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大政策

當庚亮兄妹倆在爲出使涼州的事情爭論不休的時候,雲峰也正在與僚屬們商議着一些議項。

第一個焦點是十三座新立縣城的官員人選,要知道,這可是個大大的肥差!

關鍵還在於人口,涼州地廣人薄,境內有的縣域只有兩三千人,說句難聽話,前世紅朝任何一個村落都比它人多,就連雲峰也時常暗自感嘆着,儘管坐擁近七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然而,轄下人數還不如後世一個小小縣委書記!

此次從十三家塢堡中解放出的人口,十三宗族中的男丁不算,多達近三十萬人!其中最大的賈氏塢堡超過十萬,最小的也有一萬多,這就意味着哪怕是最差的一座縣城,轄下也有一萬多人,而人口,則是錢糧的保證!

官員們均推薦起了自已的親朋好友去新設縣城任職,卻被雲峰微笑着推辭了,他需要的是能在思想上與他保持一致的人材!他打算通過考試從民衆中招舉官員,男女不限!考題自然由他親自來出,並通過飛鴿傳書告知各郡,定於兩個月後在姑臧舉行。

當然了,雲峰的行爲還說不上是科舉,不是科舉不好,而是他轄下就那麼百萬人口,沒必要搞那麼複雜,一張試卷足矣。

其實依雲峰本意是想把基層官員們統統換上一遍,但他明白,手術刀式的激變並不合適,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溫水煮青蛙式的變革纔是最爲恰當的。

第二點則是改革稅制,對於佔田制,雲峰暫時還沒打算廢除,這是由於涼州當前已沒有士族存在了,原先的唯一士族是張氏,如今已煙消雲散,不再復存。換一個角度來看,佔田制反倒成了打擊土豪塢堡的有力武器!

◆тtκan◆¢ ○

因此,他只需要更改納稅方式就可以了,佔田制規定,每年需交納戶調絹三匹,綿三斤,谷四石,其他書友正常看:!不管田地是否佔足,或豐年或欠收,均按此定額徵取。

雲峰則改成了官紳一體納糧,按階梯制產出交稅,以戶爲單位,人均佔地百畝及其以下的,二十稅一。一百到二百畝之間的,按十五稅一徵收。二百到一千畝的,五稅一。一千畝以上,收取三分之一!其目的是爲了抑制土地兼併,佔的越多,交的就越多。

說到官紳一體納糧,就不得不提到雍正,拋除掉民族偏見,雲峰最爲佩服的帝王就是他!因爲他做到了中國歷史上所有帝王都想做卻沒做到的事!要知道,就連紅朝都沒做到這一點,至少公務員工資不納稅。可惜的是,他的不肖子欠聾在他死後把這一切全給推翻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大清的官僚們又過上了糠稀朝的幸福日子。

當然了,雲峰的官紳一體納糧論其推行難度來,比雍正要容易上千倍萬倍,究其原因只有一個,人口少,幹什麼都方便。

在此規定下,雲峰反倒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因爲他有六百頃地!按三稅一來交稅,他虧得褲頭都不剩!

有云峰作出表率,因此這一政策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其實,官員們只要把田地按親屬人頭分下去就可以了,基本上能達到十五稅一的標準。另外雲峰也沒把事情做絕,將所有官員的俸祿都提高了一倍!

大家都以爲雲峰大公無私,事實上,他正偷着樂呢。要知道,他地裡種的是棉花。每年收穫上來的棉花除了一部分作爲戰略物資以外,大部分被雲峰請人織成了棉布,然後作爲生理衛生用品分發給女羅剎與女子醫護兵們,一文錢不收。

雲峰早已計劃好了,回家就把土地免費分配給僱工們,但是要求他們繼續種植棉花,每年均由州府出錢收購!這下子,他連僱傭工錢都省了!

按雲峰定下的稅收標準,收上來的糧食根本滿足不了軍隊以及各級官府的需要,不過沒關係,缺口由州府出錢從農民手中購買。這也是他的目地之一,通過此舉來藏富於民,況且農民有錢了,自然會消費,如此一來,又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其他書友正常看:。

至於州府的錢從哪來?雲峰就一個字:搶!

第三,雲峰下達了廢奴令!禁止人口買賣,婢女奴僕戶籍全部編入州府,與平民等同,並且原有的人家想要繼續僱傭他們,必須得簽訂合約,一式三份,一份留存官府,另須支付工錢。

這條命令很突兀,大家都有些茫然,雲峰則拿他自已來說事,身爲州牧,他家就沒有婢女奴僕,並且再三表達出了強烈的廢奴意願,無奈之下,衆人也只得同意了。

輕鬆的解決掉三個問題,接下來,雲峰突然問道:“不知諸公中可有誰信佛?”

“呃~?”官員們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紛紛表示沒有。通過一年多以來的瞭解,大家都清楚這人不會無的放矢,一般來說,他關心哪方面,就表示要對那方面動手了。

竇濤遲疑道:“使君莫非想對佛門”說着的同時,手掌還向下做了個喀嚓的動作。

雲峰點點頭道:“不錯,佛門不事生產,不納稅,亦同樣圈佔土地人口,本將欲對我涼州境內的佛門改造改造。”

陳珍問道:“請問使君欲如何行事?”

雲峰正色道:“僧侶應一心禮佛事佛,勸人向善,而不應耽於世俗享樂。因此,本將決定沒收寺廟田產,僧侶手中不許沾錢,只能靠信衆施捨渡日!”

雲峰這是在以前世大悲寺的標準來要求佛門,大悲寺是他最爲欽佩的佛寺,寺中僧人終身不許碰觸金錢,日常生活全靠自己種菜以及善信捐贈的面米。並持“日中一食,過午不食”,每天只吃一頓飯,更難得的是爲了度化世人,他們每年須行腳一次,揹着經書被囊徒步千里。宿樹下、不住客棧,化緣求食,書迷們還喜歡看:。

說白了,雲峰不禁佛,佛教有其可取之處,但決不允許在他的地盤上出現少林寺!

陳珍面色一變,勸道:“使君此舉是否過於嚴厲了些?”

雲峰搖搖頭道:“敬佛禮佛就該當如此作爲,佛寺不應該成爲逃避納稅,好逸匆惡勞者容留之所。”

陰預擔憂道:“使君此舉雖爲大善,然不吝於與天下佛門爲敵啊!”

“哼!”雲峰冷哼道:“與佛門爲敵?本將這是在拯救佛門!況且我涼州鐵騎可不是當擺設來看的!”雲峰大略還能記得,北魏至北周北齊數百年內曾有過好幾次滅佛行動,就是因爲佛門太有錢了,佔有大量寺產,無數民衆爲逃避納稅而剃度爲僧,丈高佛像又以純銅鑄成,要知道,銅在當時是鑄錢的原料!並且有的僧侶還公然娶妻生子,整個一藏污納垢之地!

話講到這個地步,衆人都知道他心意已決,因此也不說什麼了,反正他們沒有人信佛,整治光頭黨與他們無關。

隨後的一段時間,雲峰並不輕鬆,儘管各項政策都制定出來了,但需要他的監督與指導,有時還需要使用強力手段來推行,並隨時修正個別遺漏之處。

此外,對於佛寺,雲峰還使用了勸其僧侶還俗的方法,只要有願意還俗的,當場給一萬錢,並分配土地!

如此一來,再加上斷其根本的政策,姑臧原有的四千多僧侶最後只剩下了二百多人,有的寺廟連方丈都跑了,沒辦法,斷了財路,又有幾個人願意做乞丐?世上的佛徒中,真正信佛的能有幾人?

可是,雲峰的錢並不是那麼好拿的,他參照前世信fang辦的做法,必須得先簽下保證書!保證還俗後不得向街坊鄰居宣揚佛法,不得於人前人後言佛,否則加倍懲處,在雲峰看來,這些人只是趨利之徒,他們沒資格談佛。

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324章 首戰告終第372章 外王內聖第33章 癡人說夢第25章 快速反應第126章 女人留下第30章 找罵的女人第231章 不死小強第336章 踢足球第94章 白內障第189章 絕處逢生?第38章 慕容皝中伏第107章 放進來打第294章 疏散第78章 江神護偌第95章 都不方便第404章 自投羅網第265章 要船不要人第304章 涅盤第290章 另立他人第248章 誰勸說誰第1章 長公主出行第180章 拖字決第102章 好夢成真第445章 悔之莫及第360章 引釵自盡第350章 復仇良機第229章 聞喜歸天第259章 美人計第6章 擊殺中郎將第212章 吳郡歸順第446章 先登的命運第222章 劍走偏鋒第25章 快速反應第17章 牀弩初戰第25章 快速反應第4章 晉因何而亡?第33章 癡人說夢第395章 最後的瘋狂第227章 夫妻觀戰第204章 發現秘密第295章 陷身花海第191章 慕容廆下都第272章 馬不停蹄第296章 王含第16章 管你是誰!動我女人就殺!第372章 迷宮第357章 豫州換主第11章 解救奴隸第215章 窮比!滾!第47章 兩大難題第88章 人間地獄第138章 活捉閻沙第159章 日蝕將來第349章 進位楚王第3章 可願歸順於我?第180章 拖字決第186章 對暗號第305章 掙扎的蝴蝶第138章 王羲之第141章 一槍定江山第294章 帳篷坍塌第85章 藤甲威力第9章 籌謀糧草第372章 迷宮第34章 退守城內第415章 三萬先登第359章 鄭阿春的請求第408章 江州工地第255章 看候鳥第88章 人間地獄第417章 互擲短矛第97章 着了道第157章 小氣的朝庭第258章 又生毒計第408章 三條禁令第228章 再來一賭第381章 待君以誠第219章 第一節課第116章 魔王伏誅第404章 自投羅網第92章 比皮膚第349章 討要女人第316章 等魚上鉤第44章 三千奇兵第150章 回鄉暫避第82章 擁美入懷第4章 國號第412章 分析第236章 雲峰的慘相第267章 成竹在胸第34章 月下成親第101章 疑心第12章 戰後總結第55章 一句話的破綻第160章 基督教第112章 孤注一擲第70章 處置張駿第3章 技術封鎖第120章 透明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