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搬家

果然如羅雲初所料,直到他們家的水田都種完了,老三的動員工作仍舊沒有一絲成效。見他煩惱,餘氏也寬慰了幾句,仍不見效。她嘆了口氣,待他又出了門後,讓人備好了馬車回古沙村一趟。縣務她幫不上忙,但她可以在他忙碌的時候回老家幫他儘儘孝道。

羅雲初餘氏妯娌倆歪在寬大的躺椅上拉着家常。

餘氏眼睛的餘光瞄到一個在院子裡走動的長工,秀氣的眉頭微微一皺,“二嫂,你們啥時候搬上去啊?屋子我都讓人打掃好了,傢俱物什也挺齊全的,到時直接搬進去就能住人了。”

羅雲初算了算日子,“快了,前後半個月這樣,待地裡的棉花種下去,種完了棉花,稻田裡估計也可以放魚苗了,忙完這些就上去。”

說到這個,餘氏忍不住將宋銘承的煩惱說了出來。

這個結果,羅雲初倒不意外。這事不是那麼容易就辦好的,首先,對於新事物,人們通常都是畏懼得多。讓鄉民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看見了實惠,羣衆纔會自願接受,硬性的強迫只會讓鄉民反感,即便你說得天花亂墜。還有一點,防止米賤傷農,什麼東西多了,價格反而賤了。對於這一點,縣衙得給予重視,必要時,可以幫農民事先聯繫好賣家。羅雲初可不想見到因爲價錢賤,果子熟得掉到地上都沒人撿的場面了。如果到時魚的價格太賤,就實在太傷民了。

當下,羅雲初也不藏私,掏心窩子把自個兒的想法說了。由着餘氏去勸老三最是合適不過了,她雖然是他嫂了,到底不大合適。

餘氏聽完,將這翻話放在心裡細細琢磨一翻,發現正是這個理兒。

“三弟妹,你出自大家,道理定然比我們懂得多。”

餘氏聽到這話忙謙虛地說了幾句。

“這是事實,你也不必自謙,你且聽我說下去。你讓老三放寬心,別急,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在這個位置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不必如此心急。”老三最近的行事有點急進了。唉,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啊,老三再怎麼老持成重,也只是個剛滿二十的大男孩罷了。她理解他急於出政績的心理,但理解並不等於贊同。

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她多有政治見解,而是旁觀者清。

餘氏認真地點了點頭,心裡對羅雲初的好感又上升了一個層次,長嫂如母這話,她當得起。

兩人都是聰明的,這種事點到爲止就行了,接着妯娌倆便聊起其他話題。

水田插上秧後,又到了搶種棉花的日子。棉花是喜溫作物,在發芽出苗時,要求較高的溫度。過早播種和過晚播種都不行,時間要掐得非常準。八十四畝地需要種上棉花,這不是一個小工程,而且他們又得搶時間。光靠十來個長工人手恐怕不太夠,所以二郎後來又請來了七八名短工幫忙。

準備開工時,二郎特意走了一趟大哥那邊,交待他一些種植棉花的細節,現在他們做什麼都會拉大哥一把。怕他家田地不夠,今年山上的五畝地,也給他種了。

大郎認真地聽着,一一將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記在心裡。這回他可學精了,決心緊跟着弟弟的步子走,不再自己自作主張了。

春播最是累人,羅雲初也是個捨得的主,她明白將軍不差餓兵的道理。若想別人賣力幹活,自己也不能太吝嗇了。遂在最忙碌的這段日子裡,羅雲初特意請來了村子裡燒菜手藝最好的大娘。每日都會割上幾斤豬肉外加買上幾斤骨頭來熬製大骨湯。果然,這些長工短工吃飽了,幹活的力氣也足,速度快了不少。

花了六七天,可算是把全部的坡地和沙地都種上棉花了。種完棉花,二郎讓長工們好好休息了兩天,接着便是查看稻田。此時田裡的稻秧已經長好了,夠老了。二郎跑了一趟縣裡,讓魚販子將之前預訂的送來,放養在田裡。六十一畝水田,二郎總共預訂了一萬五尾魚左右(按每畝放養兩百條來計),全部都是鯉魚和鯽魚。放養的那會,村子裡老多的人圍着看熱鬧了。

羅雲初他們的動作這麼大,村子裡的人自然都見着了。不過大多數人都在觀望,好些個人問過村子裡的老人後,都不看好。這些老人都是耕地的老把式了,他們不看好的東西,村民們自然不敢嘗試。不過有些精明的,倒悄悄種上了一兩畝地。

羅雲初他們家的幾十畝水田都是連成片的,自個一家都佔了一條水溝,而這水溝在整飭水田的時候就已經加寬加深過,只要今年不出現大旱,水田就不會有缺水的情況發生。

一連幾天,稻田裡都沒出什麼狀況,水田裡的鯽魚苗子、鯉魚苗子成羣結隊地在稻田裡穿來穿去,煞是喜人。由此可見,稻田養魚很是順利。

原本羅雲初他們的佃戶還在觀望猶豫的,此刻見了,立即找上了魚販子,往自家的兩畝田裡也放了些魚苗。羅雲初見了也沒說什麼,因爲他們的田也是掏了溝壟和魚洞的,當初他們不明白東家的意思,也照着做了,現在可派上用場了。旁的人見了,也眼熱,跟風在水田裡養起了魚苗來。羅雲初知道後,讓二郎去勸一下,把其中的道理和他們說道說道。他們這樣可算是提醒過了,聽不聽就在他們了,若他們一意孤行,到時魚死了可別怪在他們頭上。

爲了預防魚苗被偷,二郎他可是煞費了苦心,用木頭沿着田際把自家的水田全圍了起來。而且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建了間簡單的木屋,每日都讓長工輪流地守着。

待地裡的活告一段落後,他們便開始着手搬家的事宜了。

其實除了一些衣物用品等也沒什麼可收拾的,畢竟又不是不回來了。待上面安頓好後,二郎還得時不時回來照看田地的。不過儘管如此,二郎還是鄭重地拜託大郎幫着照看田地和房子。兩家的地捱得近,今年種的作物又一樣,讓他幫着照看一下也不費什麼事。現在天氣轉熱了,讓那些長工全窩在矮泥屋裡,還睡着大通鋪,就太熱了。夫妻倆人商量了一下,便決定把東西廂的幾間房搬空,讓他們住進去,正屋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碰的。

上回挑長工時,由李重武和阿德把關,那些奸滑的都被剔除了,挑回來的長工都是憨厚的實誠人。此時一個餡餅砸下來,個個都莫名驚喜,長工們得到了如此好處,個個都感激涕零的,暗地裡發誓,要好好幹活。

宋母對二郎一家子搬到縣裡這事很不諒解,宋母是個喜聚不喜散的主,她喜歡兒女孫子都環繞膝下,老三爲了前程住縣裡,她沒法。但如今老二也想搬到縣裡,她心裡就不痛快了。老以爲他們是想拋開她這個老婆子單過,即便二郎說了,他們在上頭爲她準備了房間,她什麼時候想上去住一段時間都可以。

老三爲此還特地回來了一次,和宋母詳細談了。此後,宋母雖然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心裡仍舊不痛快,見着羅雲初都沒好臉色。

羅雲初很乖覺,輕易不出現在她的視線範圍內。其實說心裡話,她不難過,真的。嫁進宋家這麼久,她早就看明白宋母這人了。既然她都不在意自己,自己又何必太過顧及她的感受?不過,羅雲初在在二郎面前也會做做樣子,她不想扎二郎的眼睛,讓他卡在中間難做。不過私底下她該吃吃該喝喝,完全不當一回事。

收拾妥當,餘氏早早便派了馬車來幫他們搬家,阿德也親自過來幫忙了。臨走前,羅雲初再三叮囑長工頭子劉民千萬要幫她看住了那些兔糞,別給人亂用了。

這新房還是羅雲初第一次來,當下人將行李都搬到內宅後,羅雲初便讓他們回去覆命了,並讓他們帶話給老三媳婦,說待他們這頭安頓後他們自會親自登門拜訪。

阿德見沒什麼地方需要他幫忙了,便告辭了,羅雲初知道他忙,也沒多作挽留。

接着二郎領着一家子轉悠了一圈,羅雲初發現,這房屋果然很大,三進三出,景緻也好,垂花小門、抄手遊廊、蔥蔥郁郁的院子。羅雲初特意去東廂看了兩個孩子的住處,現在湯圓還小,就讓他跟着他哥哥湊合在一塊,待他大點,再讓他搬到西廂去。

不過這麼大的屋子只有他們一家子住,也單薄了點。羅雲初琢磨着,該不該添幾個下人呢,她越想越覺得有必要。門房肯定是要的,她也快生產了,生產後要坐月子,最好再添一兩個丫環和一個管廚娘。買下人也是一筆花銷,月例又是一筆。羅雲初想到這,就覺得一陣陣肉疼。花銷那麼大,她得趕緊想個法子開源方成。

羅雲初在收拾房間的時候和二郎提了,二郎倒沒什麼意見,只說這些全由她做主了,想添幾個就幾個。其實整個院子餘氏已經讓下人收拾得很乾淨了,偏羅雲初不放心,又挑了一些地方親自收拾了一回。停停歇歇,忙碌了近兩個時辰才整理妥當。

小孩子對新鮮事物總是特別好奇的,趁羅雲初收拾的空檔,飯糰湯圓兩兄弟手拉着手在院子裡玩兒。羅雲初在裡頭聽到他們的笑鬧聲,舒心一笑,日子總算是越過越好了。

作者有話要說:九點左右吧,應該還有一更。。。唉,努力收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