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成全

皇上的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鎮南侯這麼火急火燎的闖進御書房,若不是十萬火急的大事,那他是要治鎮南侯不敬之罪。

這個治罪,說的嚴重,其實也就是罰鎮南侯一兩個月俸祿。

鎮南侯會把那一兩千兩銀子放在心上?

御書房內,其他幾人,都望着鎮南侯。

他們都注意到鎮南侯手上拿了東西。

而且,那東西甚是眼熟的很,那不是太后的懿旨嗎?

皇上自然也瞧見了,他端起茶盞,輕輕撥弄着。

沒人注意到,皇上嘴角有一抹笑,一閃而逝。

鎮南侯把懿旨遞上。

孫公公趕緊過來,雙手接了懿旨。

他是捧着卷軸的,懿旨打開,掉下一團白綢來。

孫公公倒吸了一口氣。

御書房幾位大臣,也都眼睛瞪圓了。

不是吧,太后給鎮南侯賜白綾了?

不可能啊,宮裡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是約定俗成,賜后妃死罪,多用白綾和毒藥,賜男子死罪,用的是毒酒。

孫公公趕緊把白綾撿起來,把懿旨拿給皇上看。

皇上接了懿旨,他眼睛橫掃,眸光冰冷。

鎮南侯就道,“在北兒和沐三姑娘定親之後,我就給他們兩個合過八字,乃是天作之和,怎麼欽天監夜觀天象,就觀出她是災星來了,沐三姑娘雖然未迎娶進我楚家大門,但婚約已定,太后貿然處死沐三姑娘,未免也太不將我楚家放在眼裡了!”

他說着,興國公就站出來道。“什麼叫貿然處死,太后處死安定侯府三姑娘,那是因爲欽天監算是她是禍星,將來會禍亂我大錦朝,太后是爲了大錦朝能免受戰亂,纔不得不出此下策!”

鎮南侯瞥了興國公一眼,冷笑一聲。“欽天監說的話。我怎麼從未聽聞過?!”

興國公拳頭捏緊,他不看鎮南侯,轉而望着皇上道。“皇上,這事臣也知道,欽天監稟告事情時,臣就在太后宮裡。鎮南侯若是不信,可以找欽天監來詢問。”

他語氣篤定。絲毫不懼皇上和鎮南侯的查問。

不等鎮南侯開口,皇上就吩咐孫公公道,“傳欽天監來見朕。”

欽天監,有好幾位大人。不可能全部傳來,孫公公只傳了說清韻將來禍亂朝綱的兩位大臣來。

很快,他們就來了。

進御書房時。兩人神情鎮定,從容不迫。不見絲毫膽怯。

兩人請了安,就站在那裡不動了。

皇上望着龍案上的聖旨,望着兩位欽天監,道,“是你們兩個夜觀天象,發現安定侯府三姑娘將來會禍亂朝綱的?”

兩人大人連連點頭。

其中一位李大人道,“是微臣發現的,安郡王傾慕沐三姑娘,相思成疾,太后命臣算兩人八字可否相配,臣和欽天監另外幾位大臣共同測算,八字確實相配,爲了穩妥,還夜觀天象,無意中發現沐三姑娘乃禍國之命……”

李大人說着,趙大人連連附和。

右相眉頭皺隴,“這麼大的事,兩位大人也不稟告皇上一聲?”

要是沐三姑娘真是禍國之命,她的生死,當由皇上和文武百官共同商議抉擇。

雖然,最後還是會賜死她。

可太后都下了懿旨了,要不是鎮南侯知道,只怕沐三姑娘被處死了,他們都還被矇在鼓裡呢。

李大人忙道,“太后對安郡王的安危甚爲關心,一早就傳了臣等去稟告測算結果,臣不敢隱瞞,臣也沒想到太后這麼早就下旨處死沐三姑娘,打算下午再來稟告皇上……”

可不是他們不稟告,是太后做事太急了,不能怪他們啊。

皇上聽着,瞥頭望着鎮南侯道,“欽天監查出沐三姑娘乃禍國之命,太后處死她,也不無道理。”

鎮南侯冷冷一哼,他望着欽天監,道,“你們所言句句屬實?”

兩位大臣,異口同聲道,“句句屬實。”

鎮南侯笑了,大喝一聲,“好!”

一個字,讓兩位大臣心底一震。

鎮南侯望着皇上道,“欽天監的測算本事,臣並不相信,臣會請棲霞寺慧淨大師夜觀星象,若是和欽天監給的答覆一樣,太后要處死沐三姑娘,臣無話可說,要是欽天監所言有虛,他們信口胡謅,就害死我楚家人,這事,臣不會善了。”

他語氣霸道,字字透着殺氣。

皇上斂眉問道,“鎮南侯要殺他們?”

鎮南侯笑了,“殺他們?他們兩條命,在我眼裡,還比不上沐三姑娘兩根頭毛,臣會請皇上誅其九族,給臣的孫媳婦陪葬!”

兩位欽天監大臣,面白如紙。

尤其是,鎮南侯說完,就要告退,他要去棲霞寺求慧淨大師。

鎮南侯求慧淨大師,慧淨大師不一定會拒絕啊!

那他們豈不是死定了?!

他們死也就罷了,只是他們的家人何其無辜,被他們所牽累?

人都是有弱點的,一般人,親情那就是一把刀。

只要捏着這把利器,那是無往而不利。

鎮南侯用兵如神,對付兩個小小欽天監大臣,那還不是大材小用。

鎮南侯瞥了兩人道,“如實招來,我留你們一命!”

兩位大臣快哭了。

皇上拍了龍案,問道,“到底是真是假?!”

李大人白了臉,哆嗦着身子回道,“皇上,臣依照沐三姑娘的生辰八字,找到了她的命星,發現和她牽引的,有兩顆星,靠的很近,一明一暗,牽引盡頭,直指皇上……”

李大人說到這裡就停了。

這兩句,他們說的是實情。

他們以爲,那一明一暗,是安郡王和逸郡王。

兩人爭奪清韻,清韻只有一人,她許給誰,誰活。

另外一人,必死無疑。

他們不確定,那黯淡的星辰是誰。

總覺得是安郡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爲安郡王是真病了,逸郡王還在棲霞寺,他只是出家了而已,還活着呢。

且不管是誰了,安郡王是太后的眼珠子。

逸郡王是獻王爺的命,他們誰死都不行啊。

那隻能清韻死了。

皇上聽着,臉色極差,他望着李大人,問道,“也就是說,沐三姑娘不論嫁給安郡王,還是逸郡王,將來都會謀反了?!”

李大人嚇的腿軟,忙道,“沒有,臣沒有這意思……”

他越說越遭了,他這不是找死嗎?

說安郡王和逸郡王會謀反,獻王爺和太后能饒了他?

皇上再次大怒,他拍着龍案,龍案上的茶盞拍的砰砰響,“到底有還是沒有?!”

李大人差點嚇尿,忙道,“皇上饒命,臣也不知道,是寧太妃讓我們這麼說的。”

他們饒不回去了,只能想法子保命了。

他們也是被逼無奈,寧太妃讓他們這麼說,他們不得不照做。

鎮南侯臉色冷如冰霜,他沉了聲音問,“寧太妃何時讓你們這麼做的?!”

李大人扯了嘴角道,“昨兒下午在太后寢宮。”

宮裡宮外,誰人不知道寧太妃是太后的人,唯太后馬首是瞻,太后說一,她絕不會說二的人。

她做什麼都是爲了太后好。

又是當着太后的面吩咐的,說白了,不就是太后的意思。

欽天監也知道寧太妃也不是軟柿子,可是比起太后,寧太后這個柿子好歹軟綿些。

再者,他們確信,寧太妃會幫太后背這個黑鍋。

鎮南侯笑了,笑意森冷,幾乎咬牙切齒道,“好一個太后!爲了救安郡王的命,不惜要他人的命!”

右相聽得撫額。

這事,太后做的確實不夠厚道。

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后寵安郡王,寵的沒邊了,可安郡王傾慕沐三姑娘,不怪沐三姑娘吧,她又不曾拋過媚眼,勾引過安郡王,人家清清白白的姑娘,恪守本分,入了安郡王的眼,他相思成疾,太后怎麼怨起了沐三姑娘來。

爲了救安郡王,不惜讓欽天監捏造流言,要沐三姑娘的命……

這不是草菅人命嗎?

興國公望着鎮南侯道,“太后不止是爲了安郡王,也是爲了逸郡王,不忍他落髮出家!”

鎮南侯哼笑一聲,“興國公,你自己傻就算了,別把人都當成是傻子,若是太后真爲了逸郡王好,她怎麼不勸安郡王放棄,成全了逸郡王?”

“你!”興國公氣的面紅耳赤。

可沒法,誰叫他空口白牙,說話不經過大腦呢。

太后那麼做到底爲了誰好,不是他說就是,大家都長了腦子。

鎮南侯望着皇上,他道,“太后隨意欺凌我楚家人,這事要不給臣一個滿意的答覆,臣不會善罷甘休!”

鎮南侯這是公然威脅皇上了。

他手握十萬重兵,他要是真想做什麼,誰也抵抗不住。

皇上臉青一片。

興國公站出來道,“皇上,臣懇請您處死沐三姑娘,先太子生前,最疼愛的就是皇上您這個弟弟了,他只留下安郡王這麼一根獨苗,太后呵護有加,唯恐他有事,逸郡王又是獻王爺的眼珠子,他要是有事,獻王爺會瘋的……”

興國公說着說着,聲音就沒了。

因爲皇上將手中的墨玉鎮紙給捏碎了。

這是一種怎樣的憤怒,沒人能想象的出來。

皇上把鎮紙丟了,帶着滿腔怒氣站了起來,道,“擺駕永寧宮!”

第200章 禁足第202章 把握第305章 招搖第292章 心眼第457章 美事第14章 同窗第53章 挑事第139章 磨蹭第426章 細作第60章 暈倒第141章 通傳第74章 鐵證第372章 猜測第330章 碎玉第348章 手筆第423章 原諒第107章 江家第50章 銀針第3章 目的是賠償第433章 耽誤第334章 肚兜第429章 接近第51章 醫書第199章 規矩第348章 手筆第118章 溫婉第461章 獻給第445章 殺人第263章 恢復第363章 算計第149章 賜教第378章 壞事第208章 姿勢第452章 封地第417章 浪費第175章 郡王第125章 送信第208章 姿勢第201章 頭疼第252章 喜脈第400章 禪位就9章 奴婢刁縱欺主第29章 衣裳第368章 花燈第19章 倒黴第361章 包庇第451章 出征第283章 無恥第287章 刺客第98章 蹭飯第181章 衝突第50章 銀針第174章 周旋第172章 犯錯第223章 討要第193章 答覆第185章 回京第400章 禪位第73章 東珠第404章 顛倒第88章 在乎第135章 奪妻第150章 奉承第115章 笑醒第459章 添堵第142章 成全第55章 心大第110章 甚好第299章 真醜第239章 處罰第118章 溫婉第167章 冰顏第430章 嘚瑟第440章 喜歡第60章 暈倒第18章 狗洞第101章 抗拒第379章 急智第356章 窮病第167章 冰顏第36六章 沖喜第396章 糊塗第414章 有孕第180章 好處第403章 解釋第256章 教訓第472章 冤枉第7章 惡毒的親事第435章 酸梅第93章 節儉第170章 吃食第190章 身份第406章 挾持第191章 把握第212章 探花第186章 秋桐第313章 誇讚第209章 欠妥第466章 生子第48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