對江常安說:“爹,你跟馬師爺在一起,多聽聽他的意見。寧可對他尊重些,也不要不小心得罪了他,這個馬師爺看起來,可不像是一個心胸在度的人。”江常安本來就是個小心謹慎的人,又有了桔子的囑咐,對馬師爺更是小心侍候。馬師爺吃着桔子家精心準備的飯菜,享受着江常安的小心奉承,心滿意足之下,就擴建了桔子家門前的小路,把牌坊蓋在上前。這樣,只要是到桔子家來,就必須經過牌坊了。

在吳守信到桔子家宣讀聖旨的時候,江山充滿妒忌地遠遠看着。等到他發現,馬師爺留下來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對他未嘗不是一個機會。他手裡的錢財不夠打動張弘文的,但是現在馬師爺就在沿山村,卻不難搭上。而馬師爺和縣衙的關係,也比張弘文有用多了。

在馬師爺住下的第二天,江山就早早地守在李亦溪家門前。他等了一個多時辰,纔看到一個衙役從李亦溪出來。沒過多久,那個衙役又帶着江常安回來。江常安因爲蓋牌坊的事兒,這段時間就留在沿山村。珍味館的那裡,全部都交給周大力和小福子處理。他又等了近半個時辰,纔看到江常安和李亦溪,引着馬師爺走了出來。江山心中大喜,他知道這三個人不是去看土豆的裝運情況,就是去選擇蓋牌坊的地址。

但是有江常安跟着,他比較容易搭話。江山裝作剛到的樣子,攔在江常安前面,給他行了個禮,說:“二叔,昨天爺聽說皇上賞賜了你家一個功德牌坊,很高興。爺一直說,這不僅是二叔家的榮譽,也是我們沿山村江氏家族的榮光。他催我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他正要去二叔家,沒想到在這裡就碰上了。二叔如果有需要,儘管吩咐。江常安還是第一次看見,江山對他這麼客氣有禮,他有些手足無措地說:“山兒,你是秀才了。這些活兒,都是粗活,怎麼好讓你幹?”馬師爺斜着眼睛看了江山一眼,對江常安說:“這是你侄兒,還是個秀才?”

江常安忙說:“這是我大哥家的長子,今年才考上的秀才。”馬師爺淡淡地對江山說:“你既是有功名在身,就該知道,皇上的恩賞,雖然只是給了你叔叔家。但是你們江家其他人,也應該感念皇上的恩德的。你來了也好,就跟着我們去選一下牌坊的地址吧。”江山束手說:“是。”就站在了江常安身後。

連着三天,江山都早早地到李亦溪裡聽候差遣。這幾天,江山很老實。不管是組織運土豆,還是選址建牌坊,江山都老老實實地跟在江常安後面。如果馬師爺問他,他就盡心盡力地回答。如果沒人問他,他就象一個很有眼力的傭人一樣,幫忙跑腿幹雜活。

馬師爺也知道江山和江常安家的關係,一直不好,對他也是淡淡的。他也不抱怨。等到土豆裝運的事兒,都組織得差不多了。建牌坊的地址也選好了。江山對江常安說:“二叔,爺說,要謝謝馬師爺爲我們江家的事兒,辛苦了這麼多天。要請馬師爺和李里長,到家裡吃一頓飯,請你做陪,還請二叔不要推辭。”

江常安有些愧疚地對江山說:“你別這麼說。是我應該請爹和馬師爺一起吃飯的。我想得不夠周到。要不,我讓桔子在家裡燒點好的。請爹過來。”江山不知道江常安是誠心請客,他在心裡暗罵江常安狡猾,嘴裡卻說:“二叔,奶和我娘都已經準備菜了。我知道,皇上的賞賜是你家辛苦得來的,我們不該沾光的。爺就是希望你能請馬師爺去一趟,別人外人看我們江家的笑話。”()

第214章 上前線第212章 軍中救護(上)第11章 奶奶的養老銀子(上)第44章 穆府族學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245章 說服第203章 進京第62章 祭竈第135章 收成(下)第105章 種藕第46章 江春兒(上)第64章 請客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34章 立契分戶(下)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97章 徒弟(上)第41章 丁易的威風第137章 殺豬菜第248章 離家第128章 收土豆(上)第4章 桔子的手工作業第71章 拜年(上)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77章 拒絕第246章 退親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181章 辦學第110章 養雞場第196章 紈絝的真情第124章 土豆花第39章 李多銀的生意經第39章 李多銀的生意經第55章 年禮(上)第201章 陷井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146 馬師爺說媒第109章 通勤車第83章 蓋房第143章 江山的算計第94章 曲轅犁第3章 收土豆 賣兔子第248章 離家第102章 重辣的水煮魚第47章 江春兒(中)第242章 付家第28章 初識穆婉兒第218章 論功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122章 動手講理第149章 相親(下)第235章 談判第16章 人蔘燉雞和紅燒蹄膀第243章 紀鵬第107章 鋪子開張第106章 江山赴考第14章 大采購第126章 真相第34章 立契分戶(下)第71章 拜年(上)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32章 小張氏的小心眼第77章 拒絕第64章 請客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4章 桔子的手工作業第138章 新型豬肉第45章 下雪了第142章 免稅田第21章 兩碗肉引發的風波(下)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217章 傷病營(下)第117章 退婚第228章 定遠侯夫人第119章 孫媒婆第100章 燒鍋宴第118章 常家第73章 送鋪子第1章 重生分家時第187章 邊關傳警第32章 小張氏的小心眼第22章 李嬸的絹花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224章 房玉晨VS桔子(上)第63章 買豬第239章 返鄉(上)第223章 再見第18章 買書了第71章 拜年(上)第10章 穆佑軒和穆婉兒第234章 審問第19章 兩碗肉引發的風波(上)第113章 夏日荷塘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70章 挖藕第24章 買土豆第47章 江春兒(中)第245章 說服第108章 買馬第101章 春耕第161章 羊毛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