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

隨後,我看見這些人的時候,就不免有些大失所望了,

這些軍卒身穿布衣,少數人才有半身皮甲或是漆竹甲,都帶有被稱爲“矮矬子”,“羅圈腿”某個民族的明顯特徵,身型也比我部的大多數士兵都瘦小一些,也就比道路上的那些饑民好一些。

這就是派給我們的補充兵員?所謂的扶桑輔兵隊?好吧,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去面對了,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後方的謎樣生物,是用如何的表情和聲調,來如何吐糟我的。

一想到,我居然要用一羣鬼子的祖先做爲部下,以類似黃協軍的身份在中原大地上作戰,這簡直是讓人感覺荒謬無比的某種時空倒錯了。

好吧,至少這是國人的內戰,他們也只是某種意義上的消耗品,我如此安慰自己道。

在這個時空,他們作爲南海大開拓時代的炮灰和苦力,幾乎伴隨了唐人在海外開拓的所有歷程,所以大多數人或許鄙夷或是歧視有之,倒稱不上什麼厭惡感。

倭國的扶桑藩,之所以盛產各種苦力和廉價炮灰,

主要原因,卻是可以上溯到數百年前,自從孝謙王時代,因爲寵信法相宗僧人道鏡、玄舫,並委以重任,而導致了傳統的本土勢力反彈,在平成京爆發以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爲首的奪宮之亂,然後引入外援之後,才得以徹底擊敗。

然後作爲外援的代價,唐人開始在倭國沿海圈地建壘,營田開礦,倭國也隨着各種租借地和分藩,一步步走向了被唐人殖民化的道路。

當然了,這種殖民化是在勸教王化的旗幟下完成的,因爲當時的倭國上層,幾乎滿地都是仰慕中華的帶路黨,對來自上國各種經濟文化政治上的滲透,幾乎是倒笈相迎踊躍爭先的毫無抗拒接受。

後來乾脆像其他親藩之國一般,派遣嫡系王子入朝爲質,然後在老王隱退或是身故後,由天朝王師直接護送回國繼位,這樣多少直接規避了慘烈的繼位鬥爭,

而作爲這種殖民化過程的副產品,也給落後的倭國,帶去相對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豐富物種,因此,長期以往扶桑諸島上的人口也是暴漲了許多,爲了緩和資源和生存空間的矛盾,對外的勞役輸出,就成了歷代倭國朝廷的一大傳統,沿襲下來。

倭人亦因此有了海生和土生之別,也就是倭國本土出生的和海外藩家內出生的,雖然都是倭人,但是風俗面貌,已經是天差地別了。

因爲他們作爲唐人種植園裡的打手和監工角色,經常會被配給各族來源的女性,作爲配偶繁衍家系,因此他們的後代也因爲混血,而千奇百怪,因此更喜歡稱自己爲歸化人。

其中一些作爲藩主的代理人,回到扶桑國中繼續發展,而在倭國內部,逐漸所謂海生倭人的派系。

不過,這些倭兵更擅長的山地活動,放到這個主要是平原的地形上來有什麼用處呢。難道用身高來絆倒敵人麼,或者藏在草叢中玩潛行背刺麼。

而且,倭人因爲某種傳統和先天環境的影響,雖然有着吃苦耐勞,需求很少就能維持的名聲,但卻另一方面,作爲士兵以死心眼一根筋著稱。

在戰地上也比國人,更缺乏眼光和變通,所以除了藩軍中諸如“隼人軍”、“志能變”等少數幾隻頗有名氣的倭兵部隊外,更多時候,這些倭人是充當某種廉價消耗品的角色。

理由無他,他們平時就像是閹割過的牲口一般,任憑打罵羞辱,依舊是一副服服帖帖的恭順樣子,可是一旦上陣,就很容易陷入某種不可收拾的瘋魔中,

嗷嗷亂叫着可勁的埋頭往前衝,一不小心沒控制住,就很容易撞進在敵軍的結陣或是堅壘上,不是短時間內就死傷殆盡中,就是耗盡體力和銳氣,跑都沒能跑掉而被人打殺俘獲,幾乎很少留有餘力和後手,對自己人和對敵人一樣的狠。

這種波動過大的戰鬥力起伏和情緒變化,卻是大多數將領所不喜的,所用他們大多數時候的作用,就是一波流的先行攻擊,用來試探敵軍的深淺,兼消耗敵人的弓矢之後,讓後纔是全面壓上的正式攻擊的。

而這批倭兵,正是處於諸侯割據中的扶桑諸藩,按照臣屬的義務,聯合起來給南朝提供的部隊之一,,而我這裡的一批,據說主要是來自位於九州島,所謂太宰府下轄的世兵。

因爲追隨各自領下,常年相互爭鬥的緣故,很有些操使兵刃和團體戰鬥的經驗,只是被國朝徵用後,就徹底打散歸屬和階級,按照人頭來配發使用。

這一次補充給我的,足足有三千人,就這麼一天只吃兩頓,每頓只吃一個飯糰,而在一百名騎兵的監督下,就這麼別無輜重或是裝備的,就像是驅着羊羣一般匆匆趕過來,前沿軍行司還真是慷慨之極啊。

此外,還有兩個營的射生藩兵,看起來雖然風塵僕僕,但是勉強可以保持隊形依稀,還像那麼回事,自報家門,卻是來自東海三藩之一新羅藩的步弓手,因爲地緣的關係,新羅國比倭國更早被殖民和滲透,幾乎早在兩百多年前的尚德年間。

因爲在此起彼伏的國臣內亂中焦頭爛額,屢次被權臣架空和凌逼,而不堪重負的新羅女王金善真,就急匆匆派密使入朝,獻了圖籍戶冊,然後再王師的保護下,帶着歷代積攢的珍寶財貨,舉族遷去長安做一個富養天年的樂浪公了。

待到戰亂稍稍平復後,而新羅故地,也變成了名爲新羅藩的新興分藩樂土,沿襲到如今的東海三藩之一。

因爲新羅故國中部和西部多山,其山民都是天生的獵人兼射手,因此相對孱弱的平原低地種新羅人,他們也是藩軍中射生義從的重要來源之一,常見於南北藩鎮長短期僱傭的軍伍中。

雖然野戰不行,但是作爲守城據壘的步弓手,還是頗爲稱職的,甚至早年大唐邊軍的戍壘中,亦是充斥着這些藩屬徵發的山民。

但問題我是他喵的火銃部隊,弓弩什麼的都淘汰給散兵了,要這些短腿又不善近戰的傢伙做什麼。

好吧,這派給我的都是什麼歪瓜裂棗的奇葩啊。

但我還是沒法退回去,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下來,然後很快下了決定,將這些倭人打散,沒收個人裝備和物品,安排到散兵隊中去,讓人監督着先去做一些簡單粗重的重複勞動。

新羅步弓手則以團爲單位,補充到暫編第四營裡去,作爲那些還沒有火器化的輔軍大隊,某種過渡的替代物。

雖然打退了敵人,但是對於被炒來說,也不過時稍稍受挫而已,我的賺盡一切機會生聚力量,應對下一次不知何處何時的進攻呢。

這時候,淮水以南總算送來一個真正的好消息,我的輜重頭領錢水寧,帶着從潤州、江陽、江寧一帶徵募來的徒手兵額三千多人,以及數百名來自龍州團練的後備兵員,緊趕慢趕的數天之後,終於抵達了壽州。

駐紮在陸豐一代的龍州團練,現今變成了我的後備兵員的訓練序列,大批來自龍州和撫遠州的婆羅洲子弟,正在那裡接受基本訓練和操行。

有了這批可靠兵源,幾次大戰積累的戰損,和長時間積壓的疲憊,才由此穩定下來。

他這一次還帶了十幾具新式武器的樣品,先行用馬車拉着送過來,然後由材官孔吉吉爲我展示如何操作和使用,

要知道,之前孔吉吉領導的槍火組就嘗試過,將並排的槍管固定層疊起來,做成一個簡單的巢式槍架,

理論上可以達到數十人密集排射的效果,不過散步和準頭,就實在不能令人滿意,還缺少轉向和調整的餘地,裝填一次也頗費時間和周折。

因此,我的軍匠們開始換了一個思路,於是就有了這件外形奇特的新式武器:木杆包鐵的三腳架,

三腳架子上的長管和後面碩大的輪盤,活像是親直團隊和教導隊,配備的那種轉輪快搶的放大精簡化版,約莫有寸半的管徑。

這不就是轉輪炮麼,我在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裡,倒是見過類似的東西,屬於我大清晚期有一個奇葩的引進項目,作爲某種落後於時代的眼光,而被人坑了的證據,不過對於我所處的這個年代來說,還是頗爲先進的。

只是我還沒想到這東西,他們就已經搞出來了。

孔徑、外形和原理有些類似後世的榴彈發射器,只是因爲金屬材料限制,管壁厚了些還加上熟鐵強化箍,發射的也是二三十枚一包的散丸,而且是人工手動扳發旋轉射擊的。

不過因爲尺寸放大了,對加工工藝的要求反而降低了,而且用的是鐵皮包卷而成的金屬彈筒,解決了原本燧發槍的底漏問題,十五發和九發的兩種彈輪,保證了某種短時間內的急促射速。

據說,一個老手操作之下,可以在十分之一刻之內,將一個彈輪全部射出去,作爲某種意義上的大號噴子,這種轉輪炮的射速甚至彼普通銃手還快上一些。

而一架轉管炮,至少配五六個單輪和專門裝彈的人手,這樣形成一定數量後,某種持續火力就出現了。

至於命中和精度,拜託,這東西本身就是靠扇形散佈,來保證數量上的殺傷覆蓋。正好填補一下從舢板小炮到普通長銃之間,火力遮斷的緩衝。

我的鑄鐵小炮,因爲本身材質和使用頻繁的緣故,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磨損和擴膛效應了,而且,比起鑄鐵小炮,這種轉輪噴子也更適合放在車上,在中低速移動中射擊使用,

除掉腳架也有十幾斤,讓士兵輪流扛着,在山路行軍是沒有問題的。

這也算是某種科技前置把,我不由自我安慰到,起碼金屬定裝子彈的科技樹雛形,已經點出來。

不過也有很明顯的缺陷,就是構件之間打多了就會膨脹變形,而故障頻生,然後需要手工重新敲打校正直虎才能繼續使用

而且比我曾經見過的那個傢伙,更加厚重一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受限於材料和工藝,只能做的厚重來增加整體強度。

第730章 異夢5第1247章 新章7第799章 肘腋9第1235章 底定5第409章 來訪、出陣第59章 江寧第938章 驚破18第732章 抉擇2第735章 異夢10第853章 風動13第363章 蕩響第376章 再戰5第319章 兩河風起第688章 新氣4第1260章 再決10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256章 失望 奇葩第1160章 滄瀾10第909章 臨峙9第664章 出援14第518章 兵戎2第886章 反動6第775章 萌動5第890章 反動10第664章 出援14第1160章 滄瀾4第488章 漸變18第1003章 夷變3第602章 悵懷2第577章 決意7第975章 浮夢5第1025章 瀾動5第741章 思變第376章 再戰5第88章 在家第380章 戰雲2第1097章 立新27第36章 扮演第19章 過場第377章 再戰6第942章 破釜2第17章 皆爲名利第305章 戰淮北二十第9章 折轉第833章 雲起3第139章 際會第845章 風動5第1283章 旋滅3第586章 變數6第1157章 滄瀾7第1168章 滄瀾18第894章 反動14第785章 萌動15第609章 悵懷9第402章 憂喜2第965章 沉驚15第907章 臨峙7第690章 新氣6第98章 薄發1第1054章 零落4第683章 落盡3第843章 風動3第1067章 零落17第1199章 徐州起9第790章 萌動20第884章 反動4第774章 萌動4第372章 再戰第357章 出陣第1241章 新章第1017章 頹然7第800章 肘腋10第611章 悵懷11第1113章 歸遠13第445章 天傾13第662章 出援7第97章 厚積5第1011章 頹然第551章 序間5第558章 歸還8第305章 戰淮北二十第530章 根本4第258章 感官世界的傳奇大冒險第605章 悵懷5第1286章 旋滅6第422章 戰局5第369章 接敵第1070章 零落20第788章 萌動18第648章 後手3第434章 戰局14第713章 大羅(3)第三百三十七章第1168章 滄瀾12第873章 撥亂13第218章 營中。整備第164章 展開?轉折第770章 憂亂10第719章 大羅(9)第34章 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