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大混戰序幕

得知兄長劉錫要先救援蘭州和西安州時,劉錡急忙找到劉錫的中軍帳大里,勸他先與諸路合兵,擊破西夏軍在渭州城下的主力。

劉錡認爲,西夏軍長於野戰,不擅攻城。如果沒有絕對優勢兵力,西夏軍很難攻陷楚軍堅守的城池。

而西夏軍的軍力不足以支撐他們在兩個方向同時強攻楚軍的堅城。

因此,劉錡判斷,西夏軍對蘭州和西安州方向發動的進攻應該是戰略佯攻,其目的正是爲了吸引楚軍熙河路軍馬回援,以配合西夏軍主帥李察哥攻取渭州,全取涇原路。

劉錫聞言,對劉錡說道:“信叔,爲兄心意已決,你不必再言。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然兵者詭道也,敵軍用兵,未必如你我所料。

且爲兄身爲熙河路經略使,守土有責,必須首先確保熙河路各州、軍的安全。”

劉錡爲之一滯,又急忙說道:“兄長,若小弟的猜想不差,西夏軍不僅佯攻我熙河路邊城,只恐亦安排了兵馬進攻歡慶路與鄜延路。

若各路兵馬皆各自保守,棄渭州城於不顧,則情勢危也!

倘若涇原路有失,朝廷怪罪下來,兄長亦難辭其咎。

兄長,若大軍無法東進,小弟願領一軍去解渭州之圍,亦爲兄長分憂,望兄長成全!”

劉錫聽了劉錡之言,沉吟片刻,上前拉住劉錡的手說道:“信叔,我與你三千步卒,兩千弓手,前往渭州助陣。

如今兩軍形勢不明,此去山高路險,你須得多加小心!

切記,當戰則戰,當退則退,不可貪功誤了自己與部下的性命!”

“小弟領命!兄長,小弟一定得勝而還,不辱父兄之威名!”劉錡興奮地接過了將令,告辭而去。

劉錫看着劉錡遠去的背影,不由得長嘆一聲。

儘管熙河路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但劉錫還是從自己軍中調集了三千熟悉山地作戰的精銳交給了兄弟劉錡,讓他全權指揮。

至於那兩千弓箭手,則由劉錡在自己招募的番人弓箭手中挑選。

劉錡點選好五千人馬,立即離開熙州,向東而去。

劉錡走後,劉錫也拔營起寨,殺氣騰騰衝向了蘭州。

劉錡領兵走出裡地之後,與身邊的馬擴相視而笑,口中說道:“哥哥,你我是否依計而行?”

馬擴點了點頭。

於是,在劉錡的指揮下,五千人馬改道向東北方行軍,消失在羣山之中。

在劉錡奉命增援渭州時,果然如他所料,西夏軍對環慶路和鄜延路同時發起了進攻。

環慶路位於永興軍路的西北方向,西接涇原路,統領着慶州、環州、邠州、寧州和定邊軍,是永興軍路北方的兩個屏障之一。

率軍攻打環慶路的西夏軍將領,乃是大名鼎鼎的夏州都統李合達。

得知李合達領兵來犯,環慶路經略使王似嚇得領兵固守,不敢出城一戰。

能夠嚇得敵將不敢出陣,夏州都統李合達究竟是何許人?

此人原名叫蕭合達,本是遼國奚人貴族。

西夏國主李乾順在遼國的扶持下親政,於是進入了西夏與遼國的蜜月期。

李乾順爲進一步鞏固與遼國的關係,遂向天祚帝耶律延禧請婚。

天祚帝耶律延禧就把宗室之女耶律南仙封爲成安公主,下嫁給了李乾順。

這蕭合達就是護送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到西夏國的。

也就是說,蕭合達是成安公主的侍臣,他跟着成安公主來到西夏國,成爲了西夏國國主李乾順的手下。

蕭合達此人口才甚好,而且驍勇善戰,是個能文能武的人才。

蕭合達初到西夏時,國主李乾順就很看重他,授他做文思使。

後來蕭合達在對宋作戰中屢立戰功,升官爲副都統,還被乾順賜姓國姓。

從此,遼國將領蕭合達就成了西夏國將領李合達。

宋、夏統安城之戰時,西夏軍雖然佔據着兵力上的優勢,又有名將李察哥指揮,但由於劉法實在太猛,西夏軍將領中誰也不敢擔當正面抵擋劉法的重任。

這個時候李合達站了出來,自告奮勇去與劉法部正面交鋒。

兩軍交戰後,戰況激烈,殺得地上血流成河。

李合達身先士卒,率部死戰,最終擊潰了宋軍。

之後,李合達又率數百敢死之士追擊落荒而逃的劉法,最終在蓋朱峗得到了宋將劉法的首級。

戰後,李合達因功升爲都統,鎮守夏州,成爲了西夏數一數二的猛將。

西夏猛將李合達的進攻,讓環慶路諸將無暇顧及渭州城之戰了。

鄜延路經略使王倚與其他鄰居們一樣,也面臨着西夏軍入侵的危機。

鄜延路位於永興軍路的北邊,與西夏國隔着橫山相鄰,其治所在延安府。

延安府與渭州城是宋朝與西夏國交戰的兩個重要城池,當年分別由老種經略相公种師道和小種經略相公种師中鎮守。

由此,也可見鄜延路對於永興軍路有多麼重要。

然而,因爲西軍精銳都被亡宋調到河北、河東等地戰死了,鄜延路剩下的兵馬已大不如前。

在面臨西夏軍主將悟兒思齊的挑戰時,鄜延路經略使王倚及麾下諸將都不敢出城與西夏軍決戰。

於是,環慶路、鄜延路都被西夏軍拖住腳步,無法派出兵馬增援渭州。

此時,唯有秦鳳路沒有西夏軍的威脅,可以全力救援渭州。

脣亡齒寒,位於秦鳳路北邊的涇原路落入西夏軍之手後,秦鳳路就暴露在西夏軍的馬蹄之下。

爲此,秦鳳路經略使趙點統領着秦鳳路的所有精銳部隊,向北逼近了渭州城。

翻過大隴山,沿涇河而下,趙點統領的秦鳳路軍來到了渭州城外十里處紮營,與渭州城形成犄角之勢,對包圍渭州城的西夏李察哥軍構成了威脅。

然而,西夏軍的大營中,主帥李察哥得知楚軍的援軍來了,不慌反喜,對麾下諸將說,楚軍來得太慢了,讓自己虛耗了許多糧草。

在這涇河河谷中,西夏軍主帥李察哥早已定好“圍點打援”之策,就等着楚軍的援軍趕來,以便在野戰中殲滅楚軍的有生力量。

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七百九十四章 蕭大王的追擊藝術第七百八十章 熱血不可亂灑第六百六十一章 桃花山上的雷聲第六百四十五章 半日破城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一網打盡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虧一簣的郭藥師第八百零七章 寡婦不可不欺負第四百六十章 想被他抓走第二百二十章 琵琶亭上的豔遇第四百七十八章 王進娶妻第五百二十章 鬱悶的董都監第六百八十六章 岳飛開眼第八百二十四章 蕭乾的戰利品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入東昌府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八百一十三章 童太尉雙喜臨門第六百六十六章 求拐心切第二百零九章 打虎將下山第三百九十一章 禍水東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一十六章 故人之死第一百九十八章 先坐下來分一分贓第八百六十章 吳乞買登基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誠意來第九百五十六章 楚國初創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暗藏殺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康莊大道第七百五十九章 完顏阿骨打請我做官第四百九十一章 湖邊血戰第七十五章 忍不住想打人第五百零二章 好漢請留步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九十六章 求戰心切的李綱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軍萬馬來相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倔強的堅持第七百五十三章 蕭乾的奮鬥第五十五章 爲知縣排憂第五百六十八章 吳用的心機第八百五十五章 晁天王以死謝罪第五百七十章 吾父汝養第九百四十一章 神兵覆滅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狼煙四起第四百四十五章 任君挑選第六百九十一章 飛熊西門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東平府的暗流第三百一十二章 時遷的生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种師道不想打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交接俘虜第四百四十一章 簡陋的都城第七百零八章 臨潢府混戰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三百三十三章 欒廷玉初顯威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臨汴梁城第七百五十章 該發戰爭財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梁山賊軍要圍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神仙保佑船火兒第八百九十六章 求戰心切的李綱第七百五十六章 完顏宗雄的釣餌第八百八十四章 西門慶的要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先放火,再攻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觀戰對影山第十三章 土豪聯盟第五十章 何九叔的證見第四十二章 扈三孃的內奸第六百一十八章 趙良嗣求助第一百九十七章 跑了一個第八百三十三章 金軍入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登州見聞第五百六十四章 神算子的妙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借船北渡第七百三十七章 打你的是江湖大哥第九百九十五章 西門慶徵西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靈州城易手第九十八章 義士西門慶第九十一章 投名狀第一千零六十章 金國內亂初起第九百二十章 瞬息萬變第三百零四章 小的們頂住,讓頭領先跑第二百零二章 劉高夫人的重託第二百一十六章 宋江發配第六百五十四章 港口開放第六百二十章 患病的金國巨頭第四百五十章 縱馬胡凱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百零一章 打虎英雄西門慶第六百零七章 異類奇葩趙良嗣第六百五十五章 水軍初成第七百三十七章 打你的是江湖大哥第五百三十章 玉麒麟在此第七十四章 肉霸施恩第六百三十四章 賊和尚的妙用第八十七章 飛雲浦的埋伏第八百七十四章 馬擴無力的強辯第六百五十一章 盟約初成第一百五十六章 皇族血脈第五十三章 血戰獅子樓第七百六十六章 何濤建功第六百二十九章 西門謀良虎第七百九十七章 圍魏救趙