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羣起而攻之

王楓認爲自己的提議非常合理,可是他低估了這幫人,李俊良不屑的笑了笑:“你倒是好口彩,我們才克南京,尚未有時間嚴密排查,但清妖向榮與琦善部再過數日便至,值此非常時刻,難保不會有清妖奸細居中搗亂,你也清楚,男女別營制度是對百姓實行軍事化管理,可以杜絕一切意外!

同樣的道理,在未能攻破北京之前,我太平天國遠稱不上太平,必須要集中一切的人力物力做最合理的調配,以備不測,所以,聖庫制度也不可取消。”

王楓反問道:“在歷史上,南北分治並不佔少數,卻未見哪朝哪代實行男女別營與聖庫制度,再按你所說,清妖一日不滅,就一日不得解除,若是百年不滅,難道還要百姓數代受苦?”

李壽春不假思索道:“什麼叫百姓受苦?上繳所得,按需分配,人人有吃有穿,這難道不是天下大同?天王建立聖庫建度,正是發古人之不敢想,不敢爲,充分爲百姓考慮!”

吉成子也補充道:“古今有別,豈能以古套今?清妖氣數已盡,我太平軍三五年內便可攻下北京,介時是否還需要實行,可由東王根據實際情況來判定,其實這兩項制度簡便易行,又有效率,只須東王一道命令,即可節省大量的精力用來備戰,豈不是勝過你提出的發展工商業乃至向百姓徵稅?也不嫌煩瑣!”

王楓向四周看了看,所有人都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包括楊秀清也是微微點着頭,頓時,一股深深的失望開始在心底蔓延起來,他發現自己不是低估,而是高估了這幫人!

他們來自於兩廣地區的失地農民、燒炭工、開礦工人,等等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羣衆,讀書識字者如鳳毛麟角,他們沒有治理國家的經驗與策略,想的不是把南京建設好,讓南京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從制度與經濟層面凸顯太平天國相對於清庭的巨大優勢,從根本上瓦解滿人的統治,而是兩眼一抹黑,沒有長遠計劃,以粗暴、野蠻、最簡單的手段治國!

王楓還依稀記得,太平天國排斥知識份子!

洪秀全攻打長沙時,左宗棠隱居於湖南,以諸葛亮自居,眼見朝政混亂,官場腐敗,對外屈膝妥協,對內搜刮無度,各地暴動紛起,向來以天下爲己任的左宗棠痛心疾首,而且他早年科舉也是接連失利,對清庭暗中存有一份不滿。

洪秀全的舉義給了左宗棠一線希望,若能一舉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一個清正開明、勵精圖治的漢人政權,豈不是國之大幸?

因此左宗棠秘密往見洪秀全,洪秀全雖表現出了一定的禮賢下士姿態,然而在左宗棠看來,此人才具見識平平,不足以統領大局,東王楊秀清年輕氣盛,很有主見,卻粗鄙獨斷,只有翼王石達開談吐不俗,文韜武略不同凡響,可惜孤掌難鳴,餘衆皆碌碌之輩。

而左宗棠進言的軍政策略極少獲得認同和共鳴,尤其在對待儒家傳統道德文化方面,雙方分歧嚴重。

洪秀全曾有詩云:敢將孔孟橫稱妖,經史文章盡日燒!這如何能不把知識份子推向清庭?

另外還有一點,太平天國主從不分,暗藏禍亂,衆將大業未成,卻沉迷酒色,侍妾美姬各有數十,這也令左宗棠心寒,最終尋個藉口一走了之。

此時的王楓,對於洪秀全、楊秀清這些人也是徹頭徹尾失望了,一羣爆發戶,哪怕口號喊的叮噹響,又如何治理好一個國家?正如李二虎的擔心,不但自己不得好死,還會害了手下的一大票弟兄啊!

王楓的心裡,隱隱有怒火泛出,當即沉聲道:“既然大家立意在南京推廣男女別營與聖庫制度,王楓無話可說,但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請問諸王是否也要男女分居,將家產充公?”

這話一出,廳內霎時寂靜一片,楊秀清的臉面難看之極,在諸王中推行這兩項制度,恐怕當天就會有人造他的反,更何況他輾轉數千裡來到南京,這一路都是錦衣玉食,姬妾相伴,好日子過慣了,如何能過回頭?

“砰!”黃維江猛一拍桌子,怒道:“王楓,你好大的膽子,這太平天國是誰建立起來的?諸王勞心勞力,立下汗馬功勞,多佔一點豈不是理所當然?再退一步說,東王乃天父化身,天王乃天父次子,北王乃天王之兄,皆天人也,豈能與愚子(普通百姓)等同視之?愚子只有力農奉上的份,我看你是要造反啊!”

“算了,算了!”楊秀清揮了揮手:“王楓思想尚未改造徹底,有此悖逆言辭也不足爲奇,畢竟才兩日嘛,你們不要歧視他,要多關心,多幫助他,再給他些時間罷。”

說着,楊秀清轉回頭,語重心長道:“王楓,你現在很危險啊,但本王給你個機會,在你負責的那塊區域,男女別營、私產入聖庫由你親自去辦,男子你來安置,女子交給水嬌,財物交由左四軍正典聖糧陳玉成。

三日後,天王將駕臨天京,爲了避免任何意外驚擾到聖駕,所以三日之內必須完成,記住,要充分動員,闡明道理,讓南京人民理解配合我們,不到萬不得一,儘量不要使用強制手段,希望你們三人能夠同心協力辦好此事,還有,你以後不要滿嘴南京了,自今日起,南京改名爲天京。”

王楓已經沒有力氣憤怒了,他甚至都有了種脫離太平軍的衝動,可是理智告訴他,這樣的想法哪怕讓人看出分毫,不但自已會死,會給蘇三娘帶來麻煩,還會害了手下的兩千多清軍降卒!

‘也罷,韓信尚有胯下之辱,我忍一時之氣又能如何?今日我對南京人民做下的種種,日後自有交待,但是洪秀全、楊秀清,如果你們命夠長的話,將來我會親手把你們送上審判臺!’王楓深深吸了口氣,擺出了一副不理解卻願意服從命令的表情,站起身,鄭重施了一禮:“屬下領命!”

楊秀清現出了滿意之色,點點頭道:“嗯~~去罷!”

“諸位,王楓先走一步!”王楓向四下裡拱了拱手,便大步離開。

第737章 第一場勝利第314章 公羊儒學第460章 遊行開始第529章 蘭芳來人第164章 來的及時第876章 女王回英第213章 中成藥第311章 拜訪石達開第462章 秘密警察總部第23章 長篇大論第833章 上岸第650章 耍猴子玩第321章 命名五四式第363章 中國不需要聖母第864章 震憾虎門港第370章 趁熱圍城第212章 奠基第434章 我不後悔第166章 羅大綱來到第133章 泡洋馬子有三種方法第187章 工會第637章 艦隊進長江第469章 有種就朝老子這裡打第780章 中英工人交流計劃第21章 兄弟也分三六九等第206章 來自紐約城市銀行的忠告第316章 對盛家的要求第592章 酒裡有毒第663章 上兵伐謀第912章 伊斯坦布爾在望第13章 蘇三娘作媒第25章 賭約第643章 發起進攻第822章 走投無路第131章 金能亨第817章 逼宮第541章 讓你們的軍艦來跟我談第566章 嗣德的困境第836章 兩皇會面第618章 海上游擊戰第40章 豬八戒背媳婦第3章 開城獻降第534章 捻軍的困境第481章 自揭身份第439章 我想入黨第57章 洋人來談判第121章 只是窗戶第59章 翻臉第559章 真正的心思第508章 三宗罪第106章 兵變第542章 飛來峽的水壩第310章 留在蘇北第171章 拙政園宴客第342章 與敵偕亡第134章 有船來了第322章 黃開廣投靠第324章 陳村出兵第292章 包辦婚姻第339章 如何上岸第271章 被困臨清第884章 兩個壞消息第592章 酒裡有毒第18章 陳玉成第159章 賭王楓的人品第622章 誰家的南陽?第781章 女王的決定第337章 爆了一艘護衛艦第196章 挑撥第173章 婉拒二美第660章 互不信任的種子第890章 夜戰第118章 又割辮子第282章 甕中捉鱉第125章 對縣政府的要求第277章 換騎兵來第388章 八項規定第60章 宣戰第583章 移民到來第16章 男女別營與聖庫第507章 陷入絕境第336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696章 建國前夕第918章 入宮第560章 黑人的去向第623章 故人來訪第667章 攻山第60章 宣戰第667章 攻山第267章 中糧集團第31章 硝酸出爐第326章 我們是民盟軍第254章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第484章 三句話的機會第345章 打巷戰第573章 弱國沒有外交第827章 一名乞丐第668章 倒戈第33章 救援小刀會第870章 打你是爲了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