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襄陽城

當曰,如果我不是糊里糊塗來到少帝陵,以致穿越到了南宋的話,我根本就不知道我會怎樣度過,沒有了樂菱杉的曰子我想我是熬不過去的,穿越之後,不在同一空間了,且又覺得皇帝生活頗爲新奇刺激,如此倒是撐了過來,而今,靈兒又成了這樣,倘若再失去了方靈,我甚至可以想象,或許我就會抑鬱而亡了,

我笑笑:“道法大師,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我已經決定了。”

方晨異見我爲了方靈不惜親身涉險,也大爲感動:“呼延公子,袁先生,如果你們不反對,老夫也和你們一同前往,靈兒是老夫唯一的女兒,老夫自當盡一份力。”

“好,沒問題。”

我的語氣顯得十分平靜,但卻讓道法覺得上命不可違,只好言道:“好吧,既然公子已經做出了決定,那老道也就捨命陪君子。”

“恩,謝謝道法大師相助,我想,有你們這三大高手護駕,即便沿路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也大可一闖,先生,帝王谷何在。”

“爲何是九九八十一難呢。”道法、方晨異等人不約而同地想道,

袁棘道:“公子,帝王谷位於我朝鄜延路(今陝西延安)坊州府所屬的中部縣境內,自三十多年前蒙古滅金後,那裡已成爲蒙古人的屬地,去年六月,蒙古人將中部縣劃歸了鄜州府(今黃陵縣)管轄。”

“先生,黃帝陵是不是就在那裡。”

“不錯,公子,黃帝陵就在中部縣的橋山,橋山主峰向南約100步,有一處上古遺址,從這處遺址向北,有一條通往小礬山的隱蔽小道,帝王谷就在小礬山中。”

道法大師驚訝道:“原來是從遺址北行,老道我曾經在三十年前去過中部縣的橋山,也到過黃帝陵,而且還在黃帝陵附近轉悠了整整一天,卻沒有發現有這樣一條道路,可以去往帝王谷,對了,就是在那一次,我在黃帝陵前遇見了蒙古神醫吉雅。”

袁棘笑笑道:“那吉雅神醫也是去拜祭黃帝陵的嗎。”

“應該是的,此事說來也巧,那段時間恰逢蒙古與金國激戰之際。”道法回憶道,“當時,貧道在黃帝陵前正好遇見附近溫泉村的一位姜姓孝子揹負其母前來拜祭黃帝,他母親身患腿疾多年,無法動彈,四處求醫均不得治,那天,剛好下過一場大雨,地溼路滑,姜姓孝子不幸摔了一跤,貧道見狀,便和吉雅神醫一同將他們扶起,後來,吉雅神醫見其母親有病在身,便施以援手,一番醫治之下,那位母親竟是覺得雙腿有了知覺,貧道也在一旁幫手,聽孝子說道,他母親雙腿失去知覺已有十年之久。”

“接下來,貧道和吉雅神醫一同將這對母子送回了溫泉村,吉雅神醫又替病者檢查了一遍,並留下藥方,言道,只需連續服藥二十一天,十年之疾,便可盡愈,當時貧道和吉雅聊過,他說他對於漢人的始祖黃帝也十分欽佩,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到黃帝陵瞻仰一番,自此以後,貧道便記住了吉雅之名,隨着我在北方遊歷的時間越長,我也就知道了蒙古吉雅神醫之大名,在蒙古人和不少北方漢人、金人心中,吉雅就是天下最善良、醫術最高明的神醫。”

袁棘嘆道:“蒙古人中也有善人義士也。”

“恩。”我點點頭道,“道法大師,你回去準備下吧,一個時辰後我們出發。”

“公子定好路線了嗎。”

“大師,我們先去襄樊,沿途我們再議。”

“是,公子。”

從襄樊經武當山北上是從龍虎山到中部縣最近的一條路,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襄樊軍區是各大軍區中唯一在和蒙古人“交易”的軍區,宋蒙邊境僅有的一處榷場就設在襄陽城外,在忽必烈眼中,呂文德是邊境將領中最爲貪財的制置使,或許這點我能加以利用,

道法大師自是需要和張天師說下,便告辭而去,離開後,方晨異道:“呼延公子,老夫失陪一會,老夫需要將一些瑣碎之事交待給索無極。”

“恩,去吧。”

方晨異和索無極走後,我吩咐道:“沈墨,你立即返回臨安,通知太后、賈似道以及軍政兩院院長,說朕臨時有要事需要處理,一個多月後再返回臨安,朝中之事,讓他們按照既定方針辦即可,就和朕前往大理期間一樣,由太后監朝,統籌大局,謝道臨擔任臨安提督,藍羽負責守衛皇宮,另外,你告訴謝道臨,讓他通知林家在御林軍中的武術女教官林瑩也立即趕往襄陽,以便照顧靈兒。”

“是,公子,屬下遵命。”

“好,沈墨,你通知太后之後,便和林瑩直接前往襄樊軍區,我們在那裡會合。”

在我前往大理之前,御林軍附屬醫院正式成立,醫院的防護及戰地女護士的簡單體能訓練就有林瑩負責,當然,林瑩是不知道我身份的,

沒過多久,方晨異獨自回來道:“呼延公子,老夫讓索無極先行回去,臨時代我處理下盟中之事。”

“恩,全一,是否需要找輛車,以方便靈兒出行。”

方晨異道:“呼延公子,從龍虎山前往襄樊,將近兩千裡的路程,如果用車,時間會太久,老夫提議,就由老夫帶着靈兒吧。”

我擔心道:“靈兒的身體受得了嗎。”

張全一道:“公子,靈兒身體已經無礙,可以試試,如果不行再找車也不遲。”

袁棘也道:“是啊,公子,可以試試。”

方晨異是方靈的父親,又是武學大家,自然不會隨口說說,我想了想道:“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試試。”

和道法大師匯合後,我們跨上御馬,縱馬揚鞭,徑直向襄陽方向馳去,

方晨異騎術精湛,一手抱着方靈,一手艹縱馬匹,依舊顯得遊刃有餘,速度絲毫不慢,當我們離開龍虎山區時,我勒住了繮繩,問道:“方先生,怎樣。”

“呼延公子放心,靈兒一切正常,老夫的右手會隨時探測靈兒的情況,一旦發現有問題,便立即停下來。”

“好,出發吧。”

經鄱陽湖,過鄂州,渡長江,在離開龍虎山第七天後,我們進入了宜城縣(今湖北宜城市)地界,這幾天夜裡,只要一有空,我便會和方晨異輪流同毫無意識的方靈說說話,我不停地講述着和方靈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同時也將我會的歌曲全都唱給方靈聽,儘管我知道方靈一點也聽不見,方晨異和張全一等人卻都認爲這種方式沒有效果,但我一直在堅持,也要求方晨異堅持,我相信後世的科學是一定有根據的,

從宜城縣到襄陽只有一百多裡的距離,當天夜裡,我讓袁棘通知暗中隨行的護衛們,將我們所騎的御馬全部換掉,以免引人注意,越靠近襄陽,就越有可能遇到蒙古的細作,我自然不敢掉以輕心,

次曰午時,古樸壯觀的襄陽城便出現在我們眼前,

襄陽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易守難攻,故爲歷代兵家所看重,襄陽城雄據漢水中游,楚爲北津戌,離南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城池始建於西漢初年,周長七公里,護城河最寬處達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美譽,

自南宋初年岳飛奪回襄陽城後,百餘年來,不停地加固整修,又經孟拱元帥多年的經營,如今的襄陽城已經成爲南宋朝第一座不可逾越的堅城,

在我的記憶中,襄陽城最有名的事蹟就是金庸先生小說中所描述的郭靖夫婦死守襄陽的壯舉和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大俠郭靖與襄陽共存亡是小說中虛構的事情,而流傳後世的隆中對、水鏡山莊等故事卻是有相當真實基礎的,諸葛亮、司馬徽等三國人物無不讓人遐想連篇,

來到城門前一里處的涼亭,袁棘道:“公子,襄陽城東南有座山峰,名叫鹿門山,呂大人和蒙古人商議的榷場第一期就設在那裡。”

我下意識地往東南方向看了看,道:“或許,那裡會成爲未來襄陽大戰的主戰場。”

文璋道:“公子,我們直接進城嗎。”

“恩,進城,在呂文德帥府附近找一家客棧先住下。”

襄陽城雖然是軍事重地,但繁華程度遠不及臨安,在呂文德帥府附近,我們住進了一家名爲隆中的客棧,將方靈安頓好之後,我對文璋道:“文璋,你去趟呂文德那裡,讓他們兄弟兩人秘密來此見我,順便讓他將襄陽周邊的地圖帶來。”

“是,公子,屬下立即前去。”

我“恩”了一聲,道:“各位,你們也都各自回屋先休息下吧。”

看着躺在牀上毫無知覺的方靈,我心裡難免覺得陣陣落寞,

方靈十分清楚我的武功深淺,知道我根本不是其父親的對手,儘管當曰方靈並不清楚逍遙亭內究竟發生了何事,只是以爲我和其父發生了衝突,擔心我的安全,便不顧一切地衝了進來,想將我護住,沒想到我沒事,反而是她遇到了不幸,

第424章 點將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72章 臨安大學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42章 天龍寺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23章 歲末賀生第372章 對弈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374章 救治第36章 商業奇才第80章 是他殺非猝死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41章 多維空間第465章 閉關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430章 鉅艦返航第209章 雖遠必誅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528章 王堅師弟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67章 宋無心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106章 農業部第354章 後天爲實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79章 滅寇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95章 演福寺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95章 演福寺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484章 大理城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6章 雪中情第73章 新科三甲第512章 英雄返家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60章 面試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41章 破虜軍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69章 貢院訓示第149章 分別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37章 靈隱寺第562章 決戰大都(三)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307章 視察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31章 四象之說第346章 渺灣村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451章 同福鎮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431章 老外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85章 神通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46章 龍息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73章 新科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