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主帥人選

我沒有時間去思索范文虎轉變的原因,接着又道:“下面朕來說下臨安戰區,臨安戰區的設立有兩個目的,一是協助御林軍拱衛我大宋行在所(京師),二是作爲機動部隊,隨時可能會支援其它前線戰區或者另作它用,你們剛剛都聽到了朕對於御林軍建制的講述,順便告訴大家,北伐的主帥會由朕親自擔當,御林軍自然也會隨同出征,臨安戰區的編制,朕打算定在四萬人左右,由三個廂的兵力組成,其中兩萬人來自禁軍,另外兩萬人同樣在民間重新招募,其建制會沿用我朝原有的軍制格局,也即是廂、軍、營、都的格局,至於臨安戰區的主帥人選,朕目前沒有合適的人選,大家覺得有沒有適合的,可以推薦。”

御林軍主帥之位大家都知道會由我的心腹擔任,所以無人眼紅,也不敢有什麼想法,而對於臨安戰區的主帥人選,每人卻都有自己的打算,希望能用自己的親人好友,畢竟這也算是京城衛戍部隊的老大,其地位之高,看上去怎麼都要高過其它戰區的制置使,

只不過誰也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一時間會場變得沉默起來,當然,我也知道,宋朝末年已經沒有什麼聲名卓著的大將可以選擇了,

李北洋見左右無人說話,便第一個起身道:“臣建議由老將曹士雄出任臨安戰區統帥一職。”

曹士雄是理宗時期的一員大將,和高達,向士壁齊名,姓情剛直,賈似道得勢後,立即作威作福,向理宗讒譖在軍營中對他“無禮”的曹士雄與向士璧,稱其曾在軍中貪污及盜取官錢,結果兩人均被流放外,後來,向士壁含冤而去,曹士雄則在太后謝道清的干預下,於理宗景定四年回到臨安,布衣在家,

“恩,各位繼續。”

陸秀夫道:“陛下,曹士雄雖然是我朝名將,但其年歲已高,臣恐其體力不支,臣提議由嘉熙二年(1238年)進士印應雷擔任其職。”

“印應雷,何許人也。”對於此人,我一點沒有印象,在腦海中搜索了下趙禥的記憶,也是空白,

“陛下,這印應雷乃是靜海人氏,後遷居常熟,寶祐二年(1254年)出任和州守,赴任時,恰值蒙古兵入侵,印應雷以沿江制置使邱嶽之命,車兵突入和州,擊退蒙古兵,因其姓格怪異,不拘小節,又惡理學,故不爲先帝所喜,被罷官,現閒居在家。”

“恩,也可算作一個人選,各位愛卿,都可以說說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朕一貫主張,在會議時可以暢所欲言,但在會議結束後,一旦形成了決議,就需要無條件執行了。”

“老臣舉薦王堅王大人之子王安節擔當此職。”以魯國公身份參加會議的老將趙葵道,

王堅我知道,乃是孟珙部將,以指揮釣魚城(今屬渝城)之戰而出名,

開慶元年(1259)二月,蒙古蒙哥大汗親自率軍圍攻釣魚城,在王堅的率領下,從二月到五月,宋軍多次擊退了蒙古攻城之銳卒,六月,又擊退攻佔外城馬軍寨的蒙古軍,蒙古先鋒大將汪德臣被擊傷而亡,七月,蒙哥親自督戰,亦被擊傷,並死於軍中,蒙哥大汗縱橫歐亞,用兵如神,歐洲人稱其爲“上帝的神鞭”,最後卻是死在王堅手裡,蒙哥死後,蒙古軍遂撤圍而去,王堅因功卓越,升任侍衛步軍司都統制,後受到賈似道的排擠,抑鬱病卒,

這段歷史在金庸筆下,描述爲楊過之功,

釣魚城守衛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防禦戰之一,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古代戰爭館還特意製作了釣魚城古戰場的沙盤模型,以展示其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重要地位,

趙葵繼續道:“王堅之勇,我朝路人皆知,其子王安節少從其父,守合州有功,現於家中丁父憂。”

這三人似乎都和賈似道有所恩怨,我將目光轉向賈似道:“師臣,你看呢。”

“但憑陛下做主。”賈似道淡淡而言,

我也不明白賈似道在想些什麼,對於這臨安戰區的主帥人選似乎漠不關心,這與其在軍改會議時的態度截然不同,在臨安戰區的統帥人選上,賈似道一黨集體投了棄權票,

我點點頭道:“君實,立即徵招這三人入宮,朕會逐一審視。”

陸秀夫答道:“是,陛下,臣領旨。”

“各位愛卿,你們如果還有其他的合適人選,也可以在戰區統帥正式任命下達之前上奏於朕。”只有這三名候選人,我覺得好像有些少了,

“是,臣等遵旨。”

“好,下面是最後一個戰區,廣南戰區。”我停了停,喝了口茶潤潤喉嚨道,“廣南戰區位於我朝的南面,其南部與安南藩國交界,西與原大理國接壤,自蒙古奪得大理之地後,廣南的軍事價值便凸顯出來,因此,朕打算成立廣南戰區,其目的朕之前也說過,是爲了防止蒙古人從原大理之地入侵我朝,反過來也可以講是我朝北伐時的一路大軍,還有就是震懾南方藩國,當年的儂智高之亂大家都記得吧,對於廣南戰區,朕打算按照兩個廂的兵力組建,人數大約在兩萬多,和臨安戰區一樣,戰區建制沿用我朝原有的軍制,其兵力一半來自禁軍,一般在當地招募。”

陸秀夫心裡默算下說道:“不對啊,陛下,禁軍一共有七萬多人馬,而這三路大軍所吸收的禁軍只有三萬五千人左右,還有多出一半的禁軍沒有去處。”

我笑道:“君實,你算得沒錯,禁軍中有不少老弱病殘,借這次機會可削除軍籍,回鄉務農,或任便居止吧,朕說明下,這點不僅僅是針對禁軍來的,各戰區也需要淘汰不合格的將士,爲我朝募兵制的改革做好準備。”

“是,陛下聖明。”

“接下來,大家商議下這廣南戰區的主帥人選。”

這一次,賈似道難能少見地率先言道:“陛下,老臣保舉我朝殿前副指揮使范文虎擔當此職,範副指揮使從軍多年,身經百戰且又常年管理禁軍,所以臣以爲,遠在千里之外的廣南戰區統帥人選,範大人是不二人選。”

“恩,師臣之舉薦,朕會優先考慮的,各位,還有其他的人選嗎。”

“陛下,臣也認爲范文虎適合此職。”兵部尚書範文煥也附和道,

直覺告訴我,賈似道一黨爭取廣南戰區統帥之位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這之前,人人都在猜測這三支軍隊的統帥會是誰,大家一致認爲御林軍統帥會由我身邊的寵臣擔任,大多數人猜測的是陸秀夫,幾乎沒有人猜到會是太后之弟謝道臨,對於臨安戰區統帥的人選,猜得最多的是由范文虎出任,原因是范文虎本身就是禁軍中軍職最高者,也有人猜測是賈似道兼任,根據平衡法則,皇權和相權各居其一,皆大歡喜,至於廣南戰區,似乎沒有多少人有興趣,畢竟太過遙遠,

賈似道放棄臨安戰區,轉向廣南戰區,倒是符合兵法之道,集中力量攻擊弱點,

只是廣南戰區離臨安十分遙遠,范文虎願意嗎,

我想了想問道:“範愛卿,你自己覺得呢。”

范文虎忙道:“臣聽從陛下安排,臣願意爲陛下守衛疆土。”

“恩,愛卿有此志向,朕會慎重考慮的。”

“謝陛下。”

我繼續問道:“還有何舉薦嗎。”

在議論臨安戰區主帥時,賈似道一黨集體不語,輪到推舉廣南戰區主帥時,則只有賈似道一黨提議,其他人似乎默契地在配合着,

看來還是能夠擔當一方統帥的將領的確太少了,我暗自嘆道,像歐陽建青,夏青等年輕人資歷尚淺,即便是陸秀夫,文天祥等人也暫且無力出任封疆大吏,官場之道並非只看能力,還要看其綜合實力,雖然歷史上的范文虎總打敗仗,但其在朝中的資源人脈卻是足夠的,當然,這是建立在相權一黨的基礎上的,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皇權相權之爭中,賈似道雖然落於下風,但其勢力盤根錯節,也不是我輕輕鬆鬆就能收回的,

宋理宗後期,賈似道在朝中潛心經營了十餘年之久,可以稱得上是權傾朝野,而宋理宗又少管朝事,無形中就給人們造成了一種賈似道就是宋朝當家人的印象,就連北方蒙古的高層也是如此認爲的,因此在蒙古人的決策中,把“消滅”賈似道作爲首要大事,他們一致認爲,宋朝如果沒有了賈似道,一定會亂成一團,

自郝經迴歸後,重新審視了宋朝的朝廷,自蒙古所掌握的宋朝情報來看,郝經潛意識地感覺到宋朝的新皇帝纔是更加可怕之人,然而,郝經畢竟沒有和我這位新皇帝打過交道,所以,也僅僅是停留在猜測階段,並不能改變蒙古對於宋朝的既定國策,

歷史上的忽必烈對於賈似道的評價就很高,在《元史》中,忽必烈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上曰:‘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衆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這段話是忽必烈對於賈似道的評價之一,意思是說,敵軍城裡面只有個姓賈的置帥(制置使),你帶領十萬衆不能勝,打了數個月也沒拔下這座城池,你們的罪過啊,

陸秀夫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暫時沒有。”

如果按照推薦的名單看,御林軍主帥屬於皇權後權一派,廣南戰區主帥是相權一黨,臨安戰區則屬於中間派別,這倒也符合了平衡法則,

我見衆人又開始沉默起來,便道:“既然如此,那也按照朕前面的說法,各位有合適的人選可以上奏於朕。”

臨安戰區主帥的提名只有三人,我已經嫌少了,沒想到廣南戰區主帥的提名竟然還要少,只有一人,

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461章 晉升副帥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27章 試槍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454章 樊城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7章 龍牙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07章 大會戰(二)第462章 烈焰槍法第10章 可恨可嘆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48章 女中豪傑第316章 張三丰第1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45章 巧合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451章 同福鎮第153章 劍痕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68章 以剿代練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399章 忠靖王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413章 方言第4章 後宮之主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42章 天龍寺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89章 四絕陣第555章 談心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1章 先帝託夢第33章 李庭芝的三個問題第5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0章 可恨可嘆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359章 極刑第68章 以剿代練第553章 光復洺州442章 將門虎子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423章 下江南檄第127章 試槍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451章 同福鎮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92章 反腐總動員第554章 木馬計第97章 拍賣會的意外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03章 大理段氏第538章 神君第526章 書院山長第25章 星星之火第61章 開源節流第279章 當世高手第381章 帝王谷第344章 舍利畏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75章 瓊林宴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538章 神君第129章 夢魘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20章 戰俘第18章 公田法之爭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84章 謝氏數字第85章 武舉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527章 鄧州縣令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53章 連過兩關第532章 國號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