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聞

然後我接到第一個跟隊外出的任務,去接收某地奉獻的賦稅,按照慣例這可是一個美差啊。

特別對我這種負責記數的,不上不下的後勤輔助文事人員來說,可謂風險小,進項快,週期短,油水多的任務。

主要是去梁山的外圍勢力去徵收糧食布匹,以及其他一些雜物,梁山既然贏了,並且繼續存在下去,那周邊因爲官府勢力受損收縮,而失去保護的地方士民,多少要爲此付出一些代價。

山下一個廕庇的渡頭,已經有一批人聚集在那裡等候着。

在這支百多人的隊伍裡,我有些意外的見到不少似曾相識的面孔,貌似在義軍中打過交道的,領頭正是那名義軍老兵鄧坊,沒想到他還好生活着。

他現今也是個副都頭,據說是從一個雜編什長,重新干到這個位置的,不過還是在備丁的序列裡,常常要奔走輸送與山內山外諸營寨間,只能算在下層頭目階級裡。

見到我後,沒少一陣唏噓和感嘆,從某種程度上說,包括前頭領將岸在內,他們混的大都不怎麼如意,這次好容易被重新聚攏起來,不由抱上了某種期待和盼頭。

又等了一會,卻沒有等到將岸的到來,只好略帶着失望由老都頭鄧坊領頭整隊出發。

預期中作爲這件事推動者,前頭領將岸的缺席,多少也讓我有些遺憾和說不明道不清的東西,卻不知道來自哪裡。

等人到齊了之後,我們就分批登上水營提供的板頭船,這種船扁平寬大,吃水淺且四平八穩,調轉方便,尤其適合在這種水泊河網地帶輸送往來。

數百里水泊,還有同樣面積甚至的葦蕩草澤,構成小梁山脈最好的外圍掩護,風催草野,盪漾如毯,發黃枯敗的葦花已經掉盡,只剩下成片伏到的草杆。

上次是作爲俘虜過來的,因此沒有心情欣賞這個水泊風光,現在總算可以走馬觀花的好好留意一番。

星星點點的小船上,好些婦人正在打撈水草等雜物,然後挑揀其中可以食用的部分。這也算是我當初生產自救的一點小建議之一。

伏葦也被成片的拔起來,剝出來白白的脆根,味道稍甜。對普通人家也是不錯的小菜。另一些人則在用木鏟在荷葉枯敗的淺灘上挖藕,大冷天滿身泥濘的卻在冒熱氣。

看到他們辛勞和無奈,我忽然覺得我自己的境遇,也不是那麼糟糕了。

船在曲折盤繞的水道中,且行且遠,很快前後都淹沒在不見邊緣的水澤葦蕩之中,我的思緒也隨着這些連綿如雲的葦蕩,飄搖起來

按照羅克敵的說法,我到了這裡,自有一番驚喜的,因爲有內部消息稱,梁山諸軍在開春,都有意再度擴編增補,然後在包括這隻前義軍在內的降衆中,再選精幹之士,另編成若干個新都、團頭。

這次輪到的外出差遣,不過是附帶的考察之行,算是照顧我這個老熟人的淵源,也是變相沾了我的光云云。

因爲,據說這一部歸降梁山的人馬,着實整出了幾個表現不錯的人物,被某些上層看對了眼。

不過這所謂的熟,也不過是行路漸遠之後的某個偶然回頭而已,或者說只是來自某種形同陽謀的變相試探而已。

我這麼思索着,在這一路上又有來自小梁山脈其他山頭的,大大小小好幾股人馬加入,最後這隻徵收隊達到了四五百人,領隊的權利也被交到了一個叫戴宗的中軍都頭手上,他雖然沒有神行太保的本事和綽號,但是對我還算客氣。

似乎是被人事先格外交代過一般,他甚至讓鄧坊的麾下,安排了幾個人跟着我聽從吩咐。

迷宮一般的河網中,一次又一次的豁然開朗之後,我們已經來到了河口,一個半延伸到河中的小型水寨。

重新踏上陸地之後,就進入梁山附屬實力的邊緣,人爲踩出來的大路兩邊,戰場的痕跡依舊,折斷鏽蝕的兵器和旗幟,因爲數量太多顧不過來而沒有被掩埋,又被野狗什麼撕扯的七零八落的屍骨,在泛白的草叢中,依稀可見。

各種被焚燬的村落和拋荒的田地也沒有恢復過來,在一片死一般的靜謐中,淪爲烏鴉和野狗流竄盤踞的樂園。

這種景象在我們的行程中,持續了很久,直到看到低矮的土牆和籬笆,和孤零零的犬吠雞鳴聲。

不過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在一片噤聲的靜默和隱藏在草屋蓬戶中的窺探中,我們穿過這裡,順便帶走了狗和雞鴨等,所能看到的活物,繼續前進。

這次沒有再走多久,就到了我們第一個目的地,被殘缺不全的矮牆和乾枯的水溝,所環繞的小光縣。

小光縣,舊如其名,是一個賦稅戶口評級最下下等的小縣,還是廣元年間,從青州治下析分出來的衆多新縣之一,作爲商路集鎮發展起來的。

雖然已然破敗的厲害,但好歹是個縣治,因此城中大抵還有好幾千號的常住居民,維持這對四野鄉民,徵收和交易日常的基本職能。

作爲一個下等小縣,這裡低矮的土圍子上,盡是像被狗啃出來的,被攻打破搗毀的痕跡,還沒有來得及填補上,

破敗的縣城之中,面有菜色的居民,沿街的店鋪,還留着火燒和刀斧砍砸過的痕跡,街上幾乎看不到人,連野狗都知趣的夾起尾巴,躲在房屋和街巷的陰影裡,

只剩下一些建築還沒來得及修不好的破洞裡,那些塗滿灰土心驚膽戰的面孔,以及畏畏縮縮躲在門板和窗扉間隙後面,小心窺探的目光和眼神,

這只是戰後的梁山,對外圍勢力的宣誓所有權而已,因此幾乎沒有遇到阻礙的力量。

控制了幾個出入要點後,在被燒燬的衙門廢墟上,叫戴宗的領隊,開始召集頭目們大聲的交代。

“按照規矩,砸門好容易出來這一趟……”

“大夥兒可在此處,好好找找樂子……”

“順便看看自家有什麼用的上的東西,儘管去拿”

然後他轉過頭來,對我格外交代道

“夏簿記,您就算是想要女人,也是沒有問題,看上哪個儘管去交涉……”

“只要事後不要把人弄死了就好……”

我不由撇撇嘴,好吧,我對女人十分飢渴的謠言,也在梁山上傳播了麼。

被拖選出來交涉的幾個居民代表,站在長街口,戰戰兢兢的討好着這些外來者,進行小心翼翼的交涉。

除此之外,就是風捲長街,塵埃和垃圾一起飛揚的寂寥,偶爾洋溢着不懂事孩童的哭聲,隨即就被心驚膽戰的父母給遏止了。

其中唯一的亮點,就是在梁山衆到來後,屈指可數幾家被迫開門經營的鋪子。

豆雜鋪子,縮在櫃案後面,身如篩糠的鋪主,看着這些暢懷大吃大嚼的漢子,一聲都不敢出,

用豆渣和雜麪做成窩窩頭一樣的東西,還有濃稠豆汁和小米煮的甜粥水,還有醬滷老豆腐蓋的蒸麥飯,切上許多大蔥和芥菜,雖然沒有什麼油水,但是吃起來格外的香。

打包許多份,作爲回程的乾糧,然後留下半匹粗絹,算是作價。

其他什麼的滷熟、炊餅、醬幹、壇菜之類的,也收羅一些,算是私人稍的手信。

當被挑選出來的健卒,牽着騾馬,開始巡查這座不大的縣城的時候,我也開始帶人在城中晃盪。

我當然不可能真的去找什麼女人,而是藉着這個由頭,查看了這座小城裡的大部分營生和維持日常運轉所需的行當。

雖然他們閉門不出,但是不妨礙我帶人敲進去,然後在一家老小驚恐的眼光中,取走一些樣品,算是某種程度的社會考察。

而跟我去的其他人則是一副不明覺厲的表情和樣子。

整個過程波瀾不驚,雖然遭到過兵匪多重的劫掠,但是剩下來的人,還是爲我們湊出了所需的東西。

十幾大車的糧食,有稻米也有麥豆,還有用簍子裝起來的灰白色海鹽,壇裝的醬料和酒水,成捆的白素布,一些不規則的鐵錠,整疊的皮子和肉乾,籠子關的活家禽,以及若干名已經哭乾眼淚的女人。

我在鐵匠鋪和各種金工手藝人家的巡視,也暫告一個段落了,我的行囊裡裝了一些叮噹作響的玩意兒。

留下些許哭喊聲和瘡痍之後,然後是沿着道路的下一個集鎮。我的任務十分輕鬆,就是隨便點數和記賬,基本上需要什麼東西,跑腿什麼的都有人搶着去做。

當我的袋子裡,已經裝滿了各處收羅來的零碎,滿載物資的大車也排成了長龍,車上的女人也達到了二十多名,各種成色不純的金銀錠子和碎塊,裝了一匣子,

按照山上的規矩,外出巡收的東西,除了可以當作錢用的財帛之外,允許有二成到三成作爲例行的差遣物耗,當然實際徵收到的東西,遠不止這些,早把這些折損攤了進去。

有本事的帶隊還會因地就食,因此這些物耗的指標往往被節餘下來,作爲私人的好處。一般頭目們瓜分其中的半數,剩下的分潤給其他普通兵卒,具體到個人頭上,也算是一筆小小的收益。

但是最受歡迎的是這些找來的女人們,只要是一停下來歇腳的時間,她們身上總會爬滿了各種各樣的男人,每天天黑後,身段長相最好的幾個女人,還會被輪流留在頭目們的帳篷裡過夜。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激勵手段,幾乎是人人有份,唯一沒有動過這些女人,也就是我和老軍鄧坊。

我是因爲實在看不上,也不忍心折騰這些一有空,體內就被迫灌滿各種男人體液的可憐人,至於鄧坊,就不知道什麼緣故,在一片谷精上腦的男人中,很有些潔身自好的味道。

我或許會偶爾同情、可憐她們的境遇,卻也無能爲力改變這種現狀,就算我偷偷把她們放走一些,估計戴宗那些人,也不會格外追究什麼,但是這麼做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爲她們就算回去,也沒有什麼好結果,倒不是因爲什麼封建腐朽的貞潔觀念什麼的,事實上這亂世之中活着就相當艱難,沒有多少閒功去計較什麼禮教。

但只要梁山依舊屹立一天,他們的父兄家人就不敢也不會輕易接納,這些半路逃回來的女人。反而那些畏懼梁山威勢的鄉人鄰里,會把她們看作取禍之道,或是不祥之兆,重新送回山上來,或是秘密打殺弄死,以去後患。

這就是狗屁的世道,天殺的紛亂時代,無數個地方,每天不停發生的悲劇和慣性之一。

我也只能給點建議,比如以奇貨可居的理由,稍微的善待這些女人,在食物和衛生上給予關照,換取更好的服務品質,減少安排的頻次,懲罰那些過於粗暴的行爲,避免過度使用,而影響可持續發展什麼的。

結果,

期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有個來自地方上年輕男子,在兩個同伴幫助下,就居然想乘夜潛入營地中,救走被梁山衆徵收的某位青梅竹馬之類,哪怕她已經被人開發的不能再開發。

他都已經得手了,然後因爲女人的懇求,而想多帶上幾名,結果這些被輪的有些腿軟的女人成了他的負累,結果逃離的時候,驚動巡夜的老軍鄧坊,被當場捉住。

然後這三人都被殘忍的砍掉四肢,割掉舌頭和下身,豎插在木杆上,留在路邊做成標記,直到我們拔營走的時候,還未徹底死去,還是鄧坊給補刀才結束了痛苦。

作爲被營救那名女伴的遭遇,在一羣男人的圍攻下哭幹了眼淚,像一具破布娃娃一樣的任人擺弄。

這件事,也讓我再次堅定了,一有機會就離開梁山這個不善之地的決心。

可遠遠望見作爲州府屏障,卻已經空空蕩蕩的官寨的時候,我們終於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相比出發時需要繞遠一大圈的徵收線路,回來走的是另一條更短更直的路線,因此,

很快就來到了一處渡口,按照約定,右營從外地回程的舟船健兒,會負責接收和捎帶運送上我們一段。

渡口冷冷清清的不見一個人影,只有幾件破敗的歇腳棚子和土圍茶舍。

第909章 臨峙9第785章 萌動15第537章 風雨第1092章 立新22第950章 破釜10第78章 再聞第377章 再戰6第1143章 潮新13第470章 歸亡19第908章 臨峙8第1194章 江寧變8第388章 迴轉3第676章 出援26第576章 決意6第1243章 新章3第1143章 潮新13第1021章 瀾動第383章 戰雲4第666章 出援16第508章 根本3第1262章 又決2第1207章 淮動7第582章 變數2第466章 歸亡14第79章 風聞而動第655章 出援5第721章 異夢第859章 風動19第817章 啓新7第358章 戰雲1第202章 夜深深第980章 浮夢10第934章 驚破14第311章 淮北紛紛四第318章 插曲第567章 ,營生7第1005章 夷變5第1022章 瀾動2第546章 序間6第920章 臨峙20第941章 破釜第787章 萌動17第55章 別亦難(續)第660章 出援10第856章 風動16第782章 萌動12第259章 遴選 到任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122章 人市第60章 江寧2第1056章 零落6第446章 天傾14第479章 漸變9第864章 撥亂4第480章 漸變10第1271章 卷蕩第864章 撥亂4第840章 雲起10第762章 憂亂2第655章 出援5第53章 別亦難第329章 猛進第1146章 潮新16第934章 驚破14第950章 破釜10第927章 驚破7第1068章 零落18第50章 在揚州第925章 驚破5第638章 悵懷38第20章 得失之間第268章 海徒第1088章 立新18第185章 隱殺第903章 臨峙3第1108章 歸遠8第968章 沉驚18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977章 浮夢7第74章 試手第76章 史話第825章 啓新15第四百一二十章 戰局3第782章 萌動12第54章 相見時難第445章 天傾13第280章 遭遇與反差第630章 悵懷25第606章 悵懷6第543章 序間3第1282章 旋滅2第518章 兵戎2第362章 吞併第479章 漸變9第1220章 平盧10第617章 悵懷17第998章 跌宕8第170章 瀾動第844章 風動4第685章 落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