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民工不要錢!這種事情哪裡找?千古唯有弘威朝!
軍師們走了後,程閔便拋開剛纔的事情,又開始認真處理各部奏章。案几的奏章,幾乎如後世高考前的書山題海一般,頓時就將弘威皇給淹沒了。高考還有個時間,弘威皇帝恐怕一輩子出不來了。
弘威皇程閔一擡頭,旁邊的總管三德子就急忙擦汗。心說這寒冬臘月的,看把俺弘威皇給累的,都出汗了。也只有我家勤奮的弘威皇,才能夠開創軍師口中的千秋大業。
皇臺旁邊有一個小案几,史官們也是在奮筆疾書,他們這樣寫道:自古以來,君王徭役從來不給錢,徭役重了農民就會造反。而弘弘威皇帝,取締了徭役,改成有償出工。反而給錢不要,這是因爲什麼?
這是因爲我弘威皇帝的仁德感化了萬民,萬民這才心甘情願義務做工。歷代君王數不勝數,能夠有這樣成就的,只有我弘威皇帝。三皇五帝都不行。只有我弘威帝,才能真正稱爲大帝,弘威大帝!
史官向來都是嚴肅一絲不苟的,而從這一次十萬人的做工,可以看到弘威大帝在全天下人心中的威望。服侍這樣一位聖明天子,史官感到就算現在死了也值得了。
……
後世的紫禁城是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遷都北京,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
而程閔建造紫禁城的時候,找來了最專業的星象學老頭子,以紫微垣位於中天,天人對應之說。又召集全國頂尖的工匠匯聚一堂,在鄴都的子午中心線上,營造了龐大的紫禁城宮。
紫禁城,成爲華夏帝國第一位皇帝,弘威皇帝程閔和他的眷屬居住的皇宮,除了所屬的宮女、太監、侍衛之外。只有被召見的官員,以及那些被特許進入的人員才能進入,這裡是任何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是華夏帝國真正的權利中心。
距離二月一日還有一天的時候,弘威皇帝程閔移駕紫禁城的儀式正式開始。
數千樂師,遍佈程府通往紫禁城的道路兩側。當弘威皇帝聖駕走出城府的時候,這些樂師鼓足了氣,吹響了數米長的巨型號角。震天的鼓角聲,透出無比的莊嚴。震徹天際的同時,彷彿也在告知天下萬民,華夏帝國皇帝的遷宮典禮開始了。
兩萬陷陣營,清一色的騎軍,刀槍鋥亮沿途守衛。儀仗彩旗、華蓋如林,隨風招展。百官步行在龍攆兩側,擁簇着程閔的車駕。稍後面的地方,宮女在內,宦官在外,擁簇着皇后黃月英的車駕。一行幾乎十萬人,浩浩蕩蕩望鄴都內的紫禁城而去。
整個鄴都沸騰了,家家披紅掛綠。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鄴都百萬百姓自發組織了起來,就在主道兩側搭起戲臺子慶祝,融入到弘威朝難得一見的典禮之中。
弘威皇帝萬歲的呼聲在這一天裡,從來沒有斷過。
百姓心頭火熱,是弘威皇帝爲他們帶來了無法相信的好日子,他們會永遠記得弘威皇帝的恩德,他們會永遠擁護自己華夏領袖,“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是華夏帝國的子民!”不論在任何場合,只要說道自己的國家,人們總是這樣激昂的說。
新落成的紫禁城,經過進一步拓展後,佔地面積120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1300餘座,房屋一萬三千餘間。四周是五丈高的城牆,更有60米寬的護城河環繞。
這座宏偉的宮城,已經遠遠超過了前朝的未央宮,併成爲這個時代,世界上最大,最宏偉,最奢華的宮殿建築羣。並在持續很久的將來,成爲整個大地的權利中心。
後來民主出現了,就沒有任何的宮殿可以超越“華夏皇宮紫禁城”的規模。“華夏皇宮紫禁城”,便被認定爲第九大古代奇蹟。成爲炎黃子孫世世代代的象徵,也成爲古代帝王權利最巔峰的象徵。
後來有人說道:“金字塔也很高很大嘛……”
“白癡,那是死人住的地方,能夠跟華夏帝國皇帝相比?”
“那倒也是!”
一萬陷陣營軍在紫禁城外,一萬陷陣營軍在許褚的帶領下,先一步進入紫禁城外城,第一時間控制各處要道,門禁。
百官喜氣洋洋,帶着對未來新王朝的憧憬,扶着程閔的龍攆,行走在花崗石的地面上,一路望太和殿而去。而皇后黃月英的車駕,行走在白玉石欄杆之間,轉道去了內城後宮。
“太和殿!好名字!”龐統望着遠處宏偉的大殿門楣上的牌匾,忍不住說道。
太和,出自伏羲大帝六十四卦第一卦,乾爲天中的爻義,《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太”。朱熹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
太和殿高三十丈,由於有三層夯土臺,頂部完全超過鄴都城牆。每層夯土臺都是佛祖須彌寶座分層的那種形式,四周漢白玉石欄,欄杆上有柱頭,下有吐水的螭首,每根柱子頭上都有裝飾。
殿面有十五間大屋寬,進深也有九間,建築面積達12000平方米,乃是自古以來,規模最大的殿宇。三層須彌座就有二十丈,臺階數百,中間只有華夏皇帝才能行走的龍壁之上,繪製着數百條各式各樣的五爪金龍。
當程閔在這裡走出龍攆的時候,心中充滿了震撼。他去過後世紫禁城,他的太和殿,比後世大兩倍不止,殿前的廣場更是廣大數倍。這就是皇權的象徵,程閔的威望比之後世不知超越多少。這宮殿不單單是要讓他住,更是要彰顯華夏帝國的威儀,程閔不住這麼大的都不行。
一路走來,百官已經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當宏偉的太和殿出現在面前的時候,百官震驚的面龐上閃爍着榮耀的光芒。不錯,他們感受到了一種榮耀,華夏帝國的榮耀,炎黃文明的榮耀。他們即將在這宏偉的大殿,輔佐弘威皇帝治理這個龐大的國家,他們又怎麼不榮耀?又怎麼不感到自豪!
當程閔獨自走在數百五爪金龍鋪墊的龍壁上的時候,百官跪拜在地,陷陣營軍將士跪拜在地,齊聲呼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呼聲越過高大的紫禁城牆,百姓更大的呼聲響徹天際:“萬歲,萬萬歲!”
許久,程閔站在了太和殿殿門前,轉身的他,彷彿能夠感受到這宏偉殿宇傳來磅礴的氣勢,皇者的氣勢。而廣場上的百官已經朦朧。他緩緩張開雙臂,冕冠前十二硫的珠簾,那珍珠晃動間閃爍着光華,那龍袍的刺繡泛着光華。這一刻,他彷彿能夠將這一方天地籠入懷中。
“朕做到了!”激昂,讓程閔眼中閃爍着晶瑩,“朕做的還不夠!”
臺階下,許褚雙手捧着馬鈞爲程閔打造的土豪槍,金色的大槍泛着着金色的光芒。未來,華夏帝國弘威大帝手中金槍光芒籠罩在那裡,華夏帝國無畏的勇士,就會將皇帝的意志帶到那裡!
紅牆黃瓦,畫欄雕刻,所經之處皆是金碧輝煌。無數的殿宇樓閣,錯落有致又雄偉壯觀。陽光的照射,嶄新的白玉,大理石散發着光華。人行走在上面,彷彿真的行走在九霄之上的天帝宮廷之中。
太和、保和、乾清、坤寧,這些莊重肅穆又熟悉的名字出現在一座座宏偉大殿的殿門上。
有這樣的名字,是程閔從後世真正的紫禁城輕手拈來。這些名字都有獨特的意義,那是後世大文豪們搜腸刮肚想出來的。很多人都以爲,這乾清宮,太和殿出自大清,其實,這些都是出自明朝的大文豪的腦袋裡。大明,乃是漢人繁榮盛世裡,不輸於唐朝的存在。
程閔要恢復漢人昔日的輝煌些名字。這些蘊含着炎黃文化及深遠意義的名字,會隨着徐徐升起的華夏帝國,傳與四方。
在這個地廣人稀,地大物博的時代。“所有的炎黃子孫都要富裕起來,那些曾經欺壓過我們的人,必將付出代價。華夏,必將真正的崛起!”這是程閔的華夏夢,也是千千萬炎黃子孫的華夏夢。
弘威大帝程閔已經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而這座宏偉宮城,將成爲他另一個夢想的開端。
遷入紫禁城,先要祭祖。
程閔率領百官來到太廟,古代祭祖繁瑣,皇室更是繁瑣百倍。
令百官疑惑的是,太廟之上,最少要追認三代祖先的祭壇上,只有一個牌位,書寫“程氏先祖”位。
“母親、父親,你們一定依舊在後世生活。兒子祭拜先祖,讓程家列祖列宗保佑你們,保佑兒子的江山,保佑華夏的子孫們……”
程閔祭拜之時,默默唸叨着。
弘威皇帝的威嚴,讓百官們也不敢多問,只是跟着三叩九拜程氏祖先。沒有程氏祖先,就沒有弘威皇帝,就沒有華夏帝國,就沒有他們,所以百官是要拜的。
一個時辰後,繁瑣的祭祖儀式完畢。
按照禮制,這個時候,程閔需要接受百姓的朝拜。
於是,弘武皇帝秦峰來到承天門,承天寓意“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門。
承天門的主體建築分爲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頂的城樓,東西有九間大屋那麼寬,南北有五間大屋那麼深,取“九五”之數,象徵弘威皇帝的尊嚴。
下面一層則是高達15米的城臺。
城樓下有五個拱形城門洞,中間的城門洞最大,高九米,寬五米,坐落在鄴都紫禁城中軸線上,唯有華夏皇帝可以進出。城樓前的護城河賜名御水河,河上在城樓對應的方向有七座漢白玉欄柱的石橋。中間最寬闊的只有皇帝能夠通過。兩旁兩座專供皇親國戚過往,再兩旁的兩座供千石以上的官員通行,其餘人只能走最外側的兩座。
承天門外。則是能夠容納五六萬人的廣場。
程閔在百官的擁簇下,通過左側長達百階的城樓梯道來到承天門上。城門樓正面有三十二扇,雕花網格的門窗。基座周圍則是漢白玉欄杆,五十六根包漿巨柱整齊排列,雕刻着玉龍等珍奇鳥獸圖案。
程閔就在城樓正門外,承天門正門上站定。百官,則在城門樓邊緣的兩側列隊。文官在左邊,武將在右邊。
這時。有陷陣營軍,指引數以萬計的百姓來到承天門外的廣場上。這些百姓早已經按耐不住迫切的心情,他們炙熱的眼神,望着承天門上的身影。那身影包裹在一團金色的光華中。正是這個人,爲天下帶來了全新的氣象,讓數以千萬計的百姓,過上了安寧幸福的日子。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幸能夠來到廣場上的百姓拜倒在地,自內心的喜悅,令他們的呼聲充滿了真切。
程閔的心情難以用言詞表達,他便如後世元一般,就在城門上頻頻揮手。他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人民。正是因爲如此。人民纔會支持他。得到人民支持的人,不會失敗。
百姓朝拜結束,程閔又在百官的擁簇下返回太和殿。再接受百官朝拜後,遷宮的典禮就算結束了。
弘威皇帝遷宮典禮的盛況消息,很快傳了出去。文人能夠用自己所能夠想出來的所有華麗的詞語,描述紫禁城的宏偉,描述弘威皇帝的氣象。
華夏帝國的子民,自然是彈冠相慶。
然而。東吳西蜀之地,就有人很不痛快了。
東吳。建業大吳皇宮。
“有錢就是好啊!”孫權得到消息後,這樣想到。他不禁來到寢宮外,望着自己逼紫禁城少說笑七八倍的皇城,真特麼寒酸啊。
西蜀,成都蜀漢皇宮。
諸葛亮高坐在皇位上,望着這座舉行朝會的宮殿,感覺地方小了,木料也不好,地板磚也不強。氣急敗壞的說道:“爲什麼程文傑卑鄙無恥,百姓反而敬仰他。朕一直愛護百姓,反而揹負了罵名!”
“一開始的道路就輸了!”諸葛亮突然明悟了,“縱觀華夏諸侯萬千,也就出了程文傑一個妖孽,若沒有他出現,天下形勢決定不會是這個樣子。”
“貌似程閔出世後,天災都少了許多!”諸葛亮每每遙望天空看星星算卦的時候,就會如此想到。
諸葛亮猛然驚覺,全天下跟程文傑打過仗的,好像還沒有不被坑的!好像他就未嘗一敗,就算袁紹都打到鄴城了,可還是被程文傑打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