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八年《上》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八年《上》

乾隆五十八年初,蘇州鄧蔚山

“李塵....”一聲清揚的聲音在鄧蔚山的山間小道上響了起來。

“恩,師傅這次找我什麼事情啊?”說話間鄧蔚山的山間小道上突然串出來一人,眨眼看去此人正直青年,一身青色長袍,眉宇之間英氣含而不露,五官各個地方比起常人來都要略大,然而五官搭配的又是極好,眉目的清秀,鼻樑的高挺,嘴脣的性感,耳朵的張揚,臉龐的細膩,那雙碩大的眼睛,閃爍出來的光芒之中還透着幾分憂鬱,猶如那大海深處依偎在珊瑚羣旁的比目魚,一眼望去便讓人心碎。

且說出來這人正是先前女子所叫的李塵,眨眼間八年的時光悄悄溜去,時間猶如一面令人畏懼的刀鋒,把一個孩童消磨成了一個青年,把一個漫齡少女打磨成了熟女,把一個身體強健的老人削割成了遲暮之人。

李塵走過那條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小道來到了那座八年間已經經歷了無數次風吹雨打的茅屋,想想八年前李塵初到這裡的一場策對確立的兩人師徒關係,恍如隔世,一晃八年,看着那躺在躺椅上已經風燭殘卷的師傅李塵心裡一酸道;“不知師傅找我有何事情?”

“李塵,你來這裡幾年了。”出生於康熙六十一年已經七十餘歲的王鳴盛已經老態龍鍾,眼皮耷拉着,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回師傅,已經整整八年了。”李塵答道。

“恩?已經八年了嗎?時間過的真快啊?一晃八年都過去,我記得當時你來的還是一個孩童,個字也只有這麼高,現在呢?已經長成一個大人了?”

“是啊,這八年時間多虧有恩師,若不是如此我還不知道現在怎麼樣呢?”李塵附和道,自從李塵感覺到王鳴盛已經老了之後便時常這樣的以孩子的口吻哄着他老人家高興。王鳴盛膝下無子,晚年時間也沒有老伴,只有青楓這個從外撿來的女孩子一直陪着他,後來多了一個李塵,兩個孩子時常在一起玩耍倒也使王鳴盛的生活多了不少樂趣。

“話也不能這麼說,八年前你的智力以及不弱於我了,看似我在教你,從你身上我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這話也說起來慚愧,慚愧啊。”王鳴盛道。

“師傅...”

“恩,你今年多大了?”

“我是乾隆三十八年的。”

“哦?如今說來你現在已經十九歲了?虛歲已經過了二十?”

“是的。”

“那縣試、府試你可過的?”王鳴盛突然想起什麼似得問道。

“沒有,小子一直在師傅左右並沒有過的這許多。”李塵回道。

“也是,你八年來一直呆在我這裡哪有時間弄這些呢?”王鳴盛又自言自語道。

“你知道我今天叫你來的目的嗎?”王鳴盛轉而說道。

“師傅今天來乃是教我八股文章的吧?”李塵疑惑道。

“是也不是,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個部分: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些東西沒有什麼好教的,按你的聰明程度,要學會格式只需一天便可,可單會格式有什麼用?單單學會格式,就能讓考官在上千份考卷之中,眼前一亮,讚不絕口,繼而點中你李塵的名字嗎?”王鳴盛此時沉聲道:“不可能!你想脫穎而出,就得寫出出類拔萃、讓考官拍案叫絕的文章!”說起八股文王鳴盛更顯有許多話說。

“那是什麼樣的文章呢?”李塵輕聲問道。 “氣、辭、理三者俱足。”王鳴盛道沉:“這樣的文章纔會讓考官如飲瓊漿,在頭昏腦脹的閱卷過程中停下來,細細品味。若是文章合情,沒有朝廷的那些避諱,你的卷子又怎麼會得不到重視?” “請問師傅,如何達到理辭氣俱足?”李塵恭聲問道,他知道這是一位飽學之士傳授幾十年來對八股所悟了,李塵又怎會錯過這個時機?八年來,王鳴盛絲毫沒有給李塵傳授過八股知識,李塵問了幾次都沒有結果,之後便不再細問。眼下時機來了。 只聽王鳴盛緩緩地,一字一句道:“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經,而切究乎宋、元諸儒之說;欲辭之當必貼合題義,而取於三代、兩漢之書;欲氣之昌必以義理灑濯其心,而沉潛反覆於周、秦、盛漢、唐、宋大家之古文。”說完長舒口氣,看着李塵道:“現在明白我爲什麼讓你先讀諸子百家、歷代古文了吧?”

“是,小子明白了。”

“恩,明白這個就行,你要知道學識是本,八股是體,本是體的內涵,體是本的表現。只有學識真正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寫出理真法老,花團錦繡的文章。”王鳴盛頷首道,

接着又輕輕停頓下道:“現在的科舉確實有一些問題,主要是出題的選擇範圍太窄,答題的選擇也太窄。以至於很多應試之人只求文意根於題、措事類策,談理似論,取材如賦博、持律如詩嚴 ,單憑讀了幾本四書五經便想去碰碰運氣,對於文章的實質內容沒有深研學習,以至於幾十年下來於進士無緣,再到後來明白了這些,再去深研學習,那個時候人已經老了,學習的氣力已經不足,往往要比其他人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這就是導致了爲什麼大清以來歷代狀元非老即少的原因。”

“師傅說的是,那我現在該如何做呢?”李塵問道。

“恩,以我看來你現在的知識積累已經到了一定程度,現在唯一缺的就是對八股格式的學習,我現在教你做八股的要領。”

王鳴盛終於說到了方法上:“這東西格式固定,每一句都有嚴格要求,想要寫得花團錦簇,還要闡明理義,便似在牀鋪底下掄板斧、螺螄殼裡做道場,其實是各種文體中最難的。所以有人說,時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天順以前,經義之文不過敷衍傳注,或對或散,初無定式,其單句題亦甚少。到了成化二十三年,起講先提三句,即講樂天,四股;中間過接四句,復講保天下,四股;復收四句,再作大結。弘治九年,起講先提三句,即講責難於君,四股;中間過接二句,復講謂之恭,四股;復收二句,再作大結。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虛一實,一淺一深。其兩扇立格,則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文法亦復如之。故今人相傳謂之八股。但若長題則不拘此。嘉靖以後,文體日變,而問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謂矣!”又說:“發端二句,或三四句,謂之破題。大抵對句爲多,此宋人相傳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謂之承題。然後提出夫子爲何發此言,謂之原起。至萬曆間,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演聖人言畢,自攄所見,或數十字,或百餘字,謂之大結。文章本無定式,既然有了定式,只要有了知識積累,定式對你來說也就沒有了。”王鳴盛一席話說完,又是一陣連咳,這樣的消耗對於一位風捲慘淡的老人來說卻是有點爲難了。

“師傅歇歇吧?我們明天再講。”李塵看着王鳴盛心有不忍道。

“爲師沒事,去給我倒杯茶,我們接着講。”

“是。”等到李塵到了茶來,王鳴盛端坐而起,老態的神色一掃而光,細細的開始爲李塵講起八股的作文格式來。這一講西方的魚肚白已經升起。

第一百一十六章 豐紳殷德《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婚嫁《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策對《下》第六章 沈府《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馮家小姐《中》第一百零四章 江南《中》第327章 青幫的家產《下》第293章 遠洋招商局《中》第341章 證劵交易所《中》第十六章 起色《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貧窮否?《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縣試案首《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十九章 闖禍了《上》第七十四章 結束《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府試案首《下》第301章 萬福記《上》第一章 初到異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府試案首《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榮恩《上》第七十五章 結束《下》第四十九章 齊聚《上》第九十四章 拍賣會《上》第320章 晉商《中》第二百零八章 會元《上》第一百六十章 縣試案首《上》第二百零六章 春闈《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顛倒是非《下》第323章 董家《中》第六十六章 帷幕《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三元《上》第324章 董家《下》第323章 董家《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馬嘎爾尼《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鉅變《上》第八十九章 準備《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鄉試《上》第326章 青幫的家產《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上》第九十九章 燈會《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風起《中》第二十八章 青幫《上》第六十一章 葬中秋《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馬嘎爾尼《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風起《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顛倒是非《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榮恩《上》第292章 遠洋招商局《上》第六十四章 帷幕《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禮儀之爭《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訊《下》第二十四章 初遇阿桂《下》第二十三章 初遇阿桂《中》第五十三章 家有一寶《中》第331章 匕現《上》第311章 整裝待發《中》第二十章 闖禍了《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洞房花燭《下》第五十五章 中秋節《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起雲涌《上》第六十七章 沈氏族學《中》第五十七章 中秋節《下》第八十章 喬遷《中》第二十八章 青幫《上》第一百零六章 巡幸江南《上》第331章 匕現《上》第332章 匕現《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匯源號《下》第二十二章 初遇阿桂《上》第八十二章 初涉官場《上》第十一章 落幕《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榮恩《中》第二百五十章 世界是圓的《1》第八十六章 新年《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斗酒破百聯《上》第十章 落幕《上》第四十七章 縣太爺《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榮恩《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金榜題名時《下》第九十二章 大清第一首富《中》第六十章 流年《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英談判《上》第三十三章 青幫老頭子《下》第七十章 入門《上》關於李塵這個名字第六十章 流年《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中英談判《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匯源號《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豐紳殷德《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是月圓夜《中》第二十六章 遊西湖《中》第337章 懲戒《上》第五十八章 流年《上》第三十九章 回家《下》第298章 牧守一方《上》第一百零四章 進京《下》第七十八章 離開《下》第二百零七章 春闈《下》第二十一章 闖禍了《下》第八十四章 初涉官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