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又決3

對於後方發生的這些雜音,我並不怎麼放在心上;

任何舊有勢力想要被迫退出歷史舞臺,都有一段垂死掙扎的表現和反撲的,指望他們能夠紛紛的接受現實而不作任何努力和圖謀,或者說不經過足夠的流血和代價鋪墊,就能夠新接受新時代所帶來的新秩序和新事物,那只是小布爾喬威亞和果粉、傻白甜們的一廂情願。

而且,無論是在河北和平盧道,坦蕩無疑的平原地形固然給了這些負隅頑抗的舊勢力餘孽,以四出流竄的可乘之機和地利之便,但是也給了負責鎮壓和追繳、平叛的淮軍馬步軍,以及後方輸送的相應的廣爲通達之便,幾乎是等於在小半個主場和內線作戰。

因此,只要各地的守官和屯長們能夠穩住自己的地盤,將屯戶移民和編管地制度繼續推行下去,再加上工程軍對於沿線道路的修繕和拓寬,糧料所和糧臺院,以及充作驛站和信號塔的據點逐步推進和擴散開來之後,這些也不過是被收緊絞索和拉網的出林之鳥或是釜底游魚而已。

這一點,卻是與後世鬼子所倡導過的《華北治安戰》的概念,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而這些地方冒出的反抗勢力雖說看起來很有些聲勢,不要說和tg領導衆志成城的敵後根據地相提並論,就算是那些形形色色敵後的游擊隊、對方武裝都無法相比,甚至都是連疥蘚之患都很勉強的一盤散沙,既缺乏足夠的協調和聯繫,更沒有明確的主張和長遠目標,也就是通過看起來無休止的偷襲和破壞,來想要達成某種阻撓改變的模糊目的而已。

而人心同樣是善變而思定,等到他們在地方上能夠取得補充和幫助,逐漸減少和枯竭之後,他們所賴以爲活躍的土壤也就自然絕跡了,畢竟,繼續忍飢挨餓玩造反的活計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堅持下來的;等到一頭走到黑而不顧現實需要的死硬分子都死得多了,剩下來的人也就有了冷靜客觀接受現實的基本理性了。

正如一句明言,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卻可以消滅問題!

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在相對空心化的河北後方各種小打小鬧的搗亂和噁心人,外兼多少拖上一些後腿而已。當然了,真要被他們拖的時間長了,說不定還是會生出一些變化和事端了;比如那些本已經投降並被監管和軟禁起來的舊勢力首腦,也許就會在身邊人的鼓動、推動下生出什麼別樣想法和心思來。

因此,我真正需要重視的還是眼前大軍壓境的西軍所在。因爲,之前阻隔了好幾個道的國朝駐軍緣故,對於長期遊離與蕭關之外,而時不時參與到中原亂戰當中的西軍勢力,相應的瞭解和情治工作,除了一些輾轉數手的模糊傳聞之外就幾乎是一片空白。

但是有了正面戰場接觸之後,對於西軍的情形和了解,也像是撥雲開霧一般到逐漸清晰和明朗起來了。

比如,如今的西寧朝廷雖然在名份上依舊尊奉李唐,而以一個不知道從哪裡找出來的所謂宗室李失活爲天子,但是實權卻是掌握在西北諸多藩鎮聯盟的實權派手上,其中又以出身河西北部的趙氏爲尊,以招討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身份總覽西軍大部和內外諸事。

因此在其麾下按照實際的實力和親疏遠近,分作數個大興達宇集團和十幾個派系源流;其中以與趙氏關係密切的河西藩鎮集團最爲強盛,其次是鄰接頗有淵源的隴右集團,和雄踞高原而懷抱西海的青唐都護府;再者就是爲利益和理念所吸引,部分來自故安西都護府的內西域地區和北庭都護府南部草原的軍鎮,及其境內的附庸藩部。

而這些,也構成西寧政權麾下軍事力量的第一、第二梯隊的基本盤,也是裝備最好、實力最強的中堅武力所在,其中常年征戰出來的老牌軍序和威名赫赫的精銳番號,至少有十幾個只是分屬於不同的下轄。

然後,纔是長期與北朝鄰接而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朔方、北塞、雲中、關內等等幾個傳統的內陸強鎮和大道;只是因爲其中大多數勢力在北朝方面,牽扯過深和參與的過多,又成爲國朝北伐當中分化瓦解的重點工作對象,沒少因爲各種內訌或是在南下蜀中、西援洛都而損兵折將死傷累累,以至於如此長期演變下來已經是實力嚴重受損,而後方地盤大爲空虛;

最終在饑饉、內亂的形勢所迫之下,不得不讓出原本西軍藩鎮聯合的主導權,從屬於後來乘勢崛起的趙氏爲首所倡導起來的新西軍聯合;如今正屬於凝聚力比較鬆散且實力浮動較大的第三梯隊和外圍附庸。

最後,西寧朝廷名下還有一隻數量不定的附屬武裝,主要是因爲宿元景率部對塞外各大都督府所進行的掃蕩和摧毀之下,紛紛越過瀚海以北西逃到北庭方向的塞外各藩的殘餘力量;因爲因爲流離失所而寄人籬下,只能仰仗當地藩鎮鼻息苟存;因此在新軍大舉東進之後,這些沒有基礎的遊離力量和武裝,也專門被西寧政權編作了四個軍序。

然後,最近又加上了張德坤爲首盤踞在河東境內的北朝殘餘勢力;因此,雖然從軍隊成色看起來頗爲參差良莠不齊,但是最後規模很可能會達到三、四十萬之衆;不過,可能有這麼多兵力是一回事,能夠又多少能派上用場又是另一回事了。

除了在河東道自行就食而只在名義上聽宣的張德坤部以外,無論是殘破不堪幾爲白地的關內道,還是相對地理貧瘠頗多荒漠草原而產出不豐的雲中、北原道,或又是一片凋敝的朔方、都是沒法長期供養和維持這麼多軍隊,更別說就近提供他們持續作戰的地方補給用度。

所以以舊北朝軍隊爲參照模板的最低維持限度,如今聚集在關內的西軍大部能夠有十萬就算了不起了,再多的話只怕要把地皮都啃光而讓大家去吃土了;

再加上河東自帶乾糧南下來撿便宜的張德坤所部,滿打滿算我們在河東、河南沿河一線所要面對的敵人,能夠展開來的能夠四五萬規模就算是很了不起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比預期更早搶先一步入駐柏崖城,並且在優勢之敵狂攻下成功守住當地,而堅持後援抵達的大鵬鳥,可謂是首居其功的。不然,讓這些爲數衆多的西軍得以衝破河內羣山的阻隔,而殺到河北平原上來,那就真的沒有那麼好收拾了。

所以,我們現在只要扼守幾處要衝以較少的點面來應敵,完全可以在正好以暇的狀態和後續準備當中,發揮火器部隊和重型裝備,無論是在野戰工事構築還是據壘應敵都是“善守第一”的最大特長和優勢了。

既然在正面戰場上打也沒打出上風來,另行分兵進取或者說偷襲也沒能偷襲成功,那就自然會回到相對各懷心思和富含立場的外交領域上來,以另一個層面爲舞臺進行新一輪的角力和較量了。

因此,在柏崖城攻防結束的第六天,大陽橋之戰第三天,一個十數人組成卻規格不低的小型使團,就打着所謂西寧天子授予的旌旗,從大河上游的風陵渡乘船而下而最終抵達

只是對方先行呈現上來的交涉文書,卻是讓正在和隨軍慄姬做一些恥度頗大,而美妙不可言說之事的我,不禁當場失聲而笑起來。

對方居然在前置的官方文書裡提出某個建議,希望我能夠向西寧朝廷名義上稱臣,就此冊封我爲僅次於總掌軍國事趙氏一族的北地第一大藩王北平王?然後就此避免兵戈與而分享北地大好河山;由此我坐擁(太行)山(以)東的中原腹內之地,而西唐朝廷則廣爲據領塞外而自此相安長久。

乃至兩方達成攜手與默契,就此一致全力發兵南下解東南、西南萬民黎庶於水火雲雲。

好吧,這個方案看起來的似乎有那麼些誘惑力。尤其是兩方罷兵而攜手呼應南下,西軍取山南諸道而入蜀直趨荊湖,而淮軍進取江東江西而全取東南諸道的條件,簡直就是正中國朝大梁的

不過在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就要不言而喻的複雜的多了;

比如由此喪失了,淮鎮一貫所營造出來的,諸如弔民伐罪、興師定難的基本義理和潛在人心之類,難以言述的東西和隱性的大義名分加成;畢竟,一下子從反抗不公與迫害而不得不自立的宣傳形象,變成不惜勾連外敵而謀取私利的嚴重畫風大變。

又比如,地方軍民百姓思想上的混亂與動搖,畢竟從軍隊到地方,都有許多人都與南邊有着這樣那樣的淵源和干係;卻不是那麼好彌合和糊弄過去的。

這些暗藏在期間的問題和隱憂,就連我身邊充作臨時輔助情報官角色,而有事沒事幹一干咬一咬的慄姬,都能比較容易的看出來。

不過對我而言,現今所擁有的一切,更多是無數將士用鮮血和汗水拼殺出來的結果,而不是靠對某各勢力玩弄心機和權謀所炮製出來的結果。

再則了,以我現在所掌握的實力和積聚的大勢,所欠缺的也不過是恢復和穩固的時間,已經完全不需要假借任何名義,而虛以委蛇的繼續做一些需要低調行事或是埋頭髮展的方略。

難道,這就是某種信息上的不對稱和過於自信的人生三大錯覺之一麼。最後,我見都沒見就以“談無可談”爲由將他們如數打發回去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第920章 臨峙20第713章 大羅(3)第827章 啓新17第834章 雲起4第1247章 新章7第1049章 殤國9第816章 啓新6第463章 歸亡11第788章 萌動18第290章 戰淮北三第1033章 瀾動13第779章 萌動9第111章 風起第39章 嘗辯第241章 報償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458章 歸亡6第950章 破釜10第525章 兵戎9第803章 淪沒3第116章 碎夢第714章 大羅(4)第847章 風動7第137章 渾然第1228章 平盧12第1189章 江寧變3第714章 大羅(4)第970章 沉驚20第350章 援濟3第753章 徒變3第668章 出援18第215章 交代第36章 扮演第230章 交涉、決定第1041章 殤國第514章 根本9第80章 幕內第334章 許昌第1021章 瀾動第1092章 立新22第923章 驚破3第40章 彼見第5章 生與死(下)第877章 撥亂17第574章 決意4第758章 徒變8第124章 夜遁逃第546章 序間6第902章 臨峙2第1233章 底定3第1058章 零落8第215章 交代第677章 出援27第1193章 徐州起3第480章 漸變10第974章 浮夢4第516章 兵戎6第488章 漸變18第808章 淪沒8第291章 戰淮北四第708章 啓東(8)第516章 兵戎6第460章 歸亡8第1201章 徐州起5第231章 了卻第436章 天傾3第1059章 零落9第875章 撥亂15第706章 啓東(6)第514章 兵戎4第1290章 旋滅10第665章 出援15第310章 淮北紛紛三第18章 驚聞偶遇第1070章 零落20第53章 別亦難第607章 悵懷7第187章 時逝第430章 戰局13第1207章 淮動7第666章 出援16第969章 沉驚19第1章 在人間第800章 肘腋10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721章 異夢第577章 決意7第1039章 瀾動19第1133章 潮新3第841章 風動第1236章 底定6第882章 反動2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713章 大羅(3)第680章 出援30第1170章 滄瀾20第799章 肘腋9第100章 薄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