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23 新皇登基,血濺金殿

仁壽四年(即公元604年)七月,楊堅病逝於仁壽宮大寶殿,諡號文帝,太子楊廣即皇帝位。

龍鳳鼓響,景陽鍾撞。

楊廣身穿朝天冠,身穿赭黃袍,腰橫八寶鑲珠帶,足踏無憂履。在諸多太監宮女圍擁之下,神色自若,沿着金殿的臺階,緩緩而行。

他等這一天等的實在太過辛苦,以至於來不及等父皇傳位,便自行奪了來。

先皇駕崩,廢太子楊勇已誅,再沒人能攔住他的步伐,想到從此之後,自己便是這大好江山的主人,楊廣不由得喜形於色。

於龍椅前站穩,伸出手臂,剛要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就聽臺下一陣呼喊——

有人大喊一聲:“且慢——”

文武百官和殿上的楊廣皆是一驚,循聲而去,總算看清了來者何人,只是看清楚之後,不由得眉頭緊鎖。

來着何人?

乃忠孝王伍建章。說起忠孝王伍建章,那可是大有來頭!此人是在隋朝開國元勳,被尊爲隋朝九老之首。

伍建章於隋朝功勞之大,就是在隋文帝楊堅時期,也總是掛在嘴邊:“若沒有老將軍伍建章,就沒有我大隋朝的基業。”可見其功勞之大。

正因爲先皇如此器重……哪怕今日他必死無疑,也一定要站上前主持公道!

伍建章憤恨地看着殿上之人,雙目含淚,聲音悲愴:“我那屈死的先皇——”

此話一出,莫不是全殿震驚,老王爺這話是什麼意思?

楊廣心下一驚,莫不是他做的那些事兒被知曉了?但之後細想,應該不會,此時只有天知地知,他與宇文化及兩人知,所有證據已全部銷燬……

想到這,楊廣心下稍定,皮笑肉不笑地看向臺下道:“老王爺莫不是傷心過頭了?先皇乃是壽終正寢,久病歸天。”

伍建章不等他說完,便呵斥道:“你是何人?竟敢對老夫說三道四!”

楊廣衝宇文化及使了個眼色,後者站出身道:“老王爺果然是昏頭了,當今聖上也不認得了。”

伍建章對着宇文化及狠狠唾棄:“就是你等奸賊,助紂爲虐,攪亂朝綱!當殺之而後快!”

伍建章想起那冤死的先帝楊堅,兩人曾結拜金蘭,就是他移駕仁壽宮養病,他還時常去探望,兩人也談到了皇位之事,那時候,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已說服老哥哥廢擅作表面功夫的楊廣,傳位於廢太子楊勇。

他這幾日左等右等,沒等來傳位楊勇的詔書,竟然連自己的結拜大哥也暴斃身亡!

若說此事巧合,他是萬萬不信的。

這些日,他苦苦搜尋,雖然沒有實質證據,但事情前因後果,他已瞭解得八九不離十。

此刻,伍建章再也忍耐不住,伸手直指金鑾寶殿上的楊廣:“你,你配稱什麼皇帝?你這個畜生!弒父殺兄,凌/辱母妃宣華夫人,亂了人/倫,你簡直禽獸不如!”

說罷,伍建章匍匐在地,衝着仁壽宮的方向叩頭,痛哭先皇。

楊廣面色沉靜,似是完全不受影響,天知道他的心思已經輾轉幾回。

先是被伍建章阻斷,他雖惱,但也知道此人身份非同一般,若是在這登基之日便行殺戮,而且殺的還是開國元勳,說實話,楊廣還沒那膽量,萬一激得羣臣反他,反而得不償失,所以伍建章剛開口時,他裝聾作啞,只當沒聽到,想着哭完就過去得了,趕緊登基要緊。

可誰想這伍建章越說越離譜,根本沒有消停的時候,顯然是有備而來聲討他的,非咬着他不放,這下把他徹底給得罪透了!

楊廣正想着怎麼拿住這伍建章,誰想老頭子咄咄逼人,竟然說要對先皇和廢太楊勇開棺驗屍,要讓宣華夫人上殿對質!

這麼一來,楊廣更是坐不住了,這事再鬧下去,只會越鬧越大,心焦之下,生了一計,當即拍案怒道:“好你個伍建章,你上殿胡言亂語,辱罵朕也就罷了,竟然還要侮辱先皇和皇兄遺體,當殿羞辱宣華母妃,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悌之事朕豈能做!”

宇文化及隨即搬出先皇遺詔,以正視聽,若按詔書所寫,楊勇是如何不堪,楊廣又是如何能幹,戰功煊赫,仁愛忠君……

宇文化及只讀到一半,就被伍建章打斷,他嗤笑了兩聲,道:“戰功煊赫?掃滅南陳是先皇的策略,又有靠山王楊林等人身先士卒,你不過掛個帥而已;仁愛忠君?你心胸狹隘,錙銖必較。前丞相高穎不聽你話,堅持殺陳後主寵妃,被你在先皇面前進讒言,貶爲庶民;你還假借童謠,殺死了左僕射李渾大人全家,趕走了唐國公李淵……你若是明君,這天下人人都能做明君!”

“反了反了!來人啊,將這亂臣賊子給朕綁了!”

手下侍衛佩服老王爺義正言辭,正氣凜然,但是皇上說綁,又不敢不從。

伍建章被人捆綁住,依然不肯屈服,哈哈大笑道:“楊廣,你看我年近幾何?我已經七十三了,人生有幾個七十三,我活夠了!我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今日就要在這殿堂之上,爲我那瞎了眼的老哥哥伸冤!”

“伍建章,你若是還敢口出狂言,辱罵朕,朕必將你問罪!”

伍建章不依不饒:“殺吧,你殺吧,你殺了,你這江山也坐不穩!”

殿上有不少同情伍建章的,但是眼看新皇赤紅了雙眼,兩人都爭吵到這份上了,再求情已是無用,誰敢保他,也只是白白送死。

伍建章還在破口大罵,楊廣惱羞成怒,大喝道:“來人啊,將伍建章巧敲牙割舌,我看他還怎麼罵!”

說罷,一看殿上竟然沒人敢動,楊廣生氣得很,問道:“張衡何在?”

這張衡正是當初殺死先皇楊堅之人,如今已被楊廣重用,此時楊廣有令,他自然會出手,當下不由分說當場在金鑾殿上就實施了暴行。

不少臣子已經雙目含淚,但是能怎樣?這張衡上前之前,早就命手下士兵將金鑾殿牢牢圍住,若是他們輕舉妄動,下場也不會好到哪去。

看着老王爺被人七手八腳地按倒在地,看着銅錘將他牙齒顆顆敲落,鐵鉤勾出舌頭,匕首割斷,血流當場,一時間朝堂之上,不時發出啜泣聲。

等到楊廣出了口惡氣,老王爺伍建章奄奄一息被人拖下殿去,楊廣又道:“此等以上犯下賊子恕不可數,當滿門抄斬!”隨即又命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前去執行。

宇文化及此時款款走出道:“啓稟皇上,這伍建章還有個兒子名伍雲召,任南陽關總兵。皇上斬殺伍家滿門,怕是這伍雲召會在南陽關反了,還望皇上速速做出決斷。”

楊廣一聽也着急了,原這伍建章就不該殺,可這老頭兒不知好歹,處處和自己作對,實在被逼無奈,這會兒不殺也得殺了,那麼就要斬草除根。

當下便問道文武百官,誰願領兵誅殺伍雲召。

上柱國韓擒虎老將軍心想事已成定局,若是一味反抗楊廣,不過是多死一個人罷了,而如今只能徐徐圖之。但伍氏一門忠烈,伍家卻滿門抄斬,無論如何,也要替老王爺留下一條血脈的,心下想着,便毛遂自薦道:“老臣願往。”

楊廣眯了眯眼,輕哼了一聲:“哦?”也不做應允。

宇文化及是他肚子裡的蛔蟲,這樣的心思又豈能看不出來,連忙上奏道:“皇上,老將軍年事已高,南陽關路途遙遠,多有勞累,微臣倒是可以舉薦一人,替代老將軍前往。”

“是啊,老將軍就不必費神了。”

“皇上,臣也保舉一人爲將,鎮殿將軍左班長麻叔謀。”

宇文化及話音剛落,韓擒虎哈哈大笑起來,目帶輕視道:“看來宇文丞相是不瞭解那伍雲召的能耐,區區麻叔謀豈是他伍雲召的對手?伍雲召年輕氣盛,家傳槍法更是了得。”

此話不假,這伍雲召確實勇猛非常。但韓擒虎是怎麼想的?他想着就算伍雲召再勇猛,也難敵隋朝大軍征伐,倒不如舉薦一個可靠忠信的人,偷偷放伍雲召一條生路。

韓擒虎見宇文化及阻擾,不緊不慢道:“既然宇文丞相體恤老臣年邁,怕心有餘而力不足,而那麻叔謀爲將,又顯然不是伍雲召對手,倒不如由老臣舉薦一人,皇上以爲如何?”

“韓老將軍舉薦何人?”

韓擒虎兩眼微微眯起,沉聲道:“老臣舉薦鎮守幽州的北平王羅藝父子。”

“臣舉薦北平王羅藝父子,一則北平府離南陽關尚近,二則北平王羅藝之子羅成乃少年英雄,曾在大殿之上,僅憑一隻湯匙救下先皇,他武藝超羣,可與伍雲召匹敵,合其父子之力,必定是手到擒來。”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