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反說服

荀崧全身泛起了一陣無力感,他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這究竟是誰勸說誰啊?愣了好一會兒神,才點點頭道:“也罷,呆會兒爲父便與你四處走走。”接着,又繼續起了先前的話題:“灌娘,你方纔所言雖非沒有道理,但都可預作防範,與平王敦叛亂有何相干?流民帥自有朝庭約束,朝庭也會採取相應措施防止上游再出強藩,未必就能如你所言生出亂子。”

“嗤!”荀灌娘輕笑道:“阿翁,不是小女說您,您可別對朝庭抱太大希望,以小女師兄祖逖爲例,論其出身也可歸爲流民帥,當年率衆南來,行達泗口,被時爲琅邪王的先主用爲徐州刺史。之後祖逖重率部衆過江居於京口,卻被改遷爲豫州刺史不得不率部北返。可見朝庭之猜忌,前一陣子先主遣戴淵都督江北諸州軍事,這不是制約還是什麼?真虧得此人爲王敦所殺!

祖逖一心克復中原,無半分私心,且忠於晉室,因此也就認了。然而,若換了其他人,如蘇峻、祖約、劉遐之流,本就桀驁不馴之輩,受朝庭不公對待莫非還能忍氣吞聲?長此以往,必將生亂。至於朝庭上游再出強藩,只要天下形勢不變,永遠不可能杜絕。”

荀崧沉吟片刻,緩緩點了點頭,算是認同此言,卻象是想到了什麼似的,奇道:“祖逖屬你華仙門。溫嶠庚亮怎不迴護於他。就任他由朝庭欺凌?”

荀灌娘嘆道:“祖逖門第較低,除了小女,素來爲門中高等士族輕視。”

荀崧更加不解了,又問道:“祖逖雖是低等士族,陶侃卻出身於庶族,連士族都不是,依爲父觀之,陶侃似乎頗受朝庭看重,這是怎麼回事?”

荀灌娘俏臉現出了一絲苦澀,耐心解釋起來:“陶侃久在荊州地面活動。積聚了相當人脈,而祖逖南渡較晚,被朝庭視爲外來人士。另一方面,陶侃圓滑。擅於省時度勢,不輕易得罪人。祖逖不然,他爲人剛直,眼中揉不得沙子,因此不被人所喜。

說到底,還是我華仙門出了問題,師尊修仙道,不理俗務,門中師兄弟又各有打算,雖表面看人才濟濟。相處融洽,實則已一盤散沙,溫嶠庚亮師徒、陶侃、甘卓以及其他數人,如今還能對門派存有幾分香火之情?不過顧忌着師尊尚在,不敢亂來罷了,小女擔心的是,一旦師尊羽化昇仙,門中或將立告分裂!”

荀崧尚是首次得聞這一重大秘密,不禁憂色更盛,他明白。如果甘卓、陶侃成功佔據大江上游,十有**會生出異心,只怕爲禍不小於王敦,更何況還有迫在眉睫的流民帥問題,令他首次對江東小朝庭失去了信心。

一時之間。父女二人各有心事,都沒了說話的興頭。氣氛變得有些沉悶。

“呼!”好半晌,荀灌娘竟長長吐了口氣,神態也輕鬆下來,展顏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順其自然罷,連師尊都不理會了,真要走到那一步也無法可想。當初我華仙門爲復仇而立,後來大仇得報,理應退出朝堂爭鬥,逍遙于山水之間,可得到的權利又有誰會白白拱手相讓?以至陷於國亂,元氣大傷,如今退守江東,卻不反思其疚,依然你爭我奪,哎這人心啊.......”

搖了搖頭,荀灌娘又笑道:“阿翁,您喚小女過來,應是想讓小女幫着勸說斷山罷?您放心便是,只要朝庭答應那幾本書公開發行,斷山必然會幫着朝庭擊潰王敦,只是時間早晚罷了。”

荀崧苦笑道:“灌娘你呀,還是那個性子,就認個死理!好在這次回來身上多了幾分生氣,倒也令爲父欣慰的很。依你分析來看,朝庭最終會向雲將軍做出讓步,只是爲父不明白,他死咬着那幾本書不放對他又有何益?”

荀灌娘沉吟道:“別說您不明白,就是小女也不大明白,只是聽靈芸說起,斷山的目的在於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無分士庶,無分男女,憑才能取之。另還要建立按勞分配,按資分配體系,改變如今按門第分配的不公平現狀。最重要一點,則是權力要有監督,要有制約,絕不能讓當權者爲所欲爲。反正無論如何,小女也知道,如果斷山真做到了,國家長治久安,百姓生活富足當不再遙遠!阿翁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您是不是也該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呢?對了,再告訴您一件事,蜀中大儒譙秀已收斷山爲弟子,現正幫着他著書立說呢,書名叫做《民本論》。”

“什麼?”荀崧動容了!譙秀他當然知道,蜀中經學大家,經學理論精湛,思想極其頑固,李雄曾數次徵辟而不至。他心知肚明,所謂拜師不過是個名份,其實質是已爲雲峰所用!

暗暗驚訝着,荀菘可以肯定,益州已成了雲峰的囊中之物,同時又意識到,他這個女兒給洗過腦了,正如剛剛荀灌娘自已所說,雲峰能於無形中影響到身邊的人,荀崧又不自覺的反思起了自已,細細一想,那幾本書還是有些道理的。

再度現出了一個苦笑,荀崧長嘆一聲,問道:“灌娘,你的心思爲父明白,這麼說,雲將軍便是你認定的明主了?”

荀灌娘先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令荀崧份外迷糊,正尋思時,荀灌娘開口道:“不錯,小女以爲只有斷山才能一統天下,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只是,靈芸曾提起過,說斷山曾對她說,明主思想要不得,再明的主都會有昏聵的時候,政出於一人,總是會有失於偏陂,甚至明明是錯的政令,也會在下面的一片叫好聲及阿諛聲中越錯越遠,爲政者應當如履薄冰,集思廣議,共同決策,當立一監督制度避免皇帝亂髮詔旨禍亂天下。”

荀崧不由得心思活絡起來,說實話,他也贊成朝中普遍持有的祭則司馬,政在士族的態度,他不願意皇帝**獨裁,讓人生就生,讓人死就死,如今雲峰既然表露出了分權的意思,這倒令他開始考慮起了自已的立場。

荀灌娘默默看着她的父親,也不催促,一個人思想上的轉變,不是靠一兩句說辭就可以的,關鍵還得靠他自已,結合自身利益,來決定今後的行止。

第81章 意外的擁抱第242章 命在旦夕第26章 真娘還是僞娘?第242章 命在旦夕第53章 雁過毛撥光第306章 沈充來到第359章 鄭阿春的請求第35章 雜牌軍第299章 放棄淮北第334章 司馬紹之死第205章 永遠的秘密第150章 回鄉暫避第147章 把尿第260章 算計甘卓第293章 兩隻地鼠第315章 林中鬼影第380章 土辦法第340章 可惜不是女屍第111章 全部遷走第13章 初見張寔第322章 渣就是渣第101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169章 生產第88章 癡心妄想第58章 紅鸞星動第251章 李雄來襲第115章 強悍的張靈芸第114章 甘卓服軟第88章 癡心妄想第399章 生擒生勒第13章 洛陽失陷第104章 投降第379章 新式雲梯第135章 半日州牧第189章 瓦官寺第309章 家賊難防第206章 首次對外侵略第368章 軍營所見第315章 師徒見面第114章 伏羲與女媧第138章 王羲之第162章 偶遇任皇后第139章 東晉士族酒吧第402章 堵不如疏第146章 白廢口舌第148章 突破徵兆第166章 又添一員第414章 治療方法第289章 先幹一炮第19章 五禽戲第148章 府邸被破第234章 旁支心態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129章 消息傳來第389章 擋人財路第262章 拆線第42章 蒲氐消亡第151章 航海羅盤第64章 破城第147章 忘去宋褘第359章 鄭阿春的請求第292章 今晚圓房第248章 精疲力盡第302章 竺道潛歸來第397章 首位弟子第204章 發現秘密第315章 林中鬼影第401章 缺錢的郗鑑第174章 這不是尿第156章 吳普真人第43章 歡呼第304章 沉重的役稅第33章 祈福齋醮第311章 暫時退卻第448章 做好自已第166章 又添一員第167章 離婚第211章 慷慨悲壯第21章 四大政策第144章 打探心思第442章 一笑泯恩仇第311章 溫嶠歸心第37章 一千敵五千?第277章 談正事第3章 你要什麼賞賜?第146章 白廢口舌第329章 花言巧語第381章 待君以誠第209章 大鷦鷯倭王第255章 看候鳥第193章 劉琨的困境第155章 戰馬換胡奴第163章 任皇后有約第231章 不死小強第384章 義與責任第190章 瓦官寺用途第390章 主客易勢第126章 不戰而逃第109章 賜婚第130章 抽絲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