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印度建國大會

其實對於大人物來說,賺多賺少並不是太在意,土邦邦主都是土豪,他們來中國的最主要目地還是建國,四月三日,數百名邦主雲集在中國政府的大禮堂,傾聽王楓發表演講。

“在趕走了英國人的兩年間,我欣喜的看到,印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印度人民成了印度的主人,整片土地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但是,印度還欠缺凝聚力,如果有了凝聚力,印度將會成爲一個偉大的民族,所以,建立國家已經刻不容緩了!“

”嘩啦啦“禮堂中,掌聲如雷,土邦邦主們激動的用力鼓掌,王楓的開場白,可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了啊!

好不容易,掌聲才漸漸地停歇,面對着諸多的期待目光,王楓又道:“我想所有人都知道,印度有幾百個邦,邦與邦之間,甚至邦與邦的內部,存在着很大的文化與語言方面的差異,如果這份差異不解決,就強行揉合成一個國家,恐怕會有很大的問題,因爲互相之間的看不順眼乃至敵視,會使國家的運作陷入癱瘓,直至爆發內戰,最終搞的一團糟,這有違於我的本意,也會讓英國佬看笑話。

他們會說,瞧,離了我們英國人,印度人什麼都不是,就連個國家都管理不好,讓那些印度人跪舔我們的皮靴,求我們回來吧。“

”噢!該死的英國佬,這一切都是他們帶來的,現在居然又在看我們的笑話,可惡!“

”英國人真該死,噢,大梵天,您爲什麼不消滅英國佬?“

”不,我們絕不去跪舔英國佬那臭哄哄的皮靴,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無論如何都不能讓英國佬看笑話!“

頓時,臺下羣情洶涌。每個人都在憤怒的嚎叫。

”撲哧“躲在後臺的楊水嬌卻是輕笑一聲:”這傢伙,忽悠人總是一套套的。“

”嗯!“周秀英也憋着笑,用力點了點頭:“他就是個大忽悠!“

“大家靜一靜,聽我把話說完!”王楓雙手一壓。大聲道:“我知道我的話很傷人,可這是事實,其實中國在最初也和印度一樣,部族林立,各不統屬。先生們,你們知道中國用了多久才實現統一嗎?我告訴你,三千年,兩千年前,秦朝統一了中國!

先生們,三千年啊,你們等着起嗎?可即便是這樣,秦朝在建國二十年後就滅亡了,中國重新陷入戰亂,直到人口銳減三分之二。建立了漢朝,中國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

這是歷史規律,非人力可以改變,我對此深感無能爲力,唯一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就只有歲月。

只要互相之間不再彼此敵視,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歲月會慢慢的把你們揉合爲一個整體,可這個時間,也許會很長很長。在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時代,就算你們願意等,但英國、法國、荷蘭等不懷好意的國家會給你們這個時間嗎?我認爲應該不會,他們不甘心在印度的失敗。只要有一點點的機會,他們都會捲土重來,把觸手重新伸向印度,夢想恢復昔日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壓榨掠奪印度人民的血汗,你們能保證。在這自然融合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意外嗎?“

”這……“每個人都不吱聲了。

下面一個聲音問道:”中國皇帝陛下,您無所不能,我知道您一定會有辦法的,請您看在印度人民與中國人民上千年來一直友好的份上,幫幫我們吧,我們印度人太苦了,做夢都想建立自己的國家。“

王楓點點頭道:”我特意研究過印度的歷史,印度是個多民族多語言共生的大陸,東北部以孟加拉語系爲主,白白林人口占多數,南部以達羅毗荼語系爲主,印度教徒居多西部,西部盛行古吉拉特語,印度教徒居絕對統治地位,北部沿喜馬拉雅南麓直至大陸腹地,曾是莫臥兒王朝的核心統治地帶,上層貴族信奉白白教,底層民衆信奉印度教,人種以印度斯坦族爲主,波斯語通行,大陸西邊的旁遮普,西部是白白林的統治區域,東部是錫克教的地盤,兩教矛盾衝突不斷。

綜合以上情況,我認爲,印度建國可以採用兩步走的方式,即由風俗語言相近相鄰的邦,首先聯合爲幾個較大的共和國,這既可以消彌掉一部分的麻煩,也可以在自已的國土上,擁有相當的控制力,將來各國之間友好交流,致力於印度次大陸的統一,在時機成熟時,是終建立泛印度次大陸的聯邦制國家,鑄造屬於印度全體人民的輝煌!“

”嗷嗷嗷“

”太好了,您說的太好了,太感人了!“

”請您具體說吧,我們都聽您的!“

這一次,喧鬧持續了好久,直到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過來,王楓招了招手,身後的背景立時打出了巨幅幻燈片,是印度各邦的全景地圖。

“噢,我的大梵天!”

“噢!我的真神!”

臺下又傳來了誇張的驚歎聲,王楓拿起一根細細的木杆,轉回身一劃:”這裡,這裡,東北部九十三個邦,可以成立孟加拉共和國,南部一百二十八個邦,可以成立達羅毗荼共和國,西部一百五十一個邦,可以成立古吉拉特共和國,中北部一百八十二個邦,可以成立印度斯坦共和國,旁遮普西部,成立巴基斯坦蘇丹國,南部則建立錫克王國。

我相信,這六個國家之間只要平等相處,積極往來,就可以最終消彌掉宗教與民族之間的差異,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合併爲一個國家,這是我的夢想,也是你們爲之奮鬥的目標!“

”嘩啦啦“激烈的掌聲再度響起,很多人當場大哭,建國,是多麼神聖的一個字眼啊,可是他們又怎麼會想到,印度的獨立事業到此爲止了,這六個國家永遠不可能統一,這不僅僅是中國不允許,巨大的利益分歧也會讓國與國之間充滿着矛盾,畢竟熱情隨着時間會漸漸消退,利益與衝突纔是決定因素。

接下來,既然在建國一事上達成了共識,那麼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了,主要是國家實行議會制,議員由各邦派駐,沒錯,不是選舉,而是由各邦邦主派駐,邦擁有很大的自主權,除了繼續保有一定的稅收,還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制定自己的法律,這等同於國家只是一個空殼,中央政府的作用極其有限,印度還是那個印度,甚至還不如後世那個印度。。

PS:

謝謝排龍灣的打賞

第293章 請福興捎話第792章 火速增援第717章 再臨北京第213章 中成藥第153章 兩炮之威第7章 決定投降第698章 民族英雄紀念堂第11章 趕鴨子上架第129章 東殿開會第801章 雪停了第639章 偶遇孟列夫親王第775章 離別第292章 包辦婚姻第920章 盛情款待第811章 雪藏火炮第394章 法國人也是攪屎棍第219章 被楊水嬌毒害了第178章 三件事第28章 清軍到來第672章 救還是不救?第280章 首批投降第321章 命名五四式第530章 對海外華人的承諾第266章 糧食儲備制度第926章 活捉蘇丹第171章 拙政園宴客第776章 王楓的孩子奕欣養第937章 牆倒衆人推第937章 牆倒衆人推第388章 八項規定第617章 勒緊褲腰帶第867章 老妖婆,滾回去第443章 差點陷進去第366章 王有齡出降第450章 文鹹來了第311章 拜訪石達開第538章 得人心的戰爭第303章 咸豐甦醒第816章 兵圍烏魯木齊第741章 宴無好宴第749章 光明的未來第846章 不宜用兵第945章 永遠的謎第723章 出路在哪裡第934章 最後一次放縱第91章 捅破窗戶紙第597章 怒罵張宗禹第122章 周秀英的謝罪第810章 不走不行第149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意義第610章 不爲尊者諱第184章 黃維江第283章 踏入陷阱第913章 高加索亂局第89章 三個條件第833章 上岸第462章 秘密警察總部第104章 上海的未來第411章 蠶娘第95章 又生一計第736章 兵臨植物學灣第805章 崩潰第358章 一用一殺第9章 伴君如伴虎第573章 弱國沒有外交第365章 我們不打第一槍第724章 搶着投降第123章 有仇報仇,有冤喊冤第799章 大膽的想法第5章 投靠楊秀清第356章 勝利第720章 澳大利亞第660章 互不信任的種子第502章 有動靜了第347章 研製迫擊炮第291章 民盟軍第四軍第218章 警告第671章 兩條下策第727章 大金國第243章 奔往南京第317章 指責貝尼託第729章 偶遇胡雪巖第870章 打你是爲了你好第783章 對奧地利宣戰第924章 動手第751章 初至仰光第441章 再來一把火第313章 漢字簡化第459章 全在今日第794章 援軍來了第309章 地主的原罪第75章 一窩端第502章 有動靜了第289章 回魂第852章 幸福第865章 印度建國大會第446章 十萬鎊,一口價!第622章 誰家的南陽?第741章 宴無好宴第63章 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