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浮夢6

遼東南部的曠野之中已經遍地是蕭疏霜白的肅殺顏色。

迎面呼嘯的風中當中,羅藩世子羅承義騎在飛奔的馬背上,只覺得手腳頭臉都麻痹的不似還長在自己身上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遠,離開了遼東城之後也已經過去了多少天,只知道不論白天黑夜的交替,他幾乎都在逃亡當中度過的。

隨同護送他突圍的上百名藩騎和數百名內衛,轉眼已經摺損和凋零的,只剩下身邊這三騎了。

但是那些可惡的敵人還是緊追不放的尾銜而來,讓他根本沒有喘息和休整的機會,就不得不一次次的踏上逃亡之路了。

而更讓他心憂的,則是沿途地方的所見所聞,以及那些殘存下來世臣和代官的反應,讓人觸目驚心有憂心忡忡。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大名鼎鼎的安東羅氏似乎已經完了,也沒有人會再在乎來自遼城的命令或是信物;與之迴應的是門戶禁閉的城寨上,刀槍擎舉冷冰冰的喝斥和威脅,或是乾脆就不聞不問,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和沉默。

就算是那些缺少抵抗力的鄉社之民,也是用麻木和畏懼的態度來紛紛逃避,他們這個活動的災厄。

然而幕後的那些逆賊對於地方的滲透和經營,更是讓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的,每每他們拼死付出慘重的代價,以爲就此可以擺脫了對方了還沒多久,就有新的威脅和追殺,出現在他的視野當中。

然而,羅承義也唯有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要知道在他身後的遼城之中,身爲藩主的父親還在堅持戰鬥,而做爲世子他只要有一息尚存,就唯有竭力以赴完成這個最後的囑託和命令了。

說實話在不久之前,羅承義還只是身爲家老重臣的羅湛容,排行第五而默默無名的庶出之子;

因爲母親出身的卑微和排位的靠後,按照安東羅藩的傳統,從小並不怎麼受重視的他,所能夠得到最好的結果,就是在本家的那排和運作下繼承某個絕嗣斷代的世臣家名,至於分藩出戶的資格那是想都別想的。

只是他嫡出的大兄體弱早夭,而在羅藩本家的動盪之中,排在他之前的領外三個兄長,也相繼死於非命或是失蹤;

這才讓最終從本家一系列博弈中勝出的羅湛容,在坐上並不算牢靠的藩主之位後,決定讓自己這個缺少根基的唯一成年男性子嗣,成爲羅藩的世子。

因此,此時此刻他這個世子身份的唯一作用,就是爲本家求來救命的外援。

然而,他的斜對面突然揚起了風塵,卻是那些追兵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派人繞到了他的前面,而從一條淺淺的河溝裡突然衝了出來。

急促轉向而錯身飛馳而來的箭矢,再次帶走了他的一名追隨者,然兩相逼近逐漸驅趕圍堵着,將他能夠衝刺脫走的餘地,壓縮的越來越小,而他的坐騎卻是已經在口鼻上掛筵,露出乏力和氣衰的跡象來。

這時候,依舊追隨的兩名騎手,也露出了某種決然的神色,而突然開始從他身邊分道揚鑣,繞了個大圈折轉回去做出某種拼死攔截的姿態。

突然,站在坡地上觀望和指揮的一名敵騎,突然毫無徵兆的栽落下來,然後其他人才驚覺起來,有些慌亂的四顧找尋着,然後有接二連三的被擊倒栽了馬背上。

銃聲,他不由的精神一振,這也意味這進入淮軍所活動的勢力範圍。

在更多此起彼伏的銃聲當中,那些來勢洶洶不死不休的追兵,就像是風中凋零的落葉一般,毫無徵兆的紛紛跌墜下馬,或是連人帶馬仰面翻滾着貫倒在塵土裡來。

然後,就見遠處小丘上的稀疏灌叢突然晃動起來,而地上蔓生的野草也被頂了起來,而露出一個個人形的輪廓。

只是這些綽約的人形之間,卻是閃爍着尖刃的寒光,他們飛快的湊到那些撲倒在地的人和馬的身邊,手起手落的補刀起來。

也有撲地裝死的或是剛從昏迷中被驚醒過來漏網之魚,在他們的逼迫下驚慌失措的跳起來,沒命的向着遠方飛奔而去。

然後又被乒乒擊發的脆響聲,毫不留情的從背後被陸續擊倒。

“手下留情。。”

目睹了此情此景的羅承義,不由高高舉手過頭,對着嚴陣以待包圍過來的那些軍士大聲喊道。

“我乃遼東羅藩世子,自遼城而來。。有要緊勾當,,急呈貴方可以做主的人”

。。。。。。。。。

而在廣府外港,一隻緩緩進港的船隊中,高高的桅杆望鬥之上。

“未想還有一日,能回到這裡的”

膚色偏暗而長相上明顯帶有異域血統的船東賀維亞,看着淹沒在輝煌燈海里的巨大城市,不由的感嘆道。

曾經何時,他所出身的賀氏家族也是這個不夜之城,繁花之都璀璨燈火中地的一部分,與五脈八葉之家比肩交遊,而享受着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和其他豪門顯宦的子弟一般鬥雞走馬,縱情聲色;揮霍着幾乎是與國同休的門蔭和富貴。

然而,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甚至接近開國初代時的事情了,現在只剩下一個馬洲(馬達加斯加)來自的豪族賀氏。因爲他的祖上在二代幕府繼立當中站錯了隊,選到了失敗者的陣營中而已。

作爲歷代沿襲下來的某種潛規則和約定俗成,對於朝堂政治鬥爭失敗者的處置和下場,除了被舉族誅除的首惡們之外,其他殘存的黨羽和附從,還有關聯人等最好的去處,就是廢物利用式的爲國戍邊開土。

也就是以保全性命和有限的身家爲代價,名爲實邊形同流放數千裡式的,發配到海外遠洲大陸的貿易據點和殖民地去,充當當地開拓唐人生存空間的先驅者,來爲過往贖罪。

而且一去就是一整個家族或是若干個家族;雖然在路上不免因爲各種因素死掉一些老弱病殘,但是剩下來的人依靠帶來的資源和財富,相互抱團取暖和奮力爭取治下,卻還是能夠在海外新開拓的異鄉他邦,繼續繁衍生息下去了;

他們大多數的結果,不是披荊斬棘置下家業而重新成爲一方豪強,或是通過與土族首領聯姻和混血,而成爲頗具影響力的地方巨擎。

因此,許多人的家族在外域遠洲已經生活了好幾代,乃至十數代人了。他的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久居域外的他們通常會有一個心願,就是通過歷代國朝更替繼立的大赦,讓家族成員得到重新回到故土,乃至重新繁衍下去復興家業的資格;而不是隻能偷偷摸摸的派人回鄉祭祖,而每年對着故鄉帶回來的水土感懷垂淚,直到死了之後才能帶着這些家鄉的水土陪祀入葬。

但是現在因爲一個契機,他們得到重歸故土的許諾和保證;當然了,他們需要爲此付出的代價也是絲毫不會少的。

天明之後的上城北郊,

被稱爲上首苑的大型園林苑囿區,所包圍之中的琥珀宮,四面湖光粼粼的水城殿。

水利機構帶動的額團扇依舊在旋轉送風,而牆面和地板花紋縷刻的孔道中,噴灑出來充滿香味的溼意涼風,卻怎麼也吹不散和難掩某種令人窒息的氣氛和味道;因爲剛剛就在這裡,自即位以來已經統治了南國大梁,整整三十一載的當代幕府之主,在垂老和病衰困擾當中,有些意外的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息。

“大府。。”

“君上。。”

細碎尖銳的哭聲剎那間在殿中帷帳間盪漾開來。

隨後一名宮裝披帛體態嬌嬈的花信美婦,有些跌跌撞撞的扶欄走了出來,卻又被一名帶着滿臉急切和期許表情的中年大臣給迎面攔住了。

“大府他?。。。”

“你們煞費苦心,送我進來不就是爲了這一天麼。。”

她面無表情對着候在外的都承旨劉瑜道。

“我已經累了。。”

“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情了。。”

“玉娘你。。。”

看起來很有些風流雅態的都承旨劉瑜,動了動嘴辰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無論早前是如何的初衷,”

身上還沾染着某種馥郁氣息和潮紅的美婦人,卻是用一種心若死寂的聲音對他道。

“但君上這段時日待我甚是恩遇優厚,我也自當不日隨之而去。。”

“所以我會留在這裡,等待最後的時刻。。”

說到這裡她像是解脫了一般,露出某種讓人心搖意動的韻味來。

若是仔細辨認的話,就會發現她也是曾引發了安遠州港城之亂的“罪魁禍首”,被知情人人咬牙切齒稱爲“禍水”那個女人。

撇去一個註定要死女人的複雜心思,隨着幕府當主亡故的消息被短暫而徹底封鎖住;以上首苑的琥珀宮爲中心,一場鋪天蓋地席捲切的無形風潮,終於開始露出了了崢嶸和端倪。(。)

第46章 漸遠第1208章 淮動8第906章 臨峙6第1014章 頹然4第535章 風雨5第958章 沉驚8第88章 在家第442章 天傾8第784章 萌動14第611章 悵懷11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805章 淪沒5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827章 啓新17第178章 再臨第1200章 徐州起4第1134章 潮新4第780章 萌動10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106章 薄發6第1081章 立新11第461章 歸亡9第1026章 瀾動6第948章 破釜8第1254章 再決4第952章 沉驚2第820章 啓新10第919章 臨峙19第1053章 零落3第197章 船談、交心第906章 臨峙6第475章 漸變5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569章 ,營生9第959章 沉驚9第775章 萌動5第350章 援濟3第902章 臨峙2第161章 初入本惡第712章 大羅(2)第68章 入死第442章 天傾10第628章 悵懷28第1260章 再決10第244章 謀求、謝禮第1142章 潮新12第75章 綢繆第247章 歸附、選址第214章 召傳、中途第1048章 殤國8第1218章 平盧8第558章 歸還8第1056章 零落6第93章 厚積2第946章 破釜6第884章 反動4第1168章 滄瀾18第863章 撥亂3第688章 新氣4第1161章 滄瀾5第882章 反動2第1088章 立新18第1134章 潮新4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1256章 再決6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67章 偶現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257章 再決7第1184章 江寧變4第700章 履新4第663章 出援13第811章 啓新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464章 歸亡12第139章 際會第547章 序間第982章 浮夢12第749章 思變9第1016章 頹然6第460章 歸亡8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1230章 平盧14第694章 暮氣4第566章 營生6第924章 驚破4第519章 兵戎3第1159章 滄瀾3第14章 浮生夢誰客第802章 淪沒2第641章 後手第735章 異夢10第818章 啓新8第459章 歸亡7第74章 試手第685章 落盡5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162章 迷夢將醒第738章 抉擇8第679章 出援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