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再出臨安

從臨安到龍虎山的距離大約是一千多裡,以宮中御馬的正常速度只需要四到五天,來回一趟也就十來天,比起上次的大理之行,所花的時間要少很多,

九月四曰,我將朝中的事情安排完畢,這次外出,同樣是請出太后謝道清替我上朝監國,因爲時間不長,也沒有太多的事務交待,而謝道清已經是第三次監朝了,自也輕車熟路,

下午,從練武堂出來後,我和袁棘便一起來到獅峰商行,

“公子,您來了。”

“恩,小四,去紅會將蕭天、蒲壽庚和方靈叫來。”

“是,小的這就去。”

關於肥皂、牙粉等物品的經營思路及運作方式,我和蕭天、蒲壽庚進行了詳細溝通,本着讓百姓都能用上的原則,和味精一樣,我制定出合理且略微偏低的零售價格,因爲國有商行也會銷售這些物品,所以我要蕭天和他們達成統一的零售價,同時將這些物品及玻璃製品的出口權交給了泉州浦氏貿易商行,當然,剛開始時,關稅我會抽得很重,讓蒲壽庚對外的售價也定得很高,此時的西方國家,肥皂等物品可都是奢侈品,

在獅峰吃完晚飯,文璋、張全一等人各自準備明曰的出行物品,方靈也要回去收拾行裝,我和袁棘將方靈送回了誠威鏢局,在接近鏢局時,袁棘比平時顯得緊張,似乎感覺到了什麼,這種緊張情緒直到我們回到皇宮,袁棘才鬆了口氣,當然,這一切我並不知曉,有袁棘在,我從來都認爲不會有安全方面的問題,何況在我每次出行時,暗裡還不知道有多少隱身護衛環繞在我周圍,

御書房,我批示完奏摺後道:“玖兒,朕這次外出期間,又要辛苦你和母后了。”

“官家放心就是,太后和玖兒都會盡心的。”

“恩,這點朕自是放心的,母后的政治能力連朕也十分欣賞。”

全玖將我複覈過的奏摺處理完畢後道:“官家,剛纔小七說還有事向您彙報呢,玖兒見官家正在複覈奏摺,就讓他一會再來。”

“是嗎,小七有事。”我饒有興趣對外喊道:“小七,進來吧。”

小七進屋後道:“官家,有關無頭案的後續追蹤有了新的眉目,錦衣衛基本上確認了謠言的最早出處是來自東康坊外圍的一家大酒樓,大酒樓的掌櫃名叫錢六,這錢六爲人熱心,但喜歡嚼舌頭,外人稱其爲長嘴六,據他說,就在案發後沒幾天,一位遊方僧人曾經在他店裡吃晚飯,那位僧人不忌酒肉,能說會道,當晚正好下着大雨,客人不多,錢六便和僧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閒扯起來。”

“遊方僧人。”我一下想起了田景說過的那位僧人,

“是啊。”小七接着道,“兩人說來說去就說到臨安城近期的事情,那僧人自稱通曉天機,言及,宋字去頭,就是木匠的木字,對於大宋朝而言,這不是什麼好兆頭,官家,酒樓中人來人往,那錢六又是多嘴之人,就這樣傳播開來了,幾經周折,最後就演變成那首逆反詞句了。”

我問道:“小七,那僧人有說在臨安哪座寺廟掛單嗎。”

“沒有。”小七道,“但據錢六說,聽那僧人的口音,似乎是來自淮南西路的廬州府,而且,這錢六還有一項本事,就是記憶力很強,即使過了數月,還能記得那僧人的模樣,於是,小的安排畫師,根據錢六的描述,將其頭像描了出來,並派人送往苗區,讓田景頭人辨別,同時也暗中派人前去廬州府以及在臨安本地,調查各處寺廟,不過,暫時還無進展。”

“好,小七,繼續查下去,艾清那裡呢。”

“官家,從審問的結果來看,艾清確是所知不多,這和宋大人的結論一樣,小的已派人前往其家鄉調查過,王均等人自離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所以同盟會的案件暫且擱淺。”

“狐狸再狡猾,也必會露出其尾巴的。”

“是,官家,小的明白。”

鹹淳二年九月五曰早上,我和袁棘、方靈、張全一、文璋、田修顏及沈墨一行七人跨上御馬,離開了臨安,前往位於江西省東北部的龍虎山,

隨行的其他護衛袁棘早已安排妥當,自是不需要我去費心,和前兩次不同的是,我帶上了隨身武器——雲伯飛爲我打造的黃金手槍和三顆子彈,

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傳說東漢時期道教宗師張道陵在此煉丹,因而被奉爲道教肇基之山,也是百里龍虎山區的心臟,

因丹成而龍虎現之故,所以得名龍虎山,

在路上休息時,文璋向我們講述了有關龍虎山的歷史及傳說,據說,龍虎宗祖師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龍虎山便聞名天下,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姓,當代天師張可大乃是第三十五代傳人,文璋的師傅也就是張可大的兄長道法大師目前是龍虎宗散人,

按後世的記載,天師道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龍虎山地區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然,自漢至今,桑海靡常,兩千年來,多數宮觀早已廢圮,唯有天師府保留下來,

兩宋時期,張道陵後嗣漸受朝廷的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期間,龍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師外,又出現了大批有名望的道士,宋待歷朝皇帝對其多有加封,特別是真宗、徽宗兩帝,更是對張天師親睞有加,就連兇悍的蒙古人,對龍虎山也很有興趣,1259年,忽必烈還專門派人前往龍虎山,向張天師詢問天下大事,

傳到後世,龍虎山已不是僅指龍山虎山,而是形成了一個由張天師直接掌領的“道區”,包括以龍虎山爲中心的上清溪沿岸的衆多山水勝境和道教官觀府院,號稱“百里龍虎山”,

數匹雄壯的駿馬帶着我們徑直南下,這條路也是上次前往大理之路,或許是路途不遠,又在大宋境內,又或許是第三次出遠門,袁棘等人也不似前兩次那般緊張,顯得頗爲放鬆,這一路前行,倒也沒有放馬飛奔,加上空氣清新,所以連我也覺得頗爲愜意,遇到名勝古蹟時,我們也會略作停留,

三天後的旁晚,我們來到了江西省的信州府,得到通知的信州同樂樓掌櫃賀明早已在城門前親自相候,一見到我們的馬隊馳來,便將我們迎進了同樂樓,

當晚,我們一行七人便住在了信州同樂樓的後院,

賀明安排好我們的住宿後道:“屬下賀明見過公子。”

“恩,賀明,那王均再也沒有出現過吧。”

賀明略顯緊張道:“回公子,沒有出現,屬下無能,這幾個月來,屬下雖經多方打探,但並無其行蹤音訊。”

“此人膽大心細,慢慢來吧。”

賀明見我沒有怪罪,也自鬆了口氣:“公子此次前來,有何事情需要屬下效勞嗎。”

“沒有,我們在此住一夜,明曰便會離去。”

“是,公子。”

當天夜裡,臨安,太師府,

賈宣道:“太師,均含先生來了。”

“是嗎,快請。”正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賈似道笑笑,

吳均含自外走了進來,抱拳道:“均含見過太師。”

“均含,你總是改不了這種客套,來,請坐。”

“謝過太師。”

“均含啊,老夫很久沒和你閒聊了,今晚清風徐來,我們好好喝上一杯,賈宣,上酒菜。”

一旁的賈宣將早已準備好的酒菜令人端了進來,隨即掩上門離去,

三杯酒下肚,賈似道說道:“均含,到今年年底,我們當年的約定就到期了,你也守護了老夫十幾年,你和你的家族也該是離開的時候了。”

“是,大人。”

“均含,這十多年來,你們吳家爲了老夫,隱姓埋名,以致於武林中赫赫有名的長沙吳家蹤影全無,每每想到此事,老夫也覺過意不去,對此,老夫表示感謝。”

“太師何來此言,當年若非太師大人相救,家父哪能倖免,我吳家向來恩怨分明,太師於我吳家有恩,吳家自當回報。”

賈似道呵呵一笑,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均含,當今我朝局勢越來越明朗,所謂的三權鼎立,在近兩年來已經變爲皇權獨大,老夫再無當年的權勢,難能你還誠守諾言,可敬,哈哈。”

吳均含默默地喝了一杯道:“大人,,,,,。”

賈似道打斷道:“均含,老夫知道你想說什麼,人生在世,什麼榮華富貴,終究是過眼雲煙,對了,均含,你覺得老夫是現在這種狀況好,還是以前那般好呢。”

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82章 禁軍第261章 印應雷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46章 龍息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437章 武聖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373章 崩潰第402章 論戰第93章 傑瑞。波羅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469章 鬥將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69章 鬥將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379章 北上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77章 金華剿匪第87章 雙驕之戰第127章 試槍第207章 掛帥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417章 逃逸第136章 出發前的指示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25章 錦囊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472章 總結會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30章 行省制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261章 印應雷第409章 壽和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58章 火槍雛形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75章 瓊林宴第134章 集英殿議神州第8章 御書房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27章 三招不倒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115章 線索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36章 重燃戰火第100章 贈字第274章 御林軍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481章 喜事第557章 北進第74章 騷亂第99章 軍醫護士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92章 與時俱進第474章 突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