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屯田

隨着逢迎天子之後百官的供養花銷極大,尤其是糧食方面的消耗就算是在葛陂得了那麼多糧食,眨眼的工夫就都沒了。如今糧食告急,迫於無奈曹操又是召開的會議,荀彧道:“實在不行就明令禁酒吧!迎朝廷百官至此,開銷倍增。而豫州產出甚少,葛陂抄沒之糧和楊沛供奉的不日將盡,還需速速自兗州調糧纔是。”如今荀彧當了朝廷的尚書令,與曹營將領的來往也少了。

曹操捋髯沉吟道:“奉迎皇帝果然是有利有弊啊。雖然可得政令之便利,不過供養百官的花銷也太大了,葛陂得了那麼多糧食,眨眼的工夫就都沒了。現在我才明白,爲什麼張楊明明有機會掌握朝廷,卻把天子拱手讓給了我,他養活不起啊!”

聽了這話後我哈哈大笑,曹操不解地問道:“文傑,你笑什麼?”

我笑嘻嘻的道:“我今日至此,正是爲了給你解此憂愁。”

曹操立刻道:“哦?快坐快坐!文若你也坐下。”說着曹操也坐下了。

我繼續道:“咱們可以試行屯田之法。”

曹操表示懷疑道:“屯田?這行嗎?”屯田之法在古代就已經有過了,在漢景帝時期,晁錯上《守邊備塞疏》就主張過屯田自給,中興開國的伏波將軍馬援也曾在隴西屯田,而徐州刺史陶謙也以陳登爲典農校尉,專門負責屯田。但是屯田這種形式只限於邊塞之地,主要是解決軍糧供應的問題,並不能應對整個朝廷的巨大花銷,畢竟國家課稅纔是朝廷收入的主體。

我接着道:“如今天下混戰,民籍雜亂,更兼蝗旱災害頻繁。大部分地方有荒田而無民耕,而有民的安定之地又田畝不夠,更限於流民籍貫不能官府授田。單以豫州爲例,戰亂以來百姓逃亡,十室九空幾無產出,可墾之地何止萬頃?不過是無人願意來耕種罷了。”

曹操很無奈的道:“這倒是實情。”

我繼續道:“我軍屢破黃巾,收青州之民百萬,壯丁近三十萬,雖然兗州叛變流散了一些,但大體上還是掌握不少流民的。還有在汝南破葛陂黃巾,又有歸附之民若干。那咱們不如改軍屯爲民屯,募集他們來種田。”

曹操眯着眼睛不住捋髯道:“把荒田與流民都充分利用起來,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不知你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我繼續道:“這件事以前沒搞過,咱們不妨先在許都附近試行。在下初步設想了一下,可以遷青州流民至此,然後組織墾荒種田。還按照佃科的老規矩,官府租賃耕牛,按耕牛數目適當收糧,剩下的就給那些流民自己分了。這樣既有了官家花銷,也解決百姓無糧之困。”

曹操道:“行,咱就先試試看。”

我哈哈一笑道:“自遭荒亂以來,官民皆受無糧之苦。諸軍割據並起,卻無終歲之計,飢則寇掠,飽則棄餘。因爲沒有糧食,瓦解流離、無敵自破的勢力數不勝數。袁紹之師在河北仰食桑葚,袁術之衆在淮南捕食河蚌。民人相食,州里蕭條。咱們當初逐走呂布,雖然是兵戎得勝,但深究起來,呂布當時乏糧怯戰,也是事實啊!”把平定叛亂的原因歸於呂布乏糧,這樣的話也就是我敢說。別人自不能隨便泯滅我的戰功,可是我自己說自己,說話便直截了當。

曹操心裡有數,昔日轉移到東阿的時候,糧食已經缺乏到極點。程昱誅殺叛軍,暗地裡將人肉晾成肉脯供應兵卒。所有人其實都心知肚明,可是兀自說是牛肉,自己給自己解心寬,現在每每想起來都覺得不寒而慄。前不久扶風人王忠率領鄉黨跑來投奔,那一路上就是人吃人過來的,天理人倫何在啊?曹操嘆息一聲道:“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帝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好處還遠不止這些呢。”荀彧忍不住插嘴道:“黃巾剿而不絕,根源在於無法自存只能劫掠。現在使其屯田耕種,也算有了營生。繳糧之餘歸自己所有,田地便與他們性命攸關,日後專事生產也不會輕易作亂了。還有,流民荒田數不勝數,即便朝廷不佔,地方豪強也會侵佔,不可讓土豪與朝廷爭糧爭地,那也會滋生不臣勢力啊。”

荀彧的分析更深入了一層,曹操頗爲滿意道:“此事咱們說辦就辦。任峻,我表奏你爲典農中郎將!棗祗、韓浩協辦此事。”

三人起身行禮道:“諾。”

曹操拍拍任峻的肩膀戲謔道:“妹夫,以後吃飽飯可全靠你啦!”

任峻沒心思同他玩笑,還是顯得憂心忡忡的道:“遷那些青州流民的差事怎麼辦?”

這倒是個問題,曹操想了一會兒才道:“交給李氏兄弟去辦。”

提起李氏兄弟,任峻長嘆一聲:“大將軍,昨天剛剛收到萬潛的書信,李整身染重病,恐怕熬不了幾個月了……”

鉅野李氏對於曹操安定兗州出力不少。李乾曾隨他征戰徐州,後來因往乘氏一代安撫族人,被呂布殺死。後來其弟李進、其子李整、其侄李典都效力於曹營,還在最困難的時候供應了一批糧草。李乾在定陶被呂布部將張遼重傷,不久去世。如今李整又病入膏肓,曹操有些動容:“英俊豪傑偏不長壽,我表他爲青州刺史吧。”青州現在不屬於曹操的地盤,身染重病的李整也不可能去任上,這只是一種精神上的安慰。

任俊繼續問道:“那遷徙流民之事……”

我道:“交與李典去辦吧。”

任峻一皺眉道:“李曼成?他是不是太年輕了?”

我擺擺手道:“這孩子不同於其他豪強子弟,不但通曉詩書,而且少年老成,這個差事他一定擔得起來,只管放手讓他辦吧!另外,棗祗升任陳留太守,你去招募流民,幫李典的忙。”

“諾。”棗祗領命起身,他和任峻、韓浩見荀彧坐在一邊,袖子裡露出一份詔書,似乎是有什麼要事,便趕緊告辭出去了。

見他們走了,荀彧拿出詔書道:“您下令起草的這份給袁紹的詔書我看了,措辭似乎尖銳了一點兒。”說着他念了幾句道:“地廣兵多而專自樹黨,不聞勤王之師,而但擅相討伐……這樣嚴苛的斥責,會不會激怒袁紹呢?”

曹操嘿嘿一笑道:“措辭尖銳?這份詔書所言哪一句不是實話啊?他就是圖謀不軌。”

荀彧繼續道:“話雖如此,不過……”

我沒容他說完,就打斷道:“哈哈這就是試試他袁本初的肚量了,看他是否已經視我等爲仇讎,摸摸這潭水究竟有多深。表奏驃騎大將軍也好,領冀州牧也好,這不僅是朝廷的恩賜,還是我拱手送給他的。也讓他知道知道,現在有朝廷了,省得他拿着那顆‘邟鄉侯’的印整天僞造詔書!”

荀彧還是不贊同的道:“現在絕不是招惹袁紹的時候,假若他不肯受命,那時我等又該如何呢?”

“暫且走一步看一步,袁紹壓了我這麼久,也該我曹某人出口氣了。”曹操說着拂袖而起,口氣很堅決的道:“吩咐尚書再替我起草一份詔書,叫衛將軍董承、匈奴右賢王去卑與我共同起兵,征討楊奉、韓暹。我要讓世人都知道,普天之下只有許都這一個朝廷!不單單是天子,宗室、外戚、匈奴、士人都站在我這邊!”

第145章 處置俘虜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66章 出兵壽春,中途缺糧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120章 將計就計第95章 哀悼曹操第355章 鴉片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133章 出海第353章 不平等條約第376章 要搶就去搶華夏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291章 夜襲第170章 郭嘉命不久矣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320章 瘴氣林第42章 平定兗州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365章 安息的遠征軍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126章 一顧茅廬第114章 淒涼天子第96章 不戰而勝第226章 叛逆者死第218章 鄧採兒身死第215章 救人一命第187章 遊說第255章 石頭記第103章 暗藏殺機第381章 皇上來了1第161章 陳登撤退第297章 加士子冠第156章 官渡蛻變第150章 收服管亥(下)第199章 貴霜帝國的慾望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334章 再打周瑜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101章 浪費時間第200章 呂布的宣戰(下)第226章 叛逆者死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302章 張鬆獻計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187章 遊說第107章 出事了?第69章 擊退鄧濟第337章 計中計加計中計第197章 滅馬韓第291章 夜襲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61章 兵敗而歸第65章 孔融推賢才第126章 一顧茅廬第108章 風雲突變第296章 迴歸鄴都第44章 入主豫州第17章 進入潁川第325章 挖墳掘墓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270章 玩死你第269章 連戰連捷第357章 程閔的紙幣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342章 逃竄的孫權第323章 如有神助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44章 處置俘虜第199章 貴霜帝國的慾望第345章 你若戰那便戰第229章 對抗貴霜第296章 迴歸鄴都第109章 處置叛黨第152章 軍事會議第359章 億萬財富第142章 襄平火拼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296章 迴歸鄴都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76章 袁紹使者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380章 殺戮第263章 白虎軍團揚威第316章 誘惑孟獲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64章 拉攏呂布第204章 貴霜撤軍第136章 專業坑你二十年第140章 襄平保衛戰第346章 海峽戰爭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349章 凱旋大帝的議和第76章 袁紹使者第53章 設計誅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