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五節 大捷

三百六十五節 大捷

儘管英法先後向芬蘭承諾派遣軍隊,可是遲遲不做行動,這是兩國間的一貫做法,在德國進攻波蘭的時候,他們就沒有派兵,更何況此時波蘭已經戰敗,德軍的主力已經調往了西部邊境的情況下。英法兩國更是不會往其他地區派兵了,只能眼睜睜看着芬蘭人在苦戰。而反觀德國,則是希望芬蘭儘快跟蘇聯達成和平協議,恐怕這時候德國還在對蘇聯釋放善意吧。

芬蘭人大概是看到了這兩國的嘴臉,只會給空頭支票,於是在戰爭進行了三個月後,他們開始了跟蘇聯的和談。1940年3月,蘇芬達成了和平協議,芬蘭割讓了十分之一的國土給蘇聯。戰爭結果是悲慘的,但是過程卻是壯烈的,十餘萬芬蘭正規軍加上一些民兵部隊,甚至十萬女兵,跟上百萬蘇軍戮戰了三個多月,據統計蘇聯傷亡達百萬之巨。

英法始終沒向芬蘭派兵,倒是英國人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價值在兩億多芬蘭馬克。

英法的軟弱沒能讓蘇德聯合成爲現實,這讓趙書禮長出了一口氣,至於可憐的芬蘭他根本沒在意,沒人同情弱國,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弱小就是罪過。

蘇聯人在攻擊芬蘭期間,英法沒有援助,可是同時他們也沒有援助德國進攻的一系列國家,比如荷蘭丹麥等小國。現在德國軍隊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隨時可以進攻比利時和法國,此時法國人着急了。他們希望派兵到比利時去防禦。但是比利時人跟英法一樣軟弱,他害怕此舉引起德國的誤會,禁止法軍進入比利時。直到德國人進攻的時候,一切都晚了。倉促進入比利時的英法軍隊,除了撤退就只能當俘虜了。

法國的前途輪不到中國人擔心,中國的戰局此時發展的也不理想。

日軍北方佔領了山東,南方佔領了南京,現在只要佔領蘇北就大同了從天津長江流域的津浦路。爲了爭奪這個鐵路線,日軍兵分兩路,南北對進,總共使用了八個師團五個旅團一共二十四萬軍隊。往蘇北調集,目標是將中國軍隊合圍消滅在徐州。

徐州會戰拉開了帷幕,中方指揮官是李宗仁。

李宗仁對日軍合圍的對策是分頭迎擊,打算調集優勢兵力先吃掉日軍一路。他的目光盯在了徐州以北,日軍少壯派軍官嘰谷廉介率領的兩個精銳師團八萬人。同時他把吃掉這貨日軍的預定地點定在了了臺兒莊。

但是李宗仁手裡只有十來萬兵力,還大多數是雜牌軍,最有戰鬥力的只有中央軍湯恩伯的20軍團。因此李宗仁制定了一個圍繞湯恩伯軍團的作戰計劃,用雜牌軍把日軍引入臺兒莊。然後由湯恩伯軍來給與致命的打擊,試圖一舉圍殲日軍。

而他的機會很快就到來了,日軍十分配合。

在蘇北魯南的湯恩伯20師團與從山東南下的嘰谷師團稍一交戰,立馬撤退。讓開正面讓日軍通過,自己撤往了蘇北西北部的山區之中隱蔽起來。而日軍嘰谷師團果然棄湯恩伯軍團不顧。全力沿津浦路南下直逼鐵路沿線的臺兒莊。日軍這麼做其實很簡單,就是爲了搶攻。第一華北派遣軍內部相互爭功,各師團都希望把佔領徐州的戰功攬到手,第二是跟華南派遣軍搶攻,拼命想在華南派遣軍之前佔領徐州。

戰局基本上按照李宗仁的預想在一步步發展,當嘰谷師團四萬餘人到達臺兒莊時,迎擊他們的是早已埋伏到這裡的一隻勁旅。這隻勁旅也是一隻雜牌軍,但是跟其他雜牌軍不同的是,這隻雜牌軍是一隻西北軍番號是第二集團軍,統帥這隻軍隊的是孫連仲。

孫連仲的部隊中原大戰後,接受了蔣價石的整編,但是卻沒有得到中央軍的待遇,人員裝備長期得不到補充,武器裝備極差,槍支混雜,不但做不到每人一支槍,而且每支槍平均不到五發子彈,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隻要靠着冷兵器作戰的部隊。

就是這樣的一隻部隊,擔負了正面阻擊日軍的任務。戰爭打的是,武器和人,這隻部隊武器不行,但是人卻都是好樣的,西北漢子剛烈無比,雖然沒文化,卻抱定死志,就像他們在牆上寫的標語‘生在陝西,死在山東’一樣,人不雅緻但實實在在。這大概也是李宗仁把其他雜牌軍放在外圍打策應,而派他們來打正面阻擊的原因吧。

戰爭一開始就打的極爲艱苦,爲了對付日軍的坦克,西北軍的戰士不得不幫上手榴彈跟日軍的坦克來個同歸於盡,用人彈攻勢來抵消日軍的武器優勢。日軍久攻不下,不得不增派板本支隊、賴谷支隊主力來增援。此時雖說自己的手下打的頑強,但是李宗仁卻高興不起來,甚至是窩了一肚子火。

原因無他,因爲他寄以希望的湯恩伯軍官卻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來合圍日軍。他們整天在蘇北的山區裡打轉,死活就是不出來。當然這不是迷路了,李宗仁也知道原因,無非是爲了保存實力。可是他實在是有苦難言,指揮的部隊雜亂無比,不聽指揮的何止湯恩伯這一隻啊。全仗着自己的指揮能力和威望壓着,現在眼看要包圍日軍了,這主力卻不聽話了,如何不惱。

按照李宗仁的部署,湯恩伯軍團引誘嘰谷師團到臺兒莊後,就隱蔽起來,然後一旦孫連仲的部隊跟日軍交火後,他們要立刻包圍。可是孫連仲已經苦戰了一個星期,日軍都增援了數千士兵了,湯恩伯就是不動。

不得已李宗仁給蔣價石撥通了電話:“蔣委員長,徐州保衛戰一切順利,現在先向委員長報捷。今孫連仲部以在臺兒莊牢牢牽制住敵軍兩萬餘人。外圍湯恩伯部隊即將合圍徹底殲滅這股日軍。”

李宗仁是聰明的,他沒有指責湯恩伯避戰,他知道那樣沒有什麼結果,反而是向蔣價石報喜。蔣價石一聽這消息。頓時一喜,他從李宗仁口中聽出的意思是,這次殲滅戰將是以湯恩伯軍團爲主力的,這是給中央軍立功的機會啊。現在中央軍確實也需要這樣的一個戰績,自淞滬會戰以後,打一場敗一場,反觀東北人家塞北軍和東北聯合都要收復失地了。於是他立刻給湯恩伯撥通了電話,問詳細情況。問湯恩伯什麼時候計劃進攻,問湯恩伯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什麼支持。結果湯恩伯說隨時都能進攻,李宗仁給他的進攻日期竟然是六天以前。一下子蔣價石明白了。李宗仁給他打電話的目的不是爲了報喜,而是爲了讓他催促湯恩伯進攻,顯然湯恩伯在保存實力。蔣價石立刻訓斥了湯恩伯一頓,讓他立刻準備進攻。

於是20軍團出動了。

此時的日軍在臺兒莊這個全是石頭建成的村子裡已經跟孫連仲部激戰了一個星期,他們投入了兩萬人。而對手也是兩萬人,此時臺兒莊四分之三都被日軍佔領了,但是孫連仲的部隊還在頑抗,而他們的兩萬人此時已經損失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現在只有五千餘人還能戰鬥了。

在這種情況下,疲憊的日軍遭到湯恩伯生力軍突然從山裡衝出來的奇襲。一下子傷亡慘重,內有孫連仲部的拼死抵抗。外有中央軍主力的背後一擊,日軍在不敗就是神話了。於是一部突圍一部被殲,最終有一萬多日軍留在了臺兒莊。中國南方戰場終於在丟失南京後,打了一個勝仗,被作爲大捷來宣傳,稱爲臺兒莊大捷。

趙書禮對臺兒莊大捷是很期待的,因爲他知道這個大捷會發生,果然如他期待那樣的發生了。經過跟李宗仁交流,李宗仁大肆抱怨中央軍的不地道,保存實力比起雜牌軍還過分。

趙書禮對李宗仁現在算是佩服了,看來這個從基層爬起來的軍人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的,臺兒莊戰前,塞北討論過全國的戰局,塞北的高級軍官沒有一個看好李宗仁指揮的徐州會戰的,因爲這裡的雜牌軍太多,李宗仁手裡甚至連他自己的桂系軍隊都沒有,顯然是蔣價石搞的鬼,不想李宗仁直接指揮他廣西的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下,塞北高級軍官認爲,指揮不統一兵力裝備也不佔優的情況下,徐州會戰沒有勝利的希望。這個臺兒莊大捷,倒是讓李宗仁的能力在塞北軍高級軍官中得到了認可,因爲這些軍官自認爲自己指揮不了這樣劣勢的戰鬥。

趙書禮本想給蔣價石打個電話,陳述下自己的意見,表達下對中央軍避戰的不滿,但是他還是放棄了。因爲覺得這種方式來溝通太傻了,完全是無用功,更何況蔣價石不可能承認中央軍避戰的,畢竟臺兒莊勝利了,而湯恩伯起的作用是雷霆一擊是絕對重要的,現在他是媒體報道的英雄。但是此時趙書禮已經把保存實力這個問題記在了腦中,中央軍從現在就開始保存實力了啊。他的印象中,抗戰開始的時候,中央軍是很給力的,確實是認真的。淞滬會戰中央軍的王牌幾乎打光就是例子,現在看來蔣價石未必沒有給其他軍閥做表率的可能,他消耗完了中央軍的王牌贏得了其他軍閥的認可,接着就是利用自己的位置來調動雜牌軍,最後借日軍之手削藩。

看着媒體大肆報道的湯恩伯事蹟,趙書禮突然對孫連仲的遭遇充滿了同情,而且他剛剛收到消息,有傳言說孫連仲的部隊因爲損失慘重,剩餘能戰鬥的部隊不到原先的百分之二十,聽說他的部隊要縮編,孫連仲對此十分不滿。孫連仲不但不認可自己部隊縮編,自己降級的可能,他甚至覺得臺兒莊大捷他居功至偉,抱有更進一步升官的希望呢。

很快不滿的孫連仲就收到了神秘人物的覲見,這人給了一筆錢,讓他可以撫卹傷亡士兵,獎勵有功將士,而中央答應的撫卹金遲遲不到讓他頭痛不已。而這神秘人最後向他透露,如果他想繼續發展,就要另謀出路了,他在中央是雜牌軍,沒人照顧想爬上去太難了。在南方發展的前景不妙,建議他往北方活動活動,如果他願意,神秘人表示願意配合他。

孫連仲認爲確實是這麼個理兒,湯恩伯的部隊獎勵都發下來了,而他的撫卹甚至照常的軍餉還在拖延,跟着蔣價石幹恐怕這樣的遭遇還會遇到,於是他心裡升起了小九九。他用神秘人給的錢派人去武漢活動了下,結果很順利,各個部門都沒卡他,好像是有人已經打點過了,他很快就調往了北方,到了河南。並且他的第二集團軍也沒有縮編,用原本韓復榘的部隊對他進行了補充,韓復榘也是老西北軍的一員,跟他地位相當,都是馮玉祥十三太保之一,韓復榘的老部下對他也服氣,他的集團軍戰鬥力又起來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從山西送來的大批武器裝備,武器上的銘文標示這是出自塞北的兵工廠的產品,這時候孫連仲才反應過來,原來他的部隊離塞北越來越近了。

二百二十節 軍官俱樂部四十八節 大移民八十四節 刀尖上跳舞五十九節 西山大典四百二十四節 英美有牌打五十七節 最強的動力一百三十七節 兌換晉鈔二百二十九節 趙氏財閥十四節 進京活動1第2節 民國八年四百三十六節 北非攻略三百八十二節 紛亂的國際形勢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六十九節 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的鬼五十二節 兩個人才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鬼八十一節 特殊留學生二百一十九節 探視五十五節 咱也是割命軍了二百零六節 讓夫人安心一百二十八節 如何抉擇4九十七節 燃燒的天津港二百零二節 驚變二百三十一節 資源啊二百三十九節 日本和塞北三百九十八節 亂世用人才三百九十二節 蘇聯的困境八十四節 刀尖上跳舞二百五十二節 南京保衛戰3一百八十二節 長春戰役1二十八節 談判2一百七十三節 哈爾濱防禦戰14二百二十八節 飛機和坦克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二百三十四節 華北變局第5節 治蒙(2)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的鬼八十一節 特殊留學生十五節 進京活動2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的鬼四百一十五節 印度洋爭奪一百零六節 埃德蒙之死五十六節 第三師四百二十五節 中國也有牌打二百二十七節 第二個四年建設大綱三百八十六節 苦練內功和入緬作戰一百四十七節 難得的精誠團結二十七節 談判1四百一十八節 華盛頓會議一百五十七節 鄭家屯之戰2一百七十九節 收官戰3二百二十六節 蘇聯代表團第200節 震懾牛刀殺雞(2)六十二節 停戰命令二百二十五節 講課九十二節 居庸關保衛戰2第7節 回城一百五十節 不抵抗誰之責五十五節 咱也是割命軍了四十六節 難纏的德國顧問三百七十三節 瀋陽會戰5八十二節 死士四百二十七節 對日最後一戰1一百九十八節 臨行三百六十三節 山西防禦九十五節 該死的飛機一百二十一節 一億農田的水利計劃一百五十節 不抵抗誰之責一百零四節 做工償還四百一十節 解放東北四百二十九節 日本投降四十五節 貸款2三百六十三節 山西防禦一百三十六節 收編山西四百四十三節 解放歐洲一百零五節 小桃紅事件四十五節 貸款2一百九十節 騎馬2一百零六節 埃德蒙之死二百一十八節 還真有這麼一波人一百七十一節 哈爾濱防禦戰12四百四十二節 原子武器一百六十五節 哈爾濱防禦戰7九十一節 居庸關保衛戰1四百三十四節 四國聯軍二百三十節 大鹽湖四十八節 大移民一百九十六節 視察三百七十二節 瀋陽會戰4三十五節 庫倫見聞一百九十節 騎馬2一百七十九節 收官戰4一百一十三節 視察1二百三十二節 1936年六十九節 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六十四節 副部長一百五十三節 難題一百三十九節 日本人搞鬼四百零五節 白修得塞北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