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2章 徐州起2

留後府前,

作爲投效了朝廷一方的代表人物,第三兵馬使趙秉淵很有些爲難,說到底他是頗不情願的對這些昔日的同僚和舊識下手,乃至動則以刀兵相向的;

而他能夠說動身後這些人,站出來追隨和支持他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能夠在國朝面前保全他們的身家,乃至提供相應更多的榮華富貴;而不是被淮地的監察部門看的死死得,只能相對清心寡慾的扮演一個勤政廉潔,甘於艱苦與困頓的角色。

畢竟,他已經內定爲這座徐州城(歸元府)的鎮守使,完全可以說日後的經營和治理,錢糧庶務人役的支應,還是要大量依靠這些已經用熟了的官僚佐員,及其麾下的吏目、吏員、幹辦人等。

如果因爲當場造成的傷亡過多,或是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仇怨和嫌隙的話,就算如後能夠重新壓服他們的手下,所能得到的也不過時一個事倍功半,甚至是諸事癱瘓難行的一副爛攤子和混亂局面,那就不是他所願的事情了。

想到這裡,他不由有些惱恨起來這些國朝來人,行事上的粗暴蠻橫;他們完成使命之後自然可以毫無牽掛的全身而退,但是卻把自己這些主動給朝廷站臺的忠義之士,給推到了這城中大多數人的對立面上去了。

然而,顯然那些朝廷派來的大人們,卻是絲毫不在乎這些事情,他們只要最後的結果而已。

但是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一切都已經沒有回頭路了,趙秉淵也只能硬着頭皮向前走下去了。

趙秉淵字澤琛,原本是江西洪州籍人士,自祖父以藩鎮水軍部將身份出奔嶺外南朝大梁,而得以編配到江西路行司麾下,自此舉家得效與軍中擔任要職的恩主崔氏,也是僅次於四大公室的五脈八葉之一,的頂級豪族支系。

到了趙秉淵這一代,更是以武學特進生員的身份,又被舉薦給了崔氏旁系出身的子弟崔邦弼,這纔有了在北地一系列波瀾壯闊的際遇和突飛猛進的前程;

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作爲樞密院下屬軍監司發展的外圍秘密成員,以及來自家族當中安排的職責,他當初的任務就是負責監視和協助這位,國朝專門派出去放在模範新軍左鋒當中的崔氏子弟,能夠如期起到分權制衡和掌握局面的作用。

只是後來命運弄人,隨着國朝局勢的發展和一系列變亂迭起,他所在的那條秘密線路也就此斷絕,而自此了無音訊,都讓他幾乎徹底遺忘了有這麼一番職責和安排了。

而當初在徐州城下見到來援的本部人馬時,他也像是其他倖存下來部舊一般的感激涕零和淚流滿面,自此誓願再也不離不棄,而鞍前馬後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然而,令人感動的恩義和情懷,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漸漸淡薄,但是相應的利益紐帶和羈絆歸屬,卻是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像是醇酒一般的日漸沉厚起來。

而他的運氣顯然又比別人稍好一些,那些原本比他更加資深的軍中前輩,不是早早的身死陣沒折戟沉沙在浩蕩的北伐大業當中,或是留下難以治癒的傷殘而轉退他處,就是因爲各種理由犯錯掉隊;乃至受不了篳路藍縷的淮地創業之苦,而相繼主動請求着轉回後方的國朝資序去。

所以到了最後,他發現自己居然已經可以以副手的身份,名正言順的站在了那位崔統制、崔副使的身邊了,然後又順理成章的被以足夠的老資格,提攜成爲淮東六路兵馬使之一,如今的淮北留後府下的第三兵馬使。

隨着他的地位和權勢,伴着淮鎮與日俱增的地盤和重要性,一起逐年的水漲船高之後,終於也有人再度找到了他;不過,這時候以他的地位和權斌,以及淮鎮本身的廕庇,已經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本,可以傲然漠視和回拒這段過往。

因此,對方倒也頗爲謹慎和矜持的,保持了一副潔身自好的姿態,只是偶然纔打着同鄉親族的旗號,請他搬了幾個無關緊要的小忙,而一點點的重新攀結和經營起日常的關係來。

因爲正所謂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因爲對方的恬淡與超脫,只論個人之交而從不設計利害關係,也始終避免讓他爲難的態度;在數年的時光沖刷下,也漸漸讓他放開了當初的些許揣度和猜想。

而真心結交起這個風雅高潔的年長友人來,甚至想要闢除在自己的身邊,作爲破格保薦敘用的對象。卻被對方以理念不合而斷然拒絕了,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對方的看重和敬意。

但是,正所謂是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哪怕這一切似乎看起來都很順其自然和毫無波折,直到突然而至的某一天。。

在他前往江西老家招募人手,又受邀前往拜訪對方的私宅園子過程當中,他無疑遇到了自己的今生的魔障,也是他最大的劫數,一個令他魂牽夢繞而念念勿忘的女人。

然後他就像是驟然濛濛情動的少年人一般,不可抑止的深陷進去了,那段時間無疑是他最爲美好和快活的日子,尤其是最後成功私會對方而得償夙願的那一刻。簡直讓他忘卻了世間絕大多數的事情了。

對方表露出來的身份卻讓他有些絕望和失落,這時候,他的友人卻再次出現在他的面前,循循善誘的給他提供了另一套方案和建議。

可以以更加匹配的身份,名正言順的獲得這位的所有權,但前提是逐步恢復他過往的職責,乃至爲國家報效上更多的東西。

霎那間的嘶喊聲,再次將他的思緒從緬懷和回憶當中收攏起來,畢竟,面前還在對峙和爭鬥呢。

這次他能夠在城中動用的人手其實並不算多,除了利用職權之便逐漸替換掉的親兵隊之外,他甚至不敢放心調動自己的直屬部下來圍攻留後府,而直接讓他們執行封鎖城門和戒嚴城中的任務。

因此,實際參與到這次正面行動的,其實是他私下通過親信放進來的,其他幾個防戍營主官的麾下人馬;因爲某些歷史淵源,部分地方部隊改編過來的防戍營,還存在相當部分的私兵色彩,面對國朝的收買和拉攏手段,也更好驅使和調動起來。

尤其是是以朝廷的大義名分正本清源,鎮壓和剪除一些深藏在留後府裡“奸細”和“叛賊”,而爭取更多榮華富貴的時候,他們反而比正規的主戰軍序,更不容易遲疑和猶豫的多。

此外,還有一些人手則是來自輪駐在本鎮境內的外海藩兵,前後大概可以湊出數千人之衆,用來壓制和控制這彭城偌大一座城池或許是力有未逮,但是作爲內應而配合外來的使臣衛隊,用作對付留後府在內的幾處重點府衙,顯然還是綽綽有餘的。

只是,他的表情很快就變成了某種疑惑,因爲響應他的哨聲和負責轉遞信號的鳴笛,正在城坊間逐步的消失當中,或者說並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更大的動靜給壓了過去。

因爲,就在這短短几刻之間,整座原本騷動不安的城池當中,忽然仿若是地動山搖了一般,轉瞬間爆發和綻放出巨大的聲囂和浪潮來

隨後,遠處此起彼伏喊出來的口號聲,就讓他們相顧駭然禍首勃然變色了。

“朝廷無道,欲殘害忠良呼。。”

“朝中奸賊當道,謀我淮地士民存在之基。。”

“婆羅洲子弟誓死捍衛大帥。。”

“安東子弟只聽羅帥令喻。。”

“江寧、潤州健兒唯羅帥之命是從。”

“鄆州子弟堅決擁護大帥,誓與****不兩立。。”

“青沂軍民,願爲大帥懲處奸惡。。”

“新羅藩兵,只認。。。”

第837章 雲起7第566章 營生6第190章 遭遇第6章 義軍第637章 悵懷37第498章 聞驚8第426章 戰局9第1136章 潮新6第645章 後手5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185章 隱殺第550章 序間10第461章 歸亡9第607章 悵懷7第839章 雲起9第476章 漸變6第998章 跌宕8第1012章 頹然2第354章 馳歸第404章 憂喜4第585章 變數5第145章 淵源第55章 別亦難(續)第684章 落盡4第918章 臨峙18第820章 啓新10第277章 交困第916章 臨峙16第610章 悵懷10第396章 在河北6第1018章 頹然8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1104章 歸遠4第300章 戰淮北十四第1142章 潮新12第605章 悵懷5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880章 撥亂20第11章 在山上第608章 悵懷8第486章 漸變16第717章 大羅(7)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220章 平盧10第857章 風動17第571章 決意第665章 出援15第430章 戰局13第510章 根本5第629章 悵懷24第925章 驚破5第1073章 立新3第589章 變數9第614章 悵懷14第401章 憂喜第757章 徒變7第552章 歸還(2)第1143章 潮新13第967章 沉驚17第147章 驚聞第1130章 浪奔10第1000章 跌宕10第1101章 歸遠第718章 大羅(8)第517章 兵戎7第340章 挖角和折轉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998章 跌宕8第367章 烈戰第298章 戰淮北十二第189章 港亂第1290章 無題第1056章 零落6第987章 浮夢17第65章 再行第769章 憂亂9第191章 戰歸第346章 天哭第1195章 江寧變9第1278章 卷蕩8一百三十章 短暫迴歸的日常第782章 萌動12第1191章 徐州起第1065章 零落15第532章 風雨2第1255章 再決5第682章 落盡2第606章 悵懷6第966章 沉驚16第1141章 潮新11第357章 出陣第1223章 平盧7第518章 兵戎8第1171章 滄瀾15第639章 悵懷39第1124章 浪奔4第185章 隱殺第429章 戰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