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變數2

吃多了毛豆,嚴重腹瀉當中,所以影響更新額。。

比起從淄州和濰州派出的援軍更快的,來自最北端濟水北岸的壁板信號塔迴應,

北朝的黃河水師發生了內訌,在河面上追逐爭戰不已,已經有數條重創的戰船,擱淺靠岸而聯通上面殘存的人員,成了當地戍防部隊的戰利品和俘虜。

然後,纔是前方軍中回報。那些已經登岸的敵部,則在第三兵馬使沈霍伊率領援軍,擊破斷後的兩千餘人,所遺旗仗兵械數千之後,已經倉促向西逃竄之中。

而根據所繳獲得旗號,發現其中至少包括了來自平盧道三大鎮之一的,盧龍鎮下的天武和廣威兩個軍號,卻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河北兵。

目前,沈霍伊已經要求西線沿途齊州、濟州境內的駐屯兵馬,就地圍堵和截擊。這個結果讓人聽起來很有些虎頭蛇尾、倉促草就的意味,卻又摸不着頭腦。

難道這一次可能波及北邊數州,演變成邊境危機的入侵行動,就這麼隨隨便便的給送人頭和裝備來了麼。

只可惜我的情報系統一切都還在草創階段。而相對初步成型的地方治防偵查系統,在軍事情報的收集方面,就只能說是凡善可陳了。

一方面是缺乏足夠的時間來佈局和安置相應眼線,座探、密堞。這需要相應的週期和投入,纔能有所見效的東西。

另一方面,則是相鄰地區犬牙交錯,征戰不斷的相應混沌格局,讓任何派遣人員缺乏相應的人身保證,也無法維持穩定的輸送渠道。

畢竟,人都或死或逃光了,又談何情報收集和工作的開展,因此,大多數情況下,只能在有需要的時候,臨時由前沿部隊抽調得力人手,就近做出針對性的佈置或是短期的安排。

因此,我目前所能觸及的區域,正所謂“南不及淮河,北不過黃河、西止於毫州”的有限範圍之內,就連東面的登萊數州,也還沒網友完全女如掌控之中的。

我不免思量着,要不要派人想辦法度過黃河去,在敵情不明的河北,建立起蒐集情報的據點來,以免這樣只能被動應對的事情一再發生。

然後,調放回來的行營右護軍副統制崔邦弼,主動上門陳情卻是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情理之外了,他那些往來的親族,可不是什麼低調內斂的專業人士。

一旦進了行院裡,在美酒佳餚溫香軟玉的席子上,根本是口無遮攔,不停地抱怨這個太簡陋,抱怨那個太寒酸的,毫不知道什麼叫避諱和慎言。

有什麼目的和心事一下子就旁敲側擊的套弄出來了。

不過,這種事情本以爲他會派人來通個氣而已,但沒想到是本人自己上門來開誠佈公。尤其是他格外放下身段,痛定思痛的,坦誠自己曾經帶領部下走歪了道路,而爲功名利祿所誘,迷失了身爲軍人的本分與堅持云云。

既然他自從迴歸體系內之後,他一直表示的有心積極向我靠攏,又通過這件關係切身厲害的事來輸之以誠。這樣的話,我原本一些針對性的佈置,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了。

要知道我原本的初衷是,打算將他變相的閒投散置和逐步架空起來的。主要是將軍隊中三心兩意的潛在異己和不安定份子,都集中到他的麾下去,便於就近監視和管控。

這樣一旦發生什麼問題和變故,他這個日常主官就難持其咎,而以管理不力的失職理由,黯然淡出軍中而領個好聽清貴的閒職徹底邊緣化。

但他願意像趙隆一般,徹底向我靠攏而馬首是瞻的話,正所謂使功不如使過,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這種事跡和過往,反而能夠成爲激勵和鞭策賣力用事的動力。

畢竟現在是創業的初期,任何人手都不嫌多的,特別是一個身居高位熟悉軍務而富有經驗的人選。他雖然出身勳貴子弟,但好歹是我老部隊裡帶出來的人,一貫表現也算勤勉用事,不在平均水準之下。

或許,我也可以稍微考慮,有所相應的表示和度量,來處理和對待這個榜樣性的樣本。

這樣,涉及淮東軍政決策的五人核心圈子裡,除了已經實質投靠我的趙隆,又可以多上他一個,畢竟哪怕是敬陪末位的存在,同樣也具有表決的分量;

再加上一貫不會輕易反對我,而勉強算是半個自己人的辛稼軒;以及除了自己基本部隊之外,就一直持隨大流態度,而在決策層面上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統制王貴;也就剩下逐漸淡出軍隊方面,而轉向政務的陸務觀了。

當然,在明面上還要做出,足夠的異論相攪大小相制的常態來,比如在少數重大事項上保持基本一致就可以了,然後再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上,表示出足夠的不同意見和論調,甚至表現出適當的意氣之爭。

好讓後方的朝廷諸公,不至於生出什麼關於某人獨斷專行,一手遮天的想法和擔憂來。

在這段期間內發生了大約一千多例的婚姻申請,並且都得到了覈准和批覆。主要都是軍中將士,迎娶當地背景女性的案例。

就如當初的戶口統計一般,由於本地出身的青壯年,大都消耗在了殘酷的拉鋸戰與懲罰性的役使當中,因此當我接手的青州,實際上只剩下一堆嗷嗷待哺的老弱婦孺,又經過了整個冬天的自然淘汰,生下來的人口自然就以女人和孩子居多了。

於是這些女人和孩子的話,作爲某種長遠的與其投資,而被我在第一時間就編管起來,然而,在生活的困頓和艱難的逼迫下,重新尋找一個伴侶作爲日常生計和人身依靠的支柱,就成了某種自然而然潛移默化的事情了。

就像被稱爲“促進民族融合”,事實讀作*的“蝗蟲和屠夫”的蒙古大軍,所做過的事情一般,在征服的過程中,殺光所有搞過車輪的男性,以消滅潛在的反抗與仇恨的因素。然後用各種民族的新附軍,乘勢收納迎娶這些孤兒寡婦,而完成新一輪的民族人融合和統制奠基。

對於那些缺乏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的被征服民族,極其倖存者來說,在現實的生存的壓力下,仇恨與傷痛重視容易被時間給帶走,而屈從衣食保暖的需要。至於那些比較執着與過往和慘痛記憶的人,大都被現實給餓死或是肉體上消滅了。

而青州治下發生的事情,也有類似的異曲同工之妙。

相對於那些數量衆多的外來移民而言,本地的駐軍無疑是屬於收入和待遇,都處於上乘的首選目標。而長期編管勞役的經歷,則令他們有了更多近水樓臺的接觸機會,因此很多東西就自然水到渠成,變成了現實的需要。

因此,由此造成的婚姻或是再嫁現象就不足爲奇了,至於在實質上的同居或是包養什麼的事實行爲,在具體數量上更是要翻上幾番。

雖然,這些現象相對本軍號稱數萬的總體規模來說,還不及一個零頭,但是相對於軍中允許結婚成家的“五隊三”標準線來說,則也算是不少了。

因爲,按照本軍規定,能夠提出結婚要求的門檻,最少也要服役五年以上、職級在隊官以上、至少參加過三場大型戰役的作戰序列老資歷等,三個條件其中之一才行,

也就是達到一定的服役年限和功勞、資歷之後,才允許有組成家庭繁衍後代的婚姻權。一方面是一種潛在人身約束和激勵機制,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納入最基本軍隊保障和小範圍社會福利的門檻。

因爲,只要得到了正式覈准的婚姻行爲,可以在軍隊規劃的集體居住區內,獲得相應級別的安置房舍與現成的生活器具,以及日常家用的補貼。無形間就在日常生活水準上,自然而然的高出地方平均標準一大截。

這樣,就算日後陣亡或是早逝了,遺屬依舊可以繼續以微薄的代價使用下去,直到相應子女成年,繼續在軍隊或是相應部門服役。而這樣環境背景下出生的下一代,很容易就成爲新政權最堅實的基礎和潛在的擁護者。

不過也有比較特殊的,比如一些在我特別關注的名單內人物。

第100章 薄發2第376章 再戰5第122章 人市第1080章 立新10第877章 撥亂17第555章 序間9第425章 戰局8第192章 港西第847章 風動7第1106章 歸遠6第963章 沉驚13第327章 進取第172章 驚現第245章 教習、投資第492章 聞驚2第867章 撥亂7第1110章 歸遠10第1173章 滄瀾17第408章 入汴第392章 在河北2第661章 出援11第768章 憂亂8第33章 舊識 驚聞第1040章 瀾動20第1028章 瀾動8第147章 驚聞第463章 歸亡11第799章 肘腋9第739章 抉擇4第184章 宴慶、歸心第647章 後手7第550章 序間10第102章 薄發3第457章 歸亡5第731章 異夢5第22章 夜宴、百態第167章 偶現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494章 聞驚4第708章 啓東(8)第323章 仿如初見第1195章 江寧變9第68章 入死第827章 啓新17第630章 悵懷30第43章 急治第1169章 滄瀾19第407章 陷沒第650章 後手10第702章 啓東2第1140章 潮新10第827章 啓新17第396章 在河北7第1146章 潮新16第1010章 夷變10第946章 破釜6第682章 落盡2第198章 航歸下第789章 萌動19第106章 薄發6第983章 浮夢13第1149章 潮新19第191章 戰歸第1162章 滄瀾6第709章 啓東(9)第758章 徒變8第89章 綢繆第375章 再戰4第33章 舊識 驚聞第827章 啓新17第916章 臨峙16第845章 風動5第590章 變數10第830章 啓新20第895章 反動15第65章 再行第247章 歸附、選址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451章 天傾19第586章 變數6第181章 途戰第876章 撥亂16第870章 撥亂10第879章 撥亂19第651章 出援第959章 沉驚9第954章 沉驚4第553章 歸還(3)第128章 夜宴與偶聞第925章 驚破5第1161章 滄瀾5第435章 戰局第109 蘿有千千結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119 餘音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1228章 平盧18第340章 偶遇 戒心第872章 撥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