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節 兩個人才

五十二節 兩個人才

朱斌侯果然是一個空戰專家,但是見過面後,趙書禮還是頗爲失望,原因是忽視了他的年齡,他1885年生,今年已經42歲了,作爲一個航空兵實在是太老了。

不過此人意志堅定,倒是不服老,堅持要到空軍系統服務。趙書禮考慮到他的年齡,先把他派到了飛機廠去,此人精通機械,又有專業的飛行技能,還有空戰經驗,一時間倒是把那羣眼高於頂的德國工程師制的服服帖帖的,要知道事實在哪裡擺着,他可是親手擊落過這羣工程師當年生產的飛機的。

不久趙書禮任命他爲飛機制造廠特別顧問,但是此人卻又以考察和試驗爲由,隔三差五的去空軍訓練場跟正在訓練中的年輕飛行員們交流,並用自己的戰績,豐富經驗和高超技能讓一個個小青年不得不折服。但是他跟戈林算是對上了,兩人誰也不服誰,誰看誰也不順眼。但戈林也拿這個不輸於自己的人沒有辦法,這到讓趙書禮得意了一把,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能鎮得住這幫德國顧問的人了,於是又改任命朱斌侯爲西北邊防軍空軍顧問,全面負責空軍建設。

空軍中有了一個鎮得住場面的人物,陸軍中也有牛人出現。

在趙書禮去北方轉了一圈這半年裡,西北邊防軍在德國顧問團的折騰下,從20萬人一路裁到了8萬。不僅僅裁撤士兵,連軍官這些人也不放過,反正是不合格的都裁,也怪趙書禮臨走前給了這羣人全權。但是好處也是有的,那就是軍官中無一例外的全都是文化知識過硬,軍事技能全面的合格軍官了。儘管德國人說,這些軍官中除了個別人外,大部分跟正規的德國軍官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趙書禮已經很滿意了。

德國人說的個別人有兩個,一個叫做陳馳,一個叫做李忘川。

先說說陳馳,這個人的個人資料顯示,他來自熱河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受河套移民政策吸引居家遷居到了後套,然後爲了土地他就參軍了。就是這麼普通的身世,但是參軍後卻脫穎而出,先是在軍中因爲學習能力非常強,識字只用了一個月就讓老師集體認爲合格,然後學習軍事知識也是獨領鰲頭,並因此升任班長一職,又因爲帶兵有方,他的班中所有人都識字,升爲了排長,幾次演習和步騎對抗中又指揮有度,升任了連長。

在軍閥聯軍跟馮系軍隊發生戰爭的時候,他帶着自己的連屢立奇功,說出來能單開一本書了。比如奇襲歸綏的時候,他喬裝敵軍混進城中打開城門,強攻張家口時候,他單梯爬城勇武無比,八達嶺一戰又用炸藥巧妙爆破了一段崖壁,不但破壞了馮軍難以攻克的工事,更是活埋了數百的馮軍,後來一個師遇到西北軍大刀隊埋伏潰敗之際,又是他帶領自己的團堅決的跟對方白刃戰穩住了局勢。等到居庸關收降後,又是他用繳獲的裝甲列車打頭陣,一路奔馳不但收降馮軍無數,還搶佔了南口沙河等鐵路沿線重要的鎮子。現在陳馳雖然還是擔任團長一職,不過他的團可是個特種團,不但人數多達三千,而且個個都是精銳。

另一個人叫做李忘川,倒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人,早在趙書禮到綏西前,他們家就已經在包頭生活了幾代了。此人上過師範學校,本來在包頭當小學教師,可是卻不喜歡教書就從軍了。因爲有文化,倒是沒有從基層幹起,而是一入軍就是班長級別的。擅長謀略,軍事演習中屢出奇招,常常讓對手摸不着方向,怎麼敗的都不知道。

同樣是在討伐馮玉祥的戰爭中大顯身手,八達嶺一戰是他的得意之作。當時他給宋遠出了個主意,不停的用電報明碼發佈假消息,比如今天兩百人偷跑了,明天又有五百人開小差了,一直進行了半個月後,大軍主動撤離,讓八達嶺的守軍信以爲真以爲對方士兵真的是怯陣逃散不得不撤退便大膽出擊,結果被李忘川設伏全殲,然後才順利的攻佔八達嶺這險要的地方。

此時趙書禮桌上就擺着這兩個人的資料,同時還放着德國顧問的兩封推薦書,因爲在德國人推薦此二人直接破格到軍一級軍官。對此趙書禮還拿不定主意,他決定還是親眼見見兩人再做決定,於是就讓人傳兩人到自己的辦公室中見面。

“你們兩先別說話,讓我猜猜!”

當兩人被招到自己辦公室後,趙書禮看着得力手下,興之所至制止了他們的敬禮和自報家門。這兩人一個看起來高大結實,一個則身材不高不到有一米六多點看起來顯得有些文弱。

很快趙書禮指着那個瘦弱的道:“我猜你是李忘川對不對,而你就是陳馳了。”

兩人相視一笑,瘦小的道:“司令,我是陳馳。”

“我纔是李忘川!”

李忘川這是個多文氣的名字啊,在趙書禮心中,應該是文弱書生纔對,羽扇綸巾那樣的纔對。沒想到卻是個身材高高大大,如同鄉野漢子一樣的人物,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好好!”

趙書禮連說兩個好字,然後又問道:“我給你們兩人出個題目吧,說說對當前南方【割命整府】北伐形勢的看法。”

陳馳先道:“南方的情況我不瞭解,但是馮玉祥的部隊我是知道的,他們現在已經到了河南,而且一路勢如破竹。我見識過他們的大刀隊,敢斷言,如果是狹路相逢,當今天下沒多少人是他們的對手。所以我看好北伐,我覺得有南方的割命軍牽制,很快北方就要是馮玉祥的天下了。”說北方成爲馮玉祥天下的時候,陳馳口氣中頗爲遺憾。

李忘川接着道:“我倒是不這麼看,馮軍雖然驍勇,但是也不能小看南方軍。我個人覺得南方軍隊中軍官多出自黃埔,教官爲蘇軍軍官,因此割命軍是十分正規的,而東北軍雖然裝備優良,但是訓練太差,軍紀廢弛,還收編了太多的雜牌軍閥部隊。雖然有日本人支持,但是南方軍同樣有江浙一帶的財富支持,我認爲北伐的主力應該還是南方割命軍。至於西北軍,雖然訓練嚴格是一直能打硬仗的軍隊,但是第一經濟實力太差,不能持久戰,第二他們的士兵是不錯,可是軍官也跟士兵一樣,指揮僵化,難成大事。”

聽完兩人的不同說法,趙書禮又問道:“還有一個問題,你們認爲我西北邊防軍應不應該參戰呢。”

“當然要!”——陳馳。

“暫作壁上觀!”——李忘川。

兩人幾乎同時回答。

趙書禮又問道:“爲什麼?”

陳馳搶答道:“這還用問嗎,還不動手天下就要被別人瓜分完了,現在我們應該立即出兵,從張鬍子手裡奪過京津,然後進軍山東,接着割據北方纔對。”

趙書禮聽完覺得頗無心意,就問李忘川道:“那你說說爲什麼暫時不能參戰呢。”

“保存實力爲要,雖然割命軍一路勢如破竹,連下兩湖,閩浙,馮玉祥部也是攻勢如潮,但是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現在從廣西到兩湖延伸到上海一字長蛇均是桂系人馬,而經濟實力最強的割命軍中央軍卻僅僅佔領了閩浙廣東,北方馮系兵馬從陝西到直隸也是縱橫一線之態,山西的閻錫山晉軍雖然名義上也宣佈參加了割命軍,但是卻按兵不動虎視耽耽,恐怕將來他們之間也會有所衝突的。而且這些勢力各個擁兵數十萬,萬一衝突起來,恐怕就是驚天動地的大戰,所以我們還是暫時不動爲好。”

這倒是有點見地,趙書禮聽着有意思,繼續問道:“那如果他們打敗了張作霖後,接着打我們呢,是不是我們現在要早早的表個態的好。”

“司令大可不必如此,只要我們不佔有京津這樣的重地,應該不會惹來攻擊。更何況,萬一他們贏了,北方必然是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地盤,這兩人豈會允許南方軍北上,如果南方軍不北上,緊靠這二人未必就能拿下我們西北邊防軍,更何況這兩人也不一定能合作到一起去。”

趙書禮點點頭,分析的頭頭是道,歷史上北伐軍打敗了北洋軍閥後,連實力尚存的東北軍都能允許繼續盤踞東北,相信即使自己不參戰,繼續佔據條件遠遜於東北的綏察蒙地區也不一定會引來攻擊。因此他頗爲滿意,已經對此二人有了安排。陳馳是個驍將,打仗或許夠勇猛,但是見識就弱了一些,讓他當個師長足以。而李忘川此人心思縝密,倒是一個好的謀略人才,就讓他做參謀吧。

“趙兄——”

突然門被推開了,一個身影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幾乎撞到了趙書禮的辦公桌才停下。

“孔韌,發生什麼事了,這麼風風火火的。”

來人是孔韌,他現在負責整個綏察蒙地區的工業發展,這麼急促莫非是出事了。

“不是,不是你聽我說,嗯?——陳馳!你怎麼在這兒?!!”

孔韌正要說,突然看到桌前站着的陳馳,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一副很意外的樣子。

四百四十二節 原子武器三十四節 又是大混戰九十二節 居庸關保衛戰2一百四十九節 九一八之夜二百零一節 震懾牛刀殺雞3一百八十六節 日本軍部的內鬥四百四十四節 結局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鬼一百一十二節 糾結的談判地點四百三十八節 比塞大港敗退四百零二節 骯髒交易三百七十八節 保衛大武漢一百七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14第8節 直皖戰爭一百四十四節 秀肌肉四百零三節 大鉅變二百二十一節 大行軍三百九十三節 一年百億四百一十三節 西南反擊戰二百四十九節 國際形勢一百八十八節 執着的女學生一百零六節 埃德蒙之死三百八十四節 珍珠港燃燒二百二十一節 大行軍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六十九節 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九十九節 誰來調停三百八十二節 相持四十六節 難纏的德國顧問三十七節 導火索一百八十八節 執着的女學生一百八十七節 劃分勢力範圍一百一十六節 化工巨頭三百九十一節 蘇德戰爭一百七十節 哈爾濱防禦戰11四百四十節 危機第10節 駐防綏遠二百一十二節 抓他沒商量二百零二節 驚變四十五節 貸款2五十八節 綱常哲學八十一節 特殊留學生三百八十二節 相持二百四十六節四百二十七節 對日最後一戰1四百一十六節山地部隊四百一十七節 進攻湖北三十三節 擴軍備戰七十六節 沒有劍就沒有工業化一百九十七節 新疆是大後方四百三十一節 日本分治二百四十四節 把血流乾爲止二百一十八節 還真有這麼一波人十三節 教妻四百一十九節 恐怖法西斯七十一節 亓一年四百二十九節 日本投降四百三十二節 備戰五十四節 世紀婚禮一百四十節 最後的佈局三百八十三節 對策一百三十節 鼓動二十三節 忽悠八十四節 刀尖上跳舞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鬼第400節 德國失利中國反攻一百零二節 在夜總會一百三十二節 東北軍的九一八九十五節 該死的飛機四百二十九節 日本投降二百五十二節 南京保衛戰3二百五十一節 南京保衛戰2一百一十一節 再次整軍十四節 進京活動1三十三節 擴軍備戰四百一十六節山地部隊四百一十七節 進攻湖北一百三十三節 中原大戰尾聲一百一十九節 移民新疆的最大困難六十三節 我要辭職二百五十一節 南京保衛戰2二百三十五節 大會議北地之王四百零二節 權力重組一百三十節 鼓動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四十八節 大移民一百零四節 做工償還一百七十一節 哈爾濱防禦戰12九十一節 居庸關保衛戰1四百一十九節 恐怖法西斯二百一十節 秦始皇那時候一百六十五節 哈爾濱防禦戰7四百一十二節 收復山東和蘇聯問題第6節 宋遠四百四十節 危機四百零三節 大鉅變七十一節 亓一年三百七十四節 瀋陽會戰6四百二十七節 對日最後一戰1三十九節 軍事秘約1三百七十節 瀋陽會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