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塵埃落定

秋去春來春又落,夏雨秋菊又幾重,然又見冬雪落。轉眼間又是一年半載。在這樣似是漫長,又似是舒緩的節奏裡,譬如說,賢妃王氏的夭折死嬰換皇后之子的罪名被揭露出來,鐵證如山,猶不知悔改,最終在所有證據都無能反叛之下,不甘的承認,她是因爲當年知道自己懷的孩子因爲初期用藥肯定不會是健全孩子,就索性打起了當時與她差不多時間有孕的皇貴妃的主意,也是嫉妒皇貴妃的超然,想讓她承受喪子之痛,不能那樣得意下去····

最終,雖然因爲七皇子的因故,給了王氏廢除妃位,一個體面的死法,卻是仍改不了,王氏最終被盛怒嘔心的永和帝賜死的結局。六皇子雖然因爲王氏保護的不錯,沒有插手那麼多事!

但是,這些年他被王氏養得傲慢自大,也沒少得罪人,做了不少暗中的事,這個時候,牆倒衆人推,這個時候揭露出來,自然也就被盛怒中的永和帝一舉從頭削到尾,什麼爵位都不存在,只剩一個光身皇子的名頭,被勒令在府中閉門思過,恢復的日子遙遙無期,步了大皇子廢太子的後塵。

而做爲七皇子妃的沈婉柔,還沒享受到幾分榮光,暢想的未來皇后的美夢就被一擊而碎,不止沒有任何的榮光,還被六皇子連累帶座,自然是不能甘心,當初的京都明珠,聲譽滿天下,素來驕傲的沈婉柔又怎麼甘心·····

只是,就連安國公府都被牽連,安國公府爺們的官爵都被一削到底,若不是還有羅老夫人在那裡撐着,不能有虧待功勳之後的名聲,安國公府的招牌卻是也要一致被摘下,又哪來的精力去拯救出了嫁的,沒帶來收益翻到了連累,就連宮裡的沈貴妃和天成公主都被連累,

讓安國公府自此一蹶不振的沈婉柔?吃了她的心都有了,沈婉柔不甘心的抱怨折騰,六皇子的消沉無指望,又是一對怨偶,可以共富貴,也不得不共苦難,皇家沒有休妻,自然也沒有和離!

天成公主被隨意指了個新科士子嫁了,婆家不過是個一點兒不顯眼的四品京官,夫君文弱書生一個,哪裡有任何能夠幫忙的地方?沈貴妃在當今下令禁足,沒有任何迴環餘地,孃家也沒有指望,帝王不如後宮,也只有心如死灰。閉宮不出,希望當今能看在曾經的情份上,對孃家有待些,不至於一削到底。

說到底,帝王恩澤,五世而斬,安國公府雖然世襲罔替,但是帝王不想讓安國公府一脈承爵,只要拖着不冊封,流露出行些許意思,她的孃家那些養尊處優的母親兄嫂子侄,都能被那些眼睛綠的活剝了。

隨着前朝的跌宕起伏,六皇子蕭禵被廢,三皇子也被斥責,帝王不再平淡,最與世無爭偏偏又是能力最高的額四皇子身世大揭秘,一舉成了中宮嫡子,永和帝不加任何掩飾,迫切雷厲風行的更改玉牒的舉措,一下子讓不管是之前已經有點兒察覺的老狐狸,還是等着結果的中立派,都看到了未來最明確的儲君方向!

這其中,無論是心有活躍的三皇子,還是被動的五皇子,或者有心無力的七皇子,一瞬間,都被潑了冷水一般徹底清醒過來,確定自己從任何方面沒有競爭的指望,無論是能力聖寵都比不過老四,一下子,也都不管是心甘情願也好,不甘不願也好,也擋不住大局的走向,蕭禛在經過一來一往的推拒之後,被奉上了儲君之位。

蕭禛在接手之前,就被永和帝專門培養過,他也是幼時除了太子之外,唯一被永和帝親自教養的皇子,帶到親手帶了蕭禛一段時間,確定蕭禛對於朝堂政事把握無誤之後,永和帝卻是將朝堂全權交給蕭禛監國,心疲力盡,也愧疚難耐,也是仿若突然間老了十歲的永和帝,則是靜養深宮,素來勤勉的勤政帝王,也罷朝不出。

他實在是亂了,爲了朝政,埋葬了最初的****,辜負了那誠摯的人兒,最終卻是讓她帶着無盡的遺憾早早撒手人寰。親生的孩子被人調換,爲了一個早夭的死嬰傷了身子丟了性命,他何止是對不起她!

若不是那個時候,因爲心裡那點兒狹隘,既想擁有她,又不想她有孕,壯大韓家的勢力,外戚專權,影響朝堂平衡,影響太子的地位,又哪裡會有王氏的膽大心黑,最終造成她早早離世·····

事實時間的證明,韓家的忠心毋庸置疑,是他狹隘,可是伊人已逝,他只能愧疚的憑弔她的音容笑貌,煎熬,總要看着他和她的孩子,那個優秀的孩子,穩妥無誤,他才能了無牽掛的離去。

或許真的是年紀到了,比起從前精力十足,總不感覺到累,如今,卻是拉不動十石的強弓,三石都快要變得勉強,手開始抖,眼睛開始花了,他也正是時候給他放棄了愛情,放棄了親情,拼下來的江山找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老四做爲他們的孩子,無論是能力或者是性情,都是最符合的,那一點兒瑕疵也就不再重要,只要老四能夠正常的生兒育女,有繼承人就不是問題。

蕭禛完滿達成他要名正言順的登位,再不留那樣讓人質疑的匆忙,儲君監國,曾經作爲至高者,他很明白上位者的心理,並不因爲手中掌權就萬事獨處,而是任何重要事務,在處理之前,都會給永和帝過一遍,讓永和帝藉此繼續把控朝堂的同時,雜務處理的麻溜得當,又在另一方面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和諧共處,讓素來多疑的永和帝也格外的放心!

朝堂上,儲君定案,自然那些跌宕起伏,也隨着儲君監國,帝王儲君融洽萬分的局面開始進入了緩和階段,又從緩和階段,慢慢想着欣欣向榮的階段過渡。朝堂平穩欣欣向榮,也自然帶動了整個京都的基調,都開始變得朝陽活躍起來,沉寂了近乎一兩年的京都,不如黑暗後的黎明,開始光明興盛活躍起來!

第七十五章 參雜第二百零一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喜欣第一百八十八章 對弈第三百一十三章 定期第三百四十五章 避火圖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雨腥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氏之氣第一百二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二十二章 一視同仁第三百五十八章 主意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親第三百二十五章 插手第四百五十章 花燭第四章 得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親們 雞年大吉大利,萬事如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接見第四百一十六章 礙眼第一百六十一章 講史第二百一十五章 見禮第三百七十一章 國粹第二百九十二章 達成所願第二百五十章 在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祈願第五百一十七章 嬉鬧第二百四十五章 虛驚第二百七十九章 醋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暖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挑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虛驚第四百五十二章 退堂鼓第二百六十一章 觸電第三百五十一章 晨起第三百四十三章 甜蜜第四百三十九章 下揚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借力打力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護送第一百三十四章 血雨腥風第三百三十三章 喜第五百二十二章 雪靈第四百一十四章 姻親第二百一十七章 紅茶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長第三百七十一章 國粹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得貴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青睞第三百一十五章 蛛絲第四百五十章 花燭第五百零八章 父皇第四百九十九章 驚奇第二百二十一章 暖心第二百二十章 彩鑽第五百零七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三十一章 啓程第九十三章 內慧第五百二十七章 剖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暖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留第三百四十四章 臨近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氏之氣第二章 親見第二百九十六章 看重第三章 內幕第五十二章 新添第五百三十六章 熹微第四百九十二章 特殊第三百五十八章 主意第十七章 見親第四百九十三章 入微第一百零五章 覲見第三百五十七章 回門曲第一百九十六章 選禮第五百一十九章 還願第四百零九章 富貴第一百七十章 玉蝶第一百二十六章 開課第四百五十五章 提心第一百四十四章 打擊第十八章 采薇第三百七十七章 籌備第四百五十一章 有喜第一百八十四章 刻印第二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三百二十七章 沉吟第二百九十三章 費心第十二章 囂張第四十二章 出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燕爾第六十四章 連坐第二十九章 教導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鼠第二百八十九章 永和第二百三十四章 拒妾第四百二十二章 脈脈第二十二章 大雪第三百三十九章 煙花第一百一十六章 後悔第三百五十九章 童趣第四百四十六章 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