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決意8

簡單安頓好身邊的人,正式升帳議事後,我粗粗掃視了一圈,聚集在帳下聽議的僚屬、官員和將領,

文職中主要是以營田副使虞允文爲首,六行判司的各自主官和各分曹的主事,以及一些馬政、畜牧、學監、營造、工礦等直屬部門的負責人;以掌書記第五平爲首的,參事、參謀、參軍、孔目官、機宜文字等幕僚從事班子;以及新任的青州長史曹友聞爲首的治所地方政務官員。

武職的主要有:副統制韓良臣爲首“御左”、“右護”兩軍的若干駐留部隊;統將穆隆爲首的虞侯軍、牙兵等直屬資序各營團隊主官;趙隆、羅膘騎爲首的青州守捉軍系統。

再加上別府辦公的觀察使陸務觀,剛從外地主持戰線趕回來的第一副使辛稼軒,我麾下的文武班底都已經到齊了。

至於另行開衙的布政司李格非和轉運使曾華兩個衙門,在名義和理論上是不受我的轄制,所以也不用參加這種場合。

這些人大都穿着深淺緋到青藍色的官服,或是深赭與灰色調的戎服戰袍,濟濟一堂的站在帳下分作數列,目測起來也足有上百號人。

比起我離開之前,其中似乎又多了好些新鮮面孔,主要散步在隊伍的中後部,顯然是新進菜提舉選用起來的。而北上見習團的正副領隊湯懷和麗瓊,也因爲我的指名而赫然居於其中。

以陸務觀領頭,政務系統的文職負責人們,各自簡扼明要的通報各自所屬部門,及其負責項目和事務的具體進度與成果,有些是我在來路上已經先行知情的,有些則是新冒出來的問題和狀況,需要我來進行裁定和決斷。

然後是主持軍中日常的辛稼軒,具體說明和通告,如今的淮東戰局和防線態勢。

現今的防禦格局是東輕西重,而南面隔着淮水的那些藩軍胡馬,因爲淮河大水沿岸氾濫的緣故,造成了慘重的損失和創傷,只能苟延喘喘在一個個尚未被大水淹沒的據點裡,但是相應淮南的國朝軍隊也過不來,只能在外海通過船隻保持一定的聯繫。對佔據淮東的我部來說,從沿河的泗州到宿州,也幾半成澤國而根本沒有防禦的現實需要。

至於北面的黃河邊上尚有濱州、濟州、齊州,與對岸的河北道隔水相望,但是這個的防禦態勢就比淮水好的多了。既寬且急的黃河河面,本身好歹就堪稱是一道天險,除了冬季河面徹底的冰期外,平時就只能靠舟橋來有限的穿渡。

因此,只需少量精幹的兵馬嚴密監守,那幾處被毀掉的橋基和渡口,然後在沿河佈置烽燧哨臺警戒,就足以滿足日常的需要。我也沒有自大到覺得目前的勢力,就能夠一口氣打過黃河去,或者說有這個迫切的需要。

在東面幾乎都是半島突出的漫長海岸線,幾乎沒有像樣的對手,只剩下膠河以東的登萊數州,需要的是大量聚攏人口駐屯,重新梳理和重整起來,恢復生產和休養生息。

因此防禦和出擊的重點,就集中在西南和西北面兩個戰區,主要對手是犬牙交錯的混雜在一起的北朝軍隊,和那些盤踞各地的藩軍胡馬。

因此,雖然我的控制區很大部分延伸到大平原地區,但是我的部隊只要守住,從鄆州的大野澤到徐州和兗州之間南四湖,再到淮河邊上與濠州交界的白馬湖之間,被河流和少數山丘分隔開來的數塊地域,就可以維持總體防禦的需要。

這些都是北方有名的大湖流域,至少在眼下無論是北軍還是那些藩胡,都沒有足夠水面的力量而越湖來擊的。

如果是僅僅處於守勢的話,光是靠我建制下部分火器化的防戍營,就足夠滿足那些沿線城壘日常維持的需要,而將主戰序列放在二線的城邑里,作爲應敵的機動和後備力量。並且定期發起外圍的清掃作戰,以進行拓展外延式彈性防禦。這就是目前的方略。

正所謂練兵和種田,兩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我同時也宣佈若干具體的人事任命,一個是關於任命宗澤爲新設的水營教頭,兼沿海巡檢官,暫領都尉銜。另一個則是以吳玠,接任教導隊暫缺的總隊長,領正將銜。

以及同行北上的軍前見習團,分派到前沿各營團之中,操習銃器戰陣的具體人事;隨我一同前來那些生員的安置,其中除了少量可以直接派上用場的專業領域外,其他人都被安排去聯校進修一段時間再說。

這也是本地的慣例,在體制內的任何升遷與提拔,都必須經過聯校的相應學習,才能正式履任。

軍議散去後,又是我與辛、陸、趙三長官的小會,主要商討一些不適宜放在公開場合講的,涉及這個曉團體未來與前景的關鍵事項,比如未來國朝可能縮減的供給,在淮南止步不前的官軍、江南鈔變與閩中邪教作亂,帶來的形勢變化等等;

畢竟,早做準備和應對,總比抱着僥倖心理待到事到臨頭手忙腳亂的好,在這種情況下,諸如倡導自強不息,自立更生,艱苦奮鬥之類的口號,就可以拿出來作爲廣而告之的。

對此,都虞侯趙隆自然是舉雙手歡迎的積極響應,第一副使辛稼軒基於現實的考慮,也是卻無不可的態度,只有陸務觀還多少抱着點僥倖和希望,而持有相應保留態度。

緊接下來,纔是我接受六行判司等具體部門的單獨報告,和會見一些特定人員的日常時間。

如此林林種種的,接連忙碌了好幾天,纔將不在的這段時間積累下來的事務,給初步處理和分派完畢。

這纔有多餘的空閒心思,陪着抱頭蹲和佳嘉,慢慢查看和打量我的新住處,

在我離開的這段日子裡,作爲置制鎮撫使的宅邸,都已經修繕的差不多,連帶原有的衙門都再次擴建過了。因此在我回來的時候,大多數移栽成活的花草樹木,正呈現出一種秋色繽紛的燦然顏色來。

我甚至在偌大的園子裡,看到了明顯來自江南的花石山榭,以及帶有南北混搭風格的亭臺樓閣。主要是秉持了我某種能省就省做個樣子就行的態度,直接從其他地方荒廢的園林館墅裡,直接原樣的幫運過來,也沒有什麼規劃的就這麼堆砌在一起。

唯一比較奢侈的,就是依照在廣府的習慣和風格,裝上了導引水車和相應的人造噴泉溪流之類,作爲夏天消暑納涼之用。又在地下埋設了北方風格的陶質地龍管道,以滿足本地冬日取暖的需要而已。

儘管園子的地方足夠大,但是兩個小女孩兒,卻還是不約而同了拒絕了我,在園中則選專門住處的決定,而堅決要和我住在一起。並且在我的臥室裡,進行了一番牀位和空間爭奪的拉鋸戰。

這時候,北面偵查的消息也送回來了,所謂的北面有警,嚴格說是黃河上有警,

北朝消失許久的黃河水師,行蹤再次出現的消息,從黃河南岸的濟州到齊州境內,至少有四個以上的觀察哨位,據稱看到過類似的存在。

這個結果,頓時讓置制使下的參軍團們,不由大爲緊張和戒備起來。因爲,這很可能意味着,在藩胡過境的動亂與破壞中,蟄伏了許久之後的河北道,再次有所新的動作和舉措。

與只能有限的少數地點和區域內,投放的陸師不同;北朝水師的再什麼沒有存在感,但也代表着黃河下游的某種機動性和突然性,也不是我在鄆州那幾個用車船做機動載體的運河水營,或是登州沿海可以對抗的了得。

無論是用來運載和掩護陸師登岸,還是就近發動沿岸的襲擾。都將意味着,我方在濟水以北的沿岸各州投入的資源和努力,遭受沉重的損失與破壞。

無論是建立起來的屯墾點,還是人役耕牛農具,乃至播下去種子,一時半會都不可能盡數撤回到,濟水以南的安全區來的。

但如果我方只能,處處設防而被動應對的話,等於是無形間將好容易營造出來的,戰略態勢和主動權,都拱手相讓對方了。

第679章 出援29第762章 憂亂2第570章 ,營生10第802章 淪沒2第810章 淪沒10第943章 破釜3第871章 撥亂11第19章 過場第816章 啓新6第756章 徒變6第627章 悵懷22第1232章 平盧16第609章 悵懷9第112章 驚夢2第104章 薄發4第796章 肘腋6第1099章 立新29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932章 驚破12第219章 私販們第213章 散盡第692章 暮氣2第716章 大羅(6)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962章 沉驚12第544章 風雨8第114章 驚夢4第11章 在山上第1223章 平盧7第556章 歸還(6)第154章 征程第579章 決意9第914章 臨峙14第1216章 平盧6第367章 烈戰第1270章 又決10第1223章 平盧7第886章 反動6第942章 破釜2第440章 天傾6第1269章 又決9第181章 途戰第110章 驚夢第444章 天傾12第1193章 徐州起3第1191章 徐州起第20章 得失之間第927章 驚破7第933章 驚破13第975章 浮夢5第9章 折轉第5章 生與死(中)第453章 歸亡第71章 偶見第715章 大羅(5)第41章 出奔第1010章 夷變10第1208章 淮動8第199章 投獻?第508章 根本3第171章 漏網?第304章 戰淮北十八第559章 歸還9第259章 遴選 到任第1076章 立新6第922章 驚破2第37章 襲奪第639章 悵懷39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321章 兩河風起三第1122章 浪奔2第707章 啓東(7)第382章 波黠第116章 碎夢第623章 悵懷23第447章 天傾15第884章 反動4第1082章 立新12第586章 變數6第1142章 潮新12第1232章 底定2第749章 思變9第1064章 零落14第601章 悵懷第391章 在河北第190章 遭遇第274章 殷情與妥協第1275章 卷蕩5第1215章 平盧5第771章 憂亂5第577章 決意7第1240章 底定10第726章 異夢6第570章 ,營生10第659章 出援9第223章 裁汰 機會?第1271章 卷蕩第165章 街戰第100章 薄發2第10章 轉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