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旋滅10

這一戰打下來也讓我更加深刻的領會到,所謂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真諦了。

在強大到令人絕望的力量懸殊面前,是無所謂什麼計謀和奇兵的,只要自己不犯傻和儘量不出錯,堂堂正正的碾壓過去就行了;或者說只要積累了足夠的大勢,一有所契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當然了這一次迴歸之後,只要讓我再經營和運作上半年時間,又有若干個作爲生力軍的新軍序可以投入使用了。

在淮地逐步發動起來的戰時體制下,其實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兵員上限,不過就要付出兵員素質和訓練度下降、裝備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和代價了。

當我在一片例行戰勝後歡呼雀躍的浪潮和呼聲中,回到徐州彭城的時候,其他幾路的捷報也已經接踵而至了,基本都是勢如破竹的結果。

首先是入蜀門戶漢中盆地的梁州/興元府,外加洋州、興州輕取而下;然後分別沿着米倉道和金牛道,繼續直接長驅巴州(今四川巴中)和利州(今四川廣元)而去;

然後自關內北上的主力部隊,輕鬆橫掃了朔方道的十一軍州,雲中道的延邊九州、北原道大小六鎮四十五軍城的大部分地區;因爲是西軍掃蕩過有帶走大部分軍力的地區,那些地方上維持秩序的少量武裝,根本無力抵擋淮軍的掃蕩之勢。

能夠造成些許麻煩的,反而是那些潰敗之後逃回到本鎮地方的散兵遊勇。他們既有武裝和軍事經驗,又有地方上的掩護和支援,可以說具有某種天然的地利人和;不過數量上並不是太多,而且分散開來互不同屬支系啊,慢慢的消亡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最後是進入西北的輕騎追兵,自此秦州、隴州、謂州、岷州、原州、靜州、戎州、會州、德順軍、懷德軍、靜邊軍等沿途軍州地方几乎是望風而降,而爭相爲淮軍帶路的趨勢;甚至是積極主動的表現出,對於這次西軍聯合方面的強烈敵意和同仇敵愾之態;

理由也很簡單,在西軍東進之前的慘烈地方侵併和整合當中,他們這些靠近關內的軍鎮可以說是反抗最激烈,也是從上層到底層利益受損最厲害的所在,許多歷史悠久的將門或是存在好幾代的藩鎮,被連根拔起而摧毀殆盡;因此一旦這次西軍大舉東進失利之後,他們就是天然反彈最激烈的所在;

因此,前方統將折可適和副手趙良嗣所送回來的建議是;在本軍暫時沒有打算大規模分兵介入西北各道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扶持和拉攏這些位於南方的地方勢力,以儘可能防患和削弱西竄的西軍聯合殘餘力量,在短時間內休養生息或是將來捲土重來的可能性。

不過,想要後續藉助這些地方上的力量和反撲的勢頭,就需要大量的糧食和長途轉運輸送過去的運力了。

。。。。。。

河西道境內,

一路西竄而重新收攏了近萬人馬的趙熙,也在某種心情和思緒當中回到了涼州武威郡的姑臧城外,當然,此刻他的心態是無比沉重和複雜的。

關內道的一番大戰,讓他徹徹底底明白了那些傳聞中,所謂淮軍“滿萬不可敵”的真諦,一旦讓這些善用火器的部伍結成陣勢夠成規模之後,就很難再衝破和動搖的了對方的陣腳了。

然而對方卻可以依仗嚴整的陣容和持續不斷的火器放射,來源源不絕的殺傷和抑制己方的攻守之勢;雖然一開始尚不覺得如何而可以忍受下去,但是相比數發、十數發之後暫時無力化的弓弩,更加持久的火器所造成傷害卻是源源不竭的,很容易讓初陣交手的新銳之師欲罷不能的陷進去,直到傷亡慘重或是徹底崩潰卻都已經晚了。

哪怕他麾下的軍隊仗着步騎軍力上的巨大優勢,已經成功突破和擊垮了對方好幾陣,並且將大部大部的淮軍分割開來,但是卻並沒有看到對方因此士氣大潰或是土崩瓦解的如期結果;

而只要在亂戰之中依舊淮軍在結陣堅戰着,就會吸引那些被擊潰的淮軍重新聚附過去,也就依舊沒有能夠改變他的軍隊,在看似上風和優勢的戰鬥中繼續遭受殺傷和削弱的事實。

畢竟,雖然他們在個體戰鬥中面對身經百戰的西軍並沒有什麼優勢和長處,而毫不意外的被西軍鐵騎給衝倒撞翻殺死。但是一旦再度行程數量上的規模之後,就頓時將傷亡對比給逆轉過來了;

時間一長下來,這種先易後難的交換比就已經足以讓人覺得觸目驚心和得不償失了。

畢竟,用維持和訓練所費的西軍騎兵,哪怕是一比二的去換取淮軍的火器步卒,怎麼看都是某種虧到姥姥家的賠本買賣了,只是對於最終勝利和戰爭結果的信心,在支持着他們堅持下去,源源不斷的集結和投入進去。

等到他發現了端倪和不妥之處想要收攏重整之後,卻是已經晚了一步;對方投入的新式火器,如同旋風割草又如山崩地裂橫掃片面的殺傷力,頓時讓這些堅持到現在的西軍部伍開始絕望了。

這種前後的懸殊巨大與心理反差,讓他麾下許多經年老兵忍不住淚流滿面或是嚎啕大哭起來,因爲連片倒下的那些都是他們有多少有所親族淵源的子弟啊。他們爲了想念中的中原花花世界,或又是財貨子女的簡單訴求,就舉家青壯而出又不明不白的中途倒在了這裡。

只是這種醒悟和明白過來的代價實在太慘痛了。

既原本西軍支柱之一北涼系的六萬大軍覆滅,作爲西軍聯合的主力來自河西隴右的整整十三萬健兒,就此相繼崩滅和潰決在了這關內大地上;而其中至少過半數是趙氏所屬或是親附的腹心武裝力量。

這個對本家亦是傷筋動骨慘烈的結果,讓一路逃亡出蕭關的趙熙甚至連沿途地方都不敢過多停留了;

因爲他已經開始隱隱的擔心和憂慮,這些原本被鎮壓和清洗過的地方殘餘,得到關內大戰後續消息以後,會乘機反亂起來對他們這些敗亡之師做些什麼,或是就此勾結上那些淮敵的追兵,而產生些什麼意外的變故和妨礙。

所以,他只能以清野堅壁爲由,裹挾和卷帶走一切細軟財帛,然後留下小隊人馬放火毀掉大多可以爲追兵所利用的軍淄物用。

直到看見河西走廊南端祁連山脈餘麓的洪池嶺(今甘肅烏鞘嶺、和尚嶺)漢長城,才真正停下腳步休整片刻收容了陸續逃至的潰軍,就地佈置了防線和守要;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越過寬曠的天祝草原,直奔涼州的重鎮和首府所在。

至少在這裡,還有他留下的上萬本家軍隊、轉運的糧臺大使之一和新扶持上位的北涼王,他剛剛改姓爲徐的幼弟趙佶。

而後續的對策他也已經在沿途過來時的腦海中初步成型了,對於淮軍的火器軍陣,傳統的步騎合計的正面戰場,已經不再具有優勢了,特別是那些重裝甲騎已經成爲得不償失的淘汰對象,日後將士無數西北輕騎馳騁的戰場態勢。

他需要重新編練許多的輕騎,許許多多武裝和維持成本都低廉的輕騎,只要最基本的騎射功夫和武裝配備就行;然後以西北廣袤而複雜的地勢,進行狼羣般的遊曳機動和襲擾戰,來與日後進逼的淮軍周旋和對抗;

畢竟,只要失去了陣勢的掩護和集體力量的加成,這些銃軍也並不會比傳統的步軍更加難以收拾和對付。而傳統的步隊,則用來據以山要之險築壘堆堡,以逐級抵抗和削弱淮軍的火器投射優勢,以逸待勞的消耗對消耗來配合騎兵的襲擾戰。

而淮鎮的火器再怎麼犀利難當之下,相應的物用消耗和輸送運力也不會少的,甚至更甚於傳統的軍伍之中;再加上被拉長到上千裡的輸送補給線,這就給了西北的馬上健兒更多馳騁帷幄的機會和空間了。

抱着這種雪恥定難的心思,他徑直帶兵開進了姑臧城而直奔王府所在,甚至有些忽略掉了前來迎接的當地文武官員的複雜表情和意味。

。。。。。。。

而在遙遠嶺外的廣府畿內,則再次爲兵戈隆隆的氣氛所籠罩着。

隨着國朝大梁改元和並宗,還有帝統易位的消息傳開,還是不可避免的在嶺外十道二十三路的海陸疆域上,引發了不同程度的騷動和混亂,乃至在地方上冒出了大小十幾支,號稱是要“保扶天子”“清靖君側”

乃至“推翻幕府”爲期號的反叛武裝來。

其中最近的一隻,甚至就在畿內相鄰的管桂道首府的桂州(今桂林)境內,舉兵上萬而號稱“保皇軍”自灕江而下,相繼佔領了陽朔、荔浦,永寧、修仁等七城;與五嶺外的荊南路境內西軍,幾成呼應之勢。

而在這種內外具緊的風潮之下,廣府城中也有從朝臣、顯宦、勳貴到普通商家、士民和學子,牽涉到上百家的數千人,被以從逆的正定黨人之名,給編配至西門外集體處刑,抄家、沒籍和就此終身流放偏僻外島。

第887章 反動7第554章 歸還4第1063章 零落13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812章 啓新2第407章 陷沒第108章 家世第279章 朝生暮死罪與罰第746章 思變6第737章 抉擇7第5章 生與死(上)第494章 聞驚4第904章 臨峙4第995章 跌宕5第38章 彭城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1237章 底定7第346章 天哭第992章 跌宕2第185章 隱殺第1143章 潮新13第876章 撥亂16第73章 故交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171章 漏網?第604章 悵懷4第752章 徒變2第1145章 潮新15第731章 異夢5第1078章 立新8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445章 天傾13第115章 夢醒第761章 憂亂第296章 戰淮北十第1255章 再決5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165章 街戰第809章 淪沒9第1107章 歸遠7第388章 迴轉3第582章 變數2第387章 迴轉2第634章 悵懷34第716章 大羅(6)第481章 漸變11第1220章 平盧10第360章 戰雲3第119 餘音第569章 ,營生9第526章 兵戎10第590章 變數10第1211章 平盧第548章 序間8第749章 思變9第155章 陣前、暇間第68章 入死第1244章 新章4第626章 悵懷21第758章 徒變8第370章 接敵2第111章 風起第1026章 瀾動6第1219章 平盧9第680章 出援30第172章 驚現第459章 歸亡7第960章 沉驚10第484章 漸變14第1092章 立新22第445章 天傾13第17章 皆爲名利第957章 沉驚7第204章 梳理第1246章 新章6第281章 邪惡守序?第1170章 滄瀾14第1228章 平盧18第867章 撥亂7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十二十年後的姐妹相會第1193章 徐州起3第471章 歸亡20第762章 憂亂2第124章 夜遁逃第1191章 江寧變5第924章 驚破4第1168章 滄瀾18第568章 ,營生8第975章 浮夢5第869章 撥亂9第982章 浮夢12第579章 決意9第764章 憂亂4第913章 臨峙13第898章 反動18第1167章 滄瀾11第376章 再戰5第1267章 又決7第399章 意恐遲遲歸第815章 啓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