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震憾虎門港

誰都明白,叛麥斯吞被嚇着了,其實女王來中國訪問,是相當冒險的行爲,畢竟中國只要有一點點的歪心思,女王最差也是被囚禁的結果,縱使英國舉國憤怒又能如何?難道還能從萬里之外派出艦隊再來中國?

那時的國際上,並沒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規則,既使是王楓,也不敢輕易出國訪問,偶爾出行,也必須帶上足夠的武裝力量隨身。

衆人都能理解叛麥斯吞的失態,那個人也是委屈的摸了摸腦袋,嘀咕道:“是,先生,可是水裡怎麼會有油花呢?您不覺得奇怪嗎?”

這一看就是軍艦漏油,可是軍艦怎麼會用油呢,每個人都想不明白。

確實,他們沒有猜錯,李牧號與蒙恬號是在漏油,不過漏的不是燃油,真要燃油滲漏那就完蛋了,滲漏的是機油,畢竟現代的汽車和輪船有時也會有機油滲漏,逞論剛剛把機油應用在燃汽輪機上的民盟軍海軍?

在不理解當中,六艘中國軍艦越來越近,並且分向左右繞圈調了個頭,兩艘領航,另四艘護在最外圍,做了個完美的護航隊形。

艦隊繞過香港,一路駛入了珠江,英艦並不進入廣州,只是在虎門港區獲得淡水與食物的補給,並休整一天,當然了,補給不是免費贈送,而是英國人花錢購買。

虎門港區經數年建設,已經發展爲了華南的航運樞紐與以石油加工、機械製造及服裝布類爲主的產業帶,並且在現代東莞的土地上,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小規模的城市。

如今的中國,已經有勝利油田、大港油田與大慶油田,並正在開發克拉瑪依油田與遼河油田,至於那些年產只有幾十萬噸最多一百來萬噸的中小型油田。王楓沒有開採的打算,對石油的需求更多還是從海外獲得,就象華南的油企,石油全部來源於東南亞。

畢竟從中國內地輸送石油,高昂的運輸成本會遠遠高於油價,反而從國外進口更加便宜。正在使用的油輪,最大達到了八千噸級,另外船廠還在建造一萬五千噸級的超級油輪與集裝箱輪,全鋼結構,兩萬噸級以上的巨型船隻的研發也取得了關鍵性的突破。

在中國奪取了緬甸之後,豐富的柚木資源極大的促進了中國造船業與鐵道業的蓬勃發展。

沿着岸邊一字排開的石油加工企業與各類型工廠,連綿達二十多公里的港口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隻,其中的相當一部分比歐洲最大的軍艦還要大,尤其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中國港口大量運用了龍門吊,有大有小,小的約能起吊數十噸的物體,大的看那外形,最少兩三百噸以上,而且港口有專門的一塊區域,堆碼着整整齊齊的集裝箱,一輛輛卡車正忙碌的穿梭着。

英國客人完全驚呆了。就連文鹹這個中國通,都沒有想到僅僅幾年時間。他熟悉的珠江兩岸竟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的上帝,這是中國嗎?您是在和我開玩笑嗎?“

”中國人真奢侈,竟然建造如此之大的民用船隻。“

”噢,真該死,這本來應該是我們英國的,中國人奪取了緬甸和東南亞。我們失去了資源,上哪裡再找到與柚木相媲美的材料。“

維多利亞女王的心情糟糕透了,中國越繁華,越強大,她心裡就越不舒服。要知道,自她登基以來,英國步入了從未有過的盛世,儘管這個盛世,是以千萬計的英國工人的血淚澆鑄而成,但在統治者的眼裡,這就是個盛世。

英國的海軍,全球第一,英國全面擊敗了法國,從印度到東南亞,從非洲到澳大利亞,英國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三個日不落帝國,輝煌遠超葡萄牙與西班牙,英國的工業生產佔了世界的一半以上,他什麼都是世界領先,尤其是一八五一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層出不窮的工業機械,晶瑩剔透的水晶宮,吸引了超過五分之一的英國人與數百萬計的歐洲人前來參觀,充分彰顯出了英國世界第一強國的實力,也使得工業文明成了普世價值。

她曾一度認爲,拿破崙可以代表十八世紀,而她,可以代表十九世紀,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英國在達到歷史性巔峰的第三年,就吃到了對華作戰的首場敗仗,到第五年,又吃了場敗仗,代價是搭上了東印度公司,到第七年,再次失敗,失去了香港,之後一敗再敗,在星加坡、東南亞、緬甸、印度全面潰敗,英國那光鮮的外衣,也被撕裂開來。

而今天的虎門港區,又在英國那血淋淋的傷口上撒下了最後一把鹽。

英國有虎門港這樣現代化的港口嗎?

沒有!

英國有虎門港這樣繁榮的港口嗎?

也沒有!

英國有虎門港這樣規模的港口嗎?

還是沒有!

她突然意識到,能代表十九世紀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個創造了一個個奇蹟的中國皇帝,雖然在自己的手上,英國也曾有過輝煌,但人家是白手起家,而非繼承,無論論是從難度上還是成就上,都是遠遠超過了英國!

糟糕的心情,骯髒的身體,讓她疲憊不堪,在船隻靠岸之後,她狠狠的洗了把澡,心情才稍微好了點。

第二天,艦隊離開虎門,出珠江口向北駛去,但是不能行駛的太快,必須要在四月五日上午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所以要控制住速度。

就這樣,艦隊停停走走,廈門、泉州、寧波,都留下了女王的足跡,當從寧波港開出來時,已經是四月一日了,中印文化節正式開幕,景仁宮彩旗飄揚,各路印度大神賣力的向中國觀衆表演着他們的拿手絕活,如熱鬧的歌舞、驚險的耍蛇、刺激的馴象,以及層不出窮的民間雜耍,等等諸如此類,濃濃的異域風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新鮮感,也帶來了很多樂趣。

不得不說,印度人雖然日子過的比較苦,卻具有樂觀開朗的精神,在印度教的薰陶下,很容易滿足現狀,同時也把這份快樂的情緒傳遞給了中國人。

當然了,既然是文化節,自然少不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土邦邦主帶來了許多土特產,有毛毯,綢緞,具有印度教或者白白教特色的手工藝品,黃金飾品,寶石,服裝,孔雀,易於儲存的印度食品,甚至還有小攤販現場製做印度甩餅。

這一切,都大獲好評,也引來了搶購如潮。

(未完待續。)

ps:

謝謝中了埋伏的月票與力之聒艮的打賞~~~~

第268章 回到蘇州第508章 三宗罪第156章 坐等消息第811章 雪藏火炮第467章 槍法如神第116章 與周秀英的過招第200章 痛斥石達開第188章 被克靈頓看到了第2章 挾持總督第5章 投靠楊秀清第314章 公羊儒學第943章 聯奧抑普第738章 一簾幽夢第376章 指婚第790章 兵臨阿克賽欽第880章 你不能把孩子帶走第606章 撤退第578章 越京亂象第559章 真正的心思第593章 衆口一辭第691章 三層含義第43章 再做佈置第730章 補償方案第841章 站隊第430章 成交第684章 外交部第764章 標語迎客第447章 劫富濟貧第214章 中醫改革第322章 黃開廣投靠第103章 輝煌戰果第462章 秘密警察總部第929章 兩難的禁衛軍第237章 出埃及記第808章 自己人來攻城第258章 克靈頓的機會第145章 加農炮第二二零 間距離帶來的誤會第788章 關門打狗第548章 民盟軍的炮兵第760章 塵埃落定之一第387章 立規矩第618章 海上游擊戰第343章 上了岸也不舒坦第58章 外交照會第181章 昏天黑地第547章 願爲內應第836章 兩皇會面第534章 捻軍的困境第221章 帶周秀英當模特第689章 我喜歡日本第442章 歷史性的時刻第542章 飛來峽的水壩第1章 活命的機會第52章 靠着城牆休息第773章 恐怖的嫁妝第128章 盛宣懷的家信第909章 大妹子,我們過兩手第129章 東殿開會第175章 送口脣茶第208章 再返周家莊第922章 王楓的表態第90章 天上掉下了個林妹妹第283章 踏入陷阱第203章 難以忘懷的蘇州之行第670章 怒斥周盛波第666章 短毛就在山頭第844章 王楓的心思第769章 印度新娘第604章 加農炮的缺陷第196章 挑撥第598章 進軍九江第615章 苗人山地部隊第782章 法國對華政策的調整第816章 兵圍烏魯木齊第548章 民盟軍的炮兵第493章 東殿再開會第627章 小心翼翼第303章 咸豐甦醒第137章 詭異的沉沒第887章 一切爲了大選第62章 赫爾墨斯號再現第129章 東殿開會第782章 法國對華政策的調整第613章 熱烈歡迎第814章 放棄吐魯番第898章 英法聯軍來了第779章 誰的責任?第863章 英國人的吃驚第731章 晉商的困境第435章 壞人家好事第914章 金角灣第61章 米尼彈面世第709章 上表歸服第539章 認捐第573章 弱國沒有外交第750章 星加坡總督第312章 石達開的難處第469章 有種就朝老子這裡打第312章 石達開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