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歸遠20

遼東城,再次迎來了熙熙攘攘的新一天,

隨着自稱北盟那些桀驁不遜之輩,在黃龍府的亂戰當中被北征的淮軍徹底打的山崩水瀉,而足足有十數家藩主及其親族眷屬,相繼被俘送到到遼東城來遊獻;而耶律大石浩蕩過境的大軍亦被打得煙消雲散,只餘些許殘兵敗將奔逃四散,將箇中消息四處傳佈開來之後,

整個安東道境內乃至整個安東大都護府下轄,都不免爲之震動和憾然。作爲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權作爲大都督府所在的遼東城再次變得無比熱鬧起來;

從海東道(新羅藩)到安東道的偌大地域內,從流鬼國(堪察加半島)到窟說大島(庫頁島),沿着海陸的信風而絡繹不絕抵達的各色諸侯和藩屬的代表和信使,讓新籌備沒有多久的大都督府,一時間變得門庭若市一般,

不論是那些邊邊角角里苟且自安的邊藩小部,還是那些靠近山外草原的雜胡藩屬,就連新羅藩的對馬海峽對面的倭國,都有地方大藩勢力派遣使者過來覲見和打探消息,這聲威重張的安東大都督府。

作爲安東最古老的家系和昔日的諸侯之首,在經歷了這麼多變亂和患難之後,能夠在有生之年見到大羅氏重新威臨安東之地而震懾四方,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雖然這各局面其實是羅氏分支的某個遠宗帶來的,。

當然也有不怎麼和諧的聲音,比如在私底下加緊串聯和交涉的一些身影,和偶然被從街坊裡被帶走的個別人。

而在修繕一新又擴建了好幾倍的都督府一處偏廳裡,剛剛送走一批前來拐着彎抹着角,想要各種說情或又是抱怨的說客,大都督兼藩主羅思謹重重的嘆了一口氣,對着身邊滿臉恭敬的記室和書辦道。

“真是門下不肖啊。。”

“還是照例歸入檔中把。。”

而回過頭來,他在嘴角上不禁掛起一絲的冷笑,前方的捷報和勝聞這才傳開沒有多久,這些牛鬼蛇神就已經迫不及待的跳出來了。

這段時間爲了穩住後方的局面,他也是虛與委蛇的隱忍了很久了,現在只待那位帶着大軍班師回來,就可以一併收拾了徹底清淨去了。而這些場面,只不過是他坐上了這個位置之後,所必須經歷的初步熱身和前奏序幕而已。

隨着帶着諸多安東諸侯聯名貢冊的使者,已經通過淮地登船出海南下了,再過不了多久,想必嶺外的大梁朝廷也該得到消息了。屆時,只怕還有更多的是非和刺探手段,就此出現在自己的身邊。

因此,他忽然有些高處不勝寒的惶恐、惑然和自晦,

當然了,對於身爲大都督的羅思謹來說,他自然知道自己這一切都是從何而來的,也很有自知之明的明白自己,其實完全缺乏那個氣量、格局、魄力和手腕的情況下;自然也不吝在享受尊容與禮遇的同時,扮演好檯面上的人形印章角色,讓手下充分使用這個新出爐的大都督名頭和職分,來確保後方的安靖和地方的順服。

因此,他一邊中規中矩的維持着大都督府的體面,卻相當謹慎和內斂的潔身自好,不輕易給與近旁左右任何承諾和許可,也不接受任何的私下會面和請見,以充分避嫌和示以無私。

同時還要負責敲打和壓制那些殘餘的族人,避免被有心人蠱惑和利用而飄飄然自大起來,乃至不自量力的做出什麼犯上忌諱或是出格的事情來,成爲別人陰謀和野心的工具或說是探路石。

畢竟,這一切的喧囂和繁盛除了讓人飄飄然之餘,都是某種意義上虛浮泡影。如果沒有了淮鎮的強大武力支持和派出足夠人手維持經營的話,他所仰仗和依賴的權勢與威望,乃至羅氏一族的復興和再起,都是號不牢靠的空中樓閣而已。

至少在前幾任或是雄才大略,或是老謀深算,或是工於心計的羅氏藩主,都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卻是在他全力投靠了這位遠宗之後,卻是終於得以實現了;

而他顯然並不認爲既無謀略和手腕,也無治能和軍略的自己,在這種局面下難道還能比那些父兄們做得更好麼。而只要繼續堅定追隨在這位遠宗身後,無論將來他能夠走到哪一步,顯然都少不得自己這一系的餘澤和好處的。

。。。。。。。。。。。

天南州(今越南胡志明市南方)附近的海面上,盪漾着炮聲隆隆和斷斷續續的廝殺聲,漂浮的船板碎片和掙扎遊動的人體,沉船留下的漩渦痕跡和在附近徘徊不去的鯊魚翅尖,

無不是在代表着,廣府方面重新打造和組建起來的水師,與參與叛亂的畿內水師第一鎮,又一次日常的戰鬥和拉鋸。

只是原本裝備精良而制式統一,更兼訓練有素而屢戰屢勝的叛軍艦隊,也不可避免在這些雜七雜八的武裝船隻,所組成的討伐船隊面前,開始第一次出現了某種頹勢和後退的跡象。

因爲,他們高大堅固的戰船已經是傷痕累累,帆幅上滿是破洞和修補的痕跡,而船上所有的器械和裝備不是被充滿鹽分的海潮浸蝕,而變得鏽跡斑斑;或又是過度使用而的不得更換下,而變得鬆脆老化起來。連帶操使的性能都下降了許多。

至於原本那些富有經驗的水兵和將官,也逐漸被岸上抓丁而來的各色人等所取代;在與海路官軍不停接戰下來而不敷所需的損耗之下,這些形形色色的炮灰,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訓練,就被倉促編排上了各種崗位之中;然後由此造成的各種損失和災害,甚至還大過了與官軍交戰的結果。

作爲船上最犀利的武器,許多戰船上的炮門卻已經打不響了;因爲缺乏合格的精煉子藥和鐵料的來源,倖存下來的炮手們拒絕使用那些意外頻發的趕工產物,

在失卻了路上諸多資源所維繫的龐大軍工體系,及其造船產業的支援和維護之後,這些叛亂的水師就像是逐漸掉光牙的猛獸一般,只能退化和迴歸到了依靠衝撞、跳幫等,更加傳統的海戰手段來對敵的程度。

而那些海外大藩的暗中支援,也只能保證他們基本的船舶維修和休整駐泊的所在,卻無法提供給這些水師更加合適的技術裝備和專業人員,以及相應的軍工支持。

而在陸地上,高舉着南朝大梁的金烏逐日旗的討賊官軍,也終於搶在滂沱泥濘的雨季到來之前,穿過了赤水河上游山脈綿延的阻隔,而成建制的出現在了天南州所在的九龍江衝擊平原上,

第990章 浮夢20第1173章 會江寧3第156章 該來的第841章 風動第205章 兩處閒愁第85章 接手第860章 風動20第955章 沉驚5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1008章 夷變8第1071章 立新第1097章 立新27第641章 後手第796章 肘腋6第1013章 頹然3第826章 啓新16第626章 悵懷21第944章 破釜4第698章 履新2第1200章 徐州起4第206章 諸事第1071章 立新第745章 思變5第339章 防要第1090章 立新20第583章 變數3第294章 戰淮北八第658章 出援8第1285章 旋滅5第156章 該來的第198章 航歸下第105章 薄發5第945章 破釜5第409章 來訪、出陣第1257章 再決7第384章 戰雲5第1104章 歸遠4第370章 接敵2第1137章 潮新7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203章 只若初見第974章 浮夢4第139章 際會第749章 思變9第663章 出援13第672章 出援22第691章 暮氣第870章 撥亂10第1020章 頹然20第1120章 歸遠20第441章 天傾7第874章 撥亂14第406章 應援第328章 兩端第857章 風動17第234 眼界第1009章 夷變9第1205章 淮動5第285章 戰淮南第177章 再編第1015章 頹然5第930章 驚破10第204章 梳理第893章 反動13第574章 決意4第804章 淪沒4第415章 白馬第553章 歸還(3)第376章 再戰5第1207章 淮動第982章 浮夢12第1206章 淮動6第740章 抉擇5第962章 沉驚12第583章 變數3第437章 天傾3第146章 改變與日常第950章 破釜10第58章 船聞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25章 出聞第34章 逆襲第296章 北幕第1136章 潮新6第942章 破釜2第426章 戰局9第1254章 再決4第305章 戰淮北十九第1005章 夷變5第193章 中藏第64章 遊園驚夢(下)第854章 風動14第720章 大羅(10)第849章 風動9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1150章 潮新20第1117章 歸遠17第856章 風動16第816章 啓新6第632章 悵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