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悵懷34

雪花紛紛下的河北冀州,信都城中

雕樑畫棟而暖融融的大都督府中,

“賣給他們。。”

自封爲上柱國大將軍,河北平盧安東三道都招討的張邦昌,也有些煩惱的對着一衆文武部屬,用力地揮手道

“對方只要肯收,什麼都賣給他們。”

“我要更多的煤和鐵器。。”

“能在這個冬天熬過阿土那廝就行。。”

“他是乍到的客軍,自當比我更加艱難的多。。”

雖然他明面上據有廣大之地,但是除了河北中部數州的直接控制的地盤外,他這個大都督和都招討使,更像是那些因爲胡馬大舉入侵,而逐漸離心的地方化派閥,所公推出來的盟主。

而他能夠在戰後的格局中,繼續保持和擴大自己,對於地方控制的影響力。

一方面是因爲他本身具有名分和實力上的天然優勢,除了冀州之外,他還掌握着靜州,深州、河間府等,河北腹地最是富饒,也保全最完好的數州之地。

因爲之前,針對那隻殺入河北的“滿萬不可敵”,清野堅壁和收縮軍力的的緣故,大部分人口和戰力都退入城邑中。

同時在冀州的河北行臺在胡馬入犯前,就已經以備敵名義,聚集了大半的兵力和錢糧財帛,再加上決堤放水造成大片泥濘,令那些番胡幾乎是紛紛避而繞道遠之。

因此在一個多月後,胡馬大舉肆虐河北的情況下,他的治下反而是保全最完好的地區,更是籍此收納了更多前來投奔的流亡難民。

讓他得以從中擇檢青壯,補足和充實那些被打殘或是打散的軍伍,進而籍此再編之際,將來自洛都中樞的影響力,給逐漸排除出去,而牲畜了某些不該有的野心和想念來。

爲什麼自己就只能給洛都朝廷,做個指如臂使的代理人,而不是可以真正自己做主的一方封鎮呢。

特別是在洛都朝廷的都自身難保,在南朝的圍攻下被打進都城岌岌可危之際,他這也算是爲隨時可能覆滅的張氏一族,留一條後路和生機不是。

然後有些事情開了頭,就無法再挽回和後退了。

他一步步的試探着,從謹小慎微的暗中截留輸送畿內戰區的物資錢糧,到明目張膽扣押和滯留從河北征發的軍役,最終走到這一步。

卻發現原本苟延殘喘如同風中之燭的洛都朝廷,居然靠放縱塞外番胡入關這個盤外招,居然得以起死回生,這個令人崩潰的事實。

於是,當洛都朝廷開始逐漸收復失地,一點點生聚實力光復山河,他也開始一邊派人秘密交涉和打點,卑恭虛膝的輸誠納款。

希望對方能夠接受現實,或是暫時承認這種現狀;一邊積極屯兵積穀,掃蕩地方拉攏周邊遊散的地方勢力,以備萬一。

但是顯然那位新上位的攝政,可沒有對他這個既是張氏近族,又是鎮守重臣,卻在危難關頭釜底抽薪的叛逆之徒,絲毫妥協的打算和跡象。

難爬讓他遠戍安東,爲國守邊的最低要求也不行。而是信誓旦旦的要將他這個首逆,傳首九邊以儆效尤。

然後他也不得不痛下決心,毫不猶豫的發動了,暗藏在黃河水師裡的後手,截留侵奪了來自平盧安東延邊的勤王人馬,算是和洛都方面徹底決裂開來。

好在這位新任的攝政顯然過於高估了,河北道內自身的優勢和影響力。

在張邦昌爲首河北行臺的全力反撲下,洛都派來的轉運大使張繼一度被排斥擠壓的,只能躲在黃河北岸的懷州一隅,拼命的向對岸求援。

然而好景不長,隨着另一位同族新晉張德坤的帶兵到任,主動發起好幾場戰事,殲滅和擊破了幾隻阿附河北行臺的外圍人馬,又嚴懲了那些首鼠兩端的地方官民,進而重整和收服了沿黃的西線數州,

最終纔在錢糧消耗過多的後力不濟下,與張邦昌所把持的河北行臺,重新陷入了漫長的相持和對峙當中。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張邦昌雖然長於爭權奪利和黨同伐異,但不代表他就毫無長遠的眼光了。

這位綽號“捲土”的宗親背後,可是一整個洛都朝廷所代表的北國,隨着光復的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多,可以預期的是對方得到的支援和扶持將越來越大。

在滿地胡馬、義軍、亂匪流竄的河北道內,他自己的優勢卻在此消彼長之下,一點點的被消磨殆盡。

這不由讓張邦昌不着急上火。

但他最大的短板和缺憾,也在於實在不通軍略,也沒足以令人信服的戰功或是有過人的軍隊威望。

因此,他要想辦法開源節流,拼命的壓榨和搜刮治下,獲得更多的財貨,來餵飽手下的那些軍頭武夫們,輔之以權術的駕馭手段,才能驅使他沒去賣命對抗洛都方面,並保持自己在這個聯盟中的優勢和主導地位。

哪怕是以佔據淮東那夥人馬,做一些形同與虎謀皮的事情,也在所不惜。

淮東那些南佬,想要威脅河北的話,那起碼是很久以後的遠慮之事了,可要是給來自洛都方面的佔據了上風,那真是死無葬身之地的迫切近憂了。

他們或許會作爲妥協,暫時饒過那些三心兩意的地方軍頭們,只做一些象徵性的懲戒,但是作爲割據自立的首惡和象徵,張邦昌和他的親族,可就沒有那麼容易逃出生天了。

因此,無論是爲了他自己的權勢,還是爲了身家性命的將來,他退讓和妥協的理由,哪怕爲此一次次突破下限,而做出諸如通敵賣國,向敵人求援的事情,也在所不惜。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淮東那些南軍,對擁有黃河險要的隔絕,又掌握了殘餘的黃河水師的自方威脅,還不如掌握北國大義名分的洛都朝廷更大一些。

反倒過來,只要他們繼續存在並且有所壯大,深受肘腋之脅的洛都朝廷,是決計沒法全力抽手過來對付自己的。

....。。

而在青州益都,寒冷的天氣下,我正在冒雪查看一批新生產出來的軍事工業製品。

也就是像柵欄一樣,稀疏固定在地上的一些東西,之間分的很開,遠遠看起來幾乎毫無相應的攔阻和防禦能力,但是若是走近了觀察,就會發現一些灰白色細線的金屬光澤。

對我來說的這個好消息就是,經過這麼久時間的積累,作爲排隊槍斃時代的重要配套手段,鐵絲網的科技樹,終於被我給點出來了。

起碼在這個時代,金屬拉絲的工藝看起來似乎很容易,是個金銀手藝匠人都能做出來,只要有足夠的材料有懂得加熱和使用大小穿孔的模具就行。

但是想要獲得足夠韌性和強度的鐵絲,卻是另一回事了,各種成色被拉斷的失敗製作和廢品,足以讓軍隊中最好的工匠,給愁白了頭。

畢竟,有這個本事和手藝做出來的小段合格產品,都拿去製造鎖子甲所需的小圓環了。最後還是在淬火的熱處理上,無意間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而試出了一個勉強符合要求的最佳的配比。

因此,有了規模有限量產的初步基礎,而一同參與研發和實驗的工匠小組,也得到相應的獎勵,集體的榮譽和落到每個人頭的重賞。

雖然,最後經過水力卷閘機加工出來的成品,還只是最原始的雙股絞刺式鐵絲網,也就是兩根鐵尖木棍之間的兩行拉線而已。

但放在平時完全可以捲起來,分作數組放進特定的裝具裡,由騎兵隨身攜帶或是放在專門的車輛上伴隨軍隊行進。

等到遇敵再由兩個人臨陣拉伸延展開來,直接將木棒敲進地裡,作爲拒馬和抗衝擊的臨時陣前佈置。

比起傳統笨重死沉的拒馬,或是倒插矛的諸般手段,可謂省心省事的多。

根據測試的具體強度嘛,雙絞在一起的鐵線,至少要用闊斧大刀,用力的反覆砍好幾下,才能砍斷斬開,至於普通的刀劍,在資深的延展和韌性面前,就有些費事費力了。

而在戰場上,只要有一點點的耽擱,就足夠要命的,可謂是居家旅行,殺人放火,不,應該是排隊槍斃乃至行營立帳時,不二的良伴與配套選擇。

這樣第一批產品,就可以趕上這次的突進作戰了。

第1201章 徐州起5第91章 營訓第376章 再戰5第689章 新氣5第519章 兵戎3第897章 反動17第121章 日常第895章 反動15第623章 悵懷23第583章 變數3第1035章 瀾動15第933章 驚破13第342章 投獻第923章 驚破3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859章 風動19第192章 港西第275章 進程,再聞第1001章 夷變第518章 兵戎2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304章 戰淮北十八第242章 新軍第448章 天傾16第106章 薄發6第589章 變數9第608章 悵懷8第974章 浮夢4第1114章 歸遠14第513章 根本8第1146章 潮新16第1082章 立新12第181章 途戰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1085章 立新15第824章 啓新14第902章 臨峙2第22章 夜宴、百態第1252章 再決2第862章 撥亂2第655章 出援5第452章 天傾20第178章 再臨第744章 思變4第1042章 殤國2第104章 薄發4第853章 風動13第1204章 淮動4第719章 大羅(9)第231章 了卻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662章 出援7第106章 薄發6第1105章 歸遠5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571章 決意第1191章 江寧變5第88章 在家第17章 皆爲名利第19章 過場第537章 風雨第705章 啓東5第916章 臨峙16第134章 潛動第1091章 立新21第1103章 歸遠3第234 眼界第709章 啓東(9)第872章 撥亂12第191章 戰歸第649章 後手9第226章 禁足?處斷第1074章 立新4第555章 序間9第913章 臨峙13第79章 風聞而動第383章 戰雲4第1158章 滄瀾2第658章 出援8第772章 萌動2第862章 撥亂2第1071章 立新第550章 根本6第978章 浮夢8第818章 啓新8第219章 私販們第964章 沉驚14第796章 肘腋6第755章 徒變5第1171章 會江寧第1252章 再決2第550章 根本6第1134章 潮新4第786章 萌動16第243章 糾結、攀談?第1274章 卷蕩4第185章 隱殺第345章 牽動第719章 大羅(9)第305章 戰淮北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