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繼續離間

閻行剛退下,有程營使者來到,手齎書信穿營而過,要面呈韓遂觀看。有親兵引入中軍大帳,韓遂接過書信,一看之下不禁蹙眉——倒是一張精細的好絹,惜乎塗塗畫畫字跡模糊,難道程閔弄錯,誤把草稿送來?韓遂老眼昏花,捧至眼前看了半晌,才明白個八九分。原來程閔決意徐徐退兵,又恐關中諸將奇襲於後,請韓遂約會衆將,雙方同時撤兵免生干戈。韓遂想要應承又未與馬超等商議,恐衆心不服,只得叫使者回去,待來日商量已畢再做回覆。

打發走來人,韓遂默然悶坐,正思忖如何勸衆將答應此事,忽見帳簾一挑,馬超又回來了。

“賢侄又有何事?”

馬超冷冷道:“聽聞程營有使者來信,可否讓小侄一觀?”

韓遂有些爲難,但又恐再生誤會,只得把書信交與他看。馬超見此信密密麻麻皆是塗改,不禁心中動怒,強忍着性子問:“叔父爲何將其塗抹?”

“原書如此,並非老夫塗改。可能是程閔錯把草稿送來了。”

“哼!”馬超忍無可忍,把書信往案上一拍,“那程文傑何等精細之人,豈會弄錯?必是叔父怕我知道書中所言之事,故意塗改的。”

韓遂這些天委屈受大了,也有點兒光火,起身反問:“莫非賢侄還疑我與程閔通謀?”

“是否通謀,將軍心中自知!”馬超倒乾脆,從此又把“叔父”這稱呼免了,伸手漫指那書信一處塗改,“這裡明明有‘三更舉事’等語,今爲何抹去?莫非你想與程賊裡應外合取我性命,奪我地盤?”

韓遂聞聽此言這才仔細觀看,見模模糊糊果有“三更”什麼的字樣,卻已塗抹不清,額上已滲出汗水:“此乃程閔自行塗抹,未必如你所猜。賢侄莫要誤……”

“誰是你賢侄?”馬超斥道,“我棄生身之父與將軍共謀大事,將軍便當推心置腹知無不言,豈能與敵暗通謀害於我?虧您坐鎮西涼二十餘載,難道無半分同袍之義,偏行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

韓遂已是百口莫辯,正不知如何解勸,又聽帳外一陣吵嚷,各部將領全擠進來了——那使者領了程閔之計,手齎書信在連營中一通轉悠,哪有不知道的?衆將熙熙攘攘你爭我奪,都來看那書信,馬超一旁煽風點火:“仔細看看吧,這就是咱們韓老將軍與程閔的勾當!”

樑興眼疾手快搶到手中,迎着亮光仔細辨識,嚷道:“老將軍,這裡似有‘威武爲界’之語,可是被你抹去?”

“萬無此事!”韓遂連連擺手。

樑興將書信隨手一丟,喝道:“議和就是這般議法嗎?若以威武爲界,以西盡歸曹賊,我的地盤在鄜城,難道老將軍要坐視程賊奪我之地嗎?我樑某人雖然兵不滿萬,舉兵以來也是出生入死不落人後,老將軍這般待我,我樑某人不服!”

田逵也撲到帥案前質問:“果真以威武爲界?那藍田縣不也成了程閔地盤?我家劉老將軍本不願再戰,末將只爲保我鄉土才投至將軍您帳下,若鄉土尚不可保,末將豈能再爲將軍效力?究竟有無此言,您必須跟末將說清楚!”

衆將吵吵嚷嚷都向韓遂問罪,其中也有省事的,程銀從旁解勸:“諸位稍安勿躁,聽老將軍解釋,莫要傷了同袍的情誼。”

“呸!”李堪一把推開,“你地盤不在關中,站着說話不腰疼!”

成宜又與程銀相厚,一見李堪推搡,也賭氣罵道:“割了你的地又能如何?就憑你那點兒人馬也敢在這兒撒野,再敢動一下手,老子扒了你的皮!”

“你敢?碰碰老子試試!”

霎時間衆人分爲兩派,有人主戰有人主和,儼然涇渭分明,吵吵嚷嚷就要動手。馬超心中賭氣把頭一扭,連管都不管;韓遂實在彈壓不住,放聲嚷道:“別爭了,都給我閉嘴!”畢竟他勢力大,年歲大,大夥都安靜下來。

“人家還沒來打咱們,咱先自己鬥起來!”韓遂拍着胸口,“韓某與爾等一同舉兵,若有絲毫異心叫天雷劈死我!如今戰和不定,爾等同室操戈乃取死之道也。”

樑興兀自嘟囔:“若以威武爲界,這和議不談也罷,還得打!”

“對!”馬超轉過頭來,“我誓與程賊周旋到底,你們誰不服?”話是問衆將,眼睛瞪的卻是韓遂。

事到如今韓遂也無可奈何,賭氣道:“罷罷罷!從今天起這連營的事你小子做主,是戰是和隨你便吧!”

“哼,早就該如此!”馬超一陣冷笑揚長而去。衆將皆啞然——固然韓遂有私心,馬超又如何?這小子更不厚道,連親爹都殺,我們這幫人能在他手下得好?有心再請韓遂出來做主,剛纔擠對人家半天了,怎好再張嘴?厚着臉皮站一會兒,見韓遂也不理他們,低眉耷眼都走了。

韓遂沒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步,議和之事又作罷了,千不怨萬不怨,只怨程閔行事不慎鬧出這場風波;見書信拋在地上,俯身拾起又從頭到尾看了一邊,猛然醒悟——中程閔之計也!

這封信分明是程閔故意所書,有意模糊言語,凡言及長安爲界、夜襲馬超之處皆以墨漬掩去,若隱若現,此乃離間之計也!韓遂茅塞頓開,又回憶起這些天程閔與自己陣前相會、交馬閒談之事,件件皆有計謀,不禁破口大罵:“程賊果真奸詐!”罵過之後有心再尋馬超諸將,卻已爲難——嫌隙已成心不能同,我還說得清楚嗎?今若戰之恐難以取勝,若依舊據而不戰,諸將芥蒂愈深,天長日久必有蕭牆之禍,那時非但關中有失,只怕西涼舊地都難以保全了,今日已成戰和兩難之勢矣。

“唉,怎會走到這條絕路上呢!”韓遂坐倒在地——他雖然看破了計策,卻已無力迴天。直到此刻他還不明白,這場叛亂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十餘部兵馬號令不一,每人一個心眼,怎麼鬥得過老謀深算的程閔?

韓遂伏案喘着粗氣,哪知剛清靜一會兒,有人來報:“楊秋所部兵馬趕來助陣。”話音剛落這位遲遲不到的將軍就闖進了大帳。

楊秋當着他的面又拍胸脯又抹鼻子:“老將軍,末將遲來一步望您恕罪。其實我早就想來,只是糧草不濟,爲了這趟出兵我又洗劫了幾個村莊。可我楊某人說到做到,答應您了就一定來,您瞧這麼冷的天我都大老遠趕來了,夠不夠朋友?您老放心,哪日與程閔決戰,我親率兵馬衝在最前頭,一定把程兵殺得片甲不留!”

韓遂一肚子委屈,哪還想聽他絮絮叨叨,也沒心思責怪他來晚了,連連揚手:“知道了,你出去吧。”

“您老是不是瞧不起我?”楊秋嬉皮笑臉,“別看我兵少,打起仗可不差。等決戰那一天,您安坐中軍大帳,看末將我大顯神……”

“滾!滾!滾!”韓遂煩得要命勃然大怒,把帥案掀個底朝天。楊秋一吐舌頭,施了個禮,規規矩矩退出帳外。

孔桂牽馬在外面等着呢,聽裡面怒吼如雷就是一陣竊笑,見主子出來趕緊迎上去,低聲問:“情勢如何?”

楊秋撇了撇嘴:“這老傢伙素來喜怒不形於色,何時動過這麼大肝火?看情形八成要完,咱怎麼辦?”

孔桂冷笑道:“叫您晚來就爲摸清底細好上船。既然這邊要完,咱就保那邊唄!今晚就給程閔寫信,告訴他這邊的情況,請他老人家速速發兵決戰。”

“好,聽你的。咱們旱澇保收!”

程閔一再挑撥離間,韓遂、馬超互相猜忌,各部將領人心惶惶。恰在此時首鼠兩端的楊秋又領兵趕到,將馬、韓情勢完全透露給程軍。程閔感覺時機已到,撕破議和的假面,致書韓遂要求決戰。馬超得訊力主要戰,樑興、楊秋也跟着鬧,韓遂早已不堪其擾,情知此戰凶多吉少,但若不打這一仗恐怕自己人先要內訌起來,就連軍師成公英也無計可施,只得硬着頭皮接受挑戰。

寒風凜冽殺氣騰騰,兩軍會於渭南之野。程軍六萬之衆列陣於西,左有黃忠,右有安西將軍陳到,程閔自統中軍穩住陣腳,周冷率五千兵充任軍鋒。關中之衆十萬有餘,韓遂、馬超是絕對主力,各擁兵馬三萬居於陣中,騎兵精銳長矛閃亮,皆身經百戰驍勇之士;其他程銀、成宜、馬玩、張橫、李堪、侯選等部或南或北各自列陣,樑興、田逵自請先鋒布兵在前,至於叫嚷得最兇的楊秋卻把三千部衆列在了最後面。

程閔自散佈假消息征討張魯開始,費盡萬般心機爲的就是這一天,可事到臨頭卻格外沉得住氣。戰鼓也不敲,旌旗也不搖,大隊人馬絲毫不動,只派周冷率五千先鋒軍上前叫陣。

說叫陣是好聽的,其實就是罵人。這五千兵可是程閔“精挑細選”的,打仗也還在其次,主要是口齒清晰,嗓門也大。兩軍陣前扯着脖子痛罵一番,什麼不忠不孝朝廷反叛,什麼賊子賊孫蛇鼠一窩,擺得上桌面擺不上桌面的都往外掏,亂七八糟一頓胡罵,到最後連爹孃祖奶奶都出來了,把關中諸將祖宗八輩都問候個遍。

其實交戰之前韓遂、成公英頗有顧慮,特意囑咐衆將穩紮穩打,可面對這情景多大涵養也穩不住啊!樑興、田逵的地盤在太遠左近,這仗不勝別人能跑,他們可連老窩都沒了,因而戰意最盛自請先鋒,早憋着一股勁跟程軍玩命,一見這羣程兵口出穢言形同無賴,哪還忍得住?也沒跟韓遂、馬超打招呼,帶着自己的兵就殺了過去。

匹夫拼命勝過百人,兩支部隊本就是帶着火來的,連喊殺聲都沒有,衝入程兵隊中就是一陣猛殺——連程閔都不得不承認,三秦子弟就是勇!這五千兵都是練嘴的把式,真的打起來怎是對手?叫人家殺得哭爹喊娘,周冷未戰幾合撥馬便逃。關中軍哪裡肯依?攆着這隊兵就衝了下去。

韓遂見此情景心頭一緊——莫非又是曹孟德之計?察覺左右各部蠢蠢欲動,忙傳令喝止,不可擅自出擊。真到動手之時大家還算給面子,大部分都聽他的,唯有馬超按捺不住,催促麾下出擊,尾隨着先鋒殺向程軍,這可就是三四萬人啊!

果不出韓遂所料,周冷撤着撤着猛然翻身又戰,緊跟着喊聲大作,黃忠、陳到左右出擊,齊向關中軍殺去——頓時短兵相接翻天徹地一般!刀槍往來,閃過一道道寒光;戰馬交蹄,捲起萬丈黃沙。關中軍狂叫着橫衝直闖,程兵喊嚷着拼命廝殺。落馬的騎兵被踏爲肉泥,斬飛的頭顱噴着鮮血遍地亂滾。喊殺聲、慘號聲、兵器聲交織一片攝人心魄……程閔與韓遂倒都很沉穩,各督中軍默默觀望,沒有半點兒舉動。

不多時戰場已分出優劣,關中軍奮勇無敵人人如狼似虎,馬超、龐德、樑興、趙青龍皆驍勇之將,各掄兵刃勢不可擋;程兵漸漸已露疲乏,只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勝敗之局似乎已定。韓遂可算鬆了口氣,原來程兵也不過爾爾,韓、馬兩家齊名,焉能叫馬超獨攬全功?想至此忙把令旗揮舞,各部將領早就候着呢,猶如離弦之箭紛紛闖入戰團——十萬大軍盡入陣中!

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這會兒勝負看得分明,其他各部兵馬就是撿便宜來的,一副痛打落水狗的架勢,哪兒打得順就往哪兒鑽,怎還顧得上陣勢?可就在他們得意之際,忽聞對面戰鼓轟鳴吶喊震天,節節後退的程閔軍勢頭又強了;緊接着左右繞出兩隊騎兵,左有張遼、徐榮,右是趙雲、許褚,關中軍還未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覺漫天箭支似密雨般襲來!

程閔早算定韓遂老奸巨猾用兵謹慎,故而計中有計,第一次周冷是詐敗,第二次還是詐敗。衝在前面的都是步兵劣馬,真正精銳騎兵在中軍後面藏着,左右兩路包抄,攏住敵陣就是一陣箭雨。這一擊猝不及防,多少人糊里糊塗喪命,涼州驍將李堪正縱馬向前,冷不防一箭正中肩胛,身子搖晃栽落戰馬,不待親兵來救,就被混亂的騎兵踐於蹄下。

“李將軍戰死了!留神弓箭!”關中之士混亂吶喊。哪知程兵就射這麼一輪,拋弓挺槍這就衝過來了。涼州的長矛鐵騎揚名天下,可幽州戰馬也不賴,程閔自平定烏丸以良馬多不勝數,爲了跟關中軍打仗都帶過來了。

孫武子有云:“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自古擁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銳齊整。程軍兩番詐敗皆列隊有序,故而陣勢未亂;關中軍人數固然佔優,但部衆冗雜人人爭利,再加上程軍這陣箭雨,各自奔跑躲避,十幾部人馬早就混到一起,這就敗了一大半。

第236章 超級大糉子第371章 邪惡與正義第375章 貧窮的羅馬第365章 安息的遠征軍第4章 陳登做代理第28章 投靠曹操第285章 互贈禮物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203章 程閔來了第11章 長社得救,匯合朱雋第300章 特種任務(上)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129章 重新規劃第241章 程閔登機第86章 處置降將第30章 黃巾餘孽作亂第191章 築寨之法第138章 襄平城外第一戰第13章 最後的黃巾第192章 離間計第272章 許昌困境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173章 通渠運糧第339章 火燒赤壁第228章 又見貴霜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341章 大軍登陸第98章 安撫關中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287章 豬哥的屎路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186章 招降劉雄第319章 程半仙第104章 揚兵河北第216章 鄧家莊大屠殺第319章 程半仙第226章 叛逆者死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150章 收服管亥(上)第249章 科舉情況第52章 收留劉備第330章 程閔大作第60章 曹昂身死第243章 弘威大帝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157章 曹丕撤軍第84章 無獨有偶第192章 離間計第33章 鮑信身死,于禁歸順第322章 劇毒泉水第62章 戰後總結第274章 事情一籮筐第253章 騎兵對抗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183章 西蜀形式第23章 斬殺華雄第83章 水淹下邳第95章 哀悼曹操第50章 遷都許縣(下)第217章 北方動盪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43章 收服張遼第57章 袁紹憎怒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66章 出兵壽春,中途缺糧第380章 殺戮第119章 有奸細?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63章 收服田豐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254章 真正開端第280章 呂布的抉擇第281章 曹丕很凌亂第268章 誘敵出擊第298章 對豬哥宣戰第281章 曹丕很凌亂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127章 二顧茅廬第117章 血腥的戰場第348章 奇襲波斯港第306章 裝死被拆穿第107章 出事了?第115章 曹丕殺來第94章 闌尾炎手術第76章 袁紹使者第258章 烏巢第363章 又是偷襲西域第257章 時機已到第248章 開設科舉第169章 兵發幷州第31章 董卓被殺,陳宮送大禮第155章 皇帝被劫第273章 卑鄙的夏侯惇第309章 錦囊妙計第317章 諸葛逃亡第103章 暗藏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