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北冥有鯨魚

張仲堅、李靖和紅拂女,在另一個時空裡被人稱作風塵三俠,其中李靖更是和紅拂結成了夫婦,可見他們三個人之間的緣分還是很深的。

這一世雖然因爲李智雲的穿越改變了他們三人之間的某些際遇,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終究沒能完全消散,在這碣石山上三個人重又遇到了一起。

而在志能便們的緊逼之下,即使他們不想站到同一戰線也不可能,因爲跟紅拂打招呼,李靖遭到了志能便的伏擊,船頭上的張仲堅自然不能坐視不理,當即躍上山來增援李靖,如此一來戰局就出現了變化。

即使志能便再如何神出鬼沒,也抵不過張仲堅、李靖、紅拂和李蓉蓉這四大高手的聯手,雙方的態勢立時逆轉過來。

那領頭的女子見狀就看着領頭的男子嘰哩哇啦地說了一句,“忒太!”(忒太是日語諧音,意思是撤退)

這一聲令下,幾乎所有的志能便同時隱形,消失得無影無蹤,就是想抓一個受傷的都抓不住,若不是地上還留有斑斑血跡,真的就好像這座山上從來都不曾來過這麼一夥人。

只不過張仲堅還是略勝李靖、紅拂和李蓉蓉一籌,環顧四周的同時,陡然打出一拳,打得竟是山坡上一塊凸出的山岩,隨着這一拳打出,只聽一聲慘叫,那山岩就變成了一個人,口中鮮血狂噴,跌跌撞撞摔了出來。

張仲堅一步搶上、運指如風連點此人數處穴道,止住了嘔血傷勢,喝問道:“你們是什麼人?爲什麼來這裡?”

那人有氣無力地說了兩句話,一如先前那個女子的語言,嘰哩哇啦地沒人聽得懂。

張仲堅仍不死心,繼續審問道:“你們從哪裡來?你的同夥都藏在什麼地方?”

他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爲他剛剛環顧四周只發現了這一個僞裝者的存在,其餘同夥盡皆消失的無影無蹤,想來應該是此人在撤退時已然受傷因而無法遠遁。

雖然聽不懂這個志能便的語言,但是這個志能便卻似乎能夠聽懂張仲堅的漢語,一指遠處的海面,衆人順着他的指向看去,只見天海交際的地方有幾點帆影,想必這夥人是從海上乘船而來。

張仲堅看着那幾片帆影怒火中燒,道:“這夥異族賊寇竟敢到咱們的國土上來撒野,定要追上去殺他們一個片甲不回!”

紅拂和李蓉蓉也被這夥志能便惹得火大,紅拂附和道:“張兄說得對!憑什麼他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當咱們大隋武者好欺負麼?咱們這就追上去!”

李蓉蓉也恨恨說道:“對,追上去殺光他們!”

張仲堅卻道:“兩位姑娘稍安勿躁,且容我在這山上逗留片刻。”

張仲堅可不是爲了爲國揚威英雄救美的,他是來找尋衛青的武功秘籍的,對付這夥志能便也是懷疑對方有盜搶武功秘籍的意圖。

他現在很是懷疑這夥來自海上的異族賊寇是不是已經把秘籍拿走了,必須先在島上搜尋一番,若是搜尋不見則立即回船追趕。

搜尋的結果當然沒有任何懸念,早在九個月以前陰世師已經奮盡畢生功力把這裡犁過了一遍,連根毛都沒找到,張仲堅又如何能夠有所收穫?

與張仲堅不同,稍微瞭解一些原委的李蓉蓉站到了山頂那座秦始皇的石碑附近,站在當初李智雲的位置上、以同樣的角度俯視山腳下的海面,卻是再也看不見那種“日月之行、星漢燦爛”的奇景。

沒錯,這裡的確曾經有過天體投影出來的天文版河圖洛書,卻只有悟性奇高的人才能從中得到裨益。

西漢的衛青是得到裨益的一個,隋朝的李智雲是第二個,除了他們兩人之外,不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光武魏武,來到此處都不過是有眼無珠,徒餘詩篇罷了。

等到李蓉蓉回想起當日的情景、心有觸動再來看時,這裡的奇異景觀已經被陰世師毀掉,不復存在了。所以不止她李蓉蓉一個,就是再有什麼天賦絕佳之人來到此處也是白跑一趟。

對比昔日登臨碣石山時所見所聞,李蓉蓉自然能夠比較出這裡的變化,只看了一陣就搖頭道:“這裡已經被人全部破壞掉了,應該是陰世師乾的。”

紅拂聞言微感遺憾,卻並不如何惋惜,畢竟她來到這裡的主要目的是尋找丈夫李智雲,武功這種東西沒有就沒有吧,既然沒有,那就追上那夥志能便解一解氣也是好的。

跟李蓉蓉一樣失望的是張仲堅,不過既然已經找不到什麼,那就必須要去追殺那些志能便,於是四人帶着那名志能便俘虜上了船。

張仲堅的父親是揚州首富,不差錢。所以他這艘新船是花了重金造成的,採用的是當代最先進的帆船製造技術,擱在後世現代就是豪華遊艇。

這艘船的航行速度自是沒的說,遠勝志能便們乘坐的海船,撐起風帆全速追趕,視野中海平面上的那幾片帆影就越來越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智雲答應了崑崙奴的要求,用神識搜索到了張仲堅這艘船,並且從他們四人的識海中瞭解到他們是怎樣上了一條船的。

李靖對這一次航行充滿了遐想,能跟意中人同乘一艘豪華遊艇揚帆破浪於碧波萬頃之中,還有什麼事情能比這種經歷更令人歡暢愜意?爲此他甚至忘記了自己四人正在追趕的是一夥極其詭詐狡猾的強敵。

美夢在追上敵船的一瞬間化爲泡影,敵船上的武裝強大的令人無法想象,數以百計的二石弓同時發射,把張仲堅的遊艇射成了刺蝟。

如果說這場戰鬥是發生在陸地之上,那麼這百來張硬弓倒也難不住張仲堅,又或者此時對方所擁有的只是些普通的一石弓,便也不足以對張仲堅四人形成壓制。

但是事實卻是對方擁有近百張二石弓,且百餘名船員全部都是強射手一樣的存在,這就太過恐怖了。張仲堅四人非但無法趨近跳幫搶攻,就連露頭都變得非常困難,只能藏身在船舷內側。

即便如此也還不夠安全,因爲對方在平射找不到目標的時候就改成了仰射——找好了角度往天上射箭,令箭矢劃出一道拋物線後落向目標,這樣的射擊雖然不夠精準,但是百張弓同時施射也足以覆蓋一艘船。

所以張仲堅等四人就只能仰面躺在甲板上,使用各自的兵器撥打格擋那些落向自己的箭矢,各個疲於應付,就連躲進船艙的機會都找不到,更不要說兼顧他人,那名被他們帶來的俘虜就早早地死在了同伴的箭雨之下。

敵人怎麼這麼強?這是張仲堅四人絕望時發出的疑問。

殊不知這個時代裡的海上並不太平,從來都不缺少縱船劫掠的海盜,而這些志能便們既然是從倭國遠渡而來,當然要做好應付各種海盜的準備。

雖然倭人這幾艘船隻算不上是戰艦,但是絕對具備海上戰鬥的功能,反觀張仲堅這艘船雖然豪華舒適新穎別緻,卻只能看做是遊艇,在海戰中毫無用途。

倭人似乎十分重視張仲堅四人的實力,幾波箭雨過後仍然不肯靠近,更不要說跳幫上船來收穫勝利果實,就這樣沒完沒了的射箭,竟是想把四人活活射死。

張仲堅四人毫無還手之力,就只能祈禱對方的箭矢儲備不夠多了,倘使對方的箭矢沒有限量,那麼自己四人早晚會死在這沒完沒了的箭雨之中。

四人正沮喪時,忽覺箭雨變得稀疏起來,緊接着就聽見敵船上有人嘰哩哇啦地驚呼,伴隨着女子的陣陣尖叫,隨後箭雨竟然停了。

張仲堅連忙翻身而起,扒在船舷上露出眼睛去觀察,卻發現遠處海面上有無數條水柱沖天而起,那水柱就好像是連接在大海和天空之間的擎天柱,景象無比壯觀。

跟在張仲堅後面起身察看的李靖、紅拂和李蓉蓉也都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是什麼景象哦?當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敵人那幾艘船本來已將張仲堅這艘船包圍在中間,此時這幾艘船都已經停止了射箭,所有人都在驚恐地看着那些水柱,只因那些水柱正以極快的速度向他們這邊移動過來!

更近一些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原來這些水柱並不是從大海中直接噴涌而出的,而是從一座座小山丘上噴射出來的。

但問題是海上怎麼會有山丘?而且這山丘還是移動的!

交戰雙方的每一個人都被這神奇的景象所震懾,即使是見多識廣的志能便們也不知道來的是什麼東西,更不知是兇是吉。

終於,就連紅拂都看清了來者的形狀時,不禁驚呼:“大魚!好多大魚!會噴水的大魚!天哪,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魚?”

而李蓉蓉則聯想到了莊周的那篇《逍遙遊》,自語道:“北冥有魚,其名爲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爲鳥,其名爲鵬……”

大魚轉眼就來到了幾條船的中間,幾十條龐大的身軀將倭船包圍的海域全部佔滿,尾鰭遊動時推開的水浪洶涌澎湃,拍得那幾艘倭船搖搖欲墜,而張仲堅這艘船則被它們“拱”出來的浪頭頂上了天,只嚇得雙方衆人盡皆面如土色。

與這些大魚相比,人類實在是太過渺小了,不要說船隻上的人們,就是這幾艘在這個時代裡已經算得上是頗具規模的海船都無法與這些大魚相比,活像幾隻可憐的小蝦。

張仲堅等四人尤爲恐懼,因爲他們的船被拋上了半空,有一種飛上天際的感覺,但是對於不會飛翔的人們來說飛得越高就摔得越重,上去了怎麼下來啊?

忽然間,人們看見大魚羣中有一條最小的大魚從水面高高躍起,在躍起的同時倏忽變形,竟然化作了一隻大鳥,這一變化驚得李蓉蓉險些暈倒,難道讓我猜中了嗎?它們果然是鯤鵬嗎?

大鳥振翅懸浮在船上的半空,竟然發出了人聲,首先是一段嘰哩哇啦的語言,倭船上的人們都能聽得懂:“小野妹子,井上英男!你們這些倭寇不老老實實地在本州島和北海道種田捕魚,跑到華夏大地上意欲何爲?都給我老實聽着,若是有誰膽敢輕舉妄動,我就讓你們一個都活不了!”

倭國的志能便都驚呆了,這魚能變成鳥已經是玄幻得不能再玄幻的事情,而這隻鳥竟然會說本國的語言,甚至還能準確無誤地叫出兩個首領的名字,豈不是詭異到了極處?這一定是神仙啊!

尤其是領頭的一男一女立即跪倒膜拜,連連求饒道:“大神饒命啊!我們師兄妹是奉師父聖德太子之命出使大隋、以締結兩國邦交的……”

那大鳥呵呵冷笑道:“都到這時候了還不老實,居然還敢撒謊?你們敢說你們不是根據徐福的遺篇來找碣石奇觀的?”

領頭的一男一女聞言立時嚇得肝膽俱裂,尋找碣石奇觀這件事只有師父和自己師兄妹兩人知道,這隻大鳥又是如何知道的?看來這神仙早已洞徹世間的一切,什麼都瞞不住他啊!

這大鳥所說的半點不假,這夥志能便的確是倭國掌權者聖德太子派來的,也的確是打着出使大隋、締結邦交的幌子,實際上卻是爲了前往秦皇島探究碣石奇觀。

聖德太子在不久前與居留在倭國的徐福的後人進行了一場權力的博弈,經過一場大戰之後打敗了企圖稱霸島國的徐福後人,並在抄家時找到了一本徐福的遺篇。

徐福就是秦始皇派遣去海外尋找三仙山的那個徐福,在秦始皇登臨碣石之前,是徐福第一個聲稱在碣石山遇到了仙人,由此纔有了秦始皇東臨碣石的故事,然而秦始皇到了碣石山卻是什麼都沒看見,盛怒之下就想把徐福給殺了。

只嚇得徐福謊稱已經找到了瀛洲仙山,在仙山上遇見了仙人,仙人要求秦始皇供奉三千童男童女以及五穀雜糧、農耕匠作器具等貢品進獻,然後纔會考慮是否接見秦始皇並賜與長生。

就連後世的歷史學者都不知道徐福這些話都是謊言,事實上徐福根本就沒見過所謂的仙人,他之所以謊稱見到了仙人且仙人要求這些貢品,其實就是爲了永遠離開秦始皇,以免被喜怒無常的嬴政給殺了。

三千童男童女自然是爲了繁衍後代、組織生產所準備的,不然他一個人孤零零的漂流海上如何生存?而至於那些五穀雜糧則是他爲自己和童男童女們準備的口糧,農耕匠作器具則是爲今後在有可能出現的陸地或島嶼上求生所儲備。

總算命不該絕,後來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真就找到了扶桑島國,總算是有了一處可供棲息的陸地,於是就定居在那裡,又把一向只懂得漁獵爲生的倭人帶進了耕種時代。

徐福以及他帶去的三千童男童女在日本開枝散葉,生下了無數子子孫孫,都已經變成土生土長的倭人,所以他這一脈的倭人就把他奉爲祖先,與那些只懂得茹毛飲血捕魚獵獸的土著倭人分庭抗禮,並漸生矛盾。

到了聖德太子這個時代,這兩脈倭人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這才引得聖德太子痛下殺手,鎮壓了徐福這一脈,扶持起土著倭人的政治地位。

第五五四章 辯機的謊言第五七一章 鵬搏九霄第二四八章 殘暴的異族侵略者第五八九章 澤魯斯異蟲來襲第一七五章 完破七星第一一六章 報喪第四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二〇七章 鏈球自救,天外飛仙第四三一章 庫爾森的妙計第四四一章 羽裳記憶裡的那些事第三九六章 人間蒸發第一〇五章 絕處逢生第三六三章 黑洞裡的詭異景象第一四〇章 這才叫鳩佔鵲巢第五十九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四四二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五七五章 摶土造人第五三九章 覆滅強敵第二二六章 當原配撞見小三第三五七章 驪山之行第五八七章 太極雲手空接二向箔第五一〇章 電焊打了玉帝眼睛第一四五章 有恃無恐第四四五章 李穎的婚事第二二七章 指點迷津第一四八章 血蛋第四六八章 隔牆有耳第三一二章 生死文書第九十章 對賭第二五三章 生死擂臺第四二〇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九章 閒庭信步第二十三章 捉賊第三〇一章 十三層龍象般若功第五五七章 文比第一八五章 吟詩一首第三一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一二一章 秦家大院開Party第三七三章 調教裴元慶第三三六章 古往今來煉丹第一人第二一三章 還是李智雲的鍋第三〇八章 種玉佩第四二四章 威武狄立東第二〇三章 借網第一七四章 七星神拳第四九三章 斬首雙修城第五六三章 洛神賦第五四五章 跨國詐騙集團第四四五章 李穎的婚事第三八〇章 大混戰第二八九章 千佛崖上第一一六章 報喪第四十二章 北冥化功子系統第五二一章 打不過就講理第四十五章 危若累卵第四二二章 靈石爭奪戰第五十八章 三個童養媳第五六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四六章 王仁則的強援第一五〇章 沒羽箭第二一三章 還是李智雲的鍋第四五七章 戰中級機器人第五三四章 那我就砍了他的左手!第二九九章 靈石主人的來歷第五五九章 七星聚會第四九一章 疑爲滅法門第三七〇章 滄海縱橫第五四四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二一一章 小李飛刀第三二三章 所圖甚大第五六六章 千鈞一髮第五二八章 如來神掌第五〇二章 船到西提集第五五六章 長安四少第五一八章 通天教主第二十六章 大搜查第一三七章 五行陣第四七九章 功成身退第三〇八章 種玉佩第一三一章 池魚的一絆第五一六章 遮天第三二九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二〇章 羅藝遇刺第四五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〇三章 這是個拒絕俠客的世界第一八八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四五章 有恃無恐第三九八章 金頂門第一〇一章 累死累活第一三四章 兵不厭詐第五八二章 戰爭中的賭約第二九八章 靈石主人第十九章 大九天手第一二三章 到底誰是主角?第五六七章 各路神仙第五六九章 改天換日第四八二章 一錘定音第五四四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第八十三章 聚豐樓易主第一七一章 人在江湖,沒地兒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