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故人來訪

站在南陽府衙門口,眼睜睜看着穆拉約維夫大搖大擺的離去,可是左宗棠除了一陣陣的怒火沖天而起,並不能衝進去拉住穆拉約維夫,因爲門口還有幾十名俄軍正端着槍!

“大人,我們回去吧。”一名隨從開聲提醒。

“嗯?”左宗棠意識到了一絲不對勁,這名隨從的語氣完全沒有應該有的憤慨,而是平平淡淡,不禁看了過去。

這名隨從叫做陶桄,是左宗棠的女婿,是前兩江總督陶澍之子,因受左宗棠賞識,娶了左氏長女左孝瑜爲妻,並被左宗棠引爲心腹,帶在身邊磨練,剛剛就是他,大哭着要爲那名女子報仇。

此時的陶桄,與之前的義憤填膺表現是天壤之別,冷靜的讓人心底發寒,左宗棠搖了搖頭,嘆道:“光表(陶桄表字),還有你們,是不是都對我不滿?”

陶桄拱了拱手:“大人言重了,如今正是我朝有求於俄人之時,忍一時之辱也是無可奈何,我等絕不敢有半句怨言。”

話是這麼說,但左宗棠分明能聽出這個女婿對自己的怨氣,再一看其餘的人,也是差不多,不由苦悶道:“俄人虎狼之心,趁我朝有求於他行禽獸之事,哎,一邊是社稷,一邊是蒼生,社稷蒼生兩難全啊,若是我大清能挺過這一關,我左某願入十八層地獄贖此罪孽,如今本官所能做的,無非是儘量收攏難民,也算是聊盡一份心力了,走罷,我們回去。”

左宗棠翻身上馬,抽鞭遠去。

以陶桄爲首的隨從們,目中相繼浮現出了一絲敬意,他們突然理解了左宗棠的痛苦與憤怒,大清朝糜爛至此,左宗棠縱有拳拳之心,以他一人又能如何?

“走罷!”陶桄也躍上馬匹。領着隨從緊緊追在了左宗棠身後。

回到了襄陽,左宗棠正如他自己所說,發散兵力收攏安置難民,雖然這很危險。因爲在襄陽東南五百里的漢陽駐紮有民盟軍一個軍兩萬多人的兵力,而他手上只有萬人左右,一旦民盟軍來攻,十有八九襄陽守不住,但他焦頭爛額。已經顧不得了,只能着人留意漢陽的動靜。

好在民盟軍並未趁勢來攻,讓左宗棠得以放手施爲,可是在十月三日那一天,傳來了民盟軍於五日前又有一個軍進駐漢陽的消息,這顯然是準備在決戰爆發之前對荊襄動手,對豫東皖北的淮軍與湘軍形成擠壓之勢,搶佔戰略上的制高點。

“本官還得跑一趟南陽,請俄人出兵。”儘管很不願意再與俄國人打交道,可是左宗棠又不得不去。纔剛剛向左右把話摞下,陶桃卻匆匆奔了進來,嚷嚷道:“岳父,石泉兄來了。”

陶桄嘴裡的石泉兄,名叫楊昌濬,是理學大家羅澤南的弟子,自幼聰慧,身材魁梧,臂力過人,在歷次與太平軍的作戰中累積戰功。遷爲知縣與府學教授,堪稱文武齊全,是左宗棠很看好的一員將才,卻在三年前。楊昌濬由於喪父,不得不回湖南老家湘鄉縣丁憂三年,在去年湖南被民盟軍攻下並罷黜理學之後,左宗棠還擔憂他呢,這一聽到他的消息,頓時喜出望外。

“哎呀。原來是賢侄啊,來來來,快進來!”左宗棠笑呵呵的迎了上前。

楊昌濬一躬到底:“小侄見過伯父。”

“不用多禮,你來了正好,老夫正是用人之時,先坐下再說。”左宗棠熱情的招呼。

“這個....”楊昌濬卻是現出了遲疑之色,遲遲不落座。

陶桄忍不住問道:“石泉兄,可是有事?”

楊昌濬向左右看了看,左宗棠雖然心裡疑惑,可是也明白了,向左右揮了揮手:“都下去。”

“是!”隨從紛紛施禮離開,屋子裡除了楊昌濬,就只有左宗棠翁婿,只不過,楊昌濬仍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陶桄催促道:“石泉兄,可是有了難處?哎呀,你和我們有什麼好顧忌的?有話快說。”

“那....那我就冒味了。”楊昌濬猛一咬牙,把頭頂的瓜皮小帽拋了開去。

左宗棠翁婿看的清清楚楚,隨着帽子拿開,楊昌濬那一截油光滑亮的大鞭子也跟着帽子離開了後腦殼,這顯然是粘上去的,霎時間,兩個人全都驚呆了,怔怔看着楊昌濬。

楊昌濬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光突突的後腦殼。

“你....石泉兄,你爲何把辮子剪了?莫非你投了短毛?”陶桄突然不敢置信的問道。

楊昌濬留着寸許短髮,就是一副標準短毛的模樣,左宗棠的臉沉了下來。

即然揭開了身份,楊昌濬索性大大方方道:“去年我在老家爲父守喪之時,民盟軍王總司令特意找上門,與我長談一番,我有感於他的赤誠之心,是以答應在丁憂期滿之後爲民盟軍效力,如今三年已滿,因此剪了辮子,正式加入了民盟軍。”

“石泉兄,你糊塗啊!”陶桄急的大叫道:“短毛在湖南大肆鄉紳,又公開搗毀朱子塑像,把二程與朱子移出文廟,禁絕理學,你投了短毛,可對得起皇上,可對得起你的老師?石泉兄,聽弟一句勸,趁着大惡尚未鑄下及時回頭,尚不爲晚啊!”

左宗棠也把期許的目光投了過去。

楊昌濬卻斬釘截鐵道:“你們這是對民盟軍存有偏見,包括以前的我也是一樣,可是細細想來,湖南鄉紳自有取死之道,伯父與光表老弟都是湖南人,想必也清楚湖南佃農的苦,那哪是人過的日子?佃農難道就不是人嗎?

而民盟軍是代表工農與工商業主的利益,天然與腐朽墮落的地主階級爲敵,如今的湖南,你們有機會可以去看看,民衆都分到了田地,輕徭薄賦,安居樂業,各族和諧相處,工商業也有了蓬勃發展的趨勢,包保你們見了會大吃一驚。

這豈是理學能帶來的?理學影響中國千年之久,固步自封,愚民惑民,把一個原本強盛的中國漸漸拖入泥潭,及至清英戰爭,大敗尚且是一回事,可是更加嚴重的,是英軍艦隊與清庭水師激戰之時,每當清庭戰艦被擊沉,兩岸圍觀的數萬民衆竟紛紛鼓掌叫好!

英軍統帥巴夏禮不解問左右,買辦答曰:國不知有民,民又何以知其國?

你們看看,這就是理學帶來的惡果,國家以民衆爲畜牲豬狗,民衆則以麻木冷漠回報國家,而當今世界,列強爭霸,獨中國羸弱,長此以往,中國豈能不亡國滅種?

要想拯救中國,只有施行民主,開啓民智,罷黜理學,我與理學一刀兩斷,自認問心無愧,老師日後也會理解的,至於,他對中國有什麼貢獻?我爲何要對得起他?”(未完待續。)

ps: 謝謝黑色的雲彩的月票與風雲71的兩張月票,還有峰霞愛的打賞~~~~

第412章 禍水東流第769章 印度新娘第550章 出大事了第231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213章 中成藥第675章 巧舌如簧第821章 狸貓換太子第789章 按兵不動第169章 入了魔障第514章 八九十軍第387章 立規矩第90章 天上掉下了個林妹妹第656章 密集艦陣第697章 強辭奪理第331章 放雷與掃雷第261章 新華日報第266章 糧食儲備制度第523章 赤果果的威脅第797章 落荒逃回第771章 抗拒不了就享受吧第41章 清軍出現第3章 開城獻降第219章 被楊水嬌毒害了第346章 絞肉機第558章 我要解放黑人第342章 與敵偕亡第799章 大膽的想法第516章 自請勸降第388章 八項規定第502章 有動靜了第676章 賜死第419章 面具第231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536章 咸豐又吐血第615章 苗人山地部隊第626章 老狐狸第413章 琉球的現狀第918章 入宮第518章 蘭芳公司的困境第193章 黃維江來了第223章 帶頭移風易俗第164章 來的及時第868章 感謝馬戛爾尼第884章 踏上美國的土地第96章 安吉麗娜的來歷第722章 澳大利亞旋風第822章 走投無路第759章 臨死前的溫柔之二第288章 奇怪的夢第691章 三層含義第602章 各懷鬼胎第291章 民盟軍第四軍第351章 陳村投靠第160章 虛室以待第185章 你家黃爺爺來了第590章 熱努伊的建議第379章 爭吵第329章 豪華陣容第703章 殖民地救世主第101章 艾娜制筆第732章 歷代帝王廟第33章 救援小刀會第77章 釋放前的參觀第119章 警察裝束第777章 蘭兒生了第164章 來的及時第314章 公羊儒學第378章 我要兌換現銀第95章 又生一計第725章 和尚摸得,爲何我摸不得?第857章 對日本的開發計劃第588章 俄國人的要求第821章 狸貓換太子第377章 召集錢莊老闆第599章 湘軍的缺陷第433章 倫敦的水第641章 請你帶我們上岸第124章 集體槍斃第470章 女惡魔第689章 我喜歡日本第516章 自請勸降第98章 我是蕭王娘第628章 吃了大虧第935章 送給希臘的大禮第638章 直撲星加坡第385章 買香第438章 工人診所第149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意義第514章 八九十軍第250章 大戰將起第805章 崩潰第197章 黃維江的死訊第395章 無償援建船廠第792章 火速增援第352章 議取英艦第436章 崩潰了第757章 打發走第743章 全民公決第811章 雪藏火炮第408章 李光弼將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