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戰而勝

黑山軍統帥張燕在公孫瓚之子公孫續的引領下,集合十萬農民軍分三路趕往易京馳援。公孫瓚秘密派人送信給兒子,讓他率五千騎兵於易京以北舉火爲號,裡應外合攻擊袁紹。不料送信之人未出重圍就被袁軍截獲,袁紹將計就計,設下埋伏提前舉火,將公孫瓚誆出一舉擊敗。加之先前挖掘的地道已達到垓心,守備箭樓紛紛坍塌損毀,易京連營陷落。稱霸一時的“白馬將軍”公孫瓚逃進自己的高樓,殺掉妻子兒女,放火自焚!

與此同時,我深感局勢緊迫,率領大軍過滎陽逼至大河以南,直指對岸河內郡主城懷縣。曹仁、史渙先鋒軍早已渡河追擊眭固而去,又增派于禁、樂進、徐晃協助,經過激戰,五將在野王縣射犬城附近殲滅了張楊餘部的主力,賊首眭固死於亂軍之中。但是留守懷縣的河內太守繆尚、長史薛洪仍在負隅頑抗。

我坐鎮南岸,在河邊紮下大營,命令兵馬渡河包圍懷縣。仗打到這一步又陷入了僵局,懷縣雖不比下邳城堅固,但所處的位置甚是要命,袁紹已滅了公孫瓚,隨時可能從冀州、幷州兩個方向發來援軍,若不迅速拿下此城必然後患無窮。眼看繆尚、薛洪深溝高壘緊守城防,想必又是難啃的骨頭。

正在無計可施之際,曾在張楊帳下任職的董昭果真派上了用場,單騎進城遊說,僅用了一個時辰的工夫,繆尚、薛洪便敞開大門出城投降。至此,河內郡也歸屬許都朝廷麾下。

我帶着諸多將領、掾屬佇立在大河之畔,眼望着對岸一隊隊降兵拋下兵器,衆人心中甚是滿意。河內這一入手,西路屏障又有了,袁紹又慢了一步。

一葉輕舟悠然飄過,董昭帶着繆尚、薛洪渡河拜謁曹操。也不知董昭給他們施了什麼法術,繆薛二人再沒了堅守城池時的傲氣,還未下船就連忙拜倒道:“屬下歸附來遲,死罪死罪!”

跟隨曹操舉兵以來雖連連得勝,但像今日這般兵不血刃的情況卻極少遇到,於是我道:“歸順朝廷有功無罪,有功無罪……”

繆薛二人站起身來,忍不住解釋道:“張楊兵臨大河、眭固率部逃竄,都是他們一廂情願,與我們絲毫無干。”二人見我身邊文武林立兵強馬壯,趕緊把自己說得一身清白。

我豈能不懂得這個,裝糊塗道:“我都知道,你們不必有任何疑慮。但懷縣不能再待了,回去收拾金銀細軟、帶家眷隨我去許都,我加封你們官職。”

繆尚、薛洪不禁瞅向董昭,董昭笑道:“放心吧,明公言而有信,到了許都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二人這才放心,容董昭登岸,又命士兵駕着小舟回去整理傢俬去了。待他們走遠,我才問董昭:“他們明明心存顧慮,你又是施了什麼手段叫他們投降的?”

“說來也簡單。”董昭不苟言笑一本正經道:“張楊胸無大志馭下不嚴,部將也大多沒什麼高遠之見。繆尚、薛洪這等人,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亡命!若是跟他們講天下道義利害成敗,他們未必聽得進去。但向他們承諾金銀財寶香車美女,他們就開眼了。”

“哈哈哈……”我仰面大笑道:“好!既然他們是拿地盤換富貴,那我就給他們富貴。我上表朝廷賜封他二人爲列侯!”戰亂之際租稅驟減,曹營中不少戰功赫赫的大將都沒爵位,繆尚、薛洪雖歸附有功,但絕到不了封侯的份上。我這麼幹是要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將繆薛二人樹爲歸附朝廷的標榜,有了這個先例,以後願意歸順的割據將領會越來越多。

董昭見縫插針道:“河內尚有兵馬數千,大可抽調一些補入軍中。”

“那是自然。”我手捻鬚髯又有了其他想法道:“得地遠遠不夠,重要的是得人。京中議郎車胄乃是河內人氏,爲人謹小慎微寡言少語,現在是歸攏人心的時候,徐州也剛剛平定,我有意命他爲徐州刺史,藉此撫慰河內士人。”

“一舉兩得,甚好甚好。”董昭連連點頭。車胄這個人與其說是謹小慎微,還不如說是膽小懦弱。徐州有陳登、臧霸、吳敦等各佔一方的鐵腕人物,刺史不過是擺設。我用車胄一來可以收攬河內人心,二來可以向陳登等人表示信任,實爲一舉兩得。

我繼續道:“僅用一個人還不夠。你在河內住過,此間還有什麼傑出人物,召入朝廷授予官職。”

董昭想了想道:“河內首屈一指的名士乃是修武張範,乃先朝太尉張延之子,聽說當年袁隗想召他爲女婿,他硬是不答應,惹得袁家人很不痛快……”

我聽說跟袁家有過節,馬上來了精神道:“太好了,請他入朝!”

“在下還沒說完呢!”董昭一陣苦笑道:“那張範去了揚州,如今不在修武縣。”

我又泄氣了道:“還有別人嗎?”

董昭道:“再有就是溫縣司馬家。昔日京兆尹司馬防棄官在家……”

司馬防?不會就是司馬懿他爹吧?

董昭覺我笑得詭異便道:“明公識得此人?”

我道:“聽說過,他今天多大了?”

董昭道:“五十一歲了,他有好幾個兒子,其中長子司馬朗、次子司馬懿皆已元服,還有個族侄司馬芝在劉表麾下聽用。”

我道:“很好很好,別人也就罷了,司馬家的人我一定要用。你回京後與毛玠商量商量,該闢用的就闢用。”居然真是司馬懿他爹,哈哈,勞資可得看看三國時期輔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視爲不安於人臣的隱患,晚年又被曹叡臨終託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時間來證明自己是個忠臣,最後卻重演了曹家篡漢一幕的傳奇人物。

之後又突然想到曹操打敗袁紹之後,當時整個天下大局都已定,曹操請司馬懿出山這貨有他有風癱症不願出世,於是我又道:“對了請次子司馬懿的時候務必告訴他我這有治療風癱症的藥。”

董昭聽後不明就裡不過還應聲而去,郭嘉早在一旁早聽得不耐煩,見他們總算嘀咕完了,趕緊插話:“明公,徵辟士人並非急務,河內守備託於何人呢?”河內郡雖屬司隸管轄,卻位於黃河以北,與我軍其他的地盤脫節。但河內與太行山脈相接,東北方是冀州、西北方是幷州,都是袁紹的地盤。只有把這個地方守好了,才能確保中原腹地的安全。可是戍守此地意味着孤懸河北獨抗大敵,承擔這個差事的人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和能力。

我思索片刻,覺得此事有些爲難,索性手指着對岸向滿營文武大聲問道:“你們哪個有膽量爲我守住此地?”

話音剛落,只見一個列於末班的掾屬自告奮勇站了出來:“在下不才,願替明公鎮守河內。”

大家閃目觀瞧都愣住了,請命的竟是魏種!

魏種因爲曾降呂布倍感恥辱,總覺有人指指點點說他是膽小鬼。前幾日隨曹操回到家鄉兗州,見萬潛當到了刺史,李典、薛悌皆郡守之位,就連昔日手下的小吏都出息了,可他這個曹操親選的孝廉如今卻要從頭做起。他暗地裡下決心,一定要建立奇功洗雪前恥。因而聽到任務艱鉅,馬上就站了出來。

諸將見這個失過節的文人站了出來,都交頭接耳面露不屑;我卻是眼前一亮,河內郡剛剛歸順朝廷,鎮守此地不但要靠勇武,還得能處理豪強團結吏民,交給一干武將未必能辦好。魏種當初隨曹操在兗州創業,甚通其中精要,如今想必又抱着建立奇功洗雪恥辱的決心,實是最佳人選。想至此我看看荀攸,瞅瞅郭嘉,望望程昱,又瞧瞧董昭,四個人都不住點頭微笑。

魏種一個頭磕在地上,卻不聞我答話,又擡頭道:“在下自知先前有過,但明公就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嗎?”

明明已決定用他,我卻故意陰陽怪氣道:“孤懸河北防禦大敵,這麼重的擔子你有膽子接嗎?”

“有!”魏種現在最討厭別人說自己沒膽子。

我繼續激將道:“河內之地乃中原門戶,西北幷州、東北冀州都有袁紹雄兵,這個差事萬分艱險,而且還得安定好地方豪強和百姓,可不簡單啊!”

魏種道:“在下蒙明公寬宥,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厚恩。”

我繼續道:“你可要想好了,現在許都東西南北處處都要設防,我可給不了你多少兵馬,還得靠你招募鄉勇自籌糧草。”

魏種依舊道:“主公不必說了,千難萬險我也要擔當。”魏種簡直快哭出來了繼續道:“您就給我個雪洗前恥的機會吧,莫說懸於河北抵抗敵兵,就是長矛挾肋白刃加頸,在下也甘願與河內共存亡!”說罷又重重磕了個頭。

我哈哈一笑道:“我不要你亡,我要你活着守好河內,將來安安穩穩回許都飲慶功酒!看來孟德還是有眼光,你這孝廉終究沒有選錯。我現在就任命你爲河內太守,全權督率此間戰備之事。”

“謝主公成全!”魏種這才起身。

我上前兩步湊到他耳邊道:“河內郡共有一十八縣,全顧及到根本不可能。你的差事是守住沿河的幾個縣城,特別是眼前的懷縣。倘若河北之兵從此處渡河,南下滎陽、敖倉,那仗可就沒法打了。我先給你兩千兵馬,你再設法招募一部分,要是不夠到時候再向我要。放心吧,本官不會舍你不管的。”

“在下明白!”魏種本性聰明一點就透。

就這樣,河內守備安排也確定下來。我沿河歇兵三日,待繆尚、薛洪收拾妥當,清點降衆戰利,又給魏種分了些兵,這才拔營起程。可剛剛行走半日,忽有留府掾屬王思攜帶荀彧書信趕來。

“天子下詔晉董承爲車騎將軍!”我手捧書信吃了一驚。

我看罷書信交與荀攸、郭嘉、董昭等一一過目,衆人都覺奇怪。董昭最精於這種事,認真詢問王思:“誰給皇上出的這個主意?”

“這是聖上自己的意思。”王思道:“就連董承自己都不願意幹,他事先都不知道。可聖上這次也不知是怎麼了,鐵定了心,跟荀令君爭執了好幾次。最後令君考慮了一下,董承畢竟是涼州部出身,晉升官職也有利於拉攏關中諸將,所以就沒再堅持。反正就是個有名無實的空銜,給他就給他吧。”

話是這麼說,但在我看來,皇帝劉協是給他玩了一把釜底抽薪,或許後面還隱藏着其他陰謀,後世可是有很多評論家都說這小皇帝厲害着呢。我沉默良久,突然發問道:“京中還有沒有其他動向?有沒有軍隊調動?”

王思搖搖頭道:“沒有別的事了。董承、伏完都很老實,宮裡正忙着給小皇子治病呢。”

我繼續問道:“你再好好想想,還有沒有什麼不起眼的小任命?”

王思緊鎖眉頭想了半天,還是搖頭道:“沒有……確實沒有……”

我半信半疑,劉協已給董卓、李傕當了這麼多年的傀儡,早該參透有名無權的天子該怎麼做,若沒有明確打算不會輕舉妄動。現在曹操乾死,袁紹也剛剛統一河北,朝裡緊跟着就出了這樣的事。說有關係又不像有關係,說沒關係可怎麼就這樣湊巧呢?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拍拍腦門,沉重地嘆了口氣:“唉……令君不該答應這事啊。”

董昭陰沉着臉提醒道:“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不管背後有沒有隱情,明公還是快快回京吧。”

王思也道:“是啊,關中諸將派來的使者也快到許都了,明公正好去見見他們。”

“好吧。分兵一半隨我回京,剩下的由曹仁統領屯駐敖倉,幕府掾屬還有張遼、繆尚等需要表奏的也跟我走。”我喘了口粗氣,滿臉無奈喃喃道:“按下葫蘆浮起瓢,裡裡外外都不叫我省心吶!”

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50章 收服管亥(上)第314章 大王叫我來巡山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155章 皇帝被劫第192章 離間計第225章 王者歸來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20章 潁川書院第5章 糜家上門求婚?第351章 狗急跳牆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185章 涼州局勢第225章 王者歸來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18章 治理潁川第63章 袁術稱帝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87章 遊說第211章 被抄後路第120章 將計就計第139章 夜襲烏丸第84章 無獨有偶第174章 郭嘉之疾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355章 鴉片第18章 治理潁川第149章 青州攻伐戰第374章 打一棒子給顆紅棗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226章 叛逆者死第289章 屎路不可免第74章 曹操撤退第237章 糉子的傳說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第86章 處置降將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336章 詐降書第288章 吃屎吧你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71章 禰衡出鏡第73章 點兵出征第87章 呂布突圍第132章 官渡搏殺第59章 張繡還是叛變了第172章 田疇第370章 國際軍師法庭第143章 公孫恭歸順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267章 雄關釜戰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22章 搶個戰功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160章 徐州戰事第219章 絕地大反擊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2章 研製精鹽第51章 劉備來投第196章 諸葛亮入蜀第292章 守株待兔第122章 曹丕撤退,關羽斬顏良第138章 襄平城外第一戰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135章 大和民族第222章 敵疲我打第34章 穩定兗州第1章 男主出世第206章 程閔來了第251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軍事演習第200章 呂布的宣戰(上)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328章 兩岸聯姻第172章 田疇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111章 幕後主導第331章 反間計第77章 夏侯惇受傷第300章 特種任務(下)第2章 研製精鹽第133章 出海第302章 張鬆獻計第96章 不戰而勝第175章 出兵烏丸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322章 劇毒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