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嘶——”馬兒一聲長鳴,終是抵不過疲乏,前蹄微曲,險些將馬上之人甩出馬背。

“羅成——”李元吉大驚,趕緊勒住繮繩,停住步伐回頭。

羅成好不容易穩住□坐騎,擡頭看向李元吉道:“我沒事,白龍駒怕是走不動了。”羅成翻身下馬,馬兒再也支撐不住,前蹄下跪在地,腦袋乖順地蹭着他掌心,異常委屈。

“咱們日夜趕路,我都換了三匹馬了,它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你還是換匹馬吧。”

羅成擰着眉想了想,轉頭看向身邊的偏將,問道:“宇文成都那匹賽龍五斑駒可在?”

偏將立刻喚來管理馬房的,不一會兒,人就將馬兒牽了出來,只見那馬兒鬃毛油光水滑,身姿矯健有力,顯然已經從之前的厭食之中脫離。那一剎那,羅成彷彿又看到了宇文成都還在時,賽龍五斑駒精神抖擻的風姿。

羅成伸手撫着賽龍五斑駒,自言自語道:“這馬兒養的真好。”

馬房的管事討好道:“可不是。這馬兒啊,脾氣倔着呢,以前老愛鬧彆扭,把人摔下馬也是常有的事。這不,前陣子剛招了個養馬的,嘿……還真是一物降一物,別看那馬伕其貌不揚的,倒是把這馬兒越養越好了,也懂規矩了。”

羅成腦袋裡有什麼一晃而過,卻是什麼都沒抓住。

“羅成,我們趕緊走吧,我看晚上之前,應該能趕到幷州城外。”

羅成不再去想,翻身上馬,策馬直奔幷州城而去。

這還沒到幷州城下呢,就聽屬下來報,說是羅家的先鋒軍在途徑一個山坳處時,發現動靜,無聲無息之下,逮住了趴在樹叢裡數百人,說起來,這數百人真是夠窩囊的,這羅成的先鋒部隊纔多少人啊,充其量不過百人,而這些躲藏的人卻有數倍之多的人數,卻是反抗都沒反抗,直接棄械投降了。

而此刻先鋒部隊正在前頭等候羅成前去查看,辨明真僞。

辨明什麼真僞呢?因爲這夥人之中還有一個自稱是大唐宰相的老頭,真是奇了怪了,這遠在長安城裡的文人怎麼跑戰場上來了?而且還這般狼狽。

先鋒官一時也分不清真假了,只能先將這夥人控制住,然後命人趕緊去通知羅成。

其實這事啊,還得從劉武周攻打山西界說起。這戰火一打響,便是一發不可收拾,長安城也隨即亂成一鍋粥,先是李淵聽說劉武周往長安城這邊攻來了,還嘲笑他自不量力,他幷州城可是有大軍十五萬駐守,他也敢來找死,誰曾想幷州城早就是座空城,壯丁全讓李元吉私自調用去了洛陽支援羅成。

所以,在李淵不知的情況下,劉武周的大軍那是長驅直入山西境內,依次突破榆次,平遙,介休,直逼併州。

等到河東半壁江山都快拱手讓人了,李淵才得知李元吉這個臭小子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沒在幷州守衛,連帶那十五萬的將士也不知道上哪去了,氣得他險些在朝堂上暈倒。

當下便問道:“誰願率軍前往阻攔,解我長安之圍?”

這不,有一人挺身而出,毛遂自薦,這人是誰呢?

正是當初李淵反隋和稱帝中,起着不可或缺作用的裴寂。

說起這裴寂,因爲李淵幹什麼大事都有他的份,所以,他在李淵心目中的地位,那絕對是非常之高的。李淵稱帝,裴寂扶搖直上,成爲唐朝的宰相,可謂位高權重。這還不止,李淵臨朝時,甚至都要邀他同坐,散朝之後,又經常與之閒談。

聽說劉武周大軍逼近長安城,幷州失守,裴寂想,這會兒可是表忠心的時候了。裴寂立刻上表李淵,請求率軍征討劉武周,當下就被李淵任命爲晉州道行軍總管,全力抵抗劉武周大軍前行。

裴寂出行前,那是意氣奮發,可打仗畢竟不是紙上談兵,寥寥數語就可以的。到了關鍵時刻,裴寂骨子裡文人那種軟弱就顯露無疑了,毫無將帥之才。

裴寂一開始就做了個錯誤決定,剛到山西界,駐紮在度索原(山西介休的東南介山下),而宋金剛的部隊正據守介休城。宋金剛仗着地勢優勢,在上流截了裴寂的水源,這肚子餓兩天還不死,這水可不能不喝,裴寂在度索原還沒站穩腳跟,就尋思着遷移。這就正中宋金剛下懷,宋金剛在半路伏擊裴寂大軍,唐軍毫無防備不說,本來由於缺水,人就極度睏乏,這一打,兵敗如山倒。

這不,裴寂還沒和劉武周部正式交手呢,就被宋金剛打得落荒而逃,帶去數萬人,只有萬餘人隨他一同逃命。

再逃到晉州時,劉武周已經駐紮,迎頭就是一番撕殺,唐軍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裴寂打仗不行,眼力勁還行,當下什麼都管不着了,只顧吆喝着士兵保護自己出逃。

這第二仗一打啊,原本的萬餘人就剩下數千人了,再加上一路逃命走失的,圍繞在裴寂身邊的就剩下數百人了,也就是羅成的先鋒軍在山坳處逮住的那幾百人。

裴寂一看到李元吉,那是老淚縱橫,恨不能上前扒住李元吉的小腿肚痛哭,被後者嫌棄地一腳踹開,一時沒站穩,摔了個四腳朝天,好不狼狽。

李元吉抖了抖自個的長袍,冷着一張臉,不耐煩道:“給我好好說話。”

擱在平日裡,裴寂決計是看不上李元吉的,這小子有什麼啊?要智慧沒智慧,要計謀沒計謀的。德比不上太子,智比不上秦王,力比不上李元霸,他裴寂可是皇上面前紅人,就算太子等人見着都得禮讓三分,他倒好,見面就給他一腳。

但眼下,裴寂哪管得了這些,這李元吉要是不來的話,他指不定就死在這裡了。原本以爲死定了,沒曾想能在此處見到援軍,實在是太過興奮了。

裴寂深知李元吉的脾氣,這位爺可是囂張到誰的面子都不給的,他可不敢託大,顫顫巍巍地站起身,想要博一下可憐。

“還有完沒完,慢吞吞的,你站不站得起來?站不起來,躺着說也一樣。”

裴寂一聽李元吉發話,生怕他揍到自己站不起來,身子一顫,身手果然利索了不少。

羅成轉頭瞥了眼李元吉,後者連忙改口道:“軍情緊急,我這不是着急麼。”

“我也沒說你什麼。”說實話,羅成也覺得這裴寂演戲成分太重了,只是沒好意思開口。心說,你好歹把事說清楚再裝可憐,還想不想救長安城了?

裴寂見兩人壓根沒把自己放在眼裡的意思,雖說動作是快了不少,但心中惱恨,強裝着鎮定把從劉武周攻打山西的消息傳到長安城說起,一直說到自己如何落得如此境地之事和盤托出,中間還忍不住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說得頗爲心酸。

只是眼下兩人都不賣他賬。

羅成是屏氣凝神,正在想着裴寂方纔說的劉武周和宋金剛大軍的佈局,該如何突破,而李元吉是從頭到尾沒把他當回事,死不死都無所謂,更別說指望他會可憐裴寂了。

羅成喃喃自語道:“如今天寒地凍的,劉武周等人長途跋涉,前來攻打長安城,他的糧草是怎麼解決的?”

裴寂沒反應過來,就被李元吉給推搡了一把:“問你話呢。”

裴寂回道:“正因爲天寒地凍,糧草供給不足,所以劉武周,宋金剛每到一處,就強取豪奪,強徵糧草,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再不復見我大唐時的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真是可憐可嘆……”

“行了行了,都什麼時候了,還在這跟我扯些窮酸詞。”李元吉白了他一眼,打斷道。

羅成道:“這麼說來,劉武周並不得民心。”

“豈止不得民心,算是把老百姓都得罪光了,每到一處,都拼命搜刮糧草金銀,這會兒老百姓能躲的躲,能逃的逃。”

“我們的糧草也不多了,不管是速戰速決,還是長久戰,至少得確保我方糧草充足,秦王殿下如今正在圍攻洛陽王世充的關鍵時刻,我們可不能讓他分心。既然劉武周得不到民心,我們能不能先振臂一呼,努力爭取百姓的支持,然後再提徵收糧食,驅趕劉武周,還百姓安寧,裴大人,你看如何?”

羅成的一句“裴大人”讓裴寂好歹撿回了點面子,臉色回暖,卻也爲難道:“如今老百姓草木皆兵,怕是不容易相信我們,要是不相信我們,那就別提徵收糧食了。”

李元吉撓了撓頭:“他們要是不信,那我們就把糧食搶過來。”

羅成瞪了他一眼:“你這樣和劉武周有什麼差別?既然劉武周搜不出來的,咱們也一樣別想搜出來,誰還沒有個後手,要讓老百姓心甘情願把糧食拿出來。”

“那你說怎麼辦?那些刁民,要想讓他們交出糧食比登天還難。”李元吉說完,就發現羅成一眼不眨地盯着自己,盯得他心中一喜,難不成羅成總算髮現自己的好了?

冷不丁聽到對面說:“那也不一定,得看誰去拿。我覺得,你出馬就行。”

李元吉聽得雲裡霧裡:“我?”

“確切來說,是秦王殿下。”羅成笑道。

翌日,李元吉坐在高頭大馬之上,一身白衣,修飾過的面容,倒是柔和了許多,但也不乏英武,出現在晉州城外的縣鎮上。

羅成側臉盯着他出神道:“這麼看,你們兄弟倆還是有幾分相似的。”

“誰跟他相似了,論打架,他可打不過我。”李元吉憤憤不平道。

“誰要跟你比打架,今日你就給我好好扮演秦王殿下,若是有百姓靠近,記住,表情要柔和,笑容要發自內心。”

李元吉嘀咕了一句:“我爲什麼要扮演他,他那笑容看着就很假,我還給他增添美名?”

羅成耐着性子道:“跟你解釋過了,秦王殿下仁義之名早就傳遍了天下,所到之處也從來不擾民,相反還會想盡辦法保護老百姓,深受百姓愛戴,這個名聲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羅成戲謔地挑眉看向李元吉道,“你猜猜,我要是說其實是齊王殿下李元吉率軍前來攻打劉武周,百姓還敢不敢出來了?”

李元吉啞然,這個比方太打臉了。

偏還有人不知死活地在旁搭腔,得意洋洋,說得好像是自己一樣:“羅將軍,這話說的沒錯,秦王殿下的美名那是衆人皆知,所到之處,百姓爭相擁戴。”

“要你廢話?就你懂得多,懂得多還被人追打地窩在山坳處。”李元吉對裴寂不屑一顧,“藏頭還不藏腚,瞧你那點能耐。”

裴寂被李元吉一番奚落,漲得滿臉通紅,他正是腦袋藏着,趴在地上被羅成的先鋒部隊瞧着屁股,才被揪出來的。

羅成強忍着笑道:“好了,裴大人說的也沒錯,記住那些話,好好表現一下。”

李元吉還真就清了清嗓子喊開了。

其實就是先自報家門,然後再一番承諾,讓城內百姓安心,唐軍會保護老百姓的安全。

還別說,李元吉這一嗓子把李世民的名頭喊出來,真有不少百姓開門迎接,紛紛響應,你要說這兄弟倆長得也不像啊,人怎麼能認錯?老百姓哪裡有機會近距離面對面地見過李世民等人,也不過是聽聞居多,也有遙遙見過一眼的,也是匆匆一瞥。李元吉雖說和李世民長得並不像,好歹兩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粗粗看來,不管體型還是大致輪廓,還是有幾分相似的。

這短短兩日,就有不少百姓前來歸順,唐軍自然是以禮相待,等到時機差不多了,便開始由李元吉扮演的李世民開始將“難處”娓娓道來,與劉武周強取豪奪相比,百姓自然是積極響應起唐軍來。

這不,唐軍的糧草暫時算是不愁了。

這下,可以安安心心地攻打晉州城了。

身處晉州城的宋金剛也聽說了李世民前來,站在城牆上遙看,也看不怎麼清楚,只是服飾倒是挺像的。

這會兒,“李世民”親自叫陣,宋金剛自然是想將人擒住,好好地到劉武周面前請賞的,二話不說,便提着兵器,親自上馬迎戰去了。

誰曾想,他率領的一干戰將才剛出城門,身後就竄出一小股早已埋伏在兩側草叢中的軍隊,將其圍住,爲首一人身着白袍銀盔,英姿颯爽。

前有李元吉大軍不斷逼近,後有羅成包抄追着打,宋金剛根本不容反抗,獨留下晉州城,被打得落敗而逃。

羅成,李元吉一行人一鼓作氣,拿下晉州城,又三兩天的工夫,連挫幾座被劉武周部下佔據的城池,一路打到幷州。

駐守這幷州的,不是別人,正是打算以此爲據點,攻打長安城的劉武周本人!

作者有話要說: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感謝顧流雲的地雷!!!

非常抱歉,拖了好幾天更新,都是雙11給鬧的~痛並快樂着~~\(≧▽≦)/~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