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兵不血刃

第三天的炮擊後,當滿懷心事的董文炳回到帥府時,就看見董士秀匆匆入內道:“父帥,大事不好,嶧州守備哈刺兀將軍於昨夜率領五千精兵出城,意欲偷襲宋軍,卻中計遇伏,全軍盡墨,就連哈刺兀將軍也被宋軍的投擲彈炸死。”

“啊。”董文炳又急又恨道,“那嶧州縣城呢。”

董士秀道:“父帥,宋軍擊潰我軍後,換上我軍的鎧甲,趁夜詐開了城門,今嶧州已失,留守的三千將士只有不到一千人逃了出來。”

“哈刺兀,誤我大事。”董文炳長嘆一聲道,“嶧州一失,藤縣難保,如果宋軍再奪藤縣,沂州也就成爲一座孤城,守還是不守,就沒有必要再行商議了。”

“父帥,那讓我率軍將嶧州奪回吧。”

董文炳搖頭道:“士秀,宋軍善於守城,又有火器,急切之間我軍是很難奪回的。”

“那,,,,,。”

“士秀,你去將文用、應都及各軍主將都叫來。”

“是,父帥。”

不一會,董文用、田應都以及剛從大都返回沂州城的東路軍副帥奧魯赤等主要將領陸續來到帥府,

看到奧魯赤入內,董文炳愣了一下道:“奧魯赤將軍,幾時回來的。”

“我剛剛返回。”奧魯赤臉色平靜道,“董帥,聽說嶧州已失。”

董文炳淡然道:“不錯,奧魯赤將軍,嶧州守備哈刺兀將軍不尊軍令,於昨夜子時私自出城襲敵,遇到宋軍埋伏,幾乎全軍覆沒。”

元朝的東路軍以漢軍士卒爲主,軍中的主要將領也以漢人居多,其中只有三位蒙古族高級將領,一位是副帥奧魯赤,一位是萬夫長哈刺兀,還有一位是濟南守備兼山東路統軍副使哈合兀,此人乃是哈刺兀之兄,留守濟南,統領新軍,這些蒙古族的將領一向看不起漢軍將領,平曰裡總是自覺高人一等,是以和董文炳等人的關係並不融洽,

奧魯赤出身怯薛,曾經擔任過蒙哥汗的貼身宿衛,善騎射,智勇過人,不過,奧魯赤對於忽必烈任命董文炳擔任東路軍主帥之事頗爲不滿,兩人因此有所芥蒂,數月前,徐州被李庭芝攻佔,作爲主將的奧魯赤身負輕傷,遂以養病爲由,回到了大都,

經過徐州一戰,奧魯赤也自收起了輕視宋軍之心,在大都期間,忽必烈專門召見了奧魯赤,對其言道,自南朝皇帝御駕親征之後,以火器之利,屢佔上風,我軍在襄陽兵敗後,又接連失去了鄧州、汴梁等地,局勢不容樂觀,爲此,當團結我朝境內的所有漢人、金人,特別是漢人中的三大力量,東路軍主帥董文炳忠心可鑑,有勇有謀,要鼎立相助,千萬不可與其相惡,

奧魯赤雖與哈刺兀交好,但也知道哈刺兀沒有執行董文炳死守的命令,微微一笑道:“董帥,我從大都返回時,皇上曾經言及,我朝的火槍研製已經取得了突破姓進展,很快便可大規模地製作了,在此以前,我軍將士不宜和南朝的火器部隊硬拼,如果遇到南朝軍隊使用火器,不可輕易出擊,而是要避其鋒芒,以保存實力,哈刺兀不尊號令,私自出兵,違反了我東路軍的軍紀,我自會向皇上如實稟報,董帥,下一步我軍當如何。”

見到奧魯赤和以往大不相同,董文炳語氣也變得客氣起來:“奧帥,本帥打算,北撤濟南。”

“濟南城城牆高大,且城外地勢開闊,我軍當可以騎軍的速度,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攻擊,或許能夠將南朝軍隊擊敗,既然董帥有了打算,那我自會支持。”

“好,奧帥,煩請你立即上報皇上和大都樞密院,我軍於今晚撤離沂州。”

“是,董帥。”

“董文用、田應都。”

“末將在。”

“傳令下去,收拾行裝,今夜子時,從北門出城,全軍返回濟南。”

“是,末將遵命。”

“董士秀。”

“末將在。”

“你立即前往藤縣,命令董文忠於今夜撤離。”

“是,末將遵命。”

等一衆將領離去後,奧魯赤從懷裡取出一封信件,遞給了董文炳道:“董帥,這是皇上的親筆信。”

“皇上所寫。”董文炳急忙接過信件,看了起來,

忽必烈在信中言及,兵器監在至尊大人的協助下,已經成功仿製出火槍,估計每個月可以製作出一千支,在火槍配備至各軍之前,務必拖延時間,保存實力,等待反攻之機,收到此信時起,東路軍的作戰計劃由董愛卿自行制定,不必上報樞密院,

看完後,董文炳心裡一熱,暗自想到,皇上之意十分明顯,是戰是走,全由自己來決定,這就相當於把東路軍的權力完全交給了自己,

在蒙古東、中、西三路大軍中,西路的主帥合丹,中路的主帥阿術、伯顏,全是蒙古本族人,唯有東路的主帥董文炳是漢人,這等恩寵,可以說是自蒙古國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

“奧帥,皇上還說了什麼嗎。”

奧魯赤道:“董帥,皇上親口提及,‘董愛卿辦事,朕放心也,’”

“皇上對末將恩澤厚重,末將當粉身碎骨以報皇恩浩蕩。”董文炳感嘆半響,接着道,“奧帥,身上的傷勢痊癒否。”

次曰清晨,李庭芝率領大軍再次來到沂州城外,衆將遠遠看去,沂州城城門一帶已是破爛不堪,

夏貴笑道:“祥甫,今曰便可徹底將沂州城門摧毀了。”

李庭芝點點頭道:“恩,不用一兵一卒就可遠距離摧毀敵軍的城門,這可是聞所未聞的啊,火炮的威力足以改變以往的攻城戰術,謝將軍,我軍目前擁有多少門火炮了。”

謝道臨盯着城牆看了片刻,答非所問道:“咦,有些奇怪,今曰的沂州城頭似乎毫無人氣。”

夏貴道:“謝將軍,一定是元軍被我軍的火炮嚇得不敢再在城牆上了。”

謝道臨搖搖頭道:“不太像。”

“過會便會知曉了。”李庭芝道,“夏鬆將軍,傳令炮營開炮,其餘各軍做好衝鋒準備。”

“是,大帥。”

數十息後,二十門火炮開始了炮擊,約莫一刻鐘後,李庭芝見沂州城門基本上已是處於坍塌狀態,遂即下令道:“傳令火炮營,向城門左右炮擊,以掩護大軍進攻。”

得到命令的火炮營將士立即調整了火炮的角度,轉而向城門兩邊的城牆射擊,三輪炮擊過後,李庭芝再度命令道:“夏鬆將軍,傳令下去,按照計劃,衆軍出擊。”

破虜軍一馬當先,如電閃般從兩翼衝出,隨後,一個廂的步軍從中間衝出,徑直攻向城門,後面緊跟着的是御林軍第二師的全體將士,

李庭芝、夏貴卓立馬上,興奮之中竟然還帶着一絲緊張的神態看向城門,這兩位主帥均是身經百戰,但在火炮轟鳴下攻城,尚屬首次,連續的炮擊使得城牆上煙霧繚繞,阻擋了兩人的視線,按照慣例,守城的一方此時會以弓箭等遠程武器進行還擊,不過,城牆上並無動靜,直到破虜軍從坍塌的城門衝進去時,元軍也一直沒有放箭,

“沒人嗎。”李、夏二人這才覺得謝道臨剛剛所言並非空穴來風,兩人來不及細想,就聽身旁的謝道臨道:“姜將軍衝進城了。”

姜才手舞長槍,第一個進入城內,左右看去,卻是人影皆無,

“莫非元軍逃了。”姜才立於城門涵洞前,對進入的破虜軍士卒道,“左右分散,五十步之內來回巡視。”

不一會,施忠率領步卒也衝進了城內,“姜將軍,怎麼回事。”

“施將軍,我也不知,入城後就沒有見到過一個蒙古兵。”

“逃了嗎。”施忠的第一反應和姜才一樣,

“有此可能。”

這時,陸續有破虜軍將士返回城門彙報道:“將軍,左邊五十步內沒有發現蒙古兵。”

“將軍,右邊五十步內並無敵人。”

姜才道:“擴大範圍,在城內繼續搜尋。”

施忠也下令道:“三十一軍,目標,沂州東門,三十三軍,沂州西門,三十四軍沂州北門,三十五軍、三十二軍,配合破虜軍,在城內搜尋。”

當李庭芝、夏貴等人進入沂州城時,只見兩、三名商人模樣的漢人百姓正在向姜才、施忠說着什麼,李庭芝快馬一鞭,來到近前,

姜才一見李庭芝,連忙指着其中一位年長者給雙方介紹道:“大帥,這位是沂州龍牙負責人東方軒,東方先生,這位是我東路北伐軍主帥李庭芝元帥。”

“李元帥,久仰大名。”東方軒行了個禮道,“李元帥,蒙古軍已於昨夜離開了沂州城,目前,城內各處、各門均無元軍駐守。”

李庭芝身爲龍牙成員,下馬回禮道:“東方先生,辛苦了。”

“李元帥,終於盼到你們了。”東方軒心情十分激動,“老夫帶你們先到城守府吧。”

“好,有勞東方先生。”

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72章 總結會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378章 襄陽城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162章 郝經十議442章 將門虎子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489章 神力軍第138章 救援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98章 藉機立威第547章 沂州戰役(二)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84章 東康坊第73章 新科三甲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0章 火藥司第374章 救治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118章 同盟會?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359章 極刑第254章 新任統制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14章 文陸雙傑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520章 戰俘第76章 初出茅廬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98章 藉機立威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27章 臨安夜市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79章 北上第344章 舍利畏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175章 受教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39章 天下商業第504章 戰書第21章 伯飛仲飛第381章 帝王谷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365章 安南朝賀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87章 雙驕之戰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21章 伯飛仲飛第551章 領路人第21章 伯飛仲飛第563章 海戰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65章 人定勝天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32章 楊輝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