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

田景所說的僧人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地下工作者,我說道:“遊方僧人,行者復延,田景,此人有何特徵。”

“回皇上,此人自稱‘復延’,做行者打扮,身材高大,面相英俊,所持口音乃是典型的川中方言。”

“通醫術的遊方僧人,來自臨安。”我小聲地重複了一遍,突然想起延福寺給我看相的璉真大師,他也是我在臨安唯一有過接觸的僧人,不過口音卻是完全不對,璉真所說的是一口標準的北方話,和川中方言截然不同,

按照田景的敘述,這位遊方僧人要嘛就是敵對國派出的細作,要嘛就是逆反者的殲細,這種情形在後世的諜戰書上多有提及,

“田景,你們苗寨有沒有見過這位名叫復延的畫師。”

田景想了想,隨即搖頭道:“沒有,皇上,如果復延之名是真實的,那就可以從官府核發的度牒上查實其身份。”

所謂度牒,就是古代僧尼出家時由官府頒發的憑證,相當於出家人的身份證件,據說,度牒始於唐朝唐明皇時期,到了宋朝,度牒成爲國庫的收入來源之一,也不知是自北宋哪位皇帝起,官府在頒發度牒時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當時的朝廷認爲,僧尼在出家之後,就被免除了稅賦,可以不勞而獲,所以朝廷收取度牒費也屬正常,

到了南宋,高宗帝延續了這種做法,後面的皇帝也都全部照搬,而且越演越烈,使得整個南宋出賣度牒的情況更勝於北宋,只要朝廷一旦缺錢,就會印製大量的度牒,賣了換錢,據史書記載,賈似道就幹過倒賣度牒之事,

對於僧尼出家,宋朝有着嚴格的規定,不是誰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得先提出申請,經官府批准後,繳納一定的費用,才能得到度牒,

《水滸傳》中也有相關的內容,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外逃時遇見趙員外,那趙員外對魯智深道,“我已買下一道五花度牒在此,只不曾有個心腹之人了條願心。”於是,魯智深便拿着這個買來的度牒出家爲僧,成爲正規的佛門中人,

“如果復延之名是真的,那從度牒上當然可以查到線索,只是朕認爲,這復延之名十有**乃是僞造的。”我知道,間諜是不會留下真名的,

田景道:“恩,很有可能。”

“此事朕知道了,只要這復延心存不軌,遲早會露出馬腳的,田景,朕也覺得此人有問題,如果再遇到此人,先扣下再說,對於企圖顛覆我大宋之人,自是不必客氣。”

“是,草民明白。”

“這次在鎮溪村見到田老先生,朕就不去苗寨了,等朕擊潰蒙古之後,一定會再來的,還有,朕這次是微服私訪,就你知道朕的身份,不可告訴任何人,對外,朕的身份是臨安獅峰商行的呼延公子,你也這麼稱呼朕就是了,至於田方,你要好好管教下,酒會敗事,別讓他破壞了鎮溪村漢、苗兩族之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良好氛圍。”

“是,皇上。”

“如果再遇到官府對你們的不公正,就讓田醉顏轉告文天祥吧,朕會依照律法來解決,不過呢,你們可不能再次聚衆鬧事了。”

“皇上,草民不敢。”田景猶豫片刻,繼續道,“皇上,草民還有一個小小的願望,不知當講不當講。”

我剛欲起身離去,聽田景說還有一個願望,便道:“說吧。”

“草民有兩個兒子,長子醉顏,皇上見過,次子修顏,去年十二月剛滿二十歲,自幼便被我苗家首席大巫師姜央指定爲下一代大巫師的繼承者,我苗家有一種傳統的習俗,那就是被選定的大巫師們都要在五十九歲時前往湘西深處的九黎山接受守護者的九道測試,如能通過,則會繼承上一代守護者的神位,成爲新一代守護者,這九道測試中的第一道就是要在進山之前陪同聖人遊歷天下,聖人之修爲越高,則通過第一道測試的可能姓就越大,草民以爲,當今聖人之首,非皇上莫屬,故草民斗膽懇請皇上,讓犬子修顏跟隨皇上。”

“守護者,你們苗家也有守護者嗎。”我一聽來了興趣道,“老先生,你先和朕說說這守護者是怎麼回事。”

“皇上也知道守護者。”田景驚道,

“恩,漢人也有守護者之說。”

田景道:“既然皇上知道,那草民就簡單說下,草民所說的守護者乃是我苗家的守護神,此事在我苗家中只有三大頭領和大巫師們才知道,古老相傳,遠古時期的戰神蚩尤乃是我苗人的先祖,數千年前,蚩尤大神率九黎七十二部落北上,與炎黃率領的華夏族決戰於涿鹿,後兵敗,蚩尤大神的親弟弟蚩姆代替身受重傷的蚩尤繼續戰鬥,在涿鹿西部的黃羊山被黃帝手下大將應龍、風后等聯手所殺,蚩尤大神在手下護衛的拼死護送下,逃回了南方,並隱居在湘西深處的九黎山中,由於在和黃帝一戰中受傷太重,又經長途顛簸,所以蚩尤大神隱居後就再也沒有出世,而我苗家先人也因爲羣人無首之故,四分五裂,被迫四處遷徙,大約兩百年後,也就是唐堯(堯舜)時期,出現了第一位守護者,這位守護者帶領苗人們建立了三苗部落聯盟,之後,後代的守護者又帶領苗人經過數次大遷徙,才形成了今曰之苗族格局,據說,上一次守護者現世還是三百多年前的事了,按照姜央大巫師的說法,在這三百年間,我苗人之中再無大巫師能夠得到守護者的垂青,所以守護者的傳人始終空缺。”

田景嘆了口氣繼續道:“三百年來,不斷有大巫師在五十九歲時深入大山之中,接受守護者的九道測試,但大多數大巫師連九黎山的地點都沒能找到,皇上,據進入過九黎山的大巫師們說,進入九黎山的位置是在不斷變化的。”

“位置變化。”我驚訝道,隨即想起帝王谷內堂的入口也是一樣,並非固定的,

“是啊,皇上,這一點大巫師們都無法理解。”

“恩,這可能是空間錯位之故。”

田景道:“空間錯位,這又是什麼。”

“這是一種高深的科技理論,有些類似人類常說的緣分,能夠找到入口者,就表示和守護者有緣。”

田景點點頭,接着講述道:“二十年前,當時的姜央大巫師正好年滿五十九歲,也進入了湘西深山中,皇上,這五十九歲之故是因爲當年蚩尤大神進入九黎山時正好五十九歲,姜央大法師文武雙全,實爲我苗人中百年難遇的英才。”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問道:“那姜央巫師找到九黎山了嗎。”

“找到了,但是,據姜央大巫師說,他連第一關測試也沒能通過,不過,姜央大巫師卻得到了守護者的旨意,說他修行之力雖然極高,只是慧根不足,即便能通過後面的七道測試,也無法接受第九道測試,也就是傳承,皇上,這姜央大巫師在離開九黎山時,上代守護者傳言讓他前往草民這裡的苗寨,說苗寨中即將有位慧根頗深的嬰兒臨世,可爲大巫師之傳人,倘若機緣巧合,二十年後會有聖人途經鎮溪,只需跟隨那位聖人歷練,便可修得慧根圓滿。”

“我是苗族守護者所說的聖人嗎。”我暗自想道,

漢族守護者,苗族守護者,如果我就是苗族守護者言中的聖人,那我真的就是華夏一族的救世者了,我首先感到的不是興奮,而是深深地覺得我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如果我不能帶領大宋中興,那我就是華夏民族的罪人,知道歷史進程的我,當然清楚後面八百年的經歷,蒙古一統,滿清入關,西方列強入侵,就連小小的曰本也讓我國陷入到八年艱苦的抗戰之中,

田景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道:“當今天下,聖者莫過於皇上,皇上,我苗家之人素來不會敬佩外族人,但草民卻極爲佩服並信任文大人,而文大人對於皇上的推崇,那是絕對的虔誠,所以草民認爲,皇上就是守護者所說的聖人,這才斗膽懇求皇上。”

“田景,說說田修顏的情況吧。”

“是,皇上。”田景頗爲驕傲道,“皇上,犬子修顏自幼便跟隨姜央巫師修行,不是草民自誇,論武學,整個苗寨,包括其他兩處大寨,也無人是犬子之敵,另外,犬子還從大巫師處學會了苗家醫學,曆法等,草民相信,在皇上的教導訓示下,犬子一定會成爲皇上的好幫手。”

有關守護者之事我都很有興趣,既然田修顏是守護者選中的傳人,管他是哪一族的守護者,只要是我華夏之人,就一定會成爲我的強助,而且我也可以從他身上多瞭解些守護者的情況,

我想了想道:“田景,令公子現在何處。”

“回皇上,就在村內。”

“是嗎,怎麼令公子沒有住在苗寨。”

“回皇上,這是姜央大巫師之意,自去年十二月一曰起,犬子年滿二十之後,便住在了鎮溪村內,也因爲這點,草民纔在這裡開設了結義樓。”

“那好,你讓人通知他前來此處見見朕,哦,不,見見呼延公子。”

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32章 李北洋第84章 謝氏數字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325章 無頭案第154章 破局第469章 鬥將第386章 失憶第44章 夜襲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135章 蒸汽機第96章 命相之術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431章 老外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89章 練劍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552章 洺州巷戰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14章 餞行第451章 同福鎮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495章 風揚陣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44章 夜襲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83章 守護者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198章 結義第299章 許願第432章 尼娜女士第260章 面試第484章 大理城第156章 太守碑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87章 雙驕之戰第220章 軍務院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325章 無頭案第53章 方靈返京第521章 北伐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4章 和諧家宴第273章 紅會會歌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82章 禁軍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402章 論戰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457章 英雄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73章 新科三甲第359章 極刑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16章 張三丰第72章 臨安大學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381章 帝王谷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99章 忠靖王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37章 游擊隊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135章 蒸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