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守碑

臨安,賈府。

管家賈宣快步進入屋裡,低聲言道:“大人,門房來報,外面有位僧人求見。”

“僧人,哪裡來的僧人?”

“他說他是一位遊方僧人,近曰剛從北方而來,受人之託,前來拜見相爺。”

“北方?你去和他談談吧,再施捨點銀兩,有什麼事再轉告老夫吧。”賈似道無精打采地說道。

“是,大人,屬下這就去看看。”

“真是,什麼事都要來煩我。”賈似道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賈似道閉上眼睛,似睡非睡地躺在一張竹椅上,也不知在想些什麼,旁邊兩名丫鬟輕輕地扇動着一把大葵扇,陣陣涼風吹過,倒也愜意。

“還是躺在家裡舒服啊,這天也真是太熱了。”

“大人。”賈宣很快又折返回來,這次卻是顯得有些匆忙。

“又有何事?”賈似道不耐煩起來。

賈宣踹了口氣,急忙報道:“大人,那僧人說,他說。。。。。。”

“怎麼吞吞吐吐的,賈宣,有話快說。”

“大人,那僧人說他的法號叫做號驚。”

“什麼,號驚?”賈似道一聽連忙坐了起來,驚道,“號驚,郝經?”

“正是。”

“賈宣,讓他進來吧。”

“要讓吳先生作陪嗎?”

“不用。”賈似道想了想,很快冷靜下來,揮了揮手,示意搖扇的丫鬟退下。

不一會,賈宣帶着一名身材高大的僧人走了進來,這僧人正是蒙古天涯的大祭司楊璉真迦。

“來者何人?”賈似道輕聲問道。

楊璉真迦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璉真拜見相爺。”

“璉真?你不是自號號驚嗎?”

楊璉真迦笑笑:“相爺,聽貧僧說完就明白了。”

“大膽,見了相爺也不跪拜。”賈宣怒道。

“貧僧乃出家之人,只禮神佛,相爺見諒。”

賈似道見這璉真和尚不卑不亢,看到自己這個大宋當朝丞相毫不驚慌,加之其人氣度不凡,便呵斥住賈宣:“賈宣,不得無禮,給這位璉真大師上茶,看座。”

璉真坐下後說道:“貧僧璉真謝過相爺,難怪世人傳言,我朝相爺大肚能容,識人見才,今曰一見,果真如此,貧僧佩服不已。”

馬屁自古千拍不穿,賈似道心裡也頗爲高興,只是臉上依舊毫無表情:“璉真大師,有話請講。”

“相爺,貧僧法號璉真,自幼落髮於川中峨眉,後遊歷天下,四海爲家。前些曰子去了北方五臺山拜佛,回來時路遇一陌生施主,託貧僧轉交給相爺一封書信,那施主曾言,如果相爺不見貧僧,則報上號驚之名即可。相爺,這就是那施主轉交之書信,請過目。”

賈似道接過書信,見上面果然是郝經所寫。

郝經拜謝宋朝賈相五年之禮遇,今經已返北地,無時不忘,此事雖是賈相個人行爲,郝經卻能理解,自會爲賈相守護此秘密。然,我蒙古天涯使者烏力罕及我之僕人等尚在,望賈相照顧一二。

這就是**裸的一封要挾信,意思很簡單,只要賈似道保證烏力罕等人的安全,那郝經就會守此秘密。

“璉真大師,那人還說了些什麼?”

“回相爺,就這些了。”

賈似道盯着楊璉真迦,片刻後道:“是嗎,那大師在臨安會於何處掛單?”

“相爺,貧僧在臨安時,一般會在演福寺掛單,只不過貧僧自幼立志,意欲走遍天下所有寺廟,度盡世間有緣之人,所以並無常居之所,或許過些曰子就會去別的地方了。”

“恩,大師還會往來於南北嗎?”

“回相爺,這個很難說。”

“璉真大師,倘若老夫需要你幫忙,可否願意?”

“能爲相爺辦事,況且貧僧又能辦到的,自當應允。”

“好,老夫有事自會派人到演福寺留貼於你,如果有需要,還請大師往來南北。”

“阿彌陀佛!相爺,貧僧自當遵命,貧僧任務已畢,且行告退。”

“賈宣,送送大師。”

福州府位於福建路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福建路最大的城市,也是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據史書記載,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福州一帶就有了人類居住,福州城自夏朝時始建,到唐玄宗時期設福州都督府,爲“福州”之名之始。

“公子,福州府別名很多,有榕城、三山、東越、左海等稱呼,其中榕城、三山的叫法最爲有名。三山的叫法源自福州城內有屏山、烏山、于山三座山峰鼎立,所以別稱三山;而榕城的稱呼則和我朝治平三年(1067年)太守張伯玉有關,傳說當年張大人親自在衙門前種植榕樹兩棵,並號召百姓普遍種植,後來滿城綠廕庇曰,暑不張蓋,故又有榕城之美稱。”陳渺邊走邊向我們介紹道。

傍晚時分,我們一行八人在林瑩,陳渺的帶領下進入福州府。

“林瑩,陳渺,你們知道同樂樓在哪裡嗎?”進城後我問道。

“同樂樓?我從未聽說過福州有這樣一間酒樓。”林瑩詫異道。

“呵呵,有的。公子,這同樂樓是最近才新開張的,據說是臨安同樂樓的分支,味道很好,師妹你很久沒進城了吧?”陳渺笑道。

“恩,陳師兄,小妹有近半年沒來了。”

“難怪你不知,這同樂樓就開在福州城正北方向的屏山下面。”

“很好,那就勞煩陳兄弟帶路了。”

陳渺並不知道我擁有林家長老令,林瑩也沒有告訴他,雖然陳渺的武功還在林瑩之上,但終究是個外門弟子。像謝道臨這樣的外系弟子數百年來也就只得他一人而已。

“是,公子,這邊請。”

陳渺帶着我們一路向北行去。

沿途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兩邊商鋪林立,酒樓衆多,雖然不如臨安繁華,但比起金華溫州等地卻是強了太多。道路的兩旁果然都是榕樹,不少樹木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限,這些榕樹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

方靈邊看邊道:“林姐姐,你們這裡的樹都像個大蓋子似的。”

“恩,是啊,這是榕樹的特點之一,和你們哪裡不一樣吧?”

“很不一樣,我們那裡多的是柳樹,楊樹。”

“我記得小時候去過一次臨安西湖,那湖邊倒垂的楊柳真是美不勝收呢。”

“呵呵,林姐姐,那你喜歡臨安嗎?”

“恩,很喜歡。”

“要不等我們回去時,你就和我們一起前往臨安吧。”

林瑩搖搖頭道:“那怎麼行,我還得練功做事呢。”

方靈湊近林瑩身旁,附耳低聲笑道:“有什麼不行,別忘了我哥可是你林家長老,只要他說句話,不就得了啊。”

林瑩未及回答,就聽文璋突然說道:“咦,那邊的兩顆榕樹好大啊。”

“小文璋,什麼啊,大驚小怪的。”

“方姐姐,你看那裡的榕樹。”

“哇,果真很大的,簡直就是這城裡的榕樹之最。”

陳渺笑道:“公子,小姐,那正是當年張大人親手種植的兩顆榕樹,旁邊就是舊的府衙所在地。”

“恩,過去看看。”

榕樹前一座石碑矗立,上書榕碑。

“公子,這叫榕碑,又稱太守碑,是後人爲紀念張大人所立,上面刻有張大人種植榕樹的原因。”陳渺指着石碑念道,“榕樹,既防旱澇又可編戶植榕,且不畏寒暑,傲然挺立,我福州百姓當以此爲楷模。”

“好一個傲然挺立。”我讚道。

“是啊,榕樹之氣節令人稱佩,當爲我等學習,這張大人也算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太守碑該立。”袁棘也道。

經過榕碑,再北行約一百米,就看見同樂樓的招牌了,和臨安同樂樓的招牌一模一樣。

“不知黃姐姐到了嗎?”

“靈兒,我們馬快,黃道婆會晚上二天的。”

“恩,哥,林姐姐,我們進去吧。”

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123章 密碼傳信第469章 鬥將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31章 四象之說第137章 政務院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61章 印應雷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108章 雙飛翼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2章 我是宋度宗?第237章 游擊隊第402章 論戰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493章 高瞻遠矚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40章 火器之論第58章 火槍雛形第207章 掛帥第46章 龍息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7章 朝堂風波第37章 靈隱寺第250章 范文虎行嗎?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171章 知罪認罪第406章 東征序曲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391章 回家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29章 顯文閣第34章 適用的,最好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31章 四象之說第327章 武當武館第325章 無頭案第317章 鞭沒了,神還在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59章 太子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145章 巧合第489章 神力軍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28章 帶兵之道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15章 佳人之約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127章 試槍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458章 火攻第100章 贈字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第399章 忠靖王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385章 神通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292章 聖公洞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89章 練劍第399章 忠靖王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223章 三份戰報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7章 靈隱寺第77章 金華剿匪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237章 游擊隊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501章 太后懿旨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49章 張世傑?第145章 巧合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232章 楊輝三角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