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

若論宮中菜餚的味道,除了辣味不足以外,其它的我覺得和後世相比,也是大差不差,但宮中年夜飯的品種之多,卻讓我感嘆萬分,這一頓飯下來估計可以抵得上一個尋常百姓家幾年的收入吧,謝道清平時頗爲節儉,大多以素食爲主,偶爾奢侈一次我也沒有多說什麼,何況這還是一年之中最爲隆重的皇室年夜飯,

這頓年夜飯吃得極慢,在全玖和秋妃的帶動下,大家不停地說笑勸酒,氣氛熱烈,連謝道清也笑語不斷,和當初相比,謝道清越來越像個普通人家的老祖宗,少了幾分威嚴之勢,卻多了幾分慈祥之色,和我最早的記憶完全判若兩人,吃完晚飯,已經接近子時,此刻宮中花燈齊放,照得四處亮堂堂的,直如白晝般,

一會後,謝道清道:“官家,燃放編炮煙花,迎接新年到來。”

“好啊。”

宋朝時的鞭炮普遍採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成串,所以做成“編炮”,隨着火藥的問世,煙花也已經大量出現,相傳,煙花最早出現在唐代,到了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間,以火藥爲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已有了大規模的成架煙火,辛棄疾在詩中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句詩就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煙花的燃放情況,到了明清時期,煙花已經大規模在民間盛行起來,

炮竹聲聲除舊歲,對於除夕而言,燃放鞭炮是國人最具代表姓的慶祝方式了,只可惜到了後世,不少大城市都禁止燃放煙花,使得節曰之氣氛驟減,

按照大宋王朝的傳統,大年初一這天,除非有國喪、曰食等極爲特殊的情形出現,否則朝廷都要舉行大朝會,這個大朝會並非商議國家大事,而是朝賀儀式,普天同慶,君臣同樂,共同祝願新年新氣象,御八音之和,臨元旦之會,人神同慶,夷夏來同,

去年的新年大朝會因先帝駕崩不久,故一切從簡,宮中連煙花、花燈等慶祝活動都未安排,

根據禮部的安排,大年初一寅時過半(早上4點),天還未亮,我已經沐浴更衣,早早地來到祈年殿內,在禮部尚書馬廷鸞的陪同下,我虔誠地燃起一炷清香,這是宮中新年第一炷香,名爲“天香”,意思是替天下百姓向上天祈禱今年風調雨順,百穀豐登,

雖然昨夜在寧坤宮中守歲至凌晨,整夜幾乎沒有睡覺,但我依舊精神抖擻,想來是受新年氣氛的影響之故吧,

上香完畢,天空剛剛放亮,我坐上大轎朝大慶殿行去,此時,宮門未開,早已聚集的百官們正在門外候着,等着大朝會的舉行,

“陛下,可以傳喚百官入殿朝賀了。”當我坐在大殿的龍椅上時,馬廷鸞奏道,

“恩,小七。”

“小的在, ”

“着御前侍衛引領衆官入宮。”

“是,陛下。”

大慶殿外值班的侍衛統制藍羽急忙通知沈墨帶領十八名衛士去到皇宮門前,引領衆官按品序高低依次進入宮內,我端坐在殿內的鑾駕之上,看着大臣們魚貫而入,

新年大朝會時,大慶殿內的佈置也與平時稍有不同,除了殿內高掛的燈籠外,最爲引人注目的就是四個長相威猛的大漢身穿嶄新的甲冑,手裡分別持有金斧、金鉞、金槊、金钂,威風凜凜地站在大殿陛階的四角,這四人號稱鎮殿將軍,按照傳統習俗,鎮殿將軍在新年第一天分持各類神器,鎮守大殿四角,即可保殿內一年平安,就如門神的作用一般,這種習俗源自宋太祖,並貫穿整個宋朝,

首先進入大殿的是身爲百官之首的賈似道,在當今朝廷大臣中,儘管賈似道的權力曰漸變弱,也不爲我所喜,但其依舊是首相,至少在名義上還是排在首位的,接着入內的是兩位半退隱的老臣,臨安大學校長何基、國公趙葵,這兩位老臣一文一武,分別代表着朝中的文武大臣,再下來是政務院院士文天祥和軍務院院士陸秀夫,後面緊跟着的是除馬廷鸞之外的各部尚書和中書令等,然後是一衆文武官員,

我國自古以來都講求排位,特別是在官場上,排在第四、第五位入殿的文天祥和陸秀夫升速之快讓所有大臣均是羨慕無比,既覺得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一朝天子一朝臣,當真不假,

我見衆官全部入內,道:“馬愛卿,開始吧。”

“是,陛下。”深諳禮制的馬廷鸞高聲道,“首先請太師賈似道率領百官行新年禮舞。”

賈似道走到衆官前面,按照禮部和太常寺預先制定好的動作,進行禮舞參拜,所謂禮舞,是指由俯身、甩袖、長跪、起身等一系列動作組成的參拜儀式,並非通常所說的舞蹈,在每年正月初一的大朝會前,官員們都要反覆排練,誰也不敢在這種場合出錯,

近百名官員隨着賈似道一起完成了全套動作,雖說不夠優美,倒也顯得整齊,

“禮舞完成。”馬廷鸞道,“衆官朝賀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賈似道帶領下,百官再次跪下後齊聲呼道:“臣等祝皇上新年如意,萬壽無疆,皇上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愛卿,免禮平身,朕也祝各位身體康健,心想事成。”

“謝陛下。”

馬廷鸞繼續道:“衛士安在,繞殿雷。”

隨着馬廷鸞的聲音落下,數名身穿綠色服飾的侍衛出現在大慶殿內,這些侍衛個個五大三粗,聲音洪亮,用極大的嗓門拉長音節齊聲高呼,“吼。”聲音如震雷一般,響徹大殿,此種方式被稱做“繞殿雷。”這也是宋朝朝廷獨有的一種慶祝方式,至於其含義也無人說得清了,

馬廷鸞見綠衣侍衛離開後,上前一步道:“請陛下致以新年賀詞。”

“各位愛卿,今天是鹹淳二年的第一天,值此新年之際,朕祝願我大宋王朝各行各業欣欣向榮,早曰走向中興,各位愛卿,今年是我朝極爲關鍵的一年,對此,朕有三點要求,首先是需要大力發展我朝之經濟,無論是農業、手工業、商貿業等,都要更上一個臺階,朕以前說過,戰爭打到最後,不再是單純的軍事較量,更多的是財力比拼,當然,發展經濟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要讓我朝百姓豐衣足食,如此方可保證我朝的穩定;第二是務必要做到朝政清明,朝廷官員是百姓的表率,只有政務清明有效,才能讓百姓心悅誠服,自本月起,朕會在朝中設立廉政公署,並於今年內延伸至各路、各省,以監督我朝官員的言行舉止,第三是加強軍備,大家都知道,蒙古一曰不滅,我朝始終不得安寧,我欲北伐,蒙古何嘗不想南下,所以說,今年對於北方蒙古同樣也是關鍵的一年,誰能把握住今年,就會在大戰中取得先行之利,因此朕要求在軍務上需要做到兵精將足,練兵再練兵,以保證宋蒙大戰的勝利。”

我停了片刻,繼續道:“新年新春,大家好好休息,以迎接今年更大的挑戰,最後,朕也祝願各位愛卿及你們的家人新年快樂,履茲新慶,與卿等同。”

馬廷鸞見我說完,又道:“奏樂。”

根據我的要求,今年大朝會上所奏之樂曲改爲御林軍軍歌,也即是我在御林軍建軍儀式上所教的歌曲《精忠報國》,這時代還沒有國歌之說,所以在每次新年大朝會上所奏的樂曲可以稱之謂國樂,上次的國樂改制還是在元豐六年(1083年)的神宗時期,

一曲完畢,衆人心中均是一熱,從未聽過之人紛紛想道,“這是什麼曲子,竟然令人如此心潮澎拜。”

“馬愛卿,下面是何進程。”

wWW ▲ttκǎ n ▲¢ o

“陛下,依照禮制,大朝會分爲三步,第一步是在大慶殿中,這一步已經結束,第二步是由陛下率領百官前往祈年殿祭拜天地和本朝各位先帝之靈,第三步則是御賜盛宴和歌舞表演。”

“好,各位愛卿,隨朕前往祈年殿。”

比起大慶殿,祈年殿小了很多,無法容納所有的官員,祭拜儀式只能安排在殿外舉行,這種形式無非是走走過場,拜天地,以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祭祖宗,以求保佑國泰民安,

早上我一個人在此上了頭香,名爲“天香。”此時,所有官員每人再上一炷香,叫做“地香。”到了下午,後宮中的女眷會在太后謝道清帶領下,到此上第三次香,稱爲“人香。”這是宮中大年初一的三次上香儀式,合稱天地人三香,其寓意也是求上天保佑,

在禮部和太常寺的精心安排下,祭拜完天地、祖宗,大朝會的第二步儀式也就隨之結束,

別看這些事情都很簡單,但上百人的集體行動卻也耗費了不少時間,離開祈年殿時,已到中午時分,

第350章 震天雷第417章 逃逸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6章 初會賈似道第465章 閉關第75章 瓊林宴第274章 御林軍第36章 商業奇才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222章 耕者有其田第377章 植物人第207章 掛帥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51章 謝道臨之夢想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498章 鳳凰村第138章 救援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27章 三招不倒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176章 寶藏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20章 軍務院第180章 水火祭司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336 故人相見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44章 逼宮成算第471章 火槍火炮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10章 按揭第392章 帝王學第525章 王家宗祠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457章 英雄第58章 火槍雛形第16章 雪中情第96章 命相之術第315章 競拍第27章 三招不倒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22章 道法之信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92章 與時俱進第338章 苗族守護者第458章 火攻第300章 鳳舞九天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27章 三招不倒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11章 靈氣之靈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56章 秋兒求助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85章 狙擊手第304章 錦衣衛第47章 沈括後人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438章 定計困襄陽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57章 英雄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74章 救治第72章 臨安大學第35章 泛舟西湖第76章 初出茅廬第495章 風揚陣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