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緊急商議

陸曄、顧和與周嵩並未尾隨遊行隊伍,而是繞過太舍走右御道直奔宮城,儘管距離百官府邸約有兩裡左右,但一陣陣“罷免周嵩”的喊叫聲卻仿如在身邊響起,儘管時值盛夏,他們的面色又好象如隆冬臘月般罩上了一層厚厚的寒霜。

百官府邸正對着宣陽門,之前有一大片開闊廣場,當年雲峰與竺道潛辯論便是於此,而右御道直通廣陽門,當三人抵達城下之時,一名黃門迎了上前,施禮道:“丞相與百官早於尚書檯等候,請三位隨奴速速前去。”

“呃?”三人相視一眼,劉琨行動之快令他們出乎意料,不過,他們早已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如今的吳郡臉面全失,他們索性死豬不怕開水燙,無非就是罷官,還能如何?

三人一言不發,跟着黃門踏入硃紅大門。

當被領到尚書檯時,尚書檯人頭涌涌,劉琨高踞上首,面上佈滿陰霾,顯然,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也令他措手不及。

王導、庾亮、桓彝等外姓重臣卻是滿臉震驚,對於這些人來說,十餘萬百姓聚居宮城正門高呼口號要求罷免朝庭大臣,這是自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之聳人聽聞舉動,昨天如果有人告訴他們百姓會聚集起來示威遊行,鐵定被啐滿滿一臉!

震驚之餘,每一個人又暗暗估量起了雲峰在民間的巨大影響力,這次事件顯而易見,分明是雲峰佈於建康的密探策劃挑動,換了打出其他任何人的名頭,都沒法鼓動來如此之多的百姓。

而以南頓王宗爲首的宗室諸王則是目中兇芒連泛,在他們看來,百姓示威遊行已等同於謀反。

陸曄三人也不多說,只向劉琨拱了拱手。便來到各自席位坐下,腰背筆挺,一臉的憤怒之色。

劉琨問道:“仲智,事態怎會嚴重至此?老夫前腳剛走。怎鬧出了這般大的亂子?”

“哼!”周嵩怒哼一聲:“刁民自恃有人撐腰,不服管教,目無朝庭,我三人本調來府衛欲強行驅散。不料,那秦王下屬竟排兵佈陣,以武力頑抗,如此囂張狂妄。那還了得?爲護得朝庭聲威不墜,老夫忍無可忍之下,剛要下令強攻。荀崧老匹夫卻剛好趕來。本以爲他是前來調解此事,我等三人均是暗鬆了口氣,畢竟能把不明真相的百姓們勸說回去,實爲最好不過。

然而,他不但不居中調解,還仗着士族身份偏坦書院刁民,又對士光兄惡語相向。奈何此人門第太高,我等拿他全無辦法可想,只能眼睜睜看着無知百姓越聚越多,最終向宮門涌去!

丞相,自秦漢以來,從未有過這般惡**件發生,依嵩之見,絕不能姑息,否則朝庭顏面何在!”

“不錯!”南頓王宗跟着就道:“必須從嚴從重懲辦,應立即派軍出宮鎮壓,爲首者梟首示衆,脅從者流放嶺南,此次若是稍作姑息,刁民非但不會領情,反而會認爲朝庭軟弱,兇焰將愈發張狂,以後凡事便聚集一起以威脅朝庭,那朝庭豈不是被升斗屁民所挾持?請丞相立刻下令,匆要遲疑。”

“誒~~不妥!”汴壼擺了擺手:“書院自從開門至今,從未惹事生非,反免費教人讀書識字,還時常組織學生深入民間扶助孤寡老幼,贏得了一致好評,此次聚集宮門,必是事出有因,請問仲智,因何要查封書院?”

周嵩冷冷道:“散播妖佞邪說,豈能不封?雖有兩年前朝庭頒下詔令允許教授,但諸位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無非是軍情緊急,受秦王脅迫罷了,老夫既然被丞相任爲太學博士,自是不能任其荼毒於世,諸位請試想一下,書院所教授的都是什麼?是要斷了咱們士人的根啊!老夫明白,今日所作所爲或會爲世人啐罵嘲笑,但我周嵩問心無愧,爲子孫後世計,不得不封!又如何敢視若不見?”

周嵩這話一出,立刻就把自已置於了道德制高點,陸曄與顧和均是暗中豎起了大拇指,就連劉琨都是目泛奇光,重新審視起了周嵩,其實他原本有把周嵩推出去平民憤的打算,可這個時候,心裡產生了一絲動搖。

不僅止於以上三人,在場的所有人均是深以爲然,他們都是士族出身,沒有人願意平白放棄已有的即得利益,都明白對於朝庭,對於士族來說,書院就是一顆大大的毒瘤!

雲峰雖曾不止一次提過將來會分權,但那是將來的事,充滿着難以估算的變數,哪有牢牢把利益緊握掌中來的舒坦,來的實在?可他們顧忌雲峰的實力,只能坐視書院一步步在民間擴大影響而無可奈何。

今日有周嵩充當馬前卒,這是所有人都喜聞樂見的結果,不過,行事方式值得商酌,如果以強力手段挑了書院,雲峰能嚥下這口氣嗎?會不會被激發出兇性?

士族們需要的是雲峰與劉琨保持一個相對的平衡,而不是得罪任何一方,或是幫助一方擊垮另一方。

衆人均在暗中動念,南頓王宗卻又怒道:“諸位,都聽聽看,外面在叫囂什麼?自古以來可曾有過?朝庭任命何人爲官與升斗屁民有何相干?再發展下去,豈不是皇帝嗣位都要干涉?丞相,請立刻召喚兵馬前去鎮壓,不見血,有些人永遠不知道痛!”

王導連忙阻止道:“老殿下不必如此過激,此事須慎重施爲,丞相剛剛執掌中樞這才第二天,就驅使兵卒鎮壓百姓,天下人將會如何看待丞相?”

說着,王導向劉琨拱了拱手:“《汲冢紀年》(竹書紀年)與《史記》皆有載:周人彘之亂(國人暴動),始於厲王行高壓暴政、封人之口又鎮壓國人,結果反被國人攻入王宮,厲王領親隨倉皇出逃,沿渭水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霍州市),於十四年後病死該地。

而董卓入洛陽,惡行累累,其中一大惡便是肆意殘殺洛陽百姓,最終被呂布所斬,由此可見,溢殺京城百姓是爲不詳之兆,請恕老夫說話難聽,丞相入朝輔政,總不願日後被與董卓相提並論罷?是以此事宜謹慎處理,宜疏導而不宜鎮壓。”

這話可是說到劉琨的心坎裡了,否則當時也不會奪機而遁,於是問道:“依大司徒之見,該如何疏導?”

王導不慌不忙道:“雖說書院的確是受秦王逼迫所立,但已成了既成事實,又於民間口碑甚佳,驟然取締,難免會反對激烈,不如....暫時維持現狀,另行圖之。”

第29章 增兵十萬第292章 不給諡號第6章 統胤第370章 阻斷歸途第324章 倭女風情第431章 掛印歸隱第327章 孔聖讀易第132章 各作打算第397章 全面進攻第5章 全軍歸順第136章 五馬分屍第63章 否極泰來第116章 魔王伏誅第331章 慕容皝來見第173章 先發制人第389章 擋人財路第57章 反過來追殺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330章 伏虎弓出世第379章 新式雲梯第62章 安抵長安第190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246章 沒老子批准都不許死!第77章 驚天一撞第51章 張靈芸的悔改第18章 三局兩勝第129章 消息傳來第27章 韓氏兄妹第370章 索要巴東第61章 最後一條路第138章 活捉閻沙第256章 衝入鳥羣第19章 平定塢堡第2章 兩泡大尿第340章 可惜不是女屍第261章 心結初解第140章 單挑定涼州第336章 證得清白第232章 吃香的俘虜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115章 強悍的張靈芸第4章 吃相驚人第182章 我心永恆第44章 催婚第30章 不倫之戀第5章 全軍歸順第299章 羽化登仙第106章 和親第388章 梟雄末路第104章 弩炮第297章 拙劣的離間第183章 威脅第73章 戰書第373章 利益分配第366章 裴妃第226章 草香幡梭姬的心聲第24章 涼州軍力第259章 美人計第65章 一石三鳥第131章 投效第45章 明日出兵第44章 催婚第316章 出使東木干城第208章 獅王爭霸第155章 拌胡瓜條第2章 兩泡大尿第37章 築京觀第183章 威脅第8章 媒人上門第89章 勸降第149章 美女殺手第204章 發現秘密第62章 安抵長安第168章 至死都不明白第227章 夫妻觀戰第341章 惹事生非第389章 擋人財路第151章 航海羅盤第214章 借勢脫身第123章 又是一年麥熟時第31章 舉國之力第119章 大膽的猜測第6章 統胤第162章 偶遇任皇后第374章 輕取採石第203章 誰中槍了?第69章 援軍在哪裡?第105章 殺器第316章 出使東木干城第272章 馬不停蹄第18章 說降朱紀第210章 舞獅引發的思考第110章 受降第94章 石虎又來第287章 兩全之策第240章 兩個要求第149章 美女殺手第46章 老奸巨滑第393章 集體斬首第22章 兩個石球同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