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異夢4

在獲得總算能夠打動我,或者對淮鎮方面投其所好的基本條件之後,接下來的時間裡,各種細節和條件上的交涉,還在繼續着。

畢竟,這一連串的事情,都需要足夠的時間和人員的佈置,才能啓動起來的。

雖然,遼城之內的大索和整肅已經結束,據說安東羅氏內部有數十人,因爲牽涉其中或是相應的失職而受到了處置;

但是在城外臨時營地中的混亂,據說是因爲那些草原藩胡在其中興風作浪的緣故,卻是一直持續到第三天正午,纔算完全被彈壓下來。

連片被燒燬的營地和成車成車被擡出來的屍體,都在昭示着相應的傷亡和損失,斷然是不會小的。

關於變亂源頭的傳聞也很多,有說是北方聯盟的某家諸侯挑起的;又有說是山外草原藩胡的舊怨,也有說是那些林中百姓最先開始作亂的,更有說這是薛氏的陰謀云云。。

但是不管在嗎說,隨着那些出逃出逃的人員,羅氏與薛氏達成和解,並且下一步有所行動的消息,已經不可避免的被擴散出去了,雖然羅氏努力做了攔截和封鎖,但顯然剩下只是各家勢力知情時間的長短而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也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而對於我來說,只要一邊收集消息和當地的地理水文等情報,一遍和羅氏進行相應細節上的討價還價,繼續做壁上觀就可以了,

至於那批情緒人就有些不穩定的女人,則已經被送走了,對應到來的則是另一隻與淮東有關的龐大車隊,以及相應的護送武裝。

除了對我護衛武裝子藥器械的例行補充,還有一小批使用新式硝化藥的輕炮之外之外,

剩下都是按照事先達成的交易項目,從淮東採買的被服、油脂、酒水、罐頭、便攜口糧等於軍師相關相關物資,還有大批的甲械兵器,從槍棒刀劍斧錘,到弓弩箭矢,再到,應有盡有;足夠武裝至少一萬人份的或是一個滿編的軍序。

其中主要都是淮東前沿軍隊,在歷次戰鬥中繳獲的傳統冷兵器。除了部分品相較好的被用來,提供給二三線冷兵和火器混搭的地方部隊,作爲日常的補充和備用;其他都被對方封存了起來。

然後在等待回爐的過程中,被重新翻找出來,做了有限的翻新和保養,而看起起來嶄新奕奕的頗爲可觀。

而羅氏支付給我們,則是大袋裝的沙金和碎金塊,還有從遼東半島上徵集而來的牛馬等大型牲畜,一些粗煉的錫、鉛、水銀等礦物。

而在匯合了來自車隊至少一個營的護送武裝之後,這樣我身邊的武裝力量,就達到了三千五百員,三個滿編營和一個直屬混成團。

他們也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我留駐都裡鎮大港的人馬,已經在羅氏來人的配合下,相繼接管了當地石牌鎮、青泥浦、卑沙城、石人注、來蘇隘、永寧島等,位於積利城以南的區域。

剩下的州府積利城,也完成了撤軍和相應族人的遷移,只要最終協議達成,就可以馬上移交云云入駐。

當然,更關鍵的是南端小半島上港口,與登州的蓬萊港,新羅藩的羅津港,構成了一個相當穩固的,貿易中轉加軍事投放的三角內環。

然後隨着這批物資的交割完成,就像是完成了某種階段性劇情任務的觸發條件一般,

隔天我就得到遼城之中的通報,新任家主羅湛基以權安東大都護兼羅氏族長的身份,對下轄的兩都督府十一州的臣下附庸和直領的軍民百姓,發出了大徵召令。

而隨着羅氏本家飛馳四出的徵召信使,幾乎是在我肉眼可見的地方,以遼郡城爲中心,羅氏的各級代官和分家、附庸,也開始向這裡匯聚各種物資和人員,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隊伍到達。

然就地接受篩選和甄別,再分派調配到相應的序號下去,接受短暫的整編和操訓。而讓遼郡城外的原野,再次變得喧囂而熱鬧起來。

正所謂書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也讓人對羅氏的底蘊和動員能力,有了個最直觀的瞭解和體會。

說實話現在並不算出兵的好時機。

作爲諸侯軍隊的一大特色,就是收到天時季候的影響比較明顯,特別是在現在正當春耕的時節,可以說各地都需要大量青壯勞力的情況下。

但是羅氏還是在短期之內,在遼城附近湊集和武裝了號稱五萬,實質上數量也差不離的軍力來。只是其中的成分就有些複雜了。

其中最精銳的,自然是作爲藩主直屬部隊的安東守捉軍七個營頭,大概有五六千人;然後是北面的蓋牟鎮和西面的倉勿鎮,以及保定軍抽調出來的府兵,又有從西南和南面的遼東半島上,抽調出來當地駐防藩兵,約有過萬人。

最後兩萬多人,則是各地徵召起來的青壯,由部分自帶武器弓箭的國人子弟和大多數手無寸鐵,的普通領下百姓組成。

當然了,遼東民風彪悍而家家常備弓箭等物,因此,只要稍加訓練和整隊,大多數就可以當做最簡單的弓手來使用了

此外,還有數只常年受僱於羅氏的義從武裝,都是清一色的馬隊。其中既有兼長騎射的藩騎,亦有專擅長披甲突擊的輕騎。只是規模都沒有破千,裝備也不甚齊整,估計只能當做戰場斥候和前哨,外圍遮斷和騷擾力量來使用。

當然了,據說安東大羅氏全盛的時期,在東寧軍和定襄軍的旗下,都有相當規模的騎兵力量,光是騎射和突擊騎兵就足足有十四個營頭;

而在另一隻保定軍的麾下,則還有一隻數量可觀,既可以下馬步戰也可以結陣遠射的騎馬弩兵。至於安東守捉的旗號下,亦有八百騎人馬披甲的重騎,既是藩主的儀衛也是戰場中,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的最後決定性力量。

只可惜殺入平盧道之後的無定河一戰,這些在安東威名赫赫的騎兵,都隨着戰死的藩主繼承人埋骨在了異鄉之土。以至於至今都還沒能恢復過來。

畢竟,培養維持騎兵與步兵所需的代價,是完全不可與日耳語的。羅氏雖然不乏上好的牧場和良馬的來源,但是想要訓練一個弓馬嫺熟,可以衝鋒陷陣騎兵,就是另一回事了。

五天之後雖然據說還有來自,白山黑水的山民和“林中百姓”所屬的附庸部隊,正在向遼城趕來。但藩主羅湛基還是決定誓師拔營,

他將帶着這隻大軍,前往接管薛氏割讓的三州,同時就地迎娶薛氏之女。

而按照事先達成的協定,薛氏那邊的口徑,則不說是割讓土地,而是以這三州爲嫁妝。只是聽到這消息的時候,三枚的表情似乎有點恍惚和不那麼自然。

正所謂是以力破巧的陽謀手段,這樣就算是對方有什麼圖謀或是反覆的話,也可以以足夠的力量,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甚至名正言順的取得更多的東西。

根據我隨身幕僚小組的分析和推斷:

能夠兵不血刃的平白拿到三州之地固然是好事,但是能夠窺得機會和籍口,解決一個深仇大恨的世敵,也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估計羅氏內部如此考量的大有人在。

而按照約定,我帶領着三營一團戰兵,也打着專屬的貓爪將旗和代表淮東的風雷旗,堂而皇之的行進在其中,作爲整個過程的參與和見證。

第958章 沉驚8第490章 漸變20第790章 萌動20第1045章 殤國5第409章 來訪、出陣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1229章 平盧13第771章 萌動第797章 肘腋7第681章 落盡第629章 悵懷29第1283章 旋滅3第689章 新氣5第405章 憂喜5第1037章 瀾動17第972章 浮夢2第755章 徒變5第376章 再戰5第1007章 夷變7第1232章 平盧16第721章 異夢第461章 歸亡9第1095章 立新25第77章 種子第597章 期新7第1229章 平盧19第136 未然第1188章 江寧變2第111章 風起第780章 萌動10第1015章 頹然5第625章 悵懷20第887章 反動7第900章 反動20第907章 臨峙7第1095章 立新25第832章 雲起2第965章 沉驚15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508章 根本3第1024章 瀾動4第1134章 潮新4第185章 隱殺第345章 牽動第803章 淪沒3第909章 臨峙9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1002章 夷變2第626章 悵懷21第1200章 徐州起4第1018章 頹然8第446章 天傾14第1170章 滄瀾20第1277章 卷蕩7第1052章 零落2第1215章 平盧5第234 眼界第544章 風雨8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1262章 又決2第963章 沉驚13第803章 淪沒3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131章 結交第138章 騷然第613章 悵懷13第381章 戰雲3第1172章 滄瀾16第470章 歸亡19第331章 猛進三第510章 根本5第356章 合流與襲變第641章 後手第1027章 瀾動7第500章 根本第48章 再變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217章 反差第616章 悵懷16第1196章 江寧變10第404章 憂喜4第283章 歸心第1161章 滄瀾5第726章 異夢6第606章 悵懷6第565章 營生5第436章 天傾3第763章 憂亂3第53章 別亦難第1267章 又決7第773章 萌動3第841章 風動第208章 波羅廟與節操第1290章 無題第234 眼界第244章 謀求、謝禮第535章 風雨5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與罰第853章 風動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