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蘇三娘

迎面衝來的太平軍,並不理會王楓等人,一窩蜂的向城內衝去,直到基本上大勢已定,楊秀清才領着衆將緩緩走來,隔着數丈站在了王楓面前。

陸建瀛面如死灰,渾身劇烈顫抖,他心裡恨啊,如果不是不小心被這狗奴才挾持,又何至於落到如此田地?可這時,說什麼都沒用了,以髮匪對付朝庭官員的殘酷手段來看,自己必然是死,區別只是以什麼方式去死罷了。

太平軍衆將只一掃陸建瀛,就紛紛把目光投向了王楓,王楓的這具身體,個頭雖然不小,卻乾瘦乾瘦,就這麼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竟能捉來陸建瀛,還開城獻降?

王楓也快速一瞥太平軍諸將,儘管這些人的名頭如雷貫耳,但當面他是一個都不認識,畢竟太平軍上至洪秀全,下至著名將領的畫像,都是被清庭歪曲醜化過的,就像朱元璋被醜化成了個麻餅臉,與真人有着很大的區別。

視線一掃即收,王楓一把將陸建瀛推了出去,緊接着,又從地上撿了柄腰刀!

“你做什麼?”洪宣嬌鳳目一瞪,纖手按上刀柄,周圍也有警惕的太平軍將士端起槍,向王楓指了過來。

王楓不急不忙的扯過辮子,回刀一割,啪!半截油光發亮的大辮子赦然落地,這才扔下刀,轉頭喚道:“都把辮子割了!”

雖然割去辮子很不習慣,但上了賊船就沒有回頭路,那幾十名兵勇紛紛把心一橫,揮手割去辮子。

王楓又手一招,帶着衆人半跪抱拳:“請容王楓與弟兄們割去豬尾再拜見諸位將軍,若有殆慢,還請見諒!”

“哦?你叫王楓?”楊秀清着人把陸建瀛押下去,便走上前來,略一打量,若有所指道:“挾持清妖總督、開城迎我天軍實乃九死一生之舉,你爲何甘冒奇險?”

楊秀清三十出頭,面白無鬚,天庭飽滿,目光有神,顯然是個睿智而又自信的人,王楓雖然不認識他,卻義正嚴辭道:“兩百年來,韃靼禍害中華,明朝末年,我中原百姓有近兩億之衆,而康熙二十一年,中國人口劇減爲一千九百萬,損失達九成,當時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漢人的忠勇之士被屠殺殆盡!

嘉慶元年,白蓮教起義之時,全國有人口近四億,可是九年後起義被鎮壓之初,僅剩下兩億七千萬人,這幾乎又是一次韃靼入關南下的屠殺總數,除了血腥屠殺,他們還焚書篡史,興**,壓制思想,閉關鎖國,跑馬圈地,役民爲奴,易服剃髮,滅我漢魂,凡舉種種罪孽,罄竹難書!

我自小便有滅盡清妖,復我中華的心願,但天下清妖千千萬,憑我一人之力,縱是殺得了十人百人,又於大局何補?反而會招來清妖的瘋狂報復,禍及無辜百姓,正當前路渺茫之時,卻於前年聽聞天王舉義金田,當下喜不自禁,日夜翹首以盼,唯願王師早下江南,終於,今日等到了,如能立功相迎,王楓何惜一命?”

“好!”蘇三娘讚許的看着王楓,連連點頭,好半天,才瞪向楊秀清,不滿道:“王楓心思縝密,處變不驚,有義有節,膽識兼具,乃一可造之材,更何況他挾陸建瀛出迎,已與清妖劃清界限,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也不怕百般盤問使人心寒?”

“嘿嘿~~本王只是心中好奇罷了。”楊秀清打着哈哈搪塞過去。

蘇三娘緩緩收回目光,擡了擡手:“王楓,你割了辮子,又有意入我太平軍,那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我姓蘇,你可以叫我三娘姐,來,起來罷。”

“多謝三娘姐姐。”王楓稱謝站起,臉面佈滿了敬重,蘇三娘年約三十,身材高挑,英姿爽颯,鳳目含威,冷清的容顏不失秀美,她本不姓蘇,原名馮玉娘,因亡夫名蘇三相,故被人稱爲蘇三娘,在參加金田起義之前,她是廣東一帶的天地會首領,鋤強扶弱,劫富濟貧,立下了赫赫威名。

在金田起義之後,蘇三娘率部跟隨洪秀全,轉戰大江南北,英勇善戰,所向披靡,當得起女中豪傑的讚譽。

王楓忍不住讚道:“兩臂曾經百餘戰,一槍不落千人後,馳馬呼曹意氣豪,萬千狐鼠紛藏逃!三娘姐姐大名如雷貫耳,王楓何德何能,竟能當面得見,請受我一拜!”

俗話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而且蘇三娘也時常以巾幗英雄自詡呢,不禁對王楓好感大生,於是微笑着擺擺手道:“好了,都是自家兄弟,以後不要這麼客氣,姐姐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東王楊秀清,任我太平天國正軍師,總理國事!”

這正是之前質疑王楓動機的那人,王楓起身之後,毫不介意的向楊秀清施了一禮:“原來是東王殿下,東王所發三道檄文,《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和《救一切天生天養諭》,義理清晰,直指人心,清妖聞風喪膽,百姓紛紛響應,又定計取江南作爲根基,總明方向,智珠在握,令王楓無比欽佩!”

“哈哈哈哈,慚愧,慚愧啊,王兄弟過獎了!”楊秀清哈哈大笑着把王楓扶了起來。

接着,蘇三娘向另一名漢子指了指:“這位是翼王石達開,俠義好施,忌惡如仇,十六歲跟隨天王,每戰身先士卒,目前任我太平軍中左軍主將!”

石達開約二十一二歲的年紀,面色黝黑,精幹壯碩,這一次,王楓沒有出言誇讚了,而是尷尬的摸了摸後腦勺:“原來是人稱石敢當的翼王,說起來,我能僥倖奪取城門,還是仗了翼王的大名啊!”

“哦?這是爲何?”石達開大爲好奇,其他人也現出了意動之色。

王楓把自己如何挾持陸建瀛,又如何逼迫城門守卒開城獻降的過程和盤托出,當然,他隱瞞了被逼去杵彈藥,爲求活命而不得不挾持陸建瀛的經歷。

“好你個王楓!”石達開聽說自己的威名竟有如此妙用,也是心懷大慰,那蒲扇般的大掌重重拍向了王楓的肩頭!

王楓頓覺一股令人窒息的壓力當頭罩來,不由大凜,這讓他記起了石達開不只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還是實打實的武林高手!

第53章 賣國條約第809章 喀爾喀部的小王爺第735章 出發之期第642章 孟列夫親王的演技第860章 回家第810章 不走不行第750章 星加坡總督第877章 重臨大金國第662章 喝西北風第316章 對盛家的要求第394章 法國人也是攪屎棍第925章 瞬間殺死第706章 外交就是扯皮第256章 潛伏福建第23章 長篇大論第54章 困境第2章 挾持總督第415章 周彥器來了第769章 印度新娘第130章 東殿決議第511章 來遲一步第9章 伴君如伴虎第921章 宴會風情第880章 你不能把孩子帶走第724章 搶着投降第782章 法國對華政策的調整第485章 再揭身份第419章 面具第646章 被猜出了心思第669章 我問心無愧第775章 離別第411章 蠶娘第250章 大戰將起第914章 金角灣第266章 糧食儲備制度第102章 對王楓的信心第571章 中法密約第893章 切變線前的薄霧第715章 夜襲天津港第645章 拒絕接見第86章 帶兵上門第665章 預測天氣第二二零 間距離帶來的誤會第779章 誰的責任?第248章 楊韋石到來第355章 發動突襲第835章 初抵京都第300章 炮轟北京第732章 歷代帝王廟第705章 答記者問第14章 改造思想第135章 紅單船來襲第280章 首批投降第322章 黃開廣投靠第108章 對許乃釗的判罰第467章 槍法如神第791章 塔什干第64章 米尼槍的影響第190章 搬來一起住第197章 黃維江的死訊第491章 啊!鬼啊!第838章 伊內都親王願文第488章 終生不嫁第836章 兩皇會面第304章 捻軍第2章 挾持總督第257章 俄土戰爭爆發第316章 對盛家的要求第447章 劫富濟貧第200章 痛斥石達開第276章 全面進攻第260章 比信教更快樂第55章 地雷第748章 賜名第303章 咸豐甦醒第142章 不同的要求第96章 安吉麗娜的來歷第861章 女王要來第729章 偶遇胡雪巖第21章 兄弟也分三六九等第696章 建國前夕第134章 有船來了第542章 飛來峽的水壩第537章 悲哀天子第593章 衆口一辭第742章 爭先手第184章 黃維江第543章 引北入西第750章 星加坡總督第608章 慶元黨案第928章 禁衛軍殺來第566章 嗣德的困境第177章 自由的笑第920章 盛情款待第80章 我要參軍第208章 再返周家莊第422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841章 站隊第720章 澳大利亞第602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