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談崩了

雲峰的第二個條件有如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廳內每個人均是面色微變。荀菘搖搖頭,低低嘆了口氣,皺眉不語,庚亮目光閃爍,現出了些許的掙扎之色,郗鑑迅速恢復如常,一幅不關我事的模樣,而剩下三人則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快!

儘管反應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明白,一旦流傳開去,百姓思想受了扭曲煽動,很可能會由聽話溫順的小綿羊,變身爲張開血盆大口的大灰狼。朝庭根基將被動搖,統治秩序將被撼動,無論是掌權的士族,還是身爲傀儡的司馬紹都不願有此結果。他們對雲峰的行爲很不理解,你有權有勢又有實力,非得搞這套出來幹嘛?又能落到什麼好處?同時也隱隱預感到,這一場談判只怕要另生波折了。

溫嶠臉色一沉,連忙阻止道:“不妥!雲將軍請另換一條!”

“哦?”雲峰心裡冷冷一笑,他也清楚,朝庭不到走投無路,絕不會輕易答應下來,當即轉頭問道:“有何不妥?”

溫嶠不悅道:“雲將軍你於秦涼二州搞那套也就算了,朝庭管不到你,但建康乃京輜重地,豈能容歪理邪說傳播?”

雲峰拱手道:“溫侍中過於言重了,是否歪理邪說,百姓心中自有桿秤,且讓天下人評判便是,溫侍中爲何要阻攔?莫非是怕了?你在怕什麼呢?”

溫嶠有些動怒,喝斥道:“你那幾本書篡改聖人之言,巔倒倫理綱常。不是歪理邪說又是什麼?你四處散播,究竟存的什麼心思?莫非不把這天下攪成個天翻地覆你就不甘心?”

廳內氣氛一變,剛剛還輕鬆舒適,七人隨意交談。這會兒卻明顯帶上了幾分緊張,雲峰正要開口,荀菘已搶先勸道:“太真冷靜下,勿要動怒,有話好好說。”接着又轉頭道:“雲將軍,你散播那幾本書出於何種意圖,老夫不明白,暫時也不問。只是溫侍中非是無端指責啊,這樣罷,一人退一步,老夫斗膽代殿下做個主。此條揭過不算,你另換兩條要求,如何?”

司馬紹也點頭道:“不錯,雲卿你可另提條件,朝庭上上下下都不會容許那幾本書流傳開來。”

雲峰向四下裡拱了拱手。正色道:“殿下明鑑,臣不求其他,只求天下百姓能自由思考,能自由發出自已的聲音。能做爲一個人有尊嚴的活着,這幾本書是臣的底限。亦是不容更改!答應下來一切好說,若是不成。臣會依原計劃回返秦州,請殿下見諒!”

這話說的一點情面都不給,司馬紹一瞬間面色鐵青,鬚髮皆顫,他覺得難堪到了極點。

其實,雲峰也不願過於觸怒司馬紹,但他清楚,趁着王敦起事,是在建康公開發行刊印那幾本書的最佳良機,錯過這一次,就得無限漫長的等待了,因此,他無論如何都要爭取,不會做出半點讓步。

想拉他下水可以,但必須放開思想限制,允許學術自由競爭!如果不是顧忌到王敦手中另有張牌,雲峰都不大想理這事,王敦代禪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最多也就損失了瓦官寺與江北新討來的據點而已,至於那些女先生們也好安排,有願意跟着走的可以帶回成都。可是如今,雲峰必須要參與進來,否則會更加棘手,只是他的心思朝庭不清楚,使他可以拿架子等朝庭來滿足他的要求。

溫嶠重重一哼:“總之,那幾本書不允許在建康散播,老夫倒是不信了,沒了雲將軍你,難道還成不了事?哼!”

荀菘與郗鑑等人均是無奈的相視一眼,荀菘又勸道:“事到如今也沒法再談,這樣罷,今日到此到止如何?咱們都回去冷靜冷靜,好好思量一下,過些時日再談,諸位可有意見?雲將軍你也先別急着回返,在建康多住上些時日,可好?”

雲峰順着臺階下,點點頭道:“多謝中書令美意,既然如此,末將先行告辭。”又向司馬紹及衆人分別施了一禮,這才轉身而去。

待雲峰的背影消失不見,溫嶠忍不住的發起了牢騷:“此子狂妄之極,竟然以此來要挾朝庭,實令人氣憤不過!”

司馬紹比溫嶠還要氣憤,任誰一晚上被同一人搶白過兩次都不會好受,更何況他對雲峰的恨意不見得比王敦少了多少,勉強收回噴火的目光,司馬紹問道:“衆卿,若缺了此人,我方究有幾成勝算,能否剿滅王敦逆賊?”

郗鑑沉吟道:“關鍵在於石頭城,若能攻下石頭城,一切好說,即便敗不了王敦,亦可教他不敢輕易由姑孰東進,若陶侃與甘卓能雙雙得手荊江二州,王敦將變爲無根之草,失卻後勤補給,不出旬月,軍中將內亂自生,大勢可定。”

荀菘想的卻不是這些,跟着嘆道:“哎我朝初立,纔剛剛安定沒過幾年,便要經受戰亂之禍,實令親者痛而仇者快也!”

郗鑑若有所指道:“神器傾覆,天下間僭望之輩何其之多,即便剿滅王敦,日後還會有李敦張敦,不足爲奇啊,當日朝庭考慮不周,冒冒然召此人入京,實是悔之晚矣。”

衆人都知道郗鑑說的是誰,可是似乎誰都不願再提這個名字,一時倒也無人開聲。

片刻之後,郗鑑象是想到了什麼,向司馬紹拱手道:“鑑有一事須與太子殿下與諸公商議。”

“哦?何事?郗公請直言。”司馬紹示意道。

郗鑑繼續道:“大司徒與王敦雖爲從兄弟,卻並未參與謀逆,鑑請殿下與諸公勿要罪及大司徒。”

衆人都明白郗鑑與王導的關係,溫嶠與庚亮無奈的相視一眼,他倆儘管很想把王導順手幹掉,可如此一來,勢必得罪郗鑑,這個暫時的軍事同盟將立告破裂。司馬紹卻不願剷除王導,很簡單,平了王敦華仙門一家獨大是不爭的事實,僅憑郗鑑一人難以對抗,有王導相助則要好上許多。荀菘、卞壼與王導的私交也算不錯,不願置他於死地,於是均表示了同意。

司馬紹作了總結:“大司徒雖說未曾參與,但此事暫時不能令其知曉,至少須保密至發兵討伐之前,諸卿可有疑議?”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司馬紹又道:“今日且告一段落,詳情他日再議,孤這便回返宮中,諸卿請留步。”說完,起身離席。

五人齊齊施禮道:“臣恭送殿下。”

第357章 豫州換主第183章 威脅第32章 第三記耳光第359章 悲喜轉換第283章 三座水寨第62章 兵臨城下第130章 天下震動第5章 監軍制度第321章 有得有失第203章 手帕交的內涵第434章 收爲已用第271章 虛張聲勢的用意第53章 不管用的旄節第42章 單槍匹馬赴南安第15章 父女密議第48章 兄妹相稱第123章 婦聯主任第131章 今夜偷襲第28章 二見張寔第65章 一石三鳥第178章 葛洪的價值第80章 兩軍之主第13章 師出有名第37章 築京觀第417章 譙秀移駕第254章 狠心堅拒第196章 爲什麼這麼矮第142章 旁聽遇冷第210章 舞獅引發的思考第119章 佈置第411章 入住皇宮第279章 謝鯤之死第28章 舉家追隨第129章 好事多磨第65章 一石三鳥第25章 再度降趙第437章 棄船逃生第10章 太極劍!第355章 日心說第69章 舌戰天機門第357章 甘魏鬥陣第146章 名揚建康第275章 桓氏隱秘第233章 奪命飛逃第423章 有力難使第265章 要船不要人第216章 女先生的來源第376章 生疑第78章 該回家了第246章 沒老子批准都不許死!第295章 神奇的突破第94章 獻計獻策第398章 全家自焚第5章 全軍歸順第309章 家賊難防第33章 癡人說夢第394章 新立道門第88章 癡心妄想第101章 帳篷塌了第206章 調解還是挑撥?第119章 佈置第426章 先攻淮南第68章 韓雍再來八十五章 招兵第117章 梟首祭旗第80章 三管齊下第71章 援軍抵達第13章 初見張寔第299章 放棄淮北第229章 聞喜歸天第22章 兩個石球同時落地第74章 戰況激烈第70章 處置張駿第372章 迷宮第353章 羌族淵源第213章 錚笛合鳴第343章 各方應對第217章 顧和的怒火第139章 朝堂爭辯第94章 獻計獻策第141章 一槍定江山第63章 懸崖勒馬第181章 船頭望海第91章 神打第155章 戰馬換胡奴第355章 上了賊船下不來第96章 騷擾第112章 三方聚首第46章 荀灌娘支招第200章 腋毛第17章 招降烽燧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325章 手技第156章 吳普真人第132章 各作打算第278章 參加朝會第101章 帳篷塌了第180章 拖字決第162章 偶遇任皇后第19章 關中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